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变利;任向阳;周旭峰;曹东彪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配为厄贝沙坦片组(A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 组)各45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d 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降压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DBP、SBP均有下降(P<0.05),B组下降程度较 A 组明显(P<0.05),B 组 MBPS 较 A 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降低血压、预防血压晨峰的效果优于厄贝沙坦片(安博维)。
作者:周朝霞;王顺达;武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AP-65及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住的18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入住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患者的BAP-65和CURB-65评分;构建 ROC 曲线分析 BAP-65和 CURB-65评分。结果:死亡组、入住ICU组患者BAP-65评分的风险等级和CURB-65评分的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普通病房组(P<0.01)。BAP-65和CURB-65评分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55和0.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种评分预测患者入住 ICU 的 AUROC 分别为0.750和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结论:BAP-65和CURB-65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分辨度,可用于预测AECOPD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云;崔妙玲;王自秀;赵琳;李丽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4~16 d SD大鼠胚胎中分离NSCs并原代培养及Nestin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低浓度及高浓度DEX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10 ng/mL DEX。 MTT法检测NSCs活性;5-溴脱氧尿(Brdu)法观察检测NSCs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期NSCs 中ERK1/2磷酸化;免疫荧光法标记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干细胞观察细胞分化。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95%以上呈Nestin 阳性;低浓度 DEX 组 MTT 吸光值、Brdu 阳性细胞及 EKR1/2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而高浓度DEX 组较对照组及低浓度 DEX 组明显降低(P<0.05);高、低浓度 DEX 组中 NeuN、GFAP及MB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estin阳性细胞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低浓度DEX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DEX诱导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而高浓度DEX则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EKR1/2磷酸化;高、低浓度DEX均诱导神经干细胞非选择性分化。
作者:李红英;于卫;张建杏;周国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并可终造成关节残毁畸形、功能丧失。 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显示其过程涉及到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1],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特别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可以诱发和维持受累关节的炎症[2-3]。
作者:马中双;张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心室重构或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 )是指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所产生的心室大小、形状、室壁厚度和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变化,是病变修复和心室整体代偿及继发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99年 Wang 等[1]报道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是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许多学者致力研究其作用机制。近年来研究证实, HMGB-1与血清 INF-α、IL-6、IL-8、CRP及CXCL16等细胞因子一样,已经被确认为一种新的致炎因子,其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心室重塑等密切相关,本文就 HMGB-1与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章春;冯健;李家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首发和29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化疗时间为2~6个周期,分析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首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其中6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获得手术机会;3例稳定(SD),1例进展(PD);29例术后复发患者中,2例获得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4例进展(PD);首发患者与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5%和41.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和骨髓抑制,其中呕吐发生率为48.89%,多为Ⅰ~Ⅱ度呕吐,无Ⅳ度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24.44%,多为Ⅰ~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因白细胞减少造成的感染和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出血。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和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师丙帅;王文胜;赵爱国;蔡逸群;李帅;张冠男;左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4.9±1.4)d;主要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25例(92.6%),感染性休克22例(81.5%);主要合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12例(44.4%),结核7例(25.9%)。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15例(55.6%),呼吸衰竭5例(18.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病原诊断和特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多数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常死于感染性休克。因此,使用更敏感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尽早给予敏感抗真菌治疗,及时诊治并发症,可能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坚生;洪文昕;李凌华;何溪;唐小平;陈谐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常规心脏外科手术进行全程红外热成像,通过监控软件对热图图形及温度进行分析,探讨红外摄像设备在心脏外科术中诊断及并发症预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心外科行胸骨正中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术中全程行红外摄像实时监控,采集不同手术事件节点下的心脏热图,依据相关术前检查,研究心脏冷灌注保护期间温度变化与心肌术后损伤的相关性,以及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CABG)前后心肌缺血区域温度变化对CABG 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结果:红外摄像机能够敏感获取心脏术中不同事件下的组织热图,能够通过心表温度变化预警心肌冷保护状态、诊断心肌缺血范围、预判CABG手术疗效,导航手术操作。结论:红外摄像技术在心脏外科术中监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曙光;范世豪;于丁;唐闽;陈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局部肝素法抗凝肾替代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ICU行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治疗的68例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全身应用肝素抗凝与局部肝素抗凝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共189例次治疗,全身肝素组107例次,局部肝素组82例次。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APTT延长。局部肝素组治疗过程中2、4、8 h的APTT值明显低于肝素组,TMP升高无差异,滤器使用寿命、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出现22例次出血并发症,局部肝素组8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及血小板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肝素抗凝的方法对于具有高出血倾向的患者其安全性优于全身应用肝素抗凝。
作者:于建华;许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 CEICH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常被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卒中及脑脓肿等[1]。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 CEICH 患者的 MRI 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尹变利;任向阳;周旭峰;曹东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以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小鼠血清和关节组织中 IL-32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关节炎小鼠脾细胞分泌IL-32的能力,探讨IL-32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8周龄DBA/1小鼠尾根部皮内分次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关节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应用实时定量RT-PCR 法动态检测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膝关节中 IL-32的基因表达水平;收集不同阶段小鼠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模型鼠IL-32。体外分离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加入或不加牛Ⅱ型胶原刺激,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IL-32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发病的关节炎小鼠关节组织中IL-32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的ELISA结果显示,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的血清IL-32蛋白水平较正常小鼠也显著上调(P<0.05),其上升的趋势与关节炎病变进展平行。体外研究也证实牛Ⅱ型胶原刺激引起胶原关节炎小鼠的脾细胞分泌IL-32显著增加(P<0.05)。结论:IL-32表达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中显著上调,并且随着关节炎的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胶原刺激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IL-32分泌增加。这些数据表明,IL-32可能参与了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靶向IL-32或许为治疗关节炎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作者:夏勇;林丽英;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住院62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EBV-DNA 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IM患儿中EBV-DNA阴性18例(29.03%),EBV-DNA阳性44例(70.97%),阳性组平均值6.1×103/mL。IM患儿的CD3+、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 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在IM患儿中DNA阳性组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少于DNA 阴性组(P<0.01),CD8+细胞比例高于DNA阴性组(P<0.05),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EBV-DNA阳性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的变化密切相关,与NK 细胞无明显相关性。 EB病毒血症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翊;伍鸣杰;朱朝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 T 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观察术后镇痛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评价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彦艳;秦丹丹;马利;梁力;蓝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 ECA109细胞中 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 DNA 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 的关系。方法:将食管癌 ECA109细胞接受8 Gy 照射后1 h 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检测沉默H2AX 后电离辐射导致的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了稳定低表达H2AX 的食管癌细胞株。(2)电离辐射可以诱导r-H2AX 与MCPH1蛋白水平增加,同时可引起r-H2AX 与MCPH1核内斑点增多。(3)低表达H2AX 的ECA109细胞中,电离辐射诱导的 r-H2AX 与MCPH1蛋白增高水平下降,核内斑点减少。结论:MCPH1参与到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并且它的位置位于H2AX 的下游,被H2AX调控。
作者:史鸿云;刘现义;苏雷;滕菲;祝淑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miR-19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运用qRT-PCR检测miR-19在肺上皮细胞株BEAS-2B 和肺腺癌A549-Luc 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 miR-19的 A549-Luc 肺癌细胞株;qRT-PCR鉴定稳定细胞株A549/RFP+/ H2B 和A549/RFP+/m19中miR-19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形态变化及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miR-19在BEAS-2B及A549-Luc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t=-20.954,P<0.001)。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 miR-19的肺腺癌细胞株 A549/RFP+/m19;观察发现A549/RFP+/m19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且与空载A549/RFP+/ H2B 细胞相比,A549/RFP+/m19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01)。结论:miR-19可使肺腺癌A549-Lu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
作者:鄢文;靳文;王昂;宋维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估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后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即PLR-△SVV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患者60例,用 PiCCO 监测 PLR和补液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补液试验后△SV(stroke volume)≥10%为容量反应组,评价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反应组PLR-△SVV明显变化[(10±4)mL vs (14±6)mL,P<0.05],无反应组无明显变化(P>0.05)。 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以PLR-△SVV≥11.2%评价容量反应性,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0%。结论:PLR-△SVV可预测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
作者:林冰;蒋丽芳;孟繁甦;郭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TEP的腹股沟疝患者共85例(93侧),其中腹股沟直疝16例,腹股沟斜疝69例,并分析其手术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单侧(68.5±19.6)min,双侧(121.8±18.3)min,术中出血量(15.2±5.5)mL,术后住院时间(4.6±1.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6.4±1.4)d,术后阴囊积气8例(8.6%),阴囊积液或血肿13例(14.0%),经过多次穿刺抽吸后均治愈。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或腹股沟区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卵圆钳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行TEP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红旭;陈志权;陈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利沙伯、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FOLFOX6)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的疗效。结果:通过化疗,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乏力虚弱、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的SOX和对照组的FOLFOX6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时疗效相当,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郑积华;周娟;谢波;徐志勇;英娟;林金容;张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合计2464例患者,其中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1303例,安慰剂+甲氨喋呤组116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与安慰剂+甲氨蝶呤组对比,在ACR20、ACR50和ACR7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
作者:苏妍;徐高四;涂卫平;房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PSA相关瘤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7例因怀疑患有前列腺癌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患者F-PSA/T-PSA、PSAD、以及(F-PSA/T-PSA)/PSAD的差异性,分析以上各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率。结果:F-PSA/T-PSA、PSAD、以及(F-PSA/T-PSA)/PSAD在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 ROC 曲线分析,在敏感性为90%的前提下, F-PSA/T-PSA、PSAD、以及(F-PSA/T-PSA)/PSAD的特异性分别为32.4%,43.4%和61.5%。结论:(F-PSA/T-PSA)/PSAD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褚靖;谢群;杨信;曹明奎;邓健;许琛;韩耕宇;陈俊泳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