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苏妍;徐高四;涂卫平;房向东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英夫利西单抗, 甲氨蝶呤,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合计2464例患者,其中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1303例,安慰剂+甲氨喋呤组116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与安慰剂+甲氨蝶呤组对比,在ACR20、ACR50和ACR7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合计2464例患者,其中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1303例,安慰剂+甲氨喋呤组116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与安慰剂+甲氨蝶呤组对比,在ACR20、ACR50和ACR7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

    作者:苏妍;徐高四;涂卫平;房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1例cN0 PTMC患者的资料,探讨与PTMC VI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291例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5.7%。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基因突变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直径(>5 mm)、包膜侵犯、BRAFV600E基因突变是影响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男性、肿瘤直径>5 mm、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阳性为 PTMC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应积极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作者:叶婷婷;陈咨苗;沈飞霞;潘贻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一种经济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

    原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病。据报道大部分患者是由肺大疱引起,而肺大疱多位于肺尖。近年来,自发性气胸的电视胸腔镜治疗逐渐代替了常规开放手术。但胸腔镜手术的一次性耗材价格昂贵。为了降低自发性气胸腔镜治疗的费用,有医生主张使用推结器辅助腔内缝扎或结扎的办法,然而腔内缝扎或结扎的手术时间较使用切割缝合器明显延长。在此,我们介绍一种简单、微创、经济的自发性气胸腔镜治疗方法。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稿启事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专业电子学术期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94,国内统一刊号:CN 61-9000/R。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和肽素、APACHE Ⅱ评分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中和肽素(copeptin)、APACHEⅡ评分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6例APP患者,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68例。在入院后2 h、24 h、7 d 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和肽素水平,同时记录 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服毒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而抢救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和灌流次数之间无差异。入院后2 h和肽素水平升高,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APACHEⅡ评分无差异。入院后24 h存活组和肽素降至正常,死亡组水平较高,APACHEⅡ评分两组无差异。入院后7 d死亡组和肽素水平持续不降,而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P患者口服农药剂量与和肽素、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连续检测和肽素及APACHEⅡ评分对APP患者预后的评估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敬;彭烨;马国营;孔繁托;朱保月;刘晓婷;王维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普通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1-2]。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3-4]。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2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焦尚起;王硕;张磊;王能兴;陈国军;商振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中替吉奥与卡培他滨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替吉奥和卡培他滨作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拟评价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在治疗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完成Meta分析,评价内容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4篇相关文献,其中替吉奥组患者514例,卡培他滨组患者520例。其有效率分别为51.95%和46.5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OR:0.80;95%CI:0.63~1.03)。安全性评价结果:替吉奥组较卡培他滨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在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而在安全性方面,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

    作者:刘文婷;张瑞雪;闫涵;苏强;曹邦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疗效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7例单侧无功能巨大肾积水患者临床资料,分A、B两组,其中A组(25例)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引流5~7 d,B组(23例)择期直接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有2例穿刺造瘘后每日引流量超过200 mL 而采取保肾治疗,实际采取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45例,手术均成功,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B 组(P<0.05),而在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功能巨大肾积水,在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先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且可一定程度避免尚有保留价值的积水肾被切除。

    作者:曾鹏;蒋重和;莫鉴锋;吴小伟;曾健文;杨曦;曾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27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4.9±1.4)d;主要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25例(92.6%),感染性休克22例(81.5%);主要合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12例(44.4%),结核7例(25.9%)。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15例(55.6%),呼吸衰竭5例(18.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病原诊断和特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多数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常死于感染性休克。因此,使用更敏感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尽早给予敏感抗真菌治疗,及时诊治并发症,可能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坚生;洪文昕;李凌华;何溪;唐小平;陈谐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住院62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EBV-DNA 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IM患儿中EBV-DNA阴性18例(29.03%),EBV-DNA阳性44例(70.97%),阳性组平均值6.1×103/mL。IM患儿的CD3+、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 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在IM患儿中DNA阳性组CD4+、CD19+细胞比例明显少于DNA 阴性组(P<0.01),CD8+细胞比例高于DNA阴性组(P<0.05),NK 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EBV-DNA阳性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的变化密切相关,与NK 细胞无明显相关性。 EB病毒血症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翊;伍鸣杰;朱朝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4~16 d SD大鼠胚胎中分离NSCs并原代培养及Nestin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低浓度及高浓度DEX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10 ng/mL DEX。 MTT法检测NSCs活性;5-溴脱氧尿(Brdu)法观察检测NSCs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期NSCs 中ERK1/2磷酸化;免疫荧光法标记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干细胞观察细胞分化。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95%以上呈Nestin 阳性;低浓度 DEX 组 MTT 吸光值、Brdu 阳性细胞及 EKR1/2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而高浓度DEX 组较对照组及低浓度 DEX 组明显降低(P<0.05);高、低浓度 DEX 组中 NeuN、GFAP及MB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estin阳性细胞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低浓度DEX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DEX诱导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而高浓度DEX则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EKR1/2磷酸化;高、低浓度DEX均诱导神经干细胞非选择性分化。

    作者:李红英;于卫;张建杏;周国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丁酸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酸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 R)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缺血前30 min用丁酸钠(100或300 mg/kg,腹腔注射)处理,结扎冠脉前降支缺血30 min 再灌注4 h;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TTC)法检测心梗面积;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结果:再灌注4 h后,相对于对照组,丁酸钠(300 mg/kg)预处理显著减少心梗面积;降低LDH 和CK 的表达水平(P <0.05);抑制 MDA 含量增加,抑制 SOD 含量的减少(P <0.05);也明显抑制 I/R 所诱导的TNF-α、IL-6和HMGB1的表达(均P <0.05)。结论:丁酸钠预处理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轻心肌 I/R损伤。

    作者:江洪;易春峰;李元红;胡笑容;徐昌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iR-19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迁移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19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运用qRT-PCR检测miR-19在肺上皮细胞株BEAS-2B 和肺腺癌A549-Luc 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 miR-19的 A549-Luc 肺癌细胞株;qRT-PCR鉴定稳定细胞株A549/RFP+/ H2B 和A549/RFP+/m19中miR-19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形态变化及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miR-19在BEAS-2B及A549-Luc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t=-20.954,P<0.001)。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 miR-19的肺腺癌细胞株 A549/RFP+/m19;观察发现A549/RFP+/m19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且与空载A549/RFP+/ H2B 细胞相比,A549/RFP+/m19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01)。结论:miR-19可使肺腺癌A549-Lu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

    作者:鄢文;靳文;王昂;宋维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局部肝素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肝素法抗凝肾替代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ICU行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治疗的68例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全身应用肝素抗凝与局部肝素抗凝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共189例次治疗,全身肝素组107例次,局部肝素组82例次。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APTT延长。局部肝素组治疗过程中2、4、8 h的APTT值明显低于肝素组,TMP升高无差异,滤器使用寿命、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出现22例次出血并发症,局部肝素组8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及血小板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肝素抗凝的方法对于具有高出血倾向的患者其安全性优于全身应用肝素抗凝。

    作者:于建华;许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溴敌隆中毒误诊为妇科急腹症1例

    患者女,49岁,因“下腹痛伴阴道出血3 d”入院,患者于11月8日晚出现下腹痛,伴恶心症状,9日凌晨自诉小便带血,来院急诊就诊,B 超检查示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尿蛋白(3+)隐血(3+),予抗炎治疗,腹痛未见好转,故就诊泌尿外科,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细胞82.2%;尿常规示尿蛋白(3+)、隐血(2+)。予抗炎止血治疗,未见好转,次日再急诊来院就诊,收住妇产科,查体:外阴:无畸形,已婚式,阴毛呈女性分布,两侧大小阴唇对称,会阴无裂伤;阴道:通畅,伸展性好,无溃疡,无赘生物,见血染;宫颈:软,无糜烂,无撕裂,无息肉,无赘生物,无接触性出血;宫体:中位,常大,未及包块,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压痛(+);右侧未及明显异常,压痛(-);宫旁:未见明显异常。病程中,无发热,无肛门坠胀感,饮食欠佳,大便正常。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49.6 s;国际标准化比值12.57;PT%2.7%;PT-R 12.47,导尿见血尿,再次追问病史,后患者诉1周前因吵架自服老鼠药溴敌隆,转入我科,收住,予以 Vit K1应用、申请血浆及冷沉淀等抢救治疗,并动态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后康复出院。

    作者:汪文杰;鲁厚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红外摄像技术在心脏外科术中监测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常规心脏外科手术进行全程红外热成像,通过监控软件对热图图形及温度进行分析,探讨红外摄像设备在心脏外科术中诊断及并发症预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心外科行胸骨正中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术中全程行红外摄像实时监控,采集不同手术事件节点下的心脏热图,依据相关术前检查,研究心脏冷灌注保护期间温度变化与心肌术后损伤的相关性,以及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CABG)前后心肌缺血区域温度变化对CABG 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结果:红外摄像机能够敏感获取心脏术中不同事件下的组织热图,能够通过心表温度变化预警心肌冷保护状态、诊断心肌缺血范围、预判CABG手术疗效,导航手术操作。结论:红外摄像技术在心脏外科术中监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曙光;范世豪;于丁;唐闽;陈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IL-32在小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以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小鼠血清和关节组织中 IL-32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关节炎小鼠脾细胞分泌IL-32的能力,探讨IL-32在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8周龄DBA/1小鼠尾根部皮内分次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关节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应用实时定量RT-PCR 法动态检测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膝关节中 IL-32的基因表达水平;收集不同阶段小鼠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模型鼠IL-32。体外分离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加入或不加牛Ⅱ型胶原刺激,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IL-32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发病的关节炎小鼠关节组织中IL-32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的ELISA结果显示,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的血清IL-32蛋白水平较正常小鼠也显著上调(P<0.05),其上升的趋势与关节炎病变进展平行。体外研究也证实牛Ⅱ型胶原刺激引起胶原关节炎小鼠的脾细胞分泌IL-32显著增加(P<0.05)。结论:IL-32表达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中显著上调,并且随着关节炎的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胶原刺激的关节炎小鼠脾细胞IL-32分泌增加。这些数据表明,IL-32可能参与了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靶向IL-32或许为治疗关节炎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作者:夏勇;林丽英;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每搏量变异结合被动抬腿试验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后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即PLR-△SVV在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患者60例,用 PiCCO 监测 PLR和补液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补液试验后△SV(stroke volume)≥10%为容量反应组,评价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反应组PLR-△SVV明显变化[(10±4)mL vs (14±6)mL,P<0.05],无反应组无明显变化(P>0.05)。 PLR-△SVV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以PLR-△SVV≥11.2%评价容量反应性,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0%。结论:PLR-△SVV可预测自主呼吸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

    作者:林冰;蒋丽芳;孟繁甦;郭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