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每搏量变异结合被动抬腿试验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林冰;蒋丽芳;孟繁甦;郭应军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 被动抬腿试验, 容量反应
摘要:目的:评估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后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即PLR-△SVV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患者60例,用 PiCCO 监测 PLR和补液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补液试验后△SV(stroke volume)≥10%为容量反应组,评价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反应组PLR-△SVV明显变化[(10±4)mL vs (14±6)mL,P<0.05],无反应组无明显变化(P>0.05)。 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以PLR-△SVV≥11.2%评价容量反应性,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0%。结论:PLR-△SVV可预测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 T 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观察术后镇痛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评价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彦艳;秦丹丹;马利;梁力;蓝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IL-32在小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以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小鼠血清和关节组织中 IL-32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关节炎小鼠脾细胞分泌IL-32的能力,探讨IL-32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8周龄DBA/1小鼠尾根部皮内分次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关节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应用实时定量RT-PCR 法动态检测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膝关节中 IL-32的基因表达水平;收集不同阶段小鼠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模型鼠IL-32。体外分离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加入或不加牛Ⅱ型胶原刺激,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IL-32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发病的关节炎小鼠关节组织中IL-32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的ELISA结果显示,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的血清IL-32蛋白水平较正常小鼠也显著上调(P<0.05),其上升的趋势与关节炎病变进展平行。体外研究也证实牛Ⅱ型胶原刺激引起胶原关节炎小鼠的脾细胞分泌IL-32显著增加(P<0.05)。结论:IL-32表达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中显著上调,并且随着关节炎的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胶原刺激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IL-32分泌增加。这些数据表明,IL-32可能参与了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靶向IL-32或许为治疗关节炎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作者:夏勇;林丽英;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鼻肠管与胃管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生大黄经鼻肠管与胃管注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76例 S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经胃管和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观察入院0 d、7 d 时 IL-18、IL-15、PCT,CRP、AMY恢复正常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入院0 d 时A、B 组 IL-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IL-1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但 IL-18、IL-15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A、B组IL-18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B组下降明显(P <0.O1)。治疗7 d时A组IL-1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B组IL-15明显升高(P <0.01)。治疗7 d时两组PCT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患者CRP、AMY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 <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AP治疗中,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优于经胃管给药。

    作者:肖都;张永根;刘怡;周云;叶培富;刘伟江;彭海霞;王勇;罗翠竹;郑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神经标记物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标记物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标本和10例非肠神经节病变的结肠手术标本进行NSE、S-100蛋白、CAD、PGP 9.5和SY检测,比较染色结果。结果:NSE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非特异性细胞内,2例移行段肠壁仅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内神经纤维、非特异性细胞;S-100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内神经纤维、非特异性细胞;CAD特异性表达于神经节细胞;PGP 9.5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但1例移行段肠壁仅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内神经纤维;SY阳性表达于肠壁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结论:与其他抗体相比,CAD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交叉组合使用这5种神经标记物,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朱伟雄;李雪清;严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合并出血致反复小脑梗死1例

    患者女,44岁,因“头晕、头痛、走路不稳2 d,加重伴饮水呛咳1 h”于2014年1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出现月经量大,量大时每天出血约100 mL,持续半个月余,发病10 d后出现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在当地县中医院诊断为左侧小脑梗死,住院过程中仍有阴道出血,曾输血2次,出院时未遗留肢体后遗症。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6℃,P 88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Hg。颜面及全身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瘀斑,睑结膜苍白,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检查无特殊。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双上肢指鼻试验及双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右下肢Babinski sign (+),左下肢 Babinsk sign (-),Kernig sign(-),Bruzinski sig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 66.20 g/L, PLT 416.4×109/L,WBC 4.51×109/L, RBC 4.51×109/L;凝血四项:PT 10.7 s,INR 0.86,TT 20.60 s,APTT 27.10 s;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脂6项无特殊。血清抗结核抗体、HIV抗体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均为阴性;胸片无特殊。头颅DWI 示双侧小脑半球、蚓部新发梗塞;头颅MRI可显示既往梗死灶;头颅 MRA 示脑动脉轻度硬化。妇科彩超示子宫多发肌瘤(较大者约56 mm ×45 mm ),宫腔少量积液,宫颈多发那氏囊肿。入院诊断:子宫肌瘤合并出血并小脑梗死。住院期间给予输血、抗贫血及止血药物等应用,静脉输入悬浮红细胞4U、口服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每日50 mg ,以纠正贫血,妇科会诊后给予炔诺酮片(每片0.625 mg)口服止血,每次3片,每日3次。脑梗死治疗注重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脑循环改善剂及脑代谢赋活剂等应用,住院14 d ,病情好转,转入妇科行子宫全切术。

    作者:赵英霖;杨朝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住院62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EBV-DNA 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IM患儿中EBV-DNA阴性18例(29.03%),EBV-DNA阳性44例(70.97%),阳性组平均值6.1×103/mL。IM患儿的CD3+、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 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在IM患儿中DNA阳性组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少于DNA 阴性组(P<0.01),CD8+细胞比例高于DNA阴性组(P<0.05),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EBV-DNA阳性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的变化密切相关,与NK 细胞无明显相关性。 EB病毒血症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翊;伍鸣杰;朱朝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脂氧素类似物BML-111抑制Hela细胞增殖及机制初探

    目的:研究脂氧素类似物BML-111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分别用50、100、200、400μg/L BML-111刺激Hela细胞,MTT方法检测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 BML-111对Hela 细胞 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的影响;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检测 BML-111对Hela 细胞NF-κB p65、P53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200、400μg/L BML-111均能明显降低Hela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显示,BML-111能明显降低P53蛋白的表达,但对细胞定位无影响。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显示,BML-111能明显降低NF-κB p65、P53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Boc-2能阻断这种效应。结论:BML-111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进而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作者:郝华;徐芬;邬黎青;张昕昕;戴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27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4.9±1.4)d;主要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25例(92.6%),感染性休克22例(81.5%);主要合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12例(44.4%),结核7例(25.9%)。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15例(55.6%),呼吸衰竭5例(18.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病原诊断和特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多数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常死于感染性休克。因此,使用更敏感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尽早给予敏感抗真菌治疗,及时诊治并发症,可能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坚生;洪文昕;李凌华;何溪;唐小平;陈谐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TEP的腹股沟疝患者共85例(93侧),其中腹股沟直疝16例,腹股沟斜疝69例,并分析其手术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单侧(68.5±19.6)min,双侧(121.8±18.3)min,术中出血量(15.2±5.5)mL,术后住院时间(4.6±1.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6.4±1.4)d,术后阴囊积气8例(8.6%),阴囊积液或血肿13例(14.0%),经过多次穿刺抽吸后均治愈。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或腹股沟区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TEP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红旭;陈志权;陈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穴按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雪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洛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行含洛铂方案介入治疗,4~5周为1个疗程,行1~4次介入术后观察。因失访或后续治疗方案更改,后完成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病例为77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37例。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含洛铂的介入方案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含奥沙利铂的介入方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韩成龙;马亦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首发和29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化疗时间为2~6个周期,分析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首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其中6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获得手术机会;3例稳定(SD),1例进展(PD);29例术后复发患者中,2例获得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4例进展(PD);首发患者与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5%和41.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和骨髓抑制,其中呕吐发生率为48.89%,多为Ⅰ~Ⅱ度呕吐,无Ⅳ度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24.44%,多为Ⅰ~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因白细胞减少造成的感染和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出血。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和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师丙帅;王文胜;赵爱国;蔡逸群;李帅;张冠男;左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CPH1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食管癌 ECA109细胞中 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 DNA 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 的关系。方法:将食管癌 ECA109细胞接受8 Gy 照射后1 h 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检测沉默H2AX 后电离辐射导致的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了稳定低表达H2AX 的食管癌细胞株。(2)电离辐射可以诱导r-H2AX 与MCPH1蛋白水平增加,同时可引起r-H2AX 与MCPH1核内斑点增多。(3)低表达H2AX 的ECA109细胞中,电离辐射诱导的 r-H2AX 与MCPH1蛋白增高水平下降,核内斑点减少。结论:MCPH1参与到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并且它的位置位于H2AX 的下游,被H2AX调控。

    作者:史鸿云;刘现义;苏雷;滕菲;祝淑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利沙伯、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FOLFOX6)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的疗效。结果:通过化疗,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乏力虚弱、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的SOX和对照组的FOLFOX6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时疗效相当,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郑积华;周娟;谢波;徐志勇;英娟;林金容;张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本刊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低血压晨峰的作用对比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配为厄贝沙坦片组(A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 组)各45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d 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降压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DBP、SBP均有下降(P<0.05),B组下降程度较 A 组明显(P<0.05),B 组 MBPS 较 A 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降低血压、预防血压晨峰的效果优于厄贝沙坦片(安博维)。

    作者:周朝霞;王顺达;武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普通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1-2]。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3-4]。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2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焦尚起;王硕;张磊;王能兴;陈国军;商振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每搏量变异结合被动抬腿试验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后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即PLR-△SVV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患者60例,用 PiCCO 监测 PLR和补液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补液试验后△SV(stroke volume)≥10%为容量反应组,评价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反应组PLR-△SVV明显变化[(10±4)mL vs (14±6)mL,P<0.05],无反应组无明显变化(P>0.05)。 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以PLR-△SVV≥11.2%评价容量反应性,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0%。结论:PLR-△SVV可预测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

    作者:林冰;蒋丽芳;孟繁甦;郭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轻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计数等参数与边缘带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等参数与边缘带梗死的关系。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纳入轻型颅脑损伤患者147例。分别记录年龄、多发伤、低血压、低血小板、血管狭窄以及在入院后14 d是否出现边缘带脑梗死。使用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探索边缘带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曲线)评估回归模型的评估价值。结果:年龄>60岁、低血压及低血小板是边缘带梗死的影响因素,但无独立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外伤后边缘带梗死有诊断价值。结论:轻型颅脑外伤后边缘带梗死可能与低血压、低血小板有关。

    作者:余水;曾令春;彭宗清;淡冰;曾义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