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乐;樊建军;蔚磊;董海涛;连建强
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ETT)是麻醉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如何将气管插管ETT 插入到正确位置仍是目前小儿麻醉操作的主要问题[1]。本试验中,检测了257例患儿的气管插管X 线片,验证通过X 线定位来确定 ETT 插入的合适深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阚景祥;张善义;李爱峰;赵仕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风湿性瓣膜病房颤发病率的逐年下降,而非瓣膜性房颤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年龄>65岁的房颤患者中有1/3的患者合并冠心病[1-2]。栓塞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卒中占80%、周围动脉栓塞占20%),非瓣膜性房颤平均年卒中率约5%,是非房颤人群的2~7倍;据统计我国30~85岁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77%,抗凝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治疗,目前口服抗凝药(OAC)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3-4]。而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患者,抗血小板一直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及PCI术后治疗的基石[5]。无论是单纯性房颤或冠心病的抗凝都有相应的指南,但是目前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仍缺乏大的临床研究数据指导抗栓策略。
作者:滕树恩;赖雯苑;陈彩玲;朱庭延;洪承路;黄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1-5月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内科及门诊化疗乳腺癌患者682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SOC-13)、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结果:乳腺癌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1.10±7.02)分,家庭功能总分为(15.87±1.5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3.35±5.84)分;心理一致感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均相关,r 值分别为0.133和0.135(P <0.05);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疾病状态进入心理一致感的回归方程(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有待提高,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起着促进作用,医护人员可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挖掘和培训患者对周围支持系统的认识和利用,增强其对应激的应对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静;孙丽媛;阎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本研究收集初诊老年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该地区老年 ML 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生存情况,为本地区老年淋巴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冀林华;李娜;郑杰;崔森;李占全;熊辉霞;罗伟;马晓静;熊华;尹启超;建磊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DNA测序技术对51例ALL儿童CYP1A1进行多态性筛查,统计患儿HD-MTX毒副作用表现,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仅筛查到一个多态位点,即A4889G,4889A/G 各基因型与患儿毒副作用发生均无关(P >0.05),高危型患儿较标危型患儿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P <0.05)。结论:CYP1A1 A4889G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各毒副反应无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患儿危险度相关。
作者:邹泽巧;岳丽杰;任艳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根据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2013版“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医学论文作者署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条:(1)对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数据获取、分析、解释具有实质性贡献;(2)负责起草、撰写和修改文章的主体部分;(3)负责投稿文章的终审核确认;(4)对其中一部分工作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AIMI且行急诊PCI治疗者,其中常规放置保护性临时起搏者52例(起搏组);非常规放置保护性临时起搏者68例(非起搏组)。观察两组再灌注前心率、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后血压水平;再灌注前后TIMI血流分级;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再灌注前心率、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后两组平均血压水平、再灌注前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起搏组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非起搏组高(P <0.01);两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再次非致命心梗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起搏组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相对非起搏组明显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护性临时起搏对 AIMI急诊PCI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额外获益,反而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增加死亡率。
作者:黄宇;杨向军;张建军;张登海;阮长武;林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末段回肠是小儿憩室、肿瘤和肠套叠等疾病的好发部位,常需手术切除部分末段回肠及回盲部终有可能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的症状[1],故在末端回肠的手术中保留回盲瓣很有必要。但是,近回盲瓣的末段回肠由成单弓的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供血,同时末段回肠的小肠端端吻合,可致水肿的吻合口与回盲瓣间所形成的闭襻内张力增高,影响愈合[1-2]。为了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回盲瓣,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进行远端回肠在10 cm 以下的低位回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1例,为预防吻合口漏,又采用了通过阑尾残端盲肠壁置管经过回盲瓣达吻合口近端行肠内减压的方法,总结回顾如下。
作者:周建峰;易军;李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在术后随访 HSS 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中,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75.6%,P <0.05);在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中,治疗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 vs.24.4%,P <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且能够有效降低机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国万;徐国红;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与食物特异性 IgG 的相关性,评估忌食不耐受食物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 ,分析患者对不同食物不耐受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以及不同部位溃疡的关系;并将有食物特异性IgG升高的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忌食不耐受食物,8周复查胃镜,与未限制饮食的对照组比较溃疡治愈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物特异性 IgG 升高65例,阳性率为94.2%。学龄前患者牛奶和鸡蛋不耐受率均高,学龄期和青春期患者鸡蛋不耐受率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不耐受的食物种类增多。治疗8周复查胃镜,观察组溃疡痊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提示消化性溃疡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不耐受食物种类与年龄有关,与性别及溃疡部位无明显关系,忌食不耐受食物可提高溃疡痊愈率。
作者:张茂燕;李传应;王震;吴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患者男,35岁,于2015年1月19日因“发作性胸痛、胸闷不适1个月余,加重3d”入院,患者近1个月以来出现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无后背及左肩放射痛,每次持续3~5 min ,休息后可缓解,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3 d,平静时亦发胸闷、胸痛,且症状较前加重,持续时间久,约10 min ,自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消心痛片、合贝爽”,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既往“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病史,无其他疾病病史。查体:血压152/91 mmHg ,心率80次/min ,节律规整,心界无扩大、各瓣膜无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心电图(2015年1月19日)示胸前导联V3 T 波倒置、V4 T波正负双向,无明显QRS 波及ST 段改变(图1);肌钙蛋白 I 测定(2015年1月19日)示<0.012 ng/mL (参考区间0~0.034 ng/mL,AMI 临界值:>0.12 ng/mL);心脏彩超(2015年1月20日)示心脏结构及血流未探及明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2015年1月20日)示:LM(左主干)未见显著性狭窄,LAD (前降支)近中段局限性偏心狭窄约95%(图2),LCX(回旋支)未见显著性狭窄,RCA (右冠脉)未见显著性狭窄、远段可见向LCX逆灌。临床诊断:(1)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型心绞痛;(2)Wellens综合征。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 口服,1次/d,替格瑞洛片90 mg 口服,2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 口服,2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 口服,每晚1次,依诺肝素钠注射液40 mg ,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并于2015年1月20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T波恢复正常。
作者:张钦锋;解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ST段压低后恢复时间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 TET 中 ST 段压低≥0.1 mm 的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血管狭窄是否>50%,分为阳性组79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TET中ST段压低的导联中大的压低幅度以及恢复正常的时间。再分析不同病变血管数量的患者ST段压低的大幅度以及恢复时间。结果:133例TET阳性患者中,79例冠脉造影阳性,总阳性率为59.4%。阳性组ST段恢复时间在>90 s的造影阳性率为76.9%(60/78),并且阳性组大ST段下移幅度、ST段恢复时间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及多支病变组大ST段下移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支及三支病变组ST段平均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结合ST段恢复时间以及ST段压低幅度有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靓淇;吴清华;沈文;姜宇;陈静;杨人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目前认为惊恐障碍的发病机理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有关,而年龄、性别、低经济状态,抽烟、酒精问题、父母精神病史及本人患其他焦虑障碍或精神疾病均是危险因素[1]。惊恐障碍的发生可能与患者人格特征相关。近年来,惊恐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受到研究关注,国外已有多项研究通过不同的人格测评量表对惊恐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多维度的探讨。近一篇荟萃分析中[2]提示,伤害避免性特质与惊恐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关于惊恐障碍常用的人格测评量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纪辉;黄俏庭;韩耀辉;潘集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儿童牙科临床噪音对患儿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名在儿童牙科复诊的6~14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DAS 量表(Co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 Corahs DAS)问卷调查表,调查包含患儿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年级和患儿对儿童牙科各种临床噪音的感觉及与牙科焦虑程度的可能联系。结果:患儿对手机噪音、吸唾噪音、哭闹声、候诊噪音的DAS分值的平均秩次分别为:3.09、2.84、2.19、1.89,4种噪音的DAS分值之间有显著不同,每两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焦虑程度在手机噪音组有差异,女性患儿的焦虑程度影响比男性高;手机噪音和吸唾噪音对中、小学生的焦虑程度影响也有不同,小学生的焦虑程度比中学生高。结论:在儿童牙科临床中,各种噪音均对患儿焦虑程度有影响,其中手机噪音的影响大。
作者:洪彩霞;钱虹;黄群;林文红;陈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472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透析资料、实验室检查等。对与MS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S的患病率为34.75%。两组间体重、腰围、腰臀比、透析频率、每周透析时间、尿素氮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铁、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铁(OR =1.084,P =0.042)、iPTH (OR =1.754, P =0.035)、腰臀比(OR =2.013, P =0.021)、hs-CRP(OR =4.245,P =0.000)与 MS 的发生相关。结论:MHD患者MS的患病率较高,血清铁、iPTH 、腰臀比、hs-CRP可能是MHD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军豹;胡晓舟;张燕;王少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帝视可视内窥镜(Discopo)和直接喉镜(Macintosh)气管内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ASAⅡ~Ⅲ级择期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 Discopo 组(D 组)和Macintosh 组(M组),每组30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Discopo 或Macintosh喉镜实施经口气管内插管操作。观察和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 (T2)、3 min (T3)和5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插管并发症。结果:Discopo 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且插管时间短于直接喉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与T0比较, T2两组患者的MBP和HR均明显升高且M组T3时仍明显升高(P <0.05)。与M组比较,T2和T3 D组患者的MBP和HR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Discopo 引导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影响小。
作者:师小伟;刘莎莎;刁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预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的1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78例,女54例;年龄35~82(63±11.35)岁。于围手术期不同时段测定 BNP,比较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患者的 BNP 变化差异。分析BNP与术后一系列不良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NP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结果:LVEF <45%患者的 BNP 在术前及术后各时段均明显高于LVEF ≥45%患者(P <0.05)。术前BNP与术前LVEF呈负相关(r =-0.512,P <0.05),与术后一系列不良事件呈正相关(r =0.254~0.602,P <0.05)。BNP预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预测使用IA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预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18,预测术后ICU停留超48 h或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结论:BNP水平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并可做出良好的预测。
作者:简劲峰;封加涛;彭峰;苏艳玲;叶华安;林家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时,对严重膝内翻(内翻角>15°)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及费用差异较大,本研究介绍一种疗效满意、经济适用的方法:自体楔形骨块嵌入移植治疗严重膝内翻畸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7例,721膝,严重膝内翻畸形16例,21膝,全部为非包容性倾斜型骨缺损,平均体质指数31 kg/m2,年龄(63±5)岁,术前临床 KSS 评分18分,其中疼痛评分12分,活动度评分12分,内翻角平均为27°,功能KSS 评分20分。手术的关键点是术中将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修剪成阶梯状梯形骨缺损,将外侧平台截骨块修剪成与缺损面紧密匹配的骨块,完整嵌入缺损面,以增加植骨块与主体骨的接触面积、即刻稳定性,减少骨水泥渗漏。术后3个月完全负重。结果:平均随访5.3年,膝关节平均临床KSS 评分由42分恢复到88分,平均功能KSS 评分由57分恢复到92分。术后6个月后,X线片见植骨块骨小梁改建,未见植骨块塌陷、应力骨折、松动、骨不连发生。12个月后核素扫描可见植骨部核素浓聚,炎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初次膝关节置换中,自体楔形骨块嵌入修复骨缺内后侧骨缺损具有植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费用低的优势。
作者:董乐乐;樊建军;蔚磊;董海涛;连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196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Richard Feynman 提出如何操纵原子,20多年后,扫描探针显微镜可观测原子。此后,纳米工程成为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很多肌肉骨骼组织,例如胶原纤维和羟基磷灰石结晶,都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所以,纳米概念引入肌肉骨骼系统[1-2]。
作者:杨绍春;王可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为cN0期PTC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420例cN0期PTC 病例,采用Taqman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研究 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420例 cN0期PTC中,cN0期PTC 患者中的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4%。年龄、肿瘤大小、腺体外侵、肿瘤分期和BRAFV600E突变与cN0期PT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 ,腺体外侵,肿瘤分期T3~ T4、BRAFV600E突变可作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参考指标。
作者:林维浩;夏浩明;马浙夫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