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晓燕;金珈汐;张颐;王化丽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OP所导致的骨折在增加老年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的经济负担.临床上,OP作为一种常见合并症, 已成为各专科医师时常需要面对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重点就OP三种基本治疗的进展与方向进行综述.
作者:黄宏兴;王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少、骨组织损伤,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O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如何防治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O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影响下,年龄、饮食、运动、药物、吸烟、饮酒等诱因下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造成骨量丢失,终致OP的发生.
作者:李佳;邓爱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精神障碍性疾病,据文献[1]报道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负担障碍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2位. 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已成为精神科学特别是抑郁症的研究热点,它打破了对抑郁症认识仅仅停留在对其临床症状描述、心理精神分析和评估上的局面,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疗效观察提供了功能结构指导.
作者:王梦莉;莫茵;沈进;孙学进;赵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监测疗效的价值. 方法:17例NHL患者化疗后行 99mTc-MIBI SPECT/CT扫描;用软件ImageJ计算NHL病灶(T)与双肩三角肌中部(NT)的MIBI摄取亮度比值T/NT%和滞留指数(RI);用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NHL病灶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P-糖蛋白(P-gp)含量. 结果:NHL病灶化疗后,T/NT%和RI与化疗疗程均呈正相关(P = 0.046和0.003);完全缓解组5例比部分缓解组12例的T/NT%显著降低(P = 0.044);化疗前MRP1和P-gp含量分别与化疗后T/NT%和RI均呈反相关(P = 0.049和0.022). 结论:一般而言,化疗疗程越多、化疗疗效越差的NHL病灶摄取MIBI越少,但化疗前病灶P-gp和MRP1蛋白含量越高,化疗过程中摄取MIBI越多,化疗疗效越差.
作者:陆智祥;江勇;余大富;米岚;迟昆萍;王凡;吕梁;吴晓群;孙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由于伤椎复位后椎体内形成较大的骨缺损, 前方不稳导致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 是否需要同时进行经伤椎固定或椎体内植骨目前仍然存在有争议[2]. 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别采用传统的后路跨伤椎4钉内固定以及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置钉及椎体内植骨的方法治疗急性单一节段胸腰椎骨折共 48例,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宏;陶岳峰;郑毅;曹燕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分别对77例子宫内膜组织BRCA1基因2个位点进行MSI测定.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MSI阳性率分别为34.69%(17/49)、10%(2/20)、7.1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208,P = 0.004). BRCA1 MSI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无关.BRCA1 MSI与BRCA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 0.000).结论:BRCA1基因MSI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以及BRCA1蛋白表达减少的原因之一,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
作者:孙丹;范余娟;徐红;范江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系统评价进展期卵巢癌腹腔温热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和CNKI,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中晚期卵巢癌术中或术后应用HIPC与术后常规静脉或腹腔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使用Review Manager 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7个RCT研究. HIPC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个RCT研究对术后复发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HIP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化疗后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与常规静脉或腹腔化疗相比,进展期卵巢癌术中或术后应用HIPC可提高患者总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性可以接受.
作者:庞晓燕;金珈汐;张颐;王化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频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在骨质疏松造模过程中对大鼠的软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进而研究不同频率GCs的使用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32只3月龄SPF级SD 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C组);(2)低频率组(L组);(3)中频率组(M组);(4)高频率组(H组). C组肌肉注射0.9%生理盐水;其他3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1 mg/(kg·次),每周L组2次、M组4次、H组6次.每组在给药30 d后处死,取大鼠的软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称量免疫器官重量. 结果:(1)与C组相比,L、M、H组SD大鼠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明显下降. (2)与C组相比, L、M、H组心、肺和肾的形态学变化为细胞水肿;肝脏组织脂肪变性;脾脏组织有轻度萎缩;胸腺严重萎缩.结论:GCs引起SD雌性大鼠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主要是引起胸腺严重退化,脾脏萎缩,且随着用药频率增加对机体免疫功能呈不同的抑制作用,频率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作者:虎松艳;汪源;黄欣俊;唐璐;李敏;李青南;陆幸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GPBB)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73例具有心肌损害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于发病后3、6、12、24 h检测血清GPBB和H-FABP浓度, 并依据心肌损害诊断标准进行分组, 比较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GPBB和H-FABP水平.比较GPBB、H-FABP联合及单独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各高危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心肌损害组于发病后4个时间点GPBB、H-FABP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 < 0.01).GPBB和H-FABP联合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P < 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GPBB、H-FABP水平与血糖值呈负相关,与窒息、败血症病情呈正相关. 结论:GPBB及 H-FABP在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继红;柏金秀;杨小巍;王博玉;张磊;于荣林;赵秀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疝环充填式疝修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方法:将本院9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观察组(n = 52)及对照组(n = 44),前者为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式,后者为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4.1 ± 11.5)min、平均出血量为(83.5 ± 8.9)mL,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4 ± 12.1)min、(86.7 ± 12.1)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3 ± 1.7)d,对照组为(6.8 ± 2.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观察组手术费用为(3 120.8 ± 121.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 858.6±134.7)元(P < 0.05).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阴囊积液、尿潴留、术后切口出现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相似,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因此更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壮生;吴俊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在肾癌(RCC)根治术前健侧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RCC患者1周内分别行CT灌注扫描和 99mTc-DTPA肾动态核素显像,将健侧肾脏分肾GFR < 35 mL/min病例列为研究组. 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健侧肾皮质CT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研究组健侧肾皮质灌注参数BF、PS与GF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研究组健侧肾皮质灌注参数均与GFR呈正相关性(P < 0.05). 结论:CT灌注扫描与 99mTc-DTPA肾动态核素显像评价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正相关性,可用于RCC患者术前评价健侧肾功能的评价.
作者:关文华;孙新峰;赵蕾;臧志娜;韩焱;骆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死亡受体(DR)4和D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选取163例UC患者和252例对照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DR4(rs20575)和DR5(rs1047266)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C组中DR4 (rs20575) 突变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CG + GG的频率显著升高(6.75%vs. 1.39%,P < 0.001,OR = 5.138;8.59% vs. 2.78%,P = 0.008,OR = 3.289). 分层分析发现重度UC患者中DR4(rs20575)突变基因型CG + GG的频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20.83% vs. 6.47%,P = 0.020,OR =3.801);广泛结肠炎患者中DR4(rs20575)突变等位基因G的频率较远端结肠炎显著降低(2.34%vs. 9.60%,P=0.011, OR = 0.226). DR5(rs1047266)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UC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DR4(rs20575)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影响UC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 DR5(rs1047266)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无关.
作者:姜利佳;朱丽明;胡向跃;李成安;金捷;杜君彦;黄志养;黄春伟;蔡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乳腺癌术后适形放疗计划的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为放疗医师制定乳腺癌术后放疗计划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回顾性选取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分期为Ⅱ、Ⅲ期且具有术后放疗适应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为同一患者分别制定单靶区及双靶区放疗计划,并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患侧肺、双肺、患侧肱骨头以及甲状腺剂量体积分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结果:在单靶区计划与双靶区计划比较中,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P > 0.05),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无明显差异(P > 0.05). 而甲状腺及患侧肱骨头剂量体积,双靶区计划明显低于单靶区计划(P < 0.05). 结论:乳腺癌双靶区与单靶区放疗计划比较,在靶区剂量分布与正常肺组织保护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甲状腺及肱骨头的保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天昶;张彦兵;王锋刚;吴磊;冯涛;冯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非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脊髓内转移后行放射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的疗效.方法:分析了38例非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脊髓内转移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 分析经三维适形或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 结果:随访率为100%,所有患者生存时间为0.5 ~1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7个月,35例患者长期疼痛减轻或神经症状改善,35例脊髓转移瘤得到控制.1、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4.7%、78.9%、31.6%.结论:髓内转移瘤放疗联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放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可以改善髓内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张恒;樊锐太;王鑫;顾浩;赵倩茹;高未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急性肾损伤亦称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于 2005 年将 ARF 从新更名为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AKI标准定义为:肾脏功能或结构改变不超过90 d,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出现肾脏损伤因子异常[1].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AKI通常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一般认为心脏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性,可能会增加肾组织氧供和加重肾缺血,肾脏对肾毒性药物的承受性也会明显下降,它们都可以导致AKI的发生[2].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KI较为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明显的增加术后的病死率[3]. 而根据2012年指南,临床上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仍以血肌酐和尿量为主,但它们不能早期准确反映AKI. 因此,早期诊断AKI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而选择早期稳定、敏感、特异性高且便于检测的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心脏术后相关标志物早期诊断AKI进行综述.
作者:邓楠;张大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 Toll 样变体 4 ( Toll-like receptor 4 , TLR4 )乙酰化在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TLR4炎症通路中的作用,探讨GDM的炎症发病机制. 方法:取正常孕妇、GDM孕妇各30例,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干预培养. 免疫共沉淀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乙酰化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水平. 结果:GDM组发生TLR4乙酰化变化, 而对照组未检测到TLR4乙酰化;LPS干预后,TLR4乙酰化的程度明显增加,且GDM + LPS组TLR4乙酰化程度明显高于GDM组和正常 + LPS组(P < 0.05).4组间炎症因子TNF-α、IL-1、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GDM孕妇体内单核细胞存在TLR4乙酰化并影响TLR4炎症通路的活化介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孕妇体内抗炎-致炎的失衡,从而参与GDM的发生.
作者:李松;丛林;袁静;方慧琴;陈薇;李琴;杨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1月因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单侧穿刺PVP或PKP手术并获得随访者116例. 术前常规MRI及Xray检查确诊为新鲜压缩性骨折.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VAS及SF-36评分,术前术后伤椎高度、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 结果:共收集116例,PVP组54例,PKP组62例,平均年龄75.3岁(64 ~ 85岁). PVP及PKP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 P < 0 . 05 ) ,在疼痛缓解程度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KP组伤椎内骨水泥注射量(3.8 ± 1.6) mL多于PVP组(2.6 ± 1.3) mL(P < 0.05);PKP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方面优于PVP[(91.29 ± 6.23)% vs.(71.71 ± 5.52)%,P < 0.05];PKP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VP组(8例vs. 29例,P < 0.05);两组随访期间邻近节段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vs. 5例,P > 0.05). 结论:PVP和PKP均为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良好手段;较PVP而言,PKP伤椎复位效果好、骨水泥渗透率低、安全性高,因此病患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PKP.
作者:吴波文;张锡平;王镖;刘三风;王永忠;杨新佑;何沛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76例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两方案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多化疗6个周期. 结果:全部7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在严重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神经毒性、转氨酶异常及其他化疗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相当,化疗周期短、部分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会来;张丽;温士旺;李勇;张月峰;田子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3例)和对照组(71例),分析Cys-C、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 结果:冠心病组Cys-C、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 Cys-C及Hb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 = 0.452,0.570;P < 0.05);Cys-C及HbA1c水平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 < 0.001). HbA1c、Cys-C与Gensini积分存在回归关系 (β = 0.221,t = 2.516,P < 0.013;β = 0.525,t = 6.342,P < 0.001). A组(HbA1c ≤6.5%)Cys-C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 = 0.102,P = 0.418),B组(HbA1c > 6.5%)Cys-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440,P=0.002). 结论:HbA1c、Cys-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支数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ys-C、HbA1c水平对冠脉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蒙蒙;李恩;汪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随着目前二胎政策调整,选择再次妊娠的女性增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率也明显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安全性引起产科工作者高度重视. 本研究对本院8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以及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吕祝武;张晓路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