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

樊少磊;单岩;苗金红;田瑞杰

关键词:尿毒症, 疾病不确定感, 自我护理能力
摘要:目的:调查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护理能力,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8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水平,得分为(102.16±5.97)分;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08.44±18.86)分.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存在负相关.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正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柔红霉素化疗致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1例

    患者男,22岁,10个月前因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发热(体温38℃)、牙龈出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红系增生极度减低,淋系增生极度活跃,原淋80.4%,幼淋17.2%.免疫分型示B-ALL,于2010年12月8日行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60mgd 1~3、d15~17,CTX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 60 mg d1 ~ 28,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010年12月21日骨穿提示达CR.2011年2月16日开始Hyper-CVAD方案化疗,2011年5月6日开始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 60 mg d1~3、d 15-17,CTX 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60 mg d1~28.201 1年7月16日行EAD方案化疗即Ara-c 500 mg d1、3、5,VP-16 400 mg d1、3、5,DEX 40 mgd1 ~4.

    作者:钟志清;张金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穴位按摩结合有氧运动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除药物治疗外,通过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重要,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1].

    作者:周彬;周迎莉;石鹏;付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作用

    冠心病及其急性并发症仍是全世界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进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当前冠心病中研究热门的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的发生、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无症状健康人群首发冠心病及冠心病人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子.本文对此3种炎症标志物在冠心病预测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龙曼;唐晓明;陈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断面中“太阳征”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BVS的冠状断面上,“太阳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8%,敏感性68%,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5%.乳腺良恶性肿物“太阳征”的出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冠状断面的“太阳征”为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矫健;孙欣;刘娜;林方才;周志丹;孙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B组:He-Ne激光仪光束照射皮疹区;C组:除口服加巴喷丁外,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3组均口服泛昔洛韦1周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B组(P<0.05);C组结痂和脱痂时间短于A组(P<0.05),脱痂时间短于B组(P<0.05);C组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He-Ne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文英;王小波;李炜;李琦;王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肤痔清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阴囊瘙痒症的疗效

    阴囊瘙痒症是指自觉阴囊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睡眠,给身心带来极大的尴尬和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肤痔清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阴囊瘙痒症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现代皮肤性病学》[1]以及《杨国亮皮肤病学》[2]:只有瘙痒而无原发损害,或者可见继发损害;瘙痒局限于阴囊,或者累及阴茎、会阴和肛门;局部皮肤由于经常搔抓和摩擦出现水肿、糜烂、结痂、肥厚和湿疹或苔藓样变;病程迁延,病因不明确.

    作者:余嘉明;梁国雄;王俊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脓毒症N末端脑钠素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对判断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脓毒症惠儿(脓毒症组,103例)、一般感染患儿(非脓毒症组,55例)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28例)进行研究.检测各组患儿NT-pro-BNP水平及变化,分析脓毒症患儿APACHEⅡ评分,探讨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探讨不同预后患儿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组患儿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非脓毒症组(P<0.0l).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患儿随着治疗进展,NT-pro-BNP水平逐渐降低(P< 0.01).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并发MODS的患者及死亡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NT-pro-BNP水平与28d生存状况及MODS发生率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小儿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评价指标.

    作者:刘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

    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热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时间和放疗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德文;程明;郑亚君;于正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培美曲赛和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培美曲塞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在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Ⅲ~Ⅳ期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患者,培美曲赛组25例,长春瑞滨组31例.分别给予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方案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培美曲赛组低于对长春瑞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近期的疗效相似,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王巍炜;李高峰;巫正伟;王德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快速样品前处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全血中的巴比妥

    目的:建立一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全血中巴比妥含量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以苯巴比妥为内标,5%偏磷酸作蛋白沉淀剂,加入乙醇提取,血样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样品快速处理后,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巴比妥与苯巴比妥峰相近且完全分离,血中巴比妥浓度线性方程为y=0.001 4x-0.000 3,r=1.000 0,线性范围为0~ 500 μg/mL,低检出限为1.6 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0%,平均回收率为99.2%.结论:本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应用于巴比妥中毒的快速诊断.

    作者:徐纬;张爱华;李军;刘宗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趋化三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研究和治疗上主要的障碍是缺乏一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评价预后相关的标志物[1].近年发现,胶原蛋白衍生肽N-乙酰-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N-acetylated proline-glycine-proline,NAcPGP)和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proline-glycine-proline,PGP)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剂,诱导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病灶长期浸润,形成慢性炎症,加快COPD的病程进展.本文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归纳如下.

    作者:贾晔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用ROC曲线更好地选择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佳诊断界点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界点,以期对CA15-3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绘制ROC曲线.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对应的诊断界点值为13.00 U/mL,敏感性达80.0%,特异性达85.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5-3检测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中等价值.选择13.00 U/mL作为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诊断界点较现有界点更适宜.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研制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解剖测量T1 ~ L5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全植入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具正常成人胸腰椎干燥尸体标本,测量T1~L5的相关参数(中横径、中矢状径及中央高度).结果:以T12为例,中横径:(33.03±1.85)mm,中矢状径:(25.50±1.46) mm,中央高度:(21.53±1.39)mm.该内固定系统由空心椎体钉、内栓及固定棒构成,初步设计5个型号:(25、8),(25、10)、(30、12)、(35、14)、(40、14).结论:新型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能够重建胸腰椎的稳定性,是一种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符合脊柱前路形态解剖结构的新型内固定系统.

    作者:徐彦芳;孙进;周初松;闵少雄;刘成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D133及CD166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166与现在公认的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和CD166在80例脑膜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33和CD166均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散在或簇状聚集分布.CD133、CD166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膜瘤中差异有显著性(Z=-4.080,P=0.000;Z=-4.657,P=0.000),二者表达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00).结论:CD133与CD166表达与组织病理级别密切相关,CD166可能是脑膜瘤干细胞标记物之一.

    作者:朱震威;罗皓;石丰榕;李静宇;李婷;余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局灶性癫痫功能磁共振的语言重组与网络连接研究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语言任务模式fMRI脑激活图,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语言功能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联系.方法:选择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完成以词语阅读任务为刺激模式的fMRI检查,以实现脑内相应功能区激活.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癫痫组与对照组fMRI的激活范围与信号变化,通过计算语言任务状态下fMRI强激活区域时间过程相关性的信号变化,进行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语言功能、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差异.结果:(1)局灶性癫痫患者fMRI语言激活图显示,激活强度和体积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2)在词语阅读任务刺激下,癫痫组与对照组强激活区域相互间fMRI语言网络连接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局灶性癫痫损害患者的语言功能,癫痫患者语言fMRI激活强度、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在强激活区内,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网络连接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之间的语言偏侧化不明显,局灶性癫痫患者语言功能的损害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谭立宇;刘学政;沈建忠;王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CV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负荷与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比较抗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与非传染病的MHD患者铁负荷的差异,并研究铁负荷对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将53例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的24例设为阳性组,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的29例设为阴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铁负荷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SF、ALT、AST、hs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b、PA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BMI、Alb、PA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均呈负相关;SF与ALT、AST、hsCRP、IL-6、TNF-α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并均呈正相关.结论:HCV感染的MHD患者存在明显的铁超负荷,铁超负荷与MICS有着密切的联系,铁超负荷可能是MICS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单保华;赵显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 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作者:舒焰红;钱德英;吴越;岑坚敏;陈观娣;阳丽;李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种游离皮瓣在毁损性烧(创)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多种游离皮瓣修复毁损性烧(创)伤创面的治疗体会.方法:从病例一般资料、致伤原因、创面部位与深度、皮瓣种类选择、围手术期的处理、疗效等方面对35例毁损性烧(创)伤创面的修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皮瓣中,1例皮瓣坏死,余34例完全成活,成功率97.14%,创面愈合良好,后期辅以功能康复治疗,功能得到较好的保全.结论: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创面部位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与皮瓣种类,以小代价获得大疗效.

    作者:杨福旺;童亚林;朱金红;缪洪城;冯小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同一生化分析仪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

    目的:分析同一大型生化分析仪不同模块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探讨误差的实验室可接受程度.方法:分别在经过校准的罗氏Modular PPI和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专用质控血清和患者血清标本的TP、ALB、TG、TC、ALT、AST、CK、LDH浓度.对罗氏Modula PI与P2两个模块,Olympus AU5400 A1与A2两个模块,分别进行比对.结果:TG在罗氏两模块间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TG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倚均小于1/2 CLIA'88 TEa,可接受;其他实验项目在同一仪器各自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经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Y=b X+a)、相关系数(r)分析符合线性要求.结论:同一生化分析仪若有两个以上的检测模块,应定期进行校准比对,以实现同一仪器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恩;王峰;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PTH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 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分析,在心尖四腔、三腔、二腔长轴切面观获得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在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短轴切面观获得内、外膜心肌旋转、扭转角度,并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仅在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仅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室整体及内、外膜心肌扭转角度均有减低,除A组膜心肌减低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内膜心肌扭转角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心肌及整体扭转角度虽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估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不同PTH水平心肌损伤变化,PTH水平较高者心肌功能损害较重.

    作者:戢秀勤;林仙方;丁晓明;朱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