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夏建国
目的:分析肾部分切除术(PN)治疗肾癌出现术后复发及转移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中心2000-2014年508例接受PN治疗的肾癌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对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和讨论.结果:508例肾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1~ 133个月),共有3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局部无肿瘤复发).结论:PN术后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所以术前避免漏诊卫星灶、肿瘤界线不清的患者行术中病理会诊、级别较高的患者注意术后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陈东;郭胜杰;叶云林;董培;张志凌;刘卓炜;周芳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神经刺激器引导喙突旁臂丛麻醉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穿刺针仍有可能进入胸廓,发生气胸[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喙突旁臂丛麻醉进针点进行了改良,以远离胸廓侧壁的喙突下约3 cm与臂丛体表投影相交点作为穿刺点,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与喙突旁臂丛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川;刘月莉;赵东;郭鹏;王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瑞芬太尼为镇痛药的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械痛觉域值的影响,明确Dex是否可以预防此类患者的痛觉过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组麻醉维持用药为异丙酚及瑞芬太尼,D组加用Dex,P组加用帕瑞昔布钠,C组不使用Dex及帕瑞昔布钠.观察患者术后2、4、8、12、24、48 h的机械痛觉域值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组各时相点的痛觉阈值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1);P组仅术后12、24、48 h的痛觉阈值下降(P<0.05);D组术后机械痛域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机械痛觉阈值皆增高,P组仅术后2、4、8h的机械痛觉阈值增高;与P组比较,D组的机械痛觉阈值在术后12、24、48 h增加.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值升高(P<0.05),患者术后VAS值与机械痛觉阈值无相关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痛觉过敏,其抑制作用的持续时间优于帕瑞昔布钠.
作者:李建玉;杨秀环;董文芳;陆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不同压力水平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行LC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气腹压力A、C组15 mmHg,B、D组10 mmHg.C、D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加用DEX,A、B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5天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记录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1d、诱导前、气腹完成时、气腹20 min后、术毕、术后第1、3、5天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术后第1、3、5天,D组MMSE评分较A、B、C组升高(P<0.05).C、D组术后第1、3、5天POCD发生率较A组下降(P<0.05).从气腹完成时至术后第5天D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较其余3组降低(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水平下DEX可改善LC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NSE和S100β含量.
作者:范薇;孙勇;张钧;李金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第二代儿童死亡指数(PIM2)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死亡风险预测能力,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入组患儿312例,进行PIM2评分,预测结果及患儿具体病情采取升阶梯式护理及相关特殊护理模式.记录患儿预后及死亡原因.分析PIM2的预测可靠度及总体性能.结果:入组患儿312例,其中43例因不同原因病逝,PIM2预测患儿死亡率曲线下面积0.832,95%置信区间,对区分患儿的生存和死亡有充足的分辨力(P=0.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卡方值7.944,P=0.439,PIM2在可接受的水平上估计拟合了数据.所得标准死亡率0.99,PIM2对PICU患儿死亡风险预测效果好.结论:PIM2预测系统在PICU应用价值较高,对入住PICU的患儿生存与死亡的有充足的分辨力及拟合度,可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
作者:管璇;林凌洁;童柳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自身免疫病(A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水平.迄今为止国内外有报道的AD约有30多种,其中大部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AD发病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足量的紫杉醇(135 mg/m2)联合较高剂量放疗(66 Gy)与较低剂量放疗(50 Gy)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2012年临床分期T1 ~4N0~ 1M0的7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紫杉醇(135 mg/m2)联合66 Gy的适形放疗,另一组给予较低的剂量50 Gy.结果:66Gy剂量组与50 Gy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6 Gy剂量组放射性食管炎却明显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足量的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放疗剂量不宜过高.
作者:王玉芳;刘文举;孙莹莹;李学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下突发性聋(突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国内外突聋评价标准.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A组(金纳多)、B组(金纳多+巴曲酶)、C组(丁咯地尔)、D组(丁咯地尔+尿激酶),分析各组疗效差异;采用国内外不同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111耳)突聋患者,男56例(59耳),女49例(52耳).综合治疗10 d后评判疗效,治愈14耳,显效12耳,有效29耳,无效56耳,总有效率为49.55%.治疗方案疗效对比:A、B、C、D组治愈率分别为9.76%、21.43%、12.50%、12.50%,差异有显著性(秩和检验P< 0.05),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卡方检验P<0.017);各组总有效率依次为43.90%、50.00%、57.50%、43.75%,差异无显著性(秩和检验P>0.05).研究对象中73例(73耳)符合国外标准(对侧耳听力正常),总有效率为28.77%(21耳/73耳);该73耳采用国内标准统计得出:总有效率为49.32%(36耳/73耳),差异有显著性(卡方检验P<0.05).结论:金纳多及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金纳多联用巴曲酶较单用金纳多可提高痊愈率.国内外两种评价标准在评价突发性聋临床疗效方面有明显差异.
作者:张璐瑶;祝康;郑国玺;候瑾;韦俊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女性绝经后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雌激素缺乏如何影响胆固醇代谢及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术模拟女性雌激素缺乏状态,并对调节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基因进行检测以明确分子机制.方法:试验采用8周龄Wistar大鼠,分别于卵巢去除后1、4、8周,检测血清胆固醇、粪便胆固醇等指标,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去除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上升.PCR结果显示,胆固醇分解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负向调节转录因子小异二聚体伴侣(SHP)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状态下,肝脏胆固醇分解代谢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循环胆固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SHP抑制的CYP7A1水平的显著降低是其主要分子机制.
作者:李松涛;李然;李琳;宁华;郭福川;孟凡玉;吕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慢性HBV的感染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APD患者85例,其中慢性HBV感染者33例,HBV阴性者52例.比较HBV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矫正钙、磷、钙磷乘积(Ca×P)和iPTH水平及各指标达标率有无差异,并分析Ca×P和iPTH不迭标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HBV感染组的血磷、Ca×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血清矫正钙、iPT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组矫正钙达标率(42.42% vs.67.31%,P<0.05)、Ca×P达标率(51.51% vs.80.77%,P<0.01)、iPTH达标率(48.48% vs.73.08%,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磷达标率(48.48% vs.50.00%,P> 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HBV感染与Ca×P呈正相关(B=11.515,P<0.01).单自变量和多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HBV感染是Ca×P不迭标(P<0.05)和iPTH不迭标(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HBV的感染可能是CAPD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秋杰;窦艳娜;袁文明;肖静;刘栋;刘章锁;赵占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GSK3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感染早期炎症因子过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的PBMCs,给予/不给予GSK3β抑制剂SB216763,同时使用LPS刺激,使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6、IL-12的含量,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中p-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LPS刺激肝硬化组PBMCs之后,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GSK3β抑制剂SB216763抑制肝硬化组PBMCs的IL-12、TNF-α、IL-6的产生;LPS刺激肝硬化组患者PBMCs、GSK3β的磷酸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s在LPS的刺激下,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这是由于肝硬化患者中GSKβ的磷酸化减低,进而导致其活性增强而造成的;同时,肝硬化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仍然可以被GSK3β的抑制剂所抑制.
作者:殷辉;宁会彬;曾艳丽;康谊;尚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比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对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单纯重型创伤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38例)和院内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完成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30 d病死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插管组插管时间长、平均插管次数多、2次内插管成功率低、围插管期并发症多,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气管插管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早期或预防性插管并没有使患者获益.
作者:石齐芳;梁大胜;曾德福;黄旺业;甘盛典;熊泽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Bax/Bcl-2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模型组(n=10),采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的方法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野百合碱注射5周后,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组织切片行van Geison染色,高倍镜下观察肺内小动脉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RVSP、RVH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内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肺组织中Bax的表达明显下调,而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Bax/Bcl-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病.
作者:郑常龙;杨晓燕;梁彩倩;钟丽君;涂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下肺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80例,患者分为两组:降钙素原组和对照组.降钙素原组患者主要依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则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判断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降钙素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误诊率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降钙素原组患者更少使用抗生素治疗(P<0.05),住院费用更少(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结核杆菌感染、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类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中依据降钙素原血清水平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抗生素使用和医疗费用更少.
作者:杨贤明;刘新民;翁加豪;郑绍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的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Dex组)和生理盐水组(Sal组).麻醉诱导后Dex组泵注右美托咪定,Sal组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双肺通气、单肺通气后10、20、30、40、50、60 min和术毕同时抽取动脉和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同时记录MAP、HR、SpO2、Ppeak、Pplat、VT、PETCO2和BIS.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黄碱和阿托品等用量.结果:MAP、HR、SpO2、Ppeak、Pplat、VT、PETCO2和BIS在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Dex组肺内分流大于Sal组,氧分压低于S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单肺通气时增加肺内分流,降低氧分压,临床应重视,需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作者:顾正峰;杨建平;王志萍;辛莲;王桂龙;杨勇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通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BMECs,缺氧/复氧法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检测内皮屏障抗原(EBA)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 mRNA、紧密连接蛋白(ZO-1)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EB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大、中剂量含药血清组EB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正常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买时荧光定量PCR法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干预后,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脑通汤大剂量含药血清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脑通汤可以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BA蛋白及Claudin-5、ZO-1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何筑;况时祥;张树森;邹家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验[1].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疼痛是住院患者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之一.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镇痛起源于中国传统的针灸,但其镇痛作用强于针灸;与电针相比,TENS对患者无创,而两者作用效果相同,故临床应用时更多采用TENS.
作者:赵夏洁;尹金玲;李航兵;程龙;张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无肝期前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对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Ⅱ~Ⅳ级晚期肝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无肝期前经中心静脉以10 mL/(kg·h)的速度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H组)、琥珀酰明胶溶液(S组)、生理盐水(N组),剂量为20mL/kg.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术后28 d或患者死亡.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急性肺损伤(ALI)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术后28 d生存率.结果:H组术后呼吸支持时间为(20.4±4.7)h,短于S组的(24.8±7.1)h和N组的(27.1±7.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ICU停留时间为(5.7±1.3)d,明显少于S组的(7.0±1.9)d和N组的(8.1±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率为16.7%,而S组和N组分别为39.3%和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术后28 d生存率在各组间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与琥珀酰明胶溶液或生理盐水相比,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能有效减轻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
作者:赵延华;何征宇;陈湧鸣;王祥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其中超过半数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CHC)感染发展而来,约有15% ~ 40%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和HGC,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1].目前治疗病毒相关肝病的药物主要有Ⅰ型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和直接抗病毒药,其各有利弊.
作者:鲍素霞;郑建铭;陈明泉;施光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croRNAlet-7a在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A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与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收集三阴性、LuminalA型乳腺癌各33例以及健康者血清29例,通过qPCR检测血清中microRNA-21、let-7a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RNA-21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高于LuminalA组(P<0.05)及正常组(P<0.05).Let-7a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三阴组血清中microRNA-21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晚呈正相关(P>0.05).结论:microRNA-21在LuminalA型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候选靶点.
作者:曾梓涵;赵玫;彭华;黄声凯;王佳;罗清;冉立;黄常志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