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乳凝集素-3与心房纤颤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刘璀;董剑廷

关键词:心房颤动, 半乳凝集素-3, 心肌纤维化
摘要:目的:研究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房纤颤(AF)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的AF患者30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Gal-3浓度与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浓度,并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各值的差异,并分别对Gal-3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试验组血浆Gal-3、PⅢNP、PⅠCP、MMP-2水平明显高于照组[Gal-3(57.21 ± 9.08) pg/mL vs. (48.71 ± 4.92) pg/mL;PⅢNP(1 681.78 ± 142.54) pg/mL vs. (1 340.92 ± 107.01) pg/mL;PⅠCP(29.64 ± 3.24)μg/L vs. (22.21 ± 2.42) μg/L;MMP-2(356.54 ± 51.32) ng/mL vs. (308.06 ± 30.5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中Gal-3与PⅠCP及MMP-2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al-3与PⅢNP无明显相关性(P = 0.063);对照组中Gal-3与PⅠCP、PⅢNP、MMP-2均没有相关性. 结论:在AF患者中,心肌纤维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且Gal-3与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有相关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假手术组(Sham)、常温癫痫组(NT)和亚低温癫痫组(HT). 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声源性癫痫模型,HT组在NT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免疫组化观察癫痫后24 h、3 d和14 d海马synapsinⅠ的表达,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电镜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和突触超微结构. 结果:与NC和Sham组比较,NT组大鼠的synapsinⅠ表达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过平台数减少(P<0.05);突触减少,线粒体肿胀,前后膜不清,髓鞘断裂. 与NT组比较,HT组synapsinⅠ表达在24 h无差异,3 d和14 d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过平台数增加(P<0.01);突触结构转清,界面增长,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结论:亚低温可上调synapsinⅠ表达并减轻突触结构损伤,改善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

    作者:杨国帅;周小艳;周治平;安学芳;余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讨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收集59例NSTEMI患者,以6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71例心绞痛患者及5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百分含量;比较NSTEMI及STEMI患者的ST段电压、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b)含量差异,并分析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上述三者的相关性. 结果:NSTEMI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含量显著低于STEMI组、心绞痛组及健康组(P<0.05),且后3组之间任意两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STEMI组比较,NSTEMI组患者ST段压低幅度显著小于STEMI组患者的ST段抬高幅度(P=0.011),但cTnI及Mb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ST段压低电压、cTnI及Mb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呈显著负相关性(r绝对值均> 0.750,均P < 0.05). 结论:NSTEMI患者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下降,且与心电图改变及心肌坏死物呈显著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长煜;邢窕思;郭盛锦;叶珩;黄澄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国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

    目的:明晰我国利福平耐药结核杆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我国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文献,对合格文献中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基因突变位点及类型等计数资料信息进行合并.结果:54篇文献、4 149株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纳入研究,93.64%检测到RRDR序列突变,共发现204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单位点、双位点、多位点碱基突变及碱基插入、碱基缺失、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6.88%、6.05%、0.27%、0.21%、0.29%和6.29%;在碱基突变类型中,按突变位点统计,突变发生率的前5顺位分别为531(52.49%)、526(24.66%)、516(9.26%)、511(3.76%)和533(3.45%).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突变以单位点碱基突变为主,且主要发生在531、526、516等基因位点.

    作者:李丽;孟繁荣;刘志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HSC组织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肝星状细胞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HSC分离培养后,加入10-6 mol/L AngⅡ作用48 h后收集细胞,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TGF-β、CTGF的表达, RT-PCR方法检测MMP-2、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0-6 mol/L的AngⅡ能够显著促进TGF-βⅠ型受体表达,对Ⅱ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AngⅡ可显著增强CTGF的表达;体外培养激活 HSC时,可表达少量 TIMP-1 和MMP-2 mRNA ,但当与 10-6 mol/L浓度的AngⅡ孵育后,TIMP-1表达量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MMP-2表达量未见明显差异(P > 0.05).结论:AngⅡ可能通过促进TGF-βⅠ型受体、CTGF的表达,上调TIMP-1表达,继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毛春杰;曹海霞;汪保灿;潘勤;范建高;李定国;汪余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去乙酰化NF-κBp65减轻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乙酰化水平及炎症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用含不同浓度梯度(50、100、200、400 mg/L)的糖基化终产物刺激 RAW264.7 细胞24 h 及分别以白藜芦醇(100 μmol/L)及Ex527 (10 μmol/L)预处理RAW264.7细胞30 min后,再给予AGEs(400 mg/L)作用24 h,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产生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及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糖基化终产物组RAW264.7细胞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以上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 白藜芦醇具有逆转糖基化终产物的作用,下调乙酰化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与糖基化终产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而抑制SIRT1使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乙酰化NF-κBp65水平、IL-1β及TNF-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降低SIRT1蛋白的表达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白藜芦醇激活SIRT1使NF-κBp65去乙酰化从而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李康兰;罗健东;张贵平;张根水;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业已证实,大约30% ~ 60%的男性,超过50%的绝经前女性以及30%的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源于继发性因素,早期识别与合理处理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维护或复原病变骨骼的健康状态, 是临床医生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就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处理做一综述.

    作者:胡咏新;徐书杭;刘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体CIK细胞治疗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护理

    自体CIK细胞, 是将患者本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T淋巴细胞,其常见的治疗副作用是发热,停止治疗后可自行消失[1].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以低血压、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CLS患者通常病情危重,严重时可致心、肺及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死率较高[2].自体CIK细胞治疗导致CLS,国内鲜有报道,为提高对该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现将我科成功诊治的1例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乳腺癌后出现CLS病例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单珍珠;周留勇;陆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3-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有5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有3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孔、出血、狭窄、手术操作时间及局部复发等反面的差异. 结果: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组的局部一次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镜下黏膜切除术组明显延长,穿孔、出血、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疗效观察效果较佳,一次性切除率高,复发率低,但手术操作较为困难,手术风险较大,需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刘波颖;汪福群;王胜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钠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S)的增殖抑制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MM1.S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ANP浓度分别为 1、10、50及100 μmol/L.收集各组不同培养时间(24、48、72 h)细胞,CK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 法检测 MM1.S 细胞 NPR-A、NPR-C 蛋白的表达,qRT-PCR 检测不同浓度ANP作用MM1 . S细胞24 h 后miR-21的表达. 结果:ANP对MM1 . S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 < 0.01). 细胞周期检测为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S期、G2期细胞比例下降(P < 0.05),4个浓度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MM1.S细胞存在NPR-A、NPR-C蛋白的表达. ANP不同浓度(1.0,10,50,100 μmol/L)作用MM1.S细胞24 h后miR-21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6%、24.2%、37.5%和49%(P < 0.05).结论:ANP能抑制MM1.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和下调miR-21表达发挥其抗肿瘤效应.

    作者:袁利亚;戎吉平;文珠;熊耀斌;俞红;吴霞;丁江华;陈国安;黄先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间孔镜治疗7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我院椎间孔镜下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00例,调取相关资料并记录可能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节段、髓核大小、类型、神经根粘连、黄韧带增厚、椎体后缘骨赘、同节段手术史,并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突出类型[P < 0.01;OR 2.594(1.379 ~ 4.880)]、神经根粘连[P < 0.01;OR 5.237(2.774 ~ 9.885)]、黄韧带增厚[P < 0.01;OR 2.257(1.231 ~ 3.455)]、椎体后缘骨赘[P < 0.01;OR 2.137(1.229 ~ 4.115)]、同节段手术史[P < 0.01;OR 4.478(2.718 ~ 8.465)]与疗效密切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神经根粘连和同节段手术史与疗效显著相关[P = 0.000;OR 5.089(2.692 ~ 9.621)],是影响椎间孔镜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椎间孔镜疗效中,神经根粘连与同节段手术史相较于其他因素与疗效关系更密切.

    作者:石立刚;杨林;焦书敏;鹿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例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提取63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中总m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23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R-23a的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和患者耐药的关系. 结果:与健康人相比,miR-23a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P < 0.01);miR-23a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P < 0.01);miR-23a在临床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低于Ⅲ~Ⅳ期患者(P < 0.05);miR-23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 < 0.05);miR-23a的表达量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 > 0.05). miR-23a的表达量随患者化疗次数的增多而表达增强. 结论:血清miR-23a有可能作为肺癌患者转移及耐药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李杰;罗耀玲;刘惟优;袁小亮;赖庆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止血方法探讨

    凶险型前置胎盘属高危妊娠,尤其是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者,常可导致致命性的产前、产后出血,大大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止血方法及母儿结局,探讨如何降低子宫切除率.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 本院产科收治凶险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40例, 其中1次剖宫产24例,2~3次剖宫产16例, 孕周为26+4~39+2周.

    作者:齐新颖;杨凤桢;董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右结肠旁沟异位阑尾1例

    患者男,42岁.因右腰部及腰背部疼痛伴恶心10 h入院. 患者1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及腰背部持续性钝痛,无放射,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 在附近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无改善. 查体:T38.0 ℃,P78次/min,R20 次/min, BP115/75 mmHg,急性痛苦病容,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侧腹部腹肌轻度紧张, 右腹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点压痛、反跳痛,有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右肾区叩痛,腰大肌试验阳性.

    作者:何美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n = 105)和开腹PANP手术(n = 72)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77例,采用勃起及射精功能分级分别对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进行随访,评估这两种手术方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其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也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分级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 < 0.05).结论:腹腔镜PANP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PANP手术相比,术中能更清晰地显露盆腔植物神经并予以保护,有效减少了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黄诚;李永翔;陈本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上消化道疾病研究现状

    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2003年始应用于临床的内镜技术,相比传统内镜其优势在于即时性的诊断及高清晰度的图像, 无需活检即可在体获得完整消化道黏膜动态图像[1].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LE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传统整合式的共聚焦内镜(endoscope-based CLE,eCLE),由普通白光内镜及镶嵌在头端的共聚焦内镜共同组成,由于其镜头粗、不易弯曲,对部分部位的观察如贲门、 胃体垂直部及胃角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一类则是装备了活动探头的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probe-based CLE,pCLE),该内镜可以插入任何与之兼容的内镜钳道,对胃肠道黏膜进行实时的显微成像并指导靶向活检, 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外报道 pCLE 在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性瘤变、胃肠上皮化生、炎症性肠病等方面研究[2-3]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但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论证.

    作者:张亮;舒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半乳凝集素-3与心房纤颤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房纤颤(AF)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的AF患者30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Gal-3浓度与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浓度,并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各值的差异,并分别对Gal-3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试验组血浆Gal-3、PⅢNP、PⅠCP、MMP-2水平明显高于照组[Gal-3(57.21 ± 9.08) pg/mL vs. (48.71 ± 4.92) pg/mL;PⅢNP(1 681.78 ± 142.54) pg/mL vs. (1 340.92 ± 107.01) pg/mL;PⅠCP(29.64 ± 3.24)μg/L vs. (22.21 ± 2.42) μg/L;MMP-2(356.54 ± 51.32) ng/mL vs. (308.06 ± 30.5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中Gal-3与PⅠCP及MMP-2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al-3与PⅢNP无明显相关性(P = 0.063);对照组中Gal-3与PⅠCP、PⅢNP、MMP-2均没有相关性. 结论:在AF患者中,心肌纤维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且Gal-3与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有相关性.

    作者:刘璀;董剑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67例腹膜透析并存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接受下列治疗,治疗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3次/d,观察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理化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片用量的变化和区别.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1%,心绞痛发作率46.9%,硝酸甘油片用量(3.38 ± 2.23)片,对照组有效率 34.3%,心绞痛发作率77.1%,硝酸甘油片用量(5.37 ± 2.66)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曲美他嗪片联合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冠心病效果良好、安全,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博;张瑞宁;魏芳;陈海燕;王立华;孙桂江;毕学青;孟甲;姜埃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黄体早期雌二醇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

    目的:探讨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雌二醇(E2)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方法:对2013年7-10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ICSI-ET治疗的236个长方案周期进行分析,取卵后第2日测定血E2值,根据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分为3组:A组E2下降幅度< 70%(70例);B组E2下降幅度70% ~ 80%(114例);C组E2下降幅度> 80%(52例),比较3组间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 结果:3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妊娠率C组(44.2%)与A组(68.6%)、B组(6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对于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帆;韦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以脊髓压迫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男,26岁,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胸、背部疼痛,右上肢疼痛、麻木、无力,伴双下肢行走时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无法自主行走,于2014年7月28日至我院,门诊颈椎MRI示:颈6椎体下缘-所示胸3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占位性病变(图1),胸椎MRI增强扫描示: 颈6-胸5水平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脊髓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图2),2014年8月5日收入我院骨科进一步诊治.

    作者:张占芳;马杰;甘思林;刘延方;谢新生;孙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