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孟繁荣;刘志辉
目的:研究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房纤颤(AF)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的AF患者30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Gal-3浓度与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浓度,并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各值的差异,并分别对Gal-3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试验组血浆Gal-3、PⅢNP、PⅠCP、MMP-2水平明显高于照组[Gal-3(57.21 ± 9.08) pg/mL vs. (48.71 ± 4.92) pg/mL;PⅢNP(1 681.78 ± 142.54) pg/mL vs. (1 340.92 ± 107.01) pg/mL;PⅠCP(29.64 ± 3.24)μg/L vs. (22.21 ± 2.42) μg/L;MMP-2(356.54 ± 51.32) ng/mL vs. (308.06 ± 30.5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中Gal-3与PⅠCP及MMP-2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al-3与PⅢNP无明显相关性(P = 0.063);对照组中Gal-3与PⅠCP、PⅢNP、MMP-2均没有相关性. 结论:在AF患者中,心肌纤维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且Gal-3与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有相关性.
作者:刘璀;董剑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是消化系统内所含神经元及其网络结构的总称,对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功能及其相应血液供应具有独立调节作用. 肠壁神经丛损伤可能与药物、饮食、手术、神经干细胞、炎症、生长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表现为神经变性、神经节细胞缺失;神经递质合成、 含量、 分泌异常及其受体系统表达上调或下调;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功能紊乱等. 大量研究证实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及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4受体激动剂等对肠壁神经丛损伤具有修复、重塑作用[1-2]. 国外有研究显示,5-HT4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加经体外培养的肠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和长度[3]. 而在活体实验中,5-HT4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肠道神经系统的重建[4-5]. Takaki发现激动5-HT4受体可以恢复直肠切除吻合术后模型动物的排便反射, 并借此证实了血清素作用于5-HT4受体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6-7].上述结果证明, 激活肠道神经的5-HT4受体可以促进体内和体外形成新的肠神经元, 表明用5-HT4受体激动剂治疗可能是一种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新的方法[1]. 以下就5-HT4受体及肠神经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晨;冯淑芝;王琳;王邦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将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对比,将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相对比,检测EPPB41L3的甲基化状态和频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PPB41L3基因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42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42例食管鳞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浆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EPB41L3在组织和血浆中的甲基化情况. 结果:EPB41L3在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为59.5%,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P < 0.001).EPB41L3在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为31.0%,在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没有检测到甲基化. 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在肿瘤≥ 5 cm组和病理分期为T3组分别明显高于肿瘤< 5 cm组和病理分期T1-T2组. 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在病理分期N2组明显高于病理分期N0-N1组. 结论:EPB41L3在食管鳞癌组织的甲基化频率高于癌旁组织,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临床分期越晚的甲基化频率越高.
作者:熊威斌;李许锋;蒋春雨;张积仁;周福有;余力;郑燕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2003年始应用于临床的内镜技术,相比传统内镜其优势在于即时性的诊断及高清晰度的图像, 无需活检即可在体获得完整消化道黏膜动态图像[1].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LE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传统整合式的共聚焦内镜(endoscope-based CLE,eCLE),由普通白光内镜及镶嵌在头端的共聚焦内镜共同组成,由于其镜头粗、不易弯曲,对部分部位的观察如贲门、 胃体垂直部及胃角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一类则是装备了活动探头的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probe-based CLE,pCLE),该内镜可以插入任何与之兼容的内镜钳道,对胃肠道黏膜进行实时的显微成像并指导靶向活检, 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外报道 pCLE 在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性瘤变、胃肠上皮化生、炎症性肠病等方面研究[2-3]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但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论证.
作者:张亮;舒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收集59例NSTEMI患者,以6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71例心绞痛患者及5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百分含量;比较NSTEMI及STEMI患者的ST段电压、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b)含量差异,并分析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上述三者的相关性. 结果:NSTEMI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含量显著低于STEMI组、心绞痛组及健康组(P<0.05),且后3组之间任意两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STEMI组比较,NSTEMI组患者ST段压低幅度显著小于STEMI组患者的ST段抬高幅度(P=0.011),但cTnI及Mb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ST段压低电压、cTnI及Mb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呈显著负相关性(r绝对值均> 0.750,均P < 0.05). 结论:NSTEMI患者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下降,且与心电图改变及心肌坏死物呈显著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长煜;邢窕思;郭盛锦;叶珩;黄澄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辅助生殖技术中大的挑战之一是选择具有佳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 除形态学评分标准和选择囊胚期胚胎移植, 遗传分析对于胚胎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应用地越来越多.但是,应该怎样和对谁实施PGS仍然是充满争议的话题.
作者:袁丽娜;晋云鹏;张云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67例腹膜透析并存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接受下列治疗,治疗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观察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理化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片用量的变化和区别.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1%,心绞痛发作率46.9%,硝酸甘油片用量(3.38 ± 2.23)片,对照组有效率 34.3%,心绞痛发作率77.1%,硝酸甘油片用量(5.37 ± 2.66)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曲美他嗪片联合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效果良好、安全,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博;张瑞宁;魏芳;陈海燕;王立华;孙桂江;毕学青;孟甲;姜埃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有不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取外周静脉血进行BRCA1/2基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预筛,结果经DNA测序验证. 结果:98例患者的BRCA1/2突变率为20.41%;同时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突变率明显高于仅有一种家族史的患者;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增加(2、3、4人),BRCA1/2突变率也明显增高(16.25%、33.3%、66.67%). 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的增加,BRCA1/2突变检出率呈增高趋势.
作者:李涌涛;蒋威华;王晓文;张明帅;张晨光;欧江华;甫拉提·吾瓦力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妊娠是DR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妊娠期间血液流变学、代谢、激素、心血管及免疫系统的改变可促使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或恶化[1]. 其中,DR是目前常见的受妊娠影响的视网膜疾病[1].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 (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DM)患者并未进行规范的DR筛查与监测.NICE、AAO等指南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进行眼底筛查已形成共识,但后面的随访频率各指南并没有达成共识,而国内尚未建立相关指南, 也并未以现有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张玉娴;刘颖;杨叔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在本刊不知情的情况下,个别网站为扩大自己网站的知名度,为医学杂志创建了网页.为了方便广大作者、读者了解事实真相,本刊特做如下说明.本刊网上投稿及查询请到本刊正式且唯一的网址为http:/ /www.syyxzz.com/个别网站在未经本刊同意的前提下,私下以本刊的名义,建网页,接收作者投稿,然后,再将稿件转投到私人办的非法杂志上去.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男性,68岁,入院主要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 其他诊断包括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 患者长期卧床,呈植物状态,已气管切开辅助呼吸,并置留深静脉导管,抵抗力差,已有多个耐药菌定植在体内.2014年7月29日发热至39.3℃,心率13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6/78 mmHg.7月30日仍高热,送深静脉导管血培养(需氧+厌氧)和外周血(需氧+厌氧)培养,临床考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作者:黄磊;孙立颖;严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在全麻下于患者腹部开3~4个约1 cm的戳孔,建立CO2人工气腹, 置入腹腔镜等手术器械,通过电视行胆囊切除.目前,LC因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良性胆囊疾病的标准术式. 但手术创伤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因此应用镇痛药物对解决术后伤口疼痛十分必要.
作者:李雷;曹葆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联合持续区域动脉灌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接诊的20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血液滤过配合持续区域动脉灌流治疗.对照组10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3 ~ 7d后,观察组的体温低于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体温(t = 10.699 9,P < 0.000 1);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浆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和APACHEⅡ评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改善,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更接近于正常值.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器官衰竭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血液滤过配合持续区域动脉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过度炎症反应,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饶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CD44v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中CD44v5含量检测用于食管鳞癌筛检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D44v5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该蛋白在10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含量. 结果:(1)CD44v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食管组织,且CD44v5表达在不同TNM分期、癌组织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中存在差异(P < 0.05). (2)CD44v5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31.308 ± 10.123) μg/L高于健康体检者(19.364 ± 1.680)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 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44v5含量诊断食管鳞癌试验中,ROC曲线下面积0.865,以健康体检者血清CD44v5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上限值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诊断效果:灵敏度91.0%,特异度60.0%. 结论:CD44v5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ELISA 法检测血清中CD44v5蛋白含量用于诊断食管鳞癌灵敏度高,或许可以用于食管癌的筛检.
作者:王兴名;王洪江;张园;王勇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n = 105)和开腹PANP手术(n = 72)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77例,采用勃起及射精功能分级分别对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进行随访,评估这两种手术方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其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也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分级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 < 0.05).结论:腹腔镜PANP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PANP手术相比,术中能更清晰地显露盆腔植物神经并予以保护,有效减少了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黄诚;李永翔;陈本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凶险型前置胎盘属高危妊娠,尤其是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者,常可导致致命性的产前、产后出血,大大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止血方法及母儿结局,探讨如何降低子宫切除率.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 本院产科收治凶险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40例, 其中1次剖宫产24例,2~3次剖宫产16例, 孕周为26+4~39+2周.
作者:齐新颖;杨凤桢;董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总结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髓核摘除组25例,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29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疗效. 结果:传统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90 mL,平均随访10.2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2.0%,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12.0%.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量60 mL,平均随访10.7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9.7%,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3.4%.统计学分析证实: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传统髓核摘除组(P=0.02).末次随访时,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髓核摘除组(χ2=7.92,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作者:殷海东;张新梅;黄明光;陈伟;杜庆钧;宋洋;杨若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重症急性胰腺炎组(B)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系膜淋巴管结扎组(C),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采血及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血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及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 IL-1)水平. 结果:光镜下,B组大鼠肝小叶中性粒细胞及炎性渗出物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C组大鼠炎症较B组有所减轻;各时间点B组和C组ALT和AST均显著高于A组(P < 0.05),C组显著低于B组(P < 0.05);B组大鼠TNF-α和IL-1水平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 0.05),C组24h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的结扎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肝损伤,提示肠系膜淋巴液可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肝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媛琪;王璐璐;陈立;谭晓勇;范玲;熊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DGFR-αASODN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兔子3组右眼玻璃体分别注射0.1 mL不同浓度的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TM 2000溶液,另外1组注射0.1 m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组;4组兔子的左眼不注药. 于注药后第1、7、14及28天,对4组兔子的右眼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第28天,取4组兔子的眼球,对视网膜组织进行光镜HE、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的观察. 结果: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各组在各个检查时间点均未发现异常.ERG b波振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注药后第28天,光镜下HE和免疫组化检查,各组视网膜组织均未发现任何病理变化.注药后第28天电镜检查,D组视网膜感光细胞:部分膜盘间隙扩张,部分膜盘融合,少数细胞核周围间隙略增大,其细胞核形态略不规则.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0.1 mL PDGFR-αASODN/lip2000时,PDGFR-αASODN的浓度≤1.5 μmol/L是较为安全的.
作者:彭燕一;李光辉;秦程;蒋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弹性蛋白(elas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眼袋脂肪及眶隔组织的表达,探讨眼袋的发病机制. 方法:选取我科近2年就诊的行眼袋抚平术及重睑成形术的患者各30例,分为眼袋组及重睑组,将行眼袋矫正手术及重睑手术去除的眶脂肪冰冻保存,部分眶隔组织蜡块包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化检查弹性蛋白的表达及含量. 结果:眶脂肪组织Elastin含量在眼袋组明显低于重睑组(t = 11.75,P < 0.01),而MMP-9含量在眼袋组明显高于重睑组(t = -9.21,P < 0.01);Elastin和MMP-9均有表达,阳性反应物呈深棕色及浅棕色,主要表达于细胞膜,部分表达于细胞浆,每1 000个细胞阳性表达数Elastin在重睑组高于眼袋组(t = 10.25,P < 0.01),MMP-9在重睑组低于眼袋组(t = -31.11,P < 0.01). 结论:眼袋眶隔及脂肪组织内的MMP-9含量明显增加,Elastin含量明显下降,表明眼袋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眶隔组织松弛、弹性下降有关.
作者:庞润晖;刘兆川;苗杰;王娟;张宏斌;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