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万;胡礼宏;韩新生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Ⅲ~Ⅳ级)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疏导组及对照组,心理疏导组在常规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纽约慢性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指标、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住院时间、死亡率差异.结果:心理疏导组患者较对照组相比,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 < 0.05),心功能改善程度较高(P < 0.05),左室舒张末内径缩小更显著(P < 0.0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更明显(P < 0.05),血清脑利钠肽下降更显著(P < 0.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 0.05).结论:心理疏导结合常规心衰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李靖;杨承健;黄伟;徐欣;董丰;吴丹;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是否与老年患者存在差异.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78例,对照组患者169例,各再分别按照年龄分为A组:≤55岁;B组:56 ~ 70岁;C组:≥71岁.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Ox-LDL,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x-LDL的差异.结果:在A组患者中,男性、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在B、C组患者中,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Ox-LDL、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中,校正了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hs-CRP等因素后,Ox-LDL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A组患者中相关性更为明显.结论: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别.Ox-L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中青年患者中其相关性更为明显,提示体内氧化应激是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胡允兆;黄裕立;吴焱贤;黎文生;杨友;陈盈文;陈玉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cyte,HFLS)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NF-α与HFLS作用,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FLS中IL-37 mRNA的表达.结果:TNF-α上调HFLS 的IL-37 mRNA表达,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NF-α诱导HFLS的 IL-37上调表达,为进一步探索HFLS IL-37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柯庆喜;张志伟;赵付前;何玲鸽;陈章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160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初诊CLL患者骨髓和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浸润骨髓CD19+细胞CD160表达阳性率.10例健康人骨髓CD19+细胞作为对照.FCM检测患者CD1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FI).统计学分析CLL细胞CD160与CD5、CD23和Bcl-2表达MFI的相互关系.结果:45例初诊CLL中,41例表达CD160阳性的患者同时表达CD5+、CD23+,4例CD160阴性患者表达CD5+、CD23dim.4例初诊CLL,经过细胞遗传学检查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CL).38例NHL中,有5例CD160表达阳性.10例健康对照CD160均为阴性.CD160表达阳性率在41例CLL为(69.94 ± 19.69)%,明显高于NHL(43.63 ± 17.38)%(t = 2.47,P < 0.05).41例CLL患者CD160阳性率与CD5+CD23+双阳性率[(76.03 ± 15.76)]%有明显相关性(r = 0.857 1,P < 0.01).41例CLL患者高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MFI为138.23 ± 54.99.41例CLL细胞计数绝对值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 = 0.738 1,P < 0.05).4例确诊为MCL患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无明显异常.结论:CLL患者CD160高表达.CD19+CD160+可以作为鉴别良恶B淋巴细胞特异性的指标.用FCM检测细胞膜CD19、CD160、CD5、CD23等抗原表达情况,对于CLL的诊断和与其他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丁润生;宋国齐;陆伟;孙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LA全相合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方法采用寿命表法生存分析.结果:19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随访时间2 ~ 97个月,尚有14例患者健康存活,预期术后5年生存率为73%.结论: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疾病复发及GVHD仍是影响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作者:薛连国;赵利东;王莹;蔡志梅;贾韬;毛建平;陈泽;刘惠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10年间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下颌骨骨折男性(占71.10%)多于女性(占28.91%),好发年龄为20 ~ 29 岁;在各类损伤原因中,与车祸相关的占63.28%;骨折部位以颏部多,占36.22%;常见的合并伤为面中部骨折,其次为颅脑损伤.治疗方法中坚强内固定占59.38%,颌间牵引占22.66%,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以颏部多,面中部骨折合并伤较多,由车祸引起较为常见;坚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的较好手段.
作者:李玉兰;吴世卿;温志欣;卿安蓉;于新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失同步化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变化及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作用.方法:取西北犬行左束支射频消融术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失同步化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n = 14).行CRT治疗(n = 7)后分离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心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法检测IK1,同期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学指标.结果:失同步化组的IK1密度较对照组降低[室间隔:(0.70 ± 0.31)pA/pF vs (1.60 ± 0.28)pA/pF,P < 0.05;左室侧壁:(1.20 ± 0.34) pA/pF vs (1.75 ± 0.31)pA/pF,P < 0.05],且室间隔心肌细胞的IK1低于侧壁[(0.70 ± 0.31)pA/pF vs (1.20 ± 0.34)pA/pF,P < 0.05],CRT升高了失同步化心力衰竭犬的室间隔和左室侧壁心肌的IK1 [(1.50 ± 0.30)pA/pF vs (0.70 ± 0.31)pA/pF,P < 0.05;(1.65 ± 0.39)pA/pF vs (1.20 ± 0.34)pA/pF,P < 0.05),减小了室间隔和左室侧壁心肌IK1的差别[(1.50 ± 0.30)pA/pF vs (1.65 ± 0.39)pA/pF,P > 0.05].结论:CRT部分地逆转失同步化缺血性心力衰竭的IK1重构,减低IK1的各向异性.
作者:杨震;于欣;贾绍斌;于美玲;纳丽莎;徐方芳;吕剑锋;刘郎;陈乾;王竟靖;王学忠;沙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包括3个不同的亚群:腹侧被盖区、黑质和红核后区,其控制自主运动、行为及认知,与临床高度相关,如黑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会引起帕金森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成熟可大致经历4个阶段:前体细胞期-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期-多巴胺能神经元早期-多巴胺能神经元成熟期.已知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是一个有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而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其中,Pitx3特异表达于大脑DA能神经元,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与成熟起着关键性作用,被认为是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本文就近年来有关Pitx3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的影响及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中Pitx3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探讨Pitx3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及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的信号通路及机制.
作者:熊正国;袁丁;张长城;顿耀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Runx3对PC-3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Ad-Runx3为实验组,Ad-EGFP为对照组,应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unx3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unx3对PC-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结果:腺病毒介导Runx3显著抑制PC-3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能力及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感染PC-3细胞36 h后可检测到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Runx3对PC-3前列腺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生长和克隆形成、促进周期阻滞的作用,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作者:陈勇;张瑞;于垂恭;高磊;于磊;张更;王禾;武国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十分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 ~ 75%的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早[1].室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2-4 ],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和心源性猝死[5-6].本文就PVC-ITCM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及治疗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彭珍云;张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 13513G > A突变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分析36例急性期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线粒体基因 13513G > A突变情况.结果:6例(16.7%)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线粒体基因13513G > A突变.结论:线粒体基因 13513G > A突变情况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周亮;尹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并行PCI术的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降Hcy组(108例).对照组只接受基本用药,降Hcy组除基本用药外,每天加服1 mg叶酸、10 mg维生素B6和400 mg维生素B12.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Hcy水平以及术后1、6和12个月MACE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降Hcy组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12个月,降Hcy组的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降Hcy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其中,降Hcy组在术后6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对照组低;降Hcy组在术后12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PCI术后患者进行降Hcy的干预可减少术后MACE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玉映;郑素琳;陈盈文;黄裕立;何宗云;吴焱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Wnt10b对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生成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将人毛乳头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到第8代后,加入人重组蛋白Wnt10b共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人毛乳头细胞的β-catenin表达,Real-time QPCR检测与毛乳头细胞诱导能力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以及ALP染色检测Wnt10b对人毛乳头细胞的作用.结果:Wnt10b能够通过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上调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从而维持人毛乳头细胞的诱导能力.结论:Wnt10b能够通过上调特异性标记物ALP和IGF-1的表达来维持体外长期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的毛囊诱导能力.
作者:张志丹;胡志奇;李科成;冯传波;肖顺娥;苗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哈乐)前后尿流率变化,了解药物浓度对尿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8例健康青年男性口服哈乐前后进行尿流测定和生命体征监测.服药前测定2次,服药后每2小时测定1次.服药后8 h内每小时和第10、12、16、24、36、48、72 h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尿流加速度在服药后3 ~ 6 h明显增加(P < 0.05),且与血药浓度曲线峰值一致;余与服药前无差异(P > 0.05).结论:哈乐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口服常规剂量(0.4 mg)对青年男性尿流加速度有明显影响,对生命体征无影响.
作者:崔林刚;文建国;任川川;毛淑平;张艳;李金升;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和OCT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构建69例喉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2和OCT4蛋白表达.结果:SOX2和OCT4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SOX2蛋白表达与喉癌T分期、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1);OCT4蛋白表达与喉癌分化程度有关(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OX2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 < 0.01);OCT4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与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 回归分析显示,SOX2是危险因子,其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 < 0.01).结论:SOX2与喉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汤夏冰;李蕾;沈晓辉;张宜芬;陈国千;周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 + 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组,P 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 组,P 值分别为< 0.001、0.02、< 0.001.基线至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 + W组8例心衰复发,B + 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 = 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 + W组9例心衰复发,B + W组1例心衰复发,P = 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杨泽福;万建平;罗韶金;黄景文;薛世荣;杨玲;汤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直肠类癌又称直肠嗜银细胞癌,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外胚层胺前摄取与脱羧(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细胞的恶性肿瘤[1],具有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较少早期发生转移等特点,但具有潜在恶性和转移复发潜能,故目前直肠类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2].我院自2007年6月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直肠类癌,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华超;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一斑驳病家系进行致病基因KIT编码序列的突变筛查,寻找致病性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斑驳病家系所有成员临床资料,提取其中12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IT基因及DNA直接测序检测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同时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及血液学实验室检查.在5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所发现突变位点的测序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中,先证者仅双小腿及额前见白斑,临床表型较轻,家系中其余患者躯干、四肢均有大小不等白斑,临床表型较重.基因分析发现家系中患者均存在KIT基因c.1861G > A突变,导致p.Ala621Thr改变.家系中正常成员及50例对照者不存在此位点突变.患者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结论:KIT基因c.1861G > A(p.Ala621Thr)可能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作者:李喜英;陈慧敏;马寒;张露霞;胡峥峥;邓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珠海市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及其与心电图P波间期离散度(Pwd)、QT间期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择珠海市湾仔社区65岁以上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登记居民的健康资料、体格检查以及生化项目实验室检查数据.同时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间期、Pwd、QT间期(QT)、QTd,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完成筛查的65岁以上老年居民385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13%.排除75例可能对心电图有影响的情况后,共31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69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纳入代谢综合征组(MS组),余下241例纳入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MS组在性别、高血压患病率、腹型肥胖比例、体质指数、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收缩压方面与NM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在年龄、舒张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电图方面,MS组的心率、Pwd、QTc、QTd、QTcd明显高于NMS组(P < 0.05或< 0.001),而两组QT间期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患代谢综合征的老年居民可表现出心电图Pwd、QTc、QTd、QTcd明显延长,需重视对这部分人群心电图的检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
作者:梁燕;刘新宇;陈佑明;邵小飞;黄敬;陈珊莹;李永强;李宾;邹和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术,是将人体脂肪丰富部位采用真空吸出脂肪静化处理后,注射于人体缺陷区,达到改善缺陷区形态的一种方法[1-2].驼峰鼻畸形多与先天性鼻骨过度发育有关,少数与外伤后鼻骨错位愈合或后期骨痂增生有关[3],驼峰鼻往往需要综合鼻整形来矫正[4-5].临床上治疗轻、中度驼峰鼻的方法较多.然则采用自体脂肪进行驼峰鼻矫治的方法目前临床未见报道,我科自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对25例患者行驼峰鼻鼻塑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翠英;严玲玲;李芸;钟文慧;勾庆芬;陈芳;杨喆;付冰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