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T-CT图像融合在生物靶区定义中的应用

郭守娟;李国文;李红飞;周海文;程鹏;栗明

关键词:图像融合, 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生物靶区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PET-CT图像融合对生物靶区(BTV)定义的影响。方法:采集行PET-CT图像融合患者3例。放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均在VARIAN治疗计划系统融合成PET-CT图像。由4名有经验的放疗医师分别基于单纯CT和融合图像在第1天和第8天定义GTVCT和GTVPET-CT,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检验水准α=0.05。结果:PET-CT图像融合前后不同时间分别定义GTV,多数医师单纯CT下定义GTV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纯CT下勾画GTV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529,P=0.000;F=18.762,P=0.000;F=6.681,P=0.000)。两两比较LSD-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医师定义GTVCT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图像融合后4位医师勾画GTVPET-CT比单纯CT下勾画GTVCT的变异系数(CV)减小。结论:PET-CT图像融合可以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减小观察者间和观察者本身的变异。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优化处理精液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上游法处理不明原因不孕和轻度精液异常患者的精液,比较两种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促排卵+IUI的571个周期患者,统计其精液优化处理方法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总体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17.8%)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11.4%)(P <0.05);不明原因不孕组的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33.7%)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20.3%)(P <0.05);轻度精液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11.6%)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7.6%)(P <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相对直接上游法能有效提高因不明原因不孕和轻度精液异常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翁慧男;梁嘉颖;齐诠;刘风华;李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结肠透析治疗腹透漂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功还需重新置管,甚至直接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而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是影响腹膜透析技术的问题之一[2]。引起腹透管漂管的原因很多,比如置管技术、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体位因素等[3],而结肠透析能进行高位结肠清洗,彻底清洗肠道粪便及肠道内毒素,使体内腹水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增加肠道蠕动,降低腹内压,纠正胃肠道紊乱等可引起腹透管漂管的相关因素,故我科对收治腹透漂管的腹膜透析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使部分患者的腹膜透析管在短时间内复位成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琦;彭春晖;周树录;李红艳;黄伟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输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血制品输注及全身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共79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其血制品使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基本纠正;组间比较:治疗组输注的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治后72 h,治疗组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的使用量,考虑与其拮抗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作者:马明远;江皓波;张云海;邓梦华;于娜;戚振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我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131例,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1500 mL的作为大出血组,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1500 mL的作为对照组,对产前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次、剖宫产次数、前置胎盘类型、胎盘主要附着位置、产前出血、初次产前出血时间、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有关;而多产尤其是多次剖宫产、中央性前置胎盘、前壁胎盘、早期产前出血、早产、胎盘植入更易出现产后大出血。有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前壁胎盘、产前出血者较无胎盘植入、部分性及边缘性前置胎盘、后壁及侧壁胎盘、无产前出血者产后大出血风险分别增加15.775、5.527、2.995、2.990倍。结论:胎盘植入、中央型前置胎盘、前壁胎盘、产前出血是造成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军;熊苗;陈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颞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

    患者男,45岁,“左颞部间断性针刺痛2年余,感左耳听力丧失,近2个月来进行性加重”入院。

    作者:凌冰冰;何波;赵卫;孙学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姜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8的影响,探讨姜黄素调控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THP-1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和IL-8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LR2及NF-κB p65表达。结果:姜黄素在5、10及15μmol/L浓度培养12 h后,对THP-1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姜黄素在10和15μmol/L浓度时,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TNF-α和IL-8表达;姜黄素能抑制TLR2、NF-κB p65及P-NF-κB p65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顾巧丽;蔡燕;杨惠林;施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5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检测PCT、Hs-CRP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梗阻及肠梗阻的性质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EPII组,B组为非EPII组,C组是对照组。比较3组间术前、术后PCT、Hs-CRP的水平差异。结果:14例患者在术后第9天发生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显示,3组间PCT 水平在术前、术后第1天变化差异不明显(P >0.05)。但在术后第5天、第7天A组PCT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患者hs-CRP 水平术后3 d均持续升高,但在第5天时开始出现降低,至第7天时下降更为明显。并且A组hs-CRP波动幅度明显(P <0.01)。结论:血清PCT、hs-CRP是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良好检测指标。

    作者:钟漓;董陈诚;冉福林;甘秦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作用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272例,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观察各组fQR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根据危险分层分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观察各组fQRS的发生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QRS与Gensini积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fQRS诊断STEMI、MSTEM和U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危组fQRS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QRS与Gensini积分、CK-MB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fQRS可成为ACS及高危患者的诊断指标。

    作者:林晓明;梁茜;杨希立;刘鹤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促进幽门螺杆菌诱导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Th17细胞分化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诱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情况,探讨BAFF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ELISA法测患者血清中BAFF与IL-17浓度;MTT法测T细胞与幽门螺杆菌共培养后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BAFF-R表达;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测RORγt和RORα及IL-17、IL-21、IL-2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中BAFF与IL-1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05),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87,P <0.01)。BAFF处理后,幽门螺杆菌诱导的T细胞生存活力较对照增强,BAFF-R表达增加,Th17细胞标志性转录因子RORγt和RORα及细胞因子IL-17、IL-21、IL-2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P <0.05)。结论:幽门螺杆菌能引起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内BAFF高表达,进而促进Th17细胞分化。

    作者:常香荣;张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膈疝62例诊疗分析

    膈疝是指腹腔和腹膜后腔的脏器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膈肌缺损进入胸腔。由于病情复杂,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明确膈疝的类型、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是创伤性膈肌破裂引起的膈疝,其次是有膈肌切开史的医源性膈疝。我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62例膈疝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超;石维平;束余声;史宏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炎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按照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选择脂肪性肝炎60例,并根据饮食习惯不同分成规律饮食组(NASH1组)和不规律饮食组(NASH2组),选择体检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空腹血清胰岛素、肝功生化、血脂成分以及肠道内分泌肽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含量,动态检查餐后0.5、1、2、4 h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脂肪肝炎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餐后动态血糖、ALT明显升高,以NASH2组表现更为明显。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胰岛素高于正常,分泌峰值在餐后1 h,较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峰值在餐后0.5 h明显滞后。 NASH1组抑胃肽和胆囊收缩素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NASH2组的抑胃肽和胆囊收缩素较NASH1组明显增高。脂肪肝炎组抑胃肽分泌峰值明显早于正常组,胆囊收缩素分泌峰值晚于正常组。NASH组胰岛素分泌峰值与抑胃肽分泌峰值一致。在脂肪肝的患者中,伴随着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的升高,胰腺明显增厚。结论: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参与NASH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发生。

    作者:王新国;王俊;张波;黄利华;郭继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29例33椎)与双侧(27例31椎)椎弓根入路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修复伤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Beck值、后凸Cobb角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改善(P <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填充量少于双侧组(P <0.01),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疼痛改善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PKP对OVCF病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单、双侧椎体强化方式疗效相当,单侧具有操作步骤少、手术和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填充量少等优势。

    作者:王皓宇;黄明;高明杰;冯磊;方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应用CRUSADE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显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评估

    目的:探讨应用CRUSADE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显性 DIC 组20例和非显性 DIC 组30例,观察CRUSADE评分与凝血指标、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选择可能影响脓毒症显性DIC发病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RUSADE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脓毒症显性DI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 CRUSADE评分与APACHEⅡ评分、PT、DIC评分呈相关。CRUSADE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显性DIC的ROC曲线分别为0.701与0.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USADE及APACHEⅡ分值越高,显性DIC发生率越高。结论:应用CRUSADE评分与APACHEⅡ评分联合评估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对脓毒性显性DIC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与基线评估价值。

    作者:周袁申;李婷;陈昱志;郭力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保存

    大剂量放、化疗及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可使超过90%年轻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得到缓解[1]。而放化疗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增殖和干扰DNA结构与功能,具有细胞毒性,卵巢组织对其非常敏感[2],同时性腺功能亦容易受到放化疗损害,进而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研究指出了放、化疗导致永久性闭经的危险性[3]。因此,在接受放化疗之前,能否找到一种合理方法保存患者生育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莹;张云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当前临床研究大环境下研究护士/研究协调员在研究团队中的参与模式探讨

    当前中国临床试验支持环境较国外不成熟,新药或干预型的临床试验项目缺少管理经验,机构和强大的伦理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审核能力不强[1],专职有经验的研究护士少,研究科室缺少临床试验经验,新的缺少经验和医学背景的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 Organization, SMO)的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C)开始加入研究助理的团队,所以很多临床研究机构面临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和CRC任用难题。作为临床试验里的专职人员研究护士/CRC是试验的管理者,对试验质量起到把关的作用,而现有的CRC库里CRC的来源和资质不同,管理和任用没有规范性,不同来源的CRC在医院这个特殊医疗环境下有不同的职责。而属于医院机构的研究护士较其他来源的CRC经过更规范、更专业的临床试验相关培训,不但有医学知识和技能且更有试验协调管理经验,是CRC队伍里的中坚力量,能肩负起试验管理者的职责;而医院受编制所限在不能培养更多研究护士情况下,其他来源的CRC是对研究护士工作不可缺少的补充,能对临床试验项目的整体运作起到分担的作用。本文根据医院和临床科室客观现实情况,提出统筹分配研究护士/CRC资源、选用不同的研究护士/CRC参与模式,让有经验的研究护士配置到新的研究科室、重要的临床研究以保证试验的质量,起到有经验的护士带领新的CRC管理好临床试验,有的放矢地任用研究护士/CRC来达到好的发挥有限的研究护士/CRC力量来管理好更多试验项目的效果。

    作者:何莲珠;孔秋焕;葛洁英;吴跃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心动脉压及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目的:评价有创中心动脉压及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173例疑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非冠心病组(狭窄<50%)、冠心病组(≥50%),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比较,中心动脉收缩压(SBP-C)、中心动脉舒张压(DBP-C)、中心动脉脉压(PP-C)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各组间比较, SBP-C、PP-C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回归显示,SBP-C[P =0.019,OR =1.207,95%CI(1.032,1.412)]及PP-C[P =0.023,OR =1.166,95% CI(1.021,1.332)]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具有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中SBP-C、PP-C明显增高,而DBP-C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 SBP-C、PP-C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 SBP-C、PP-C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小波;杨帆;韩乾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5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奥曲肽对人肝星状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活化人肝星状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表达的影响,探讨奥曲肽抗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奥曲肽作用于传代的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24 h、48 h后,应用FITC-TUNEL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LX2中Bcl-2、Bax蛋白表达,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HSC-LX2中Bcl-2蛋白表达。结果:奥曲肽可促进HSC-LX2细胞调亡,细胞凋亡率随奥曲肽浓度增加而增高(P <0.05);与24 h比较,相同浓度奥曲肽作用于HSC-LX248 h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 <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奥曲肽明显降低HSC-LX2中Bcl-2蛋白表达,而增加Bax蛋白表达(P <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奥曲肽可明显降低HSC-LX2中Bcl-2蛋白表达(P <0.05)。结论:奥曲肽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人肝星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奥曲肽诱发人肝星状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李春艳;贾丽萍;石蕾;周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微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出现微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72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PCI术前及术后IMR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PCI术后发生微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经PCI治疗后,FFR、CFR、CK-MB、肌钙蛋白等值均高于治疗前(P <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管狭窄程度与PCI术后IMR值呈正相关,射血分数、PCI术前CFR与术后IMR值呈负相关。结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射血分数低及PCI术前CFR低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能在PCI术后容易发生微循环障碍。

    作者:王正东;李平;林智海;甘剑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布氏杆菌病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

    患者男,14岁,因间断发热半个月,腰骶部伴右侧臀部疼痛2d入院。入院前半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有寒战,体温高达41℃,发热于午后及夜间明显,轻微咽痛,无咳嗽、咳痰,无双下肢及膝关节疼痛不适,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于当地诊所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清开灵”、“头孢曲松”“吲哚美辛栓”等药物1周,体温偶可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仍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2d前患者右侧臀部疼痛明显,入我院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T 39℃,P104次/min,R24次/min,BP110/60 mmHg咽部稍充血,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右臀部肌肉压痛,翻身困难,腰骶部侧弯受限。各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右侧“4”字征阳性。

    作者:石国娟;马金荣;赵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