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T32a-PTEN融合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张战锋;韩丽乔;庄俊华;黄宪章

关键词:大肠杆菌, PTEN, 融合质粒
摘要:目的:构建PTEN原核融合质粒,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PTEN蛋白。方法:从人新鲜外周血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PTEN编码区基因,并将其pET32a质粒融合,化学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将鉴定正确的pET32a-PTEN融合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BL21,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菌落PCR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与质粒完整融合;融合质粒成功转入表达菌株BL21(DE3),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73 kDa左右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融合质粒,并且PTEN全长蛋白在原核表达菌BL21中完整、高效表达。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干细胞用作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的进展

    虽然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已经越来越少见,但随着人类整体寿命的逐渐延长,患退行性瓣膜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学者统计称目前每年需行约29万例瓣膜置换术,并预测到2050年,该数字会增加为现在的3倍[1]。

    作者:卢笛;吴晓聪;王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简易气管造瘘术在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手术中的应用

    喉癌、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喉切除手术明显减少,保留喉功能的手术开展越来越普遍。但在保留喉功能的手术中需切除部分喉及下咽组织,同时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和预防性气管切开,导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增多。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手术方法是目前耳鼻喉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6例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的患者行简易气管造瘘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刘家锋;谢洋;熊义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靶中靶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癌90例

    目的:比较分析剂量递增靶中靶放疗(TIT)与常规放疗脊柱转移癌的治疗结果。方法:采用放射治疗90例椎体转移癌患者(病灶118处),靶中靶放疗52例(病灶63处),计划靶体积(PTV)30~40 Gy,大体靶体积(GTV)50~60 Gy,15~25次。常规放疗38例(病灶55处),PTV 30~40 Gy,10~20次。结果:两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4%、81.6%,但止痛疗效无差异。近期治疗部位改善分别为31处(49.2%)、25处(45.5%),稳定状态28处(44.4%)、20处(36.3%),恶化4处(6.35%)、10处(18.1%)。1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分别为84.7%、68.6%,49.4%、32.2%,差异均有显著性。急性不良反应主要有血液毒性,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靶中靶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癌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副反应少的特点。

    作者:张立娜;韩婷婷;李宏奇;王颖杰;吴伟章;夏廷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热性惊厥附加症伴孤独症临床特征及与SCN1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孤独症在热性惊厥附加症(FS+)中的临床特征及与SCN1A突变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中心就诊的103例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上认可的标准诊断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Dravet综合征(DS)和孤独症。收集FS+患者血样,测序SCN1A基因并分析结果。结果:53.8%的GEFS+和69.2%的PEFS+患者有智力发育障碍,所有的DS患者均存在智力障碍。 GEFS+和PEFS+患者中各有1例孤独症,DS患者有9例孤独症(P<0.01)。FS+伴孤独症的患者中,PEFS+中有1例SCN1A突变,而DS则有6例。结论:大部分GEFS+和PEFS+患者存在智力发育障碍,而DS均有智力发育障碍。DS伴孤独症的几率高于GEFS+和PEFS+。孤独症与SCN1A突变没有明确相关性。

    作者:张美品;孟珩;何娜;高曲文;秦兵;陈勇军;石奕武;陈亮;易咏红;廖卫平;黎冰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经PCI的ACS患者106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配为磺达肝葵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所有患者均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术前分别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1次/d)或依诺肝素(60 mg皮下注射,2次/d)皮下注射2 d,术前12 h停用,术中使用普通肝素(80~100 U/kg),术后继续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1次/d)或依诺肝素(60 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3 d,观察并随访患者住院期间、术后2周、4周内出血、血栓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PCI术后的抗凝疗效基本相同,术后MACE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磺达肝葵钠组较依诺肝素组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抗凝疗效相当,但应用磺达肝癸钠较依诺肝素出血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上更安全。

    作者:简冬冬;高传玉;李牧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组织TGF-β1、Smad7与ki-67 mRNA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TGF-β1、Smad7与ki-67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组织标本60例,正常胃组织20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Smad7 mRNA和ki-67 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Smad7和ki-67 mRNA在正常胃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均低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三者在高中分化胃癌组织的相对含量均低于低分化胃癌组织(P<0.05);TGF-β1 mRNA、Smad7 mRNA和ki-67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Ⅰ+Ⅱ期的表达低于Ⅲ+Ⅳ期(P<0.05);TGF-β1 mRNA、Smad7 mRNA、ki-67 mRNA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呈正相关。结论:TGF-β1、Smad7与ki-67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春辉;潘理会;张德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对腹部Ⅲ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所收集的504例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3组:A组(术后彻底冲洗切口后行一期缝合)143例,B组(术后关闭腹膜至腹直肌前鞘后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未缝合)190例,C组(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17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A组有11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69%;B组有4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11%;C组有3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5%。3组总体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切口感染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切口感染患者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后预置抗菌薇乔线切口延期缝合及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但不能降低感染切口的二期清创缝合率。

    作者:范存静;刘超;何艳新;申东方;庞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变化,评价AAS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以狭窄血管支数的不同分为无狭窄组、1支动脉狭窄组、2支动脉狭窄组、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组。监测动态血压计算AASI。结果:(1)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各组AASI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614)。(2)AAS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43, P<0.05)。(3)AASI和3支及以上病变组呈正相关(r=0.797,P<0.05)。结论:AASI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芦军;赵伟丽;孙晓红;崔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筛选

    目的:应用高通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芯片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分别提取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ds-cDNA),与含有22000条lncRNA的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扫描并分析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达928条,其中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 522条,低表达的lncRNA 406条(变化>2倍且P<0.05)。结论:结肠癌的发生过程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lncRNA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长;安公明;张胜龙;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 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难治性SLE随机分成两组,1组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2组在此基础上移植UC-MSCs,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周患者SLEDAI评分降至<10分者1组12例(60%),2组18例(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19,P=0.006);治疗1年后观察结果显示:PLT、ALB、C3均数2组较1组高(P<0.05),SLEDAI、U-Pro、ESR、hs-CRP 1组较2组高(P<0.05),WBC、Cr、C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复发率为45%,2组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结论:难治性SLE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的基础上移植UC-MSCs安全、有效,但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桂鲜;潘丽萍;宋薇;周巧艳;陈志琴;汪成孝;吴艳波;王晞;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在正常肾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肾脏灌注成像时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对正常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2例经SPECT检查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的两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5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62.2±4.9)mL/(min·100 mL)、(52.8±2.8)mL/100 mL和(10.6±0.3)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18.0±4.2)mL/(min·100 mL)、(13.7±0.7)mL/100 mL和(11.4±0.4)mL/(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95.4±7.2)mL/(min·100 mL)、(46.7±3.2)mL/100 mL和(13.2±0.4)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31.0±3.9)mL/(min·100 mL)、(17.8±2.1)mL/100 mL和(15.6±1.5)/(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的Clearance高于5 m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皮质的BF、BV值及肾髓质各灌注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对正常的肾脏皮髓质灌注进行定量分析。在临床应用中,造影剂注射速度采用5 mL/s比7 mL/s更安全有效。

    作者:余娟;蔡香然;彭秀斌;刘斯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患者多功能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核患者多功能CD8 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患者(TB)、潜伏感染者(LTBI)、健康对照(H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或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PFMCs)结核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多功能性CD8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非特异性抗原(PMA+I)刺激下,TB组PBMCs中多功能性CD8T细胞(IL-2+ IFN-γ+ TNF-α+ CD8 T细胞)频率[(5.72±4.32)%]显著低于HC [(22.3±15.7)%(q=7.455,P<0.001)]和LTBI[(14.2±7.72)%,(q=3.110,P<0.05)];结核菌特异性抗原(MTB裂解液)刺激下,TB组PBMCs中多功能性CD8T细胞频率[(0.33±0.83)%]高于HC[(0.017±0.03)%(q=3.97,P<0.05)]和LTBI[(0.019±0.035)%,(q=3.39,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FMCs多功能CD8 T细胞频率[(0.623±1.033)%]显著高于相应的PBMCs[(0.034±0.066)%,(P<0.001)];结核患者PBMCs多功能性CD8 T细胞表达水平和其HRCT评分呈负相关(r=-0.2658,P=0.0158)。结论:多功能CD8 T细胞表达水平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结核患者和潜伏感染者,其与结核患者的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先发;黄才斌;张明霞;邱振纲;陈心春;何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评估早期慢性肾脏病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MDRD方程、CKD-EPI cr方程、CKD-EPI cys方程、CKD-EPI cr-cys方程及我国学者近研究开发的两个方程(记为CHINAcr-cys方程和CHINAcys方程)在早期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间深圳市中医院53例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血清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同时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采用6种经验公式推算得出相应的eGFR,分别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的tGFR做相关性研究,并比较它们的准确性、偏差、精确性及一致性。结果:组内相关系数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6种GFR方程估算结果与tGFR值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eGFRCKD-EPI cr (0.567)、eGFRCKD-EPI cr-cys (0.513)、eGFRMDRD (0.496)、eGFRCHINAcr-cys (0.468)、eGFRCHINAcys (0.401)、eGFRCKD-EPI cys(0.399)。准确性比较中,eGFRCKD-EPI cr的准确性高。Bland-Altman分析显示,eGFRCHINAcys的偏差及精确度佳。6个eGFR对CKD2、3期的一致性均不理想(Kappa值分别为0.218、0.343、0.0627、0.206、0.274、0.160),以eGFRCKD-EPI cr一致性高。结论:6种评估方程中,CKD-EPI cr公式计算的eGFR与tGFR相关性优,偏差、精确度方面以CHINAcys公式优,但优势尚不明显。

    作者:何日明;曾又佳;韩鹏勋;吴喜华;杨曙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影响因素。方法:91例接受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监测术前、术后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前瞻性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患者PCI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62.5%vs 68.7%,P=0.618)、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29.2%vs 20.9%,P=0.411)没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发现PCI术前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治疗、PCI术前他汀治疗超过1个月、载脂蛋白A水平、植入支架总长度是其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前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治疗、PCI术前他汀治疗超过1个月、载脂蛋白A水平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下降有关,而植入支架总长度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升高相关。

    作者:盛建龙;王晓晨;许邦龙;吴继雄;胡章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蛋白激酶G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G(PKG)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THP-1单核细胞用160 nmol/L的佛波酯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再以5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形成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PKG激动剂100μmol/L 8-Br-cGMP和抑制剂2μmol/L KT-5823分别处理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同时设立巨噬细胞正常对照组和泡沫细胞模型对照组,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各组细胞IL-6、IL-10、TNF-α的分泌。结果:ox-LDL处理巨噬细胞48 h后,成功构建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中IL-6、TNF-α分泌显著增加(P<0.05)。8-Br-cGMP处理巨噬细胞后,IL-6分泌显著减少(P<0.05),IL-10分泌显著增加(P<0.05);KT-5823处理巨噬细胞后,IL-10分泌显著减少(P<0.05)。8-Br-cGMP处理泡沫细胞后,IL-6和TNF-α分泌显著减少(P<0.05),IL-10分泌显著增加(P<0.05);KT-5823处理泡沫细胞后,IL-6和TNF-α分泌显著减少(P<0.05)。结论:PKG可能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下调促炎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PKG可作为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思路和新靶点。

    作者:李红艳;诸葛祥真;张弭;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脑出血的早期强化降压治疗

    全球每年新增200万~300万脑出血患者,其中约1/3的患者在发病早期死亡,而幸存者多数遗留残疾,影响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可以增加脑出血发生和再发出血的风险,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即表现为明显的血压升高,特别是在起病24 h内血压的增高是显著的,再出血的几率也是高的,因此早期血压管理非常重要。但是降压治疗目前却无统一的方案,也没有明确的治疗目标,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否改善预后尚不肯定。一些证据表明,早期降压治疗可改善预后,机制可能为通过降压减少血肿的扩大,进而减少再出血;也有学者认为,脑出血后血压增高是机体应激反应,能增加脑血流量,保持脑灌注,而早期降压治疗可能会降低脑灌注压,导致脑供血供氧减少,加剧血肿周围区域的脑细胞损伤。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行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确定合理的早期降压治疗方案和佳目标血压。近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快速降压治疗临床研究(INTERACT 2)[1]结果振奋人心,该研究认为急性脑出血的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此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在急性脑出血治疗领域重要的研究之一,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球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探索出了一个安全的途径。

    作者:陈纯波;吕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在肝囊型包虫病感染病程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囊型包虫病(CE)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对囊肿生物活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将33例CE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按WHO的囊型包虫病B超分类原则共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21例,Ⅰ、Ⅱ型包虫病组14例,Ⅲ型包虫病组10例,Ⅳ、Ⅴ型包虫病组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IL-17、IL-10的表达。结果:Ⅲ型包虫病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型包虫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水平[(38.57±3.83) pg/mL]与Ⅳ、Ⅴ型包虫病组[(40.22±5.15) pg/mL]比较无明显差异。Ⅲ型包虫病组IL-10水平[(14.65±2.15) pg/mL]显著高于Ⅰ、Ⅱ型包虫病组[(11.38±0.71) pg/mL],Ⅰ、Ⅱ型包虫病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Ⅳ、Ⅴ型包虫病组[(7.60±0.4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IL-10(3.44±1.04)与Ⅲ型包虫病组(4.60±2.40)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Ⅲ型包虫病组IL-17/IL-10与Ⅳ、Ⅴ型包虫病组(5.39±1.95)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Ⅰ、Ⅱ型包虫病组IL-17/IL-10显著低于Ⅳ、Ⅴ型包虫病组(P<0.05)。结论:IL-17、IL-10相互协同在促进CE自然病程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IL-17和IL-10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包虫囊肿活性的指标;IL-17/IL-10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包虫囊肿的活性,但作为判断各型肝囊型包虫囊肿的活性指标有待进一步讨论验证。

    作者:马欣;吴向未;彭心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移植急性排斥大鼠的血清NGAL和CXCL10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血清的肾损伤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chemokine 10, CXCL10)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以BN大鼠和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采用改良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ARx,BN Lewis)和对照组(con,Lewis Lewis),每组15只大鼠。于移植术后第3、5、7天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肌酐(Cr)、NGAL和CXCL10表达,对移植肾分别作病理分析。结果:根据AR严重程度半定量评分, ARx组大鼠在肾移植术后第3、5、7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ELISA结果显示在肾移植术后第3、5、7天,即急性排斥早期血清Cr、NGAL和CXCL10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呈逐渐上调趋势。结论:NGAL和CXCL10是有价值的AR标志物。 ELISA法测定血清NGAL和CXCL10表达可以较敏感反映肾移植术后AR的发生,其为非侵袭联合监测方式预测或诊断肾移植术后AR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衡宝利;叶东明;程云华;苏泽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纯疱疹Ⅱ型病毒UL29基因shRNA表达载体的干扰效应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针对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UL29基因构建短发夹RNA重组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SV-2的干扰效应。方法:针对HSV-2 UL29基因筛选出4条拟干扰靶位点序列,分别设计、合成4组靶向UL29基因shRNA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到HEK293细胞。再将HSV-2接种到HEK293细胞中。采用终点滴定法检测病毒滴度,RT-PCR检测shRNA对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shRNA对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终点滴定法结果显示UL29shRNA各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病毒感染滴度,与空白组(未转染重组表达载体)比较差异显著(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组抑制率分别为28.80%、59.95%、66.08%、36.27%,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shRNANC(不针对任何基因的序列)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中以UL29shRNA1461组效果为佳。 Western-blot检测表明UL29shRNA各组ICP8蛋白表达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UL29shRNA能有效干扰HSV-2UL29基因的表达,抑制HSV-2在HEK293细胞中的复制。

    作者:黄畅;潘晓瑜;袁俊杰;吕延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