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芦蓉;杨林;钟文旗;吴孟君;刘焰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不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DeBakeyⅢ型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不插管全身麻醉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技术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临床效果和经验.结果:239例患者(男214例,女25例)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呼吸抑制轻微,术中一过性呼吸抑制发生率4.6%、重度舌后坠发生率3.8%,简单处理均好转.术中血流动力学控制良好;术后苏醒迅速、无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不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主动脉夹层瘤动脉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但应注意术中呼吸管理.
作者:曾志文;柴云飞;俞润英;罗沙;王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各种原因可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和撤机延长,撤机失败定义为自主呼吸试验失败或在拔管后48h内需重新插管,发生率达31%.撤机导致的肺水肿(weaning-induced pulmonary edema,WIPE)是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延长患者住ICU时间,并增加病死率5% ~ 23%[1-2].1 WIPE的发生机制1.1 心肌缺血 撤机可导致冠脉疾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引起心肌舒缩功能降低,导致急性心衰.根本原因是撤机后心肌的氧供需失衡.1.1.1 心肌氧输送降低 撤机后PaO2下降和冠脉血流量减少有关.主要原因:(1)肺泡通气不足造成通气血流比值失调.(2)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水肿;3)氧耗增加所致的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下降.冠脉血流量减少的因素:(1)自主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造成舒张压下降;(2)撤机困难时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心动过速缩短心舒张期;(3)交感张力增加引起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4)心律失常也可使心输出量下降,进而降低冠脉血流量[3].1.1.2心肌氧耗增加撤机后呼吸肌做功增加,心脏需相应增加做功提高氧输送以满足呼吸肌需要;自主吸气时胸腔负压下降造成了左心后负荷增加.此外,儿茶酚胺的释放也可导致心率增加,增加心肌氧耗,加剧氧供需失衡.
作者:庄海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2012年收治的282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以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性别比、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mini评分、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年龄等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mini评分、体力状况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是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ni评分、体力状况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治疗中应当对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处理,以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岳成松;陈贝克;刘蕴佳;彭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方案(TP)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60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与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各30例,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顺铂,放疗均采用常规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近期有效率同步组为66.7%,序贯组为70.0%(P=0.78).第1、2、3年生存率同步组为64.3%、43.3%、28.1%,序贯组为52.0%、25.2%、20.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8个月和11.5个月.结论:同步组与序贯组在治疗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两者近期疗效相似,1、2、3年生存率同步组优于序贯组,两组在化疗及急性放射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
作者:杨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的类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策略及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支架辅助栓塞的82例83个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分析动脉瘤形态和大小、支架种类选择、患者预后及随访疗效等资料.结果:82例患者中,男37例,女45例 .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形态主要有囊状、柱状、锥型和不规则型四种形态,分别为26、23、18和16个,其中1例为双侧后交通镜像宽颈动脉瘤.所选用支架包括Winspan、Enterprise、Neuroform及Solitaire支架.支架植入及弹簧圈填塞技术成功率10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出血3例,死亡1例,均为锥型宽颈动脉瘤,术后肢体偏瘫1例,另1例恢复良好.GOS预后评分:5级73例,4级4例,3级和2级各2例,1级1例.随访57例,随访时间1月4.5年,动脉瘤复发5例,3例给予补充填塞治疗,2例继续观察.结论:根据后交通宽颈动脉瘤不同类型,并采取恰当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策略治疗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作者:陈光忠;詹升全;刘茂才;曾少建;唐凯;周东;林晓风;周德祥;舒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2例,NT-proBNP平均值分别为(5 720.41±2 912.15) pg/mL、(818.88±851.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AUCROC为0.952±0.018 (95%CI 0.918 ~ 0.987),截点值为l 776.0 pg/mL,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90.5%.结论: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北;叶珩;孙诚;何楷然;曾红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逐渐发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趋于微创化.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我科通常采用先ERCP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部分病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遗漏结石或损伤肝胆管等严重的并发症[1].但我们均予以有效处理,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嵌顿合并胆总管结石39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28 ~ 73岁,平均45岁.术前B超、上腹部CT、MRCP、ERCP等检查提示胆囊管结石29例,余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均有胆囊炎急性发作病史.合并胰腺炎5例.合并Mirizzi综合征3例,其中2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
作者:李振宇;季一鸣;徐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采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17项版本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进行MMSE评分和HAMD17评分;分别进行fVEP检测,分别测量闪光刺激诱发电位的P2、N2、P3、N3渡的潜伏期.结果:AD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D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D组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高于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AD组、DPD组的P2、N2、P3、N3波的潜伏期均较NC组延长,AD组、DPD组及NC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AD组与DPD组相比,P2、N2、P3、N3波的潜伏期也延长,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MMSE评分有关,DP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HAMD17评分有关.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参数不同,fVEP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吕高萍;陈春莲;苏涵;蒋丽丽;陆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多项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方法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降低,而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TS新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文;章育盛;张高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例,除其他颌骨术式外,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共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785侧.结果:在785侧下颌骨中发生意外骨折的为15侧,占总数的1.91%,所有患者均在意外骨折发生后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并注意临床操作技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治疗颌骨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会喜;艾伟健;刘曙光;刘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解冻流程解冻同一玻璃化法冷冻的分裂期胚胎,比较两种解冻方法对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玻璃化冷冻的107个周期,解冻液以蔗糖为解冻溶质,其中51例采用商品化试剂解冻,蔗糖浓度为1.0、0.5、0 mol/L(组1);56例采用自配的溶液,5个蔗糖浓度梯度,浓度为0.8、0.6、0.33、0.2、0 mol/L(组2).比较胚胎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解冻胚胎发育率,妊娠率及植入率等情况.结果:在胚胎解冻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及妊娠率方面,组2显著高于组1(87.0vs.98.6%,P=0.000; 71.0 vs.82.0%,P=0.043; 27.5 vs.46.4%,P=0.048),但是在植入率方面没有差异(17.7 vs.25.6%,P=0.138).结论:玻璃化冷冻分裂期胚胎,适当增加解冻溶质浓度梯度,有助于胚胎解冻存活率,妊娠等临床治疗结局.
作者:张小建;李晓洁;廖梅旭;杨业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苯并芘(BaP)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BaP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aCaT;噻唑蓝法(MTT)检测BaP对HaCaT增殖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中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对细胞的抑制更为明显,且存在量效关系;BaP对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起到明显的上调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aP可以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
作者:张芳芳;车雅敏;刘原君;王晶晶;刘全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行单胚胎移植113个周期(A组),行双胚胎移植173个周期(B组),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122个周期(C组),比较三组之间一般情况、促排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中重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不孕患者体重指数、基础FSH、Gn使用量、Gn使用时间、HCG注射日E2水平、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种植率低于A组和B组(P<0.05),但三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A组(0.88%)和C组(0.82%)明显小于B组(5.78%),多胎率A组(0%)明显<B组(30.38%)和C组(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行单胚胎移植可以减小OHSS及多胎妊娠的发生,且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作者:单丹;葛红山;陈华;黄永刚;侯晓红;肖宇;吕杰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开发和应用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乳腺癌阴性切缘的临床技术.方法:入组病例随机分入试验组(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组)和对照组(术中经验定位组),并实施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病例癌灶切缘定位的准确性、首次切缘阴性率、试验组的技术优势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各纳入60例患者,术后病理测量并计算上、下、内、外各切缘距离与预定切缘之差,试验组中其绝对值均数为(0.18±0.13)cm,而对照组为(0.63±0.29)cm,t'=21.673,P<0.01,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首次切缘阴性率分别为96.7%(58/60)和88.3%(53/60),x2=1.922,P=0.166,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平均切除癌灶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约1/3,为(8.6±1.7)min vs (12.8±1.9)min,t=12.682,P<0.01.试验组针道未见癌细胞,全部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切缘技术可精确地指导原发癌灶切除,稳定性高,切除正常腺体少,缩短手术时间,安全简捷.
作者:周颉;王恩礼;张雁瑞;刘敏;陈少君;丘禹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黄疸是在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现象,当游离胆红素增加过高过快可能会造成急性胆红素脑病,并造成患儿的慢性、永久性的临床后遗症如椎体系运动异常[1].因此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时干预,对于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分别检测经皮测胆红素(TCB)值与血清总胆红素(TSB)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且进一步分析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因素对TCB和TSB值的影响,寻求一种具有简便、安全、准确、无创,可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方法.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病例334例(胎龄35~42周,出生体重2 075~4 200 9,日龄1 ~ 28d),诊断标准(血清胆红素:~24h≥103 μmol/L,~48 h≥154μmol/L,~72 h≥205 μμmol/L,> 72 h≥257 μmol/L)[2],分别测试TCB.
作者:杨奕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用Real-time RT-PCR方法确诊的78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比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分析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780例患儿中,重症和普通病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6±0.9)岁和(3.0±1.9)岁(P< 0.001);重症病例多发于1~2岁(51.8%)、夏季(61.4%)和唐山北部地区(58.5%);EV71感染并发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对危险度(RR)高于普通病例(P<0.001).结论:手足口病为唐山地区常见的儿童疾病,年龄1~2岁、感染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丹;苏豪浩;王建红;吴国兰;项东;张绍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血管事件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而血管钙化直接参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资料显示血管钙化与钙磷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高钙、高磷血症可能是其主要原因[1-2].如何既兼顾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又有效控制患者饮食钙磷的摄人,越来越受到肾科医生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了腹膜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LPD)联合α-酮酸(α-KA)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磷(P)及血管钙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芦蓉;杨林;钟文旗;吴孟君;刘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与快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快速断脐组,延迟断脐组180 s以上断脐,快速断脐组10s以内断脐.对两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产后第3天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第3天HCT、Hb平均水平均较快速断脐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延迟断脐不增加新生儿黄疸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
作者:沈军;沈尧娟;生启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62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A组,n=31);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n=31).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拔管时(T4)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P<0.05);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高龄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雅琳;丁志刚;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200例育龄妇女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单纯吸入七氟醚;B组:七氟醚+芬太尼0.001 mg/kg;C组:七氟醚+地佐辛0.1 mg/kg;D组:七氟醚+地佐辛0.2 mg/kg.诱导时氧流量6 L/min,维持期降至2 L/min,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BIS值降至50时开始手术.术中依据BIS值调整吸入七氟醚浓度,术毕停用七氟醚.观察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吸入七氟醚浓度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 0.01);各组均出现一定程度循环抑制,以B组为显著(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B组高于其余三组(P< 0.01),C组呼吸抑制明显少于B、D两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苏醒时间D组显著长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七氟醚联合地佐辛0.1mg/kg用于人工流产术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抑制不良反应少,苏醒快而完全,可供临床选择.
作者:孙艳平;吕国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