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忠;詹升全;刘茂才;曾少建;唐凯;周东;林晓风;周德祥;舒航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青春期甲亢患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G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PG)及骨龄测定.结果:甲亢组骨龄明显落后于对照组,GH明显低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FT3与骨龄落后差值呈正相关,与GH呈负相关;甲亢病程≤1年组骨龄落后差值及ALP均明显低于病程>1年组,GH高于病程>1年组.结论: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发育落后;FT3与骨龄落后关系更为密切;甲亢病程越长,骨龄落后程度越明显;骨代谢增高及GH减少可能是引起骨龄落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廖珂华;李妮;卢桂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和)泮托拉唑预处理浸水束缚应激(WIRS)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 200 9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C组);应激对照组(WC组);泮托拉唑预处理组(PP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组);舒芬+泮托拉唑预处理组(SPP组)每组6只,采用WIRS模型.WIRS 6 h后,切除全胃,检测胃液pH值、大体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胃黏膜溃疡指数(CI)及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和H+-K+-ATP酶活性变化.结果:WC组WIRS 6 h后大鼠的胃腔内见有大量咖啡色液体,黏膜明显的充血水肿,表面附有大量暗红色血痂,拭去血痂后可见点线状出血、甚至糜烂坏死;光镜下大鼠胃黏膜镜下细胞间隙增大,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SP、PP和SPPWIRS光镜下损伤显著减轻,PP和SPP较SP组显著,SPP组更明显;与NC组比,WIRS 6 h后,WC组大鼠胃黏膜GI显著增高,大鼠胃组织pH值和组织干湿比显著下降,H+-K+-ATP酶活性明显增高(P< 0.01);SP、PP和SPP预处理可使GI显著下降,可抑制H+-K+-ATP酶活性,升高pH值,但PP和SPP更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泮托拉唑比单独的舒芬太尼或单用泮托拉唑能更有效地预防应激状态下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其联合应用没有排斥作用.
作者:刘晓艳;屠伟峰;曹明;陈茜;郄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级法在NEC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我院新生儿科NEC分级法实施前后NEC患儿的死亡率、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发生率、禁食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剖腹肠切除术患儿和腹腔引流患儿生存率,禁食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NEC分级组患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9%vs 8.4%),NEC分级组患儿的外科干预率要高于对照组(37.7% vs 26%),但外科干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2.7%vs 18.8%);两组患儿禁食天数和静脉营养时间无显著差异,NEC分级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7.2±14.6)dvs(45.6±18.3)d;腹腔引流术患儿的死亡率低于剖腹手术组(9.1% vs 16.7%),静脉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38.8±9.5)dvs (45.8±10.5)d,但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剖腹手术患儿无显著差异.结论:实施NEC分级诊疗,将外科干预时机前移有助于缩短NEC患儿的住院时间,但对患儿的病死率没有显著影响,与传统剖腹探查术相比,行腹腔引流术患儿的死亡率更低,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
作者:聂川;黄水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各种原因可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和撤机延长,撤机失败定义为自主呼吸试验失败或在拔管后48h内需重新插管,发生率达31%.撤机导致的肺水肿(weaning-induced pulmonary edema,WIPE)是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延长患者住ICU时间,并增加病死率5% ~ 23%[1-2].1 WIPE的发生机制1.1 心肌缺血 撤机可导致冠脉疾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引起心肌舒缩功能降低,导致急性心衰.根本原因是撤机后心肌的氧供需失衡.1.1.1 心肌氧输送降低 撤机后PaO2下降和冠脉血流量减少有关.主要原因:(1)肺泡通气不足造成通气血流比值失调.(2)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水肿;3)氧耗增加所致的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下降.冠脉血流量减少的因素:(1)自主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造成舒张压下降;(2)撤机困难时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心动过速缩短心舒张期;(3)交感张力增加引起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4)心律失常也可使心输出量下降,进而降低冠脉血流量[3].1.1.2心肌氧耗增加撤机后呼吸肌做功增加,心脏需相应增加做功提高氧输送以满足呼吸肌需要;自主吸气时胸腔负压下降造成了左心后负荷增加.此外,儿茶酚胺的释放也可导致心率增加,增加心肌氧耗,加剧氧供需失衡.
作者:庄海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急性疼痛评估的比较,探讨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进行术后疼痛的评估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手术后患者155例,年龄18 ~ 72岁,分别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进行评估,用SPSS 11.0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35 (P< 0.001),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有较好的相关性,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可用于疼痛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明娟;姚明;黄兵;朱艳丽;倪华栋;过建国;肖纯;周煦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逐渐发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趋于微创化.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我科通常采用先ERCP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部分病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遗漏结石或损伤肝胆管等严重的并发症[1].但我们均予以有效处理,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嵌顿合并胆总管结石39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28 ~ 73岁,平均45岁.术前B超、上腹部CT、MRCP、ERCP等检查提示胆囊管结石29例,余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均有胆囊炎急性发作病史.合并胰腺炎5例.合并Mirizzi综合征3例,其中2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
作者:李振宇;季一鸣;徐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卵泡发育障碍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常见类型之一,是指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HPOA)及卵巢的旁/自分泌功能失常,致使卵泡不发育、发育停滞、闭锁、未成熟卵泡排卵等,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近年来对卵泡发育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 卵泡的生长发育1.1西医认识女性在性成熟期每月发育一批卵泡,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的卵泡在发育不同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为卵泡闭锁.卵泡生长过程分为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和排卵前卵泡4阶段[1].
作者:徐颖;许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62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A组,n=31);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n=31).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拔管时(T4)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P<0.05);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高龄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雅琳;丁志刚;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患者女,42岁,2012年5月3日下午3时许突感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送医院途中死亡.尸表检验:尸长162.0 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尸斑浅淡,指压不褪色.头颈部、躯干部及四肢未检见明显外伤,颅骨、胸骨、肋骨及四肢长骨未触及骨擦感.口唇部皮肤发绀,双手十指甲床及双足十趾甲床青紫.余未见异常.解剖检验:双肺淤血、水肿.心脏大小为11.5 cm×10.0 cm×6.5 cm,重330.0 g,心包完整,心包腔内检见10 mL淡黄色清亮液体,心脏背面左、右心交界处心外膜下检见三个斑点状出血.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开口面积约1.5 cm×1.3 cm.左心室壁厚1.3 cm,右心室壁厚0.4 cm,室间隔厚1.3 cm,各部心肌肉眼未检见梗死、出血等异常.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均为0.3 cm,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检见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等异常.余无特殊.
作者:汪瑞林;左毅能;李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例,除其他颌骨术式外,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共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785侧.结果:在785侧下颌骨中发生意外骨折的为15侧,占总数的1.91%,所有患者均在意外骨折发生后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并注意临床操作技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治疗颌骨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会喜;艾伟健;刘曙光;刘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的类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策略及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支架辅助栓塞的82例83个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分析动脉瘤形态和大小、支架种类选择、患者预后及随访疗效等资料.结果:82例患者中,男37例,女45例 .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形态主要有囊状、柱状、锥型和不规则型四种形态,分别为26、23、18和16个,其中1例为双侧后交通镜像宽颈动脉瘤.所选用支架包括Winspan、Enterprise、Neuroform及Solitaire支架.支架植入及弹簧圈填塞技术成功率10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出血3例,死亡1例,均为锥型宽颈动脉瘤,术后肢体偏瘫1例,另1例恢复良好.GOS预后评分:5级73例,4级4例,3级和2级各2例,1级1例.随访57例,随访时间1月4.5年,动脉瘤复发5例,3例给予补充填塞治疗,2例继续观察.结论:根据后交通宽颈动脉瘤不同类型,并采取恰当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策略治疗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作者:陈光忠;詹升全;刘茂才;曾少建;唐凯;周东;林晓风;周德祥;舒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2例,NT-proBNP平均值分别为(5 720.41±2 912.15) pg/mL、(818.88±851.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AUCROC为0.952±0.018 (95%CI 0.918 ~ 0.987),截点值为l 776.0 pg/mL,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90.5%.结论: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北;叶珩;孙诚;何楷然;曾红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本文旨在研究无创呼吸机对于改善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患者预后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住院外科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合并呼吸困难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3±4.8)岁,除外心肺功能异常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例.
作者:钱利华;江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制备ANP大鼠模型,检测假手术组和造模后6、12、24 h大鼠血清TNF-α、IL-6,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病理学、肠黏膜含水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NF-α、IL-6与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造模后,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血清TNF-α[6 h:(155.56±12.83)ng/L、12 h:(311.81±14.12) ng/L、24 h:(276.79±11.72) ng/L],血清IL-6[6 h:(183.03-8.56)ng/L、12h:(358.64±11.43) ng/L、24 h:(383.42±20.32)ng/L],血清D-乳酸[6h:(3.30±0.12) μg/mL、12 h:(9.19±0.54) μg/mL、24 h:(16.02±0.82)μg/mL],小肠组织学评分[6h:(1.17±0.23)分、12h:(3.33-0.19)分、24h:(6.61±0.24)分]均升高,各时点与同时点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6与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学评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 0.01).结论:ANP大鼠早期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并且与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夏亮;余邦威;苏宏领;李婷婷;陈江;吕农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胆道手术患者男女各自按手术先后奇(观察组,n=67)偶(对照组,n=67)分组,分别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后留置.观察两组苏醒期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异常(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苏醒期排尿时间分别为(4.16±3.61)h和(11.72±9.78)h,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排尿异常及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6%和25.37%,13.43%和20.90%,两者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胆道手术患者麻醉前导尿可促苏醒期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率.
作者:周燕;陈金春;姚智姑;朱小舟;薛晓燕;吴安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RhoE在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E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pcDNA3.1-RhoE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快速转染U87细胞,采用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Bcl-2、Bax表达变化,以及capase-3和NF-kB的活化水平.结果:RhoE蛋白在T98、A172和U87细胞系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P<0.05);上调RhoE表达后,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并且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凋亡改变(P< 0.05);western bolt检测显示裂解的caspase-3水平增加,Bcl-2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升高,另外,p65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降低.结论:RhoE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下调Bcl-2/Bax的比例,从而促进caspase-3的活化,后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闫国防;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段永红;崔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的各个领域,也包括肠道手术,同时CO2气腹对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拟采用CO2气体加温至生理体温37℃来建立气腹与未加温CO2建立气腹进行比较,观察CO2气体温度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间,我院腹腔镜肠道肿瘤患者7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0 kg,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对照组,两种患者疾病种类完全相同,所有患者术前无发热,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神经系统重大疾患和代谢紊乱;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术中气腹压力、术后处理和手术操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贾占辉;冉战玲;罗新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与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切皮时予2 ku/kg乌司他丁,随后以1 ku/(kg·h)泵注至术毕.A组于相同时点子等量0.9%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硬脑膜后1 h(T3)、缝硬脑膜时(T4)、手术结束(T5)及术后24 h(T6)6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足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血氧饱和度(SjvO2)、氧分压(PjvO2),动脉乳酸(aLac)、颈内静脉球乳酸(jvLac),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乳酸生成率(LacPR),乳酸氧指数(LOI).结果:(1)组内比较:与T1比较,两组CaO2、CjvO2于T2~T6时点均降低(P<0.05),而aLac及jvLac在T5、T6时点均较T1升高(P<0.05);余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同时点Ca-jvO2、SjvO2、CERO2、LacPR及L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余时点SjvO2、PjvO2、CaO2、CjvO2、Ca-jvO2、CERO2、aLac、jvLac、LacPR及LOI组间及组内均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能改善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及术后早期乳酸代谢障碍.
作者:刘世乐;李凤仙;袁柳青;许平;邢祖民;徐世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与快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快速断脐组,延迟断脐组180 s以上断脐,快速断脐组10s以内断脐.对两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产后第3天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第3天HCT、Hb平均水平均较快速断脐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延迟断脐不增加新生儿黄疸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
作者:沈军;沈尧娟;生启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近五年来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评估我市RE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镜诊断RE 477例,按洛杉矶标准分级,分析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分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和伴发疾病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为4.78%,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53.89主14.98)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6:1 (P< 0.05);病变程度以轻度(A+B级)为主(69.6%),但随年龄增长,重度RE检出率增加(P< 0.01);Hp感染检出率RE患者显著低于同期受检人群(28.1%比44.3%,P< 0.05);RE合并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为18.7%,以女性居多.结论:本市近5年RE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病变程度加重,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且食管裂孔疝的并发率高于女性.RE患者的Hp阳性感染率较低.
作者:梁海清;王世和;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