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易春峰;李元红;胡笑容;徐昌武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不仅致死率高,即使抗菌治疗取得成功,存活者中高达50%左右由于神经损伤而出现长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听觉、视觉损伤、癫痫等[1]。而后遗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在细菌感染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神经组织结构受到了破坏且难以恢复。
作者:陈琼;江镜全;唐晓华;郭旭光;夏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首发和29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化疗时间为2~6个周期,分析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首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其中6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获得手术机会;3例稳定(SD),1例进展(PD);29例术后复发患者中,2例获得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4例进展(PD);首发患者与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5%和41.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和骨髓抑制,其中呕吐发生率为48.89%,多为Ⅰ~Ⅱ度呕吐,无Ⅳ度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24.44%,多为Ⅰ~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因白细胞减少造成的感染和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出血。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和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师丙帅;王文胜;赵爱国;蔡逸群;李帅;张冠男;左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1-2]。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3-4]。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2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焦尚起;王硕;张磊;王能兴;陈国军;商振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钠肽(BNP)是心肌细胞对室壁张力和左心室功能障碍反应而释放的神经激素,属于心脏利钠肽激素的一员,该类激素具有促进尿钠排泄、利尿、扩张血管以及抑制心脏和血管肌细胞生长的作用。 BNP 被证实在心功能衰竭、脓毒症、机械通气、液体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康福新;王小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瘘型结核的临床特征,研究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确诊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瘘型结核并接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50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支气管镜下改变及痰菌阴转时间等指标评价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效果,并随访6个月。结果:50例患者中,支气管瘘口分布常见部位为右中叶,占24%(12/50);全身化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49/50)。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主要为咯血,占8%(4/50);经6个月随访,49例有效患者病灶均稳定,复查气管镜见支气管黏膜光滑,无明显肉芽及干酪坏死物阻塞。结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瘘型结核主要通过结核炎症侵袭破坏气管管壁、坏死物阻塞气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经支气管镜局部钳夹及药物注射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瘘型结核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苏铎华;汤春梅;张言斌;方琼;谢艺开;肖海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 UACR)水平特征,探讨UACR 与冠状动脉犯罪血管条数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且诊疗资料较完整的95例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冠脉病变条数,并计算Gensini积分。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 UACR 与冠脉病变支数及 Gensini 积分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多支血管病变和严重冠脉病变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UACR 与多支血管病变及重度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UACR 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r=0.301,P=0.011);UACR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9,P=0.000);UACR 对ACS患者发生多支血管病变具有预测价值(P=0.019,B=0.018)。结论:ACS患者, UACR与犯罪血管条数及狭窄程度正相关,对发生多支血管病变和严重血管病变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作者:马欢;毛帅;黄道政;王芳芳;胡亚楠;耿庆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肿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是脑外科手术。手术原则强调大化病灶切除,同时大化功能区保留,以尽量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目前,脑肿瘤手术已由单纯的解剖模式向“解剖-功能”模式转化,使后遗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2]。因此,准确、可靠的功能区定位极为重要,是“事先预知、术中把握”的有效保证。但实际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野暴露及手术时间的限制、病变引起正常解剖结构的变形等因素而难以达到目的。由于非侵入性、无放射性、无需注射对比剂、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在临床脑肿瘤手术中已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原雪;王露萍;戚乐;张迪;张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 ECA109细胞中 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 DNA 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 的关系。方法:将食管癌 ECA109细胞接受8 Gy 照射后1 h 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检测沉默H2AX 后电离辐射导致的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了稳定低表达H2AX 的食管癌细胞株。(2)电离辐射可以诱导r-H2AX 与MCPH1蛋白水平增加,同时可引起r-H2AX 与MCPH1核内斑点增多。(3)低表达H2AX 的ECA109细胞中,电离辐射诱导的 r-H2AX 与MCPH1蛋白增高水平下降,核内斑点减少。结论:MCPH1参与到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并且它的位置位于H2AX 的下游,被H2AX调控。
作者:史鸿云;刘现义;苏雷;滕菲;祝淑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AP-65及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住的18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入住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患者的BAP-65和CURB-65评分;构建 ROC 曲线分析 BAP-65和 CURB-65评分。结果:死亡组、入住ICU组患者BAP-65评分的风险等级和CURB-65评分的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普通病房组(P<0.01)。BAP-65和CURB-65评分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55和0.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种评分预测患者入住 ICU 的 AUROC 分别为0.750和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结论:BAP-65和CURB-65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分辨度,可用于预测AECOPD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云;崔妙玲;王自秀;赵琳;李丽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6、HPV11)所致尖锐湿疣皮损中CXCL12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尖锐湿疣标本中筛选出低危型HPV6、HPV11感染的标本,以正常包皮内板组织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XCL12和E-cadherin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由低危型HPV感染所致的皮损内,CXCL12表达下调,下调倍数20.23倍(P=0.001);E-cadherin表达上调,上调倍数3.129(P>0.05)。结论:CXCL12在低危型HPV感染皮损中低表达,E-cadherin呈上调趋势,可能与HPV抑制局部免疫应答及改变朗格汉斯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黏附有关,可能在HPV的持续感染和尖锐湿疣的复发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燕萍;王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等参数与边缘带梗死的关系。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纳入轻型颅脑损伤患者147例。分别记录年龄、多发伤、低血压、低血小板、血管狭窄以及在入院后14 d是否出现边缘带脑梗死。使用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探索边缘带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曲线)评估回归模型的评估价值。结果:年龄>60岁、低血压及低血小板是边缘带梗死的影响因素,但无独立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外伤后边缘带梗死有诊断价值。结论:轻型颅脑外伤后边缘带梗死可能与低血压、低血小板有关。
作者:余水;曾令春;彭宗清;淡冰;曾义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 CEICH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常被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卒中及脑脓肿等[1]。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 CEICH 患者的 MRI 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尹变利;任向阳;周旭峰;曹东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可疑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蛋白(MMR)hMLH1和hMSH2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93例可疑HNPCC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缺失的病例为高度可疑HNPCC。结果:193例可疑HNPCC 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为29.02%;不同年龄段依次为:≤30岁为40.00%,31~40岁为28.05%,41~50岁为28.71%;其中3例hMLH1和hMSH2同时表达缺失;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0.74%、32.65%和18.89%;有家族史的病例表达缺失率为46.15%。结论:MMR蛋白表达缺失与年龄、发病部位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并且以hMLH1表达缺失为主, MMR蛋白表达缺失是诱发青年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hMLH1/hMSH2蛋白同时表达缺失,说明二者可能协同作用HNPCC的发生。
作者:王瑜;童晶;杨磊;丁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停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术后半年内无癫痫发作颞叶癫痫患者164例,分析患者术后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远期预后。结果:早期停药组术后1年及2年内癫痫发作较持续用药组高(P<0.05);手术3年后停药组与持续用药组癫痫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停用AEDs 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但不影响其远期预后;早期停药能够较早的识别出手术失败需要继续接受AEDs 治疗或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持续AEDs治疗可能推迟术后癫痫复发的时间,但不改变终的预后。
作者:张杰;高晋健;吴建兵;冯文;杜春富;高利民;李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女,49岁,因“下腹痛伴阴道出血3 d”入院,患者于11月8日晚出现下腹痛,伴恶心症状,9日凌晨自诉小便带血,来院急诊就诊,B 超检查示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尿蛋白(3+)隐血(3+),予抗炎治疗,腹痛未见好转,故就诊泌尿外科,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细胞82.2%;尿常规示尿蛋白(3+)、隐血(2+)。予抗炎止血治疗,未见好转,次日再急诊来院就诊,收住妇产科,查体:外阴:无畸形,已婚式,阴毛呈女性分布,两侧大小阴唇对称,会阴无裂伤;阴道:通畅,伸展性好,无溃疡,无赘生物,见血染;宫颈:软,无糜烂,无撕裂,无息肉,无赘生物,无接触性出血;宫体:中位,常大,未及包块,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压痛(+);右侧未及明显异常,压痛(-);宫旁:未见明显异常。病程中,无发热,无肛门坠胀感,饮食欠佳,大便正常。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49.6 s;国际标准化比值12.57;PT%2.7%;PT-R 12.47,导尿见血尿,再次追问病史,后患者诉1周前因吵架自服老鼠药溴敌隆,转入我科,收住,予以 Vit K1应用、申请血浆及冷沉淀等抢救治疗,并动态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后康复出院。
作者:汪文杰;鲁厚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静脉给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迈出了脑梗再灌注的第一步。由于个体卒中类型差异,只有30%的大脑中动脉阻塞患者在接受tPA治疗后获得良好恢复。在短暂的治疗窗内,采用tPA治疗经常不能有效溶解大的血栓。静脉给予tPA治疗的局限性推动了动脉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就AIS的血管内再通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严斌;彭巧玲;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交通、城市建设等不断发展,各种创伤患者也在不断增多,其中胸部创伤尤为常见,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胸部创伤可引起循环、呼吸功能障碍,如果处理不当,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据报道严重胸部创伤已成为仅次于颅脑创伤的第2位死因[1]。因此,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理胸部创伤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陈振岗;林凌;赵鸿杰;王广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13.9%。喉癌外科治疗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对于中、晚期和复发患者,常规治疗的疗效却不尽人意,其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存活率分别是27%~61%、18%~31%、27%~34%[1]。此时,放化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靶向性不够明显,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降低了疗效。因此,增加肿瘤组织对药物敏感性、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靶向治疗成为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作者:周莲(综述);骆文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CI )是指人体在运动、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作用下,心率不能随着机体代谢需要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一定程度或者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1]。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CI 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然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随访观察冠心病患者 CI 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旨在探讨 CI 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刘伟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