学术投稿

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上消化道疾病研究现状

张亮;舒徐

关键词:微探头, 共聚焦, 显微内镜, 应用价值,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黏膜, 胃肠道黏膜, 肠上皮化生, 显微成像, 动态图像, 内镜技术, 临床, 活检, 高清晰度, 整合式, 相关性, 即时性, 组成, 装备, 诊断
摘要: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2003年始应用于临床的内镜技术,相比传统内镜其优势在于即时性的诊断及高清晰度的图像, 无需活检即可在体获得完整消化道黏膜动态图像[1].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LE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传统整合式的共聚焦内镜(endoscope-based CLE,eCLE),由普通白光内镜及镶嵌在头端的共聚焦内镜共同组成,由于其镜头粗、不易弯曲,对部分部位的观察如贲门、 胃体垂直部及胃角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一类则是装备了活动探头的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probe-based CLE,pCLE),该内镜可以插入任何与之兼容的内镜钳道,对胃肠道黏膜进行实时的显微成像并指导靶向活检, 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外报道 pCLE 在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性瘤变、胃肠上皮化生、炎症性肠病等方面研究[2-3]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但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论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GFR-αASODN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

    目的:探讨PDGFR-αASODN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兔子3组右眼玻璃体分别注射0.1 mL不同浓度的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TM 2000溶液,另外1组注射0.1 m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组;4组兔子的左眼不注药. 于注药后第1、7、14及28天,对4组兔子的右眼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第28天,取4组兔子的眼球,对视网膜组织进行光镜HE、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的观察. 结果: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各组在各个检查时间点均未发现异常.ERG b波振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注药后第28天,光镜下HE和免疫组化检查,各组视网膜组织均未发现任何病理变化.注药后第28天电镜检查,D组视网膜感光细胞:部分膜盘间隙扩张,部分膜盘融合,少数细胞核周围间隙略增大,其细胞核形态略不规则.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0.1 mL PDGFR-αASODN/lip2000时,PDGFR-αASODN的浓度≤1.5 μmol/L是较为安全的.

    作者:彭燕一;李光辉;秦程;蒋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间孔镜治疗7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我院椎间孔镜下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00例,调取相关资料并记录可能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节段、髓核大小、类型、神经根粘连、黄韧带增厚、椎体后缘骨赘、同节段手术史,并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突出类型[P < 0.01;OR 2.594(1.379 ~ 4.880)]、神经根粘连[P < 0.01;OR 5.237(2.774 ~ 9.885)]、黄韧带增厚[P < 0.01;OR 2.257(1.231 ~ 3.455)]、椎体后缘骨赘[P < 0.01;OR 2.137(1.229 ~ 4.115)]、同节段手术史[P < 0.01;OR 4.478(2.718 ~ 8.465)]与疗效密切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神经根粘连和同节段手术史与疗效显著相关[P = 0.000;OR 5.089(2.692 ~ 9.621)],是影响椎间孔镜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椎间孔镜疗效中,神经根粘连与同节段手术史相较于其他因素与疗效关系更密切.

    作者:石立刚;杨林;焦书敏;鹿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黄体早期雌二醇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

    目的:探讨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雌二醇(E2)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方法:对2013年7-10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ICSI-ET治疗的236个长方案周期进行分析,取卵后第2日测定血E2值,根据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分为3组:A组E2下降幅度< 70%(70例);B组E2下降幅度70% ~ 80%(114例);C组E2下降幅度> 80%(52例),比较3组间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 结果:3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妊娠率C组(44.2%)与A组(68.6%)、B组(6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对于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帆;韦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业已证实,大约30% ~ 60%的男性,超过50%的绝经前女性以及30%的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源于继发性因素,早期识别与合理处理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维护或复原病变骨骼的健康状态, 是临床医生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就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处理做一综述.

    作者:胡咏新;徐书杭;刘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以脊髓压迫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男,26岁,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胸、背部疼痛,右上肢疼痛、麻木、无力,伴双下肢行走时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无法自主行走,于2014年7月28日至我院,门诊颈椎MRI示:颈6椎体下缘-所示胸3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占位性病变(图1),胸椎MRI增强扫描示: 颈6-胸5水平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脊髓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图2),2014年8月5日收入我院骨科进一步诊治.

    作者:张占芳;马杰;甘思林;刘延方;谢新生;孙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国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

    目的:明晰我国利福平耐药结核杆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我国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文献,对合格文献中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基因突变位点及类型等计数资料信息进行合并.结果:54篇文献、4 149株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纳入研究,93.64%检测到RRDR序列突变,共发现204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单位点、双位点、多位点碱基突变及碱基插入、碱基缺失、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6.88%、6.05%、0.27%、0.21%、0.29%和6.29%;在碱基突变类型中,按突变位点统计,突变发生率的前5顺位分别为531(52.49%)、526(24.66%)、516(9.26%)、511(3.76%)和533(3.45%).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突变以单位点碱基突变为主,且主要发生在531、526、516等基因位点.

    作者:李丽;孟繁荣;刘志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妊娠是DR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妊娠期间血液流变学、代谢、激素、心血管及免疫系统的改变可促使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或恶化[1]. 其中,DR是目前常见的受妊娠影响的视网膜疾病[1].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DM)患者并未进行规范的DR筛查与监测.NICE、AAO等指南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进行眼底筛查已形成共识,但后面的随访频率各指南并没有达成共识,而国内尚未建立相关指南, 也并未以现有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张玉娴;刘颖;杨叔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67例腹膜透析并存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接受下列治疗,治疗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观察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理化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片用量的变化和区别.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1%,心绞痛发作率46.9%,硝酸甘油片用量(3.38 ± 2.23)片,对照组有效率 34.3%,心绞痛发作率77.1%,硝酸甘油片用量(5.37 ± 2.66)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曲美他嗪片联合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效果良好、安全,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博;张瑞宁;魏芳;陈海燕;王立华;孙桂江;毕学青;孟甲;姜埃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在IVF中的应用

    辅助生殖技术中大的挑战之一是选择具有佳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 除形态学评分标准和选择囊胚期胚胎移植, 遗传分析对于胚胎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应用地越来越多.但是,应该怎样和对谁实施PGS仍然是充满争议的话题.

    作者:袁丽娜;晋云鹏;张云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临床效果的比较,以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其优缺点. 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60例,行全乳晕入路27例,胸乳入路33例,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种手术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甲状旁腺暴露率、喉返神经暴露率、手术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患者对手术切口美容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胸乳入路相比,全乳晕入路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冯萍;马立;余一平;方静;陈曦;夏苗火;徐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和血浆中的甲基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将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对比,将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相对比,检测EPPB41L3的甲基化状态和频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PPB41L3基因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42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42例食管鳞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浆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EPB41L3在组织和血浆中的甲基化情况. 结果:EPB41L3在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为59.5%,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P < 0.001).EPB41L3在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为31.0%,在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没有检测到甲基化. 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在肿瘤≥ 5 cm组和病理分期为T3组分别明显高于肿瘤< 5 cm组和病理分期T1-T2组. 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在病理分期N2组明显高于病理分期N0-N1组. 结论:EPB41L3在食管鳞癌组织的甲基化频率高于癌旁组织,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临床分期越晚的甲基化频率越高.

    作者:熊威斌;李许锋;蒋春雨;张积仁;周福有;余力;郑燕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 (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 方法: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 145.6 min;77.1 min vs. 115.4 min,均P < 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 vs. 15.7%,P < 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 < 0.05). 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作者:黄宇;杨向军;林刚;邱建平;张建军;林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8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与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经320排CT发现支架内狭窄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35例确为支架内狭窄,另新发现4例经320排CT诊断为阴性的支架内狭窄. 计算得出320排CT对于支架内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89.65%,特异度为98.13%,阳性预测值为92.06%,阴性预测值为97.43%.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不失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复查的一种可靠选择.

    作者:晏彪;周赵霞;蒋玲玲;陈振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临床应用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数据库, 收集截至2014年9月已发表的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取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0项,1 773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伏立康唑治疗成功率均高于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米卡芬净、氟康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4项研究表明伏立康唑较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1项研究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7);伏立康唑、米卡芬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9);伏立康唑、氟康唑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0);2项研究伏立康唑与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发生率分亚组分析结果分别为P = 0.001、P = 0.17. 结论: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表现出高效相对低毒的特点. 随着其临床应用愈加广泛, 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检验.

    作者:建磊磊;冀林华;李占全;崔森;苏娟;罗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关于论文优先审稿、发表的声明

    本刊对符合以下条件的论文给予优先审稿、发表:(1)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2)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3)报道的内容属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论文;(4)有重要指导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论文;(5)针对本刊以往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进行延续讨论(即引用了本刊近两年刊出论文)的论文.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去乙酰化NF-κBp65减轻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乙酰化水平及炎症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用含不同浓度梯度(50、100、200、400 mg/L)的糖基化终产物刺激 RAW264.7 细胞24 h 及分别以白藜芦醇(100 μmol/L)及Ex527 (10 μmol/L)预处理RAW264.7细胞30 min后,再给予AGEs(400 mg/L)作用24 h,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产生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及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糖基化终产物组RAW264.7细胞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以上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 白藜芦醇具有逆转糖基化终产物的作用,下调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与糖基化终产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而抑制SIRT1使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乙酰化NF-κBp65水平、IL-1β及TNF-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降低SIRT1蛋白的表达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白藜芦醇激活SIRT1使NF-κBp65去乙酰化从而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李康兰;罗健东;张贵平;张根水;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联合脐血流S/D检测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意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它可引起母体心、肝、肾的损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损伤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发育受限,甚至胎儿死亡. 在缺氧诱导的各种相关基因的表达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起着关键的作用[1]. HIF-1α的表达主要受氧浓度的调节,缺氧环境可使其表达增强[2]. 临床上脐动脉血流速度的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峰值(D)是很重要的一种判断胎儿宫内缺氧与否的指标,可作为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及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3]. 本研究通过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当中的HIF-1α表达, 联合脐血流检测,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期找到简便、无创的判断胎盘功能的方法.

    作者:黄黛;姚丽霞;黄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

    目的:评估巩膜瓣下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的近期安全性及远期降眼压效果. 方法:将120例患者(12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62眼)和实验组(58例58眼),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实验组行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情况. 结果:实验组拆除可调整缝线后,3眼(5.17%)出现Ⅰ度浅前房,对照组Ⅰ度浅前房8眼,Ⅱ度浅前房1眼(共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随访1年,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及眼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巩膜瓣下双池效应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安全可行,能有效控制眼压,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杨静;陈海波;史贻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体CIK细胞治疗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护理

    自体CIK细胞, 是将患者本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T淋巴细胞,其常见的治疗副作用是发热,停止治疗后可自行消失[1].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以低血压、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CLS患者通常病情危重,严重时可致心、肺及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死率较高[2].自体CIK细胞治疗导致CLS,国内鲜有报道,为提高对该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现将我科成功诊治的1例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乳腺癌后出现CLS病例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单珍珠;周留勇;陆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再加用盐酸法舒地尔. 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ei指数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和舒张末容量(LVEDV)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 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比较Tei指数差异显著(P < 0.01,P < 0.05),2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冠心病常规治疗加用盐酸法舒地尔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室重构,生存质量提高;Tei指数对评价心脏的整体功能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合理.

    作者:殷宇刚;严斌;吕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