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娜;韩婷婷;李宏奇;王颖杰;吴伟章;夏廷毅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为做好其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4例患者中,男38例(24.7%),女116例(75.3%)。年龄18~74岁,中位年龄46.0岁。110例(71.4%)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28例(18.2%)患者进行了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其余的16例(10.4%)患者接受了根治术及改良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位随访63.0个月(12~169个月),甲状腺乳头状癌1、3、5、7和10年的OS率分别为:100.0%、99.34%、98.47%、93.67%和82.7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3、5、7和10年的DFS率分别为:93.51%、92.19%、85.91%、79.20%和75.6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缺乏标准术式的共识。
作者:张慧明;葛智成;王子函;苑著;高银光;赵宁;藤长胜;张忠涛;屈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全球每年新增200万~300万脑出血患者,其中约1/3的患者在发病早期死亡,而幸存者多数遗留残疾,影响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可以增加脑出血发生和再发出血的风险,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即表现为明显的血压升高,特别是在起病24 h内血压的增高是显著的,再出血的几率也是高的,因此早期血压管理非常重要。但是降压治疗目前却无统一的方案,也没有明确的治疗目标,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否改善预后尚不肯定。一些证据表明,早期降压治疗可改善预后,机制可能为通过降压减少血肿的扩大,进而减少再出血;也有学者认为,脑出血后血压增高是机体应激反应,能增加脑血流量,保持脑灌注,而早期降压治疗可能会降低脑灌注压,导致脑供血供氧减少,加剧血肿周围区域的脑细胞损伤。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行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确定合理的早期降压治疗方案和佳目标血压。近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快速降压治疗临床研究(INTERACT 2)[1]结果振奋人心,该研究认为急性脑出血的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此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在急性脑出血治疗领域重要的研究之一,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球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探索出了一个安全的途径。
作者:陈纯波;吕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 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难治性SLE随机分成两组,1组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2组在此基础上移植UC-MSCs,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周患者SLEDAI评分降至<10分者1组12例(60%),2组18例(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19,P=0.006);治疗1年后观察结果显示:PLT、ALB、C3均数2组较1组高(P<0.05),SLEDAI、U-Pro、ESR、hs-CRP 1组较2组高(P<0.05),WBC、Cr、C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复发率为45%,2组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结论:难治性SLE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的基础上移植UC-MSCs安全、有效,但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桂鲜;潘丽萍;宋薇;周巧艳;陈志琴;汪成孝;吴艳波;王晞;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初步探讨USPIO(羧基化三氧化二铁磁性纳米颗粒)增强MR与Gd-DTPA增强MR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成像特点,比较两者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采用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5只不做干预。12周后给予平扫、Gd-DTPA增强扫描、USPIO增强扫描。分别从两种对比剂增强的图像中各随机挑选97幅,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比较两者斑块的检出率。对照组任意取材对照。结果:实验组7只球囊损伤时意外死亡,2只死于喂养,1只死于实验麻醉,20只存活。对照组5只全部存活。制成172张病理切片,病理证实134个斑块组织,易损斑块72个。USPIO增强图像中经病理HE证实斑块84幅,检出率为86.6%;钆剂增强图像中HE切片证实斑块72幅,检出率为74.2%。斑块检出率比较字2=3.96,P=0.046。结论:USPIO增强MRA对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钆剂增强MR对斑块的检出率。 USPIO作为新型核磁对比剂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王露朝;李公信;刘芃;温志波;黄凡衡;陈立桁;赵鑫;林霖;周怡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喉癌、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喉切除手术明显减少,保留喉功能的手术开展越来越普遍。但在保留喉功能的手术中需切除部分喉及下咽组织,同时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和预防性气管切开,导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增多。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手术方法是目前耳鼻喉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6例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的患者行简易气管造瘘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刘家锋;谢洋;熊义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是肿瘤细胞的失控性增殖,而细胞失控性增殖的根本原因就是细胞调控机制的破坏。细胞调控机制的破坏会造成基因组不稳定性,从而使肿瘤细胞不仅恶性增殖,还发生一系列恶性表型的改变。因此,细胞的调控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细胞内离子通道的正常表达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及调控细胞间信息传递。氯离子通道蛋白1(chloride intracellular channel 1,CLIC1)是细胞内离子通道的一种,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重点。目前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途径有关。目前CLIC1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报道尚不多,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刘金禄(综述);陈俊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6例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组)、72例伴有抑郁症状的AD患者(AD组)和150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5-HT1AC(-1019)G多态性。结果:老年抑郁症组5-HT1A(-1019)C/G基因型(39.6%)、G/G基因型频率(24.5%)、G等位基因频率(44.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5.3%、13.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分别为7.9549、9.5157,均P<0.05)。伴有抑郁症状的AD组5-HT1A(-1019)G等位基因频率(41.0%)高于正常对照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879,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6506,P>0.05)。老年抑郁症组5-HT1A (-1019)G等位基因及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AD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值分别为0.3656、0.3957,均P>0.05)。结论: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老年抑郁症及伴有抑郁症状的AD患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G等位基因可能是其风险因子之一。
作者:饶冬萍;陈建华;温全球;黄杏笑;沐楠;陈建平;徐世超;韩海英;刘文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对腹部Ⅲ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所收集的504例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3组:A组(术后彻底冲洗切口后行一期缝合)143例,B组(术后关闭腹膜至腹直肌前鞘后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未缝合)190例,C组(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17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A组有11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69%;B组有4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11%;C组有3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5%。3组总体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切口感染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切口感染患者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后预置抗菌薇乔线切口延期缝合及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但不能降低感染切口的二期清创缝合率。
作者:范存静;刘超;何艳新;申东方;庞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俯卧体架联合热塑体模在直肠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观察组采用俯卧体架联合热塑体模固定;观察分析两组急性放疗反应变化;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设备(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采集体位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的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ed image,DRR)对比分析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在X、Y、Z 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具体为(2.29±1.48)mm vs (3.16±1.62)mm、(1.94±1.26)mm vs (3.55±1.46)mm、(2.43±1.61)mm vs (3.39±1.6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t=5.19,t=2.99;P<0.05);两组急性副反应≥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7,P=0.39);观察组CTV扩放PTV范围Mptv在X、Y、Z依次为4.60、4.10、5.31 mm。结论:俯卧体架联合热塑体模能更好地控制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质量。
作者:杜武;刘桂芝;梁广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阻断PI3K/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ADR对阿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对MCF-7/ADR进行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不联合或者联合用药,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加与不加LY294002时,PI3K/Akt通路、P-gp及Survivin激活情况。结果:(1)阿霉素对MCF-7和耐药细胞MCF-7/ADR的IC50分别为(0.28±0.04)μmol/L和(18.89±2.48)μmol/L,耐药倍数为66倍。(2)联合使用LY294002之后,耐药细胞MCF-7/ADR的IC50降至(3.21±0.08)μmol/L,耐药倍数降低至8,且细胞对药物敏感性明显增加。(3)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PI3K/Akt通路激活,GSK-3被抑制,且P-gp、Survivin等促存活蛋白活性高;阿霉素联合使用LY294002之后,MCF-7/ADR中PI3K/Akt/GSK-3、P-gp、Survivin等均被抑制。结论:LY294002联合阿霉素可有效增加MCF-7/ADR的化疗敏感性;LY294002通过抑制PI3K/Akt/GSK-3通路、进而抑制P-gp、Survivin促存活蛋白激活,从而有效逆转了MCF-7/ADR的耐药性。
作者:林思园;李磊;张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系统性评价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VATET)与胸骨正中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T-3b)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VATET与T-3b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文献,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9月,采用Stata12.0软件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1年完全稳定缓解率。结果:终纳入7篇文献,病例数650例,其中VATET组278例,T-3b组372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1)VATET与T-3b相比,在手术时间[SMD =0.369,95%CI (0.449,1.187), P =0.377]、术后1年完全稳定缓解率[OR =1.083,95%CI (0.722,1.625),P=0.699]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VATET的术后肌无力发生率[OR=0.224,95%CI(0.105,0.474), P=0.000]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OR=0.228,95%CI(0.097,0.537), P=0.001]均低于T-3b。结论:VATET可以达到与T-3b相同的疗效,且降低了术后肌无力危象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太省;王武军;刘路浩;邝海能;庄贤勉;卢笛;吴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变化,评价AAS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以狭窄血管支数的不同分为无狭窄组、1支动脉狭窄组、2支动脉狭窄组、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组。监测动态血压计算AASI。结果:(1)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各组AASI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614)。(2)AAS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43, P<0.05)。(3)AASI和3支及以上病变组呈正相关(r=0.797,P<0.05)。结论:AASI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芦军;赵伟丽;孙晓红;崔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针对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UL29基因构建短发夹RNA重组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SV-2的干扰效应。方法:针对HSV-2 UL29基因筛选出4条拟干扰靶位点序列,分别设计、合成4组靶向UL29基因shRNA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到HEK293细胞。再将HSV-2接种到HEK293细胞中。采用终点滴定法检测病毒滴度,RT-PCR检测shRNA对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shRNA对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终点滴定法结果显示UL29shRNA各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病毒感染滴度,与空白组(未转染重组表达载体)比较差异显著(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组抑制率分别为28.80%、59.95%、66.08%、36.27%,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shRNANC(不针对任何基因的序列)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中以UL29shRNA1461组效果为佳。 Western-blot检测表明UL29shRNA各组ICP8蛋白表达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UL29shRNA能有效干扰HSV-2UL29基因的表达,抑制HSV-2在HEK293细胞中的复制。
作者:黄畅;潘晓瑜;袁俊杰;吕延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骨性反颌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均戴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5~8个月(平均6.5个月);对照组选择16例前来就诊,仅有轻度Ⅲ类面型,咬合关系Ⅰ类,但是不需要处理,随诊观察的患者。拍前后头颅侧位片,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前牙覆合覆盖正常,骨性Ⅲ类侧貌改变较明显。结论: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矫治是有效的。
作者:王丽艳;张自清;施亮;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BRCA1和TUBB3的表达及其与铂类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晚期NSCLC组织中BRCA1和TUBB3的表达,并回顾性分析其表达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BRCA1、TUBB3高表达率分别为34.8%(23/66)、48.5%(32/66);BRCA1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30.4%(7/23),低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为67.4%(29/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TUBB3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59.4%(19/32),低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为50.0%(17/3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表达可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有利于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而TUBB3表达对晚期NSCLC患者接受铂类方案化疗的疗效没有预测价值。
作者:阮芳芳;姜维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包括起源于泌尿系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其中大约60%~85%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总数在肾细胞癌中不超过20%[1]。在世界范围内,肾细胞癌是第1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271000个新确诊病例[2],占每年成人新发肿瘤的2%,以及肾脏原发恶性肿瘤的80%左右[3]。据目前的统计报道各国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其中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4],2008年美国有54390例新发肾癌患者,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有13010人[5]。
作者:宫再兴;王共先;刘伟鹏;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孤独症在热性惊厥附加症(FS+)中的临床特征及与SCN1A突变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中心就诊的103例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上认可的标准诊断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Dravet综合征(DS)和孤独症。收集FS+患者血样,测序SCN1A基因并分析结果。结果:53.8%的GEFS+和69.2%的PEFS+患者有智力发育障碍,所有的DS患者均存在智力障碍。 GEFS+和PEFS+患者中各有1例孤独症,DS患者有9例孤独症(P<0.01)。FS+伴孤独症的患者中,PEFS+中有1例SCN1A突变,而DS则有6例。结论:大部分GEFS+和PEFS+患者存在智力发育障碍,而DS均有智力发育障碍。DS伴孤独症的几率高于GEFS+和PEFS+。孤独症与SCN1A突变没有明确相关性。
作者:张美品;孟珩;何娜;高曲文;秦兵;陈勇军;石奕武;陈亮;易咏红;廖卫平;黎冰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TopoⅡa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opoⅡa和Ki-67在25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a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P=0.000)。 luminal A型乳腺癌中TopoⅡa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07,P=0.005;P=0.035,P=0.002)。乳腺癌患者TopoⅡa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r=0.446,P=0.000)。结论:TopoⅡa和Ki-67均可作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标记物,对于预测各分子亚型乳腺癌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况丽平;王媛媛;管慧红;郑晓璇;沈金辉;王少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经PCI的ACS患者106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配为磺达肝葵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所有患者均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术前分别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1次/d)或依诺肝素(60 mg皮下注射,2次/d)皮下注射2 d,术前12 h停用,术中使用普通肝素(80~100 U/kg),术后继续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1次/d)或依诺肝素(60 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3 d,观察并随访患者住院期间、术后2周、4周内出血、血栓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PCI术后的抗凝疗效基本相同,术后MACE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磺达肝葵钠组较依诺肝素组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抗凝疗效相当,但应用磺达肝癸钠较依诺肝素出血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上更安全。
作者:简冬冬;高传玉;李牧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