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伟;李泽惠;李海丹;张昆仑;钟雪松
目的:观察反义TIMP-1真核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导入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应用western bloting免疫印记技术,观察反义TIMP-1真核表达质粒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影响.结果:反义TIMP-1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空质粒组相比,TIMP-1、MMP-1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空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能使实验性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紫琼;木尼拉;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36例COPD患者中符合条件的1051例.死亡时间通过查询死亡登记处和民政部门确定,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获得.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全死因死亡率与BMI等因素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共有158例(15.0%)患者死亡,其年龄较大,病程较长,GOLD分级较高,BMI和FEV1较低,有合并症的患者较多,行长期家庭氧疗者较少.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后,超重患者的死亡率较体重过低者降低了43%.生存分析证实超重组的患者生存率高,体重过低组的生存率低.结论:BMI对于评估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葛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有其自身的缺点,本研究分析了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脾切除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同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柱;蔡卫华;胡进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胃窦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miR-2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1-8月入住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区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胃窦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各120例.同时,留取胃窦病变黏膜组织及病变周围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组织miR-21表达水平.术后,各患者均进行13C呼气试验,明确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胃窦溃疡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0.83%,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56.67%(P=0.000);胃窦溃疡组的胃黏膜病变组织miR-21表达水平较周围正常组织高(P=0.000),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miR-2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在胃窦溃疡组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与未感染者相比,其溃疡组织miR-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高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胃窦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立平;梁晓峰;吴炜景;赵亚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实体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凡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几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同部位和器官的纤维化疾病,皮肤因其基底细胞层及毛细血管对放疗的敏感性通常会成为常见受累部位,因此皮肤纤维化是放射治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临床表现为皮肤外形的改变(干燥,鱼鳞状),皮肤弹性消失与皮肤挛缩,皮肤坚硬难以捏起折痕,可伴发毛细血管扩张,疼痛与瘙痒[2].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进展性的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的生存质量[3].
作者:贾谊君;吴克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ic mellitus,DM)与非DM患者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分布特征,分析IOP与DM相关全身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试验组为2型DM患者150例和对照组212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相关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详细眼部检查等;比较DM患者与非DM患者IOP高低,同时分析DM状态、血糖控制情况、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等DM相关因素与IOP的关系.结果:DM患者IOP(16.14±3.36)mmHg高于非DM患者(14,98±3.0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P=0.005).IOP与DR严重程度无关(F=0.386,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0.30,P<0.0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22,P<0.05)和胆固醇(r=0.17,P<0.05)可能是IOP的影响因素.结论:DM组IOP显著高于非DM组,性别、BMI、胆固醇水平可能与IOP相关.
作者:崔颖;韩云飞;孟倩丽;郭海科;张敏;张冠荣;罗晓阳;黄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120例择期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布托啡诺20 μg/kg(B1组)、布托啡诺30 μg/kg(B2组)、布托啡诺40 μg/kg(B3组)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四组呼吸循环变化、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1、B2、B3组与C组相比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5);B2、B3组术中无痛率明显高于B1、C组(P<0.05);术后1、4、8hB1、B2、B3组与C组比较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而术后1、4hB2、B3组VAS评分又明显低于B1组;B3组术后头晕嗜睡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30 μg/kg剂量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输卵管结扎术,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谢颖超;曾静贤;朱喜超;何智恒;潘应生;梁影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碳酸酐酶-VI基因多态性与裕固族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样DNA 355份,核酸质谱技术直接检测3个位点的基因型,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A-VI基因rs2274333基因型频率在汉族高龋组和低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基因型在低龋组中显著高于高龋组,人群患高龋风险降低约2.4倍;未发现裕固族中基因型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VI基因rs2274333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有关.
作者:宋容;胡晓潘;雷燕;周建业;余占海;李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后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9例行Dixon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249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23例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4%(23/249);术后AL的发生与体重指数、术前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肠道准备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远切缘距肛距离、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23例AL漏患者中有21例行非手术治疗,2例患者则行一期横结肠造瘘、局部冲洗引流及二期复瘘术,均痊愈.结论:患者术前的自身因素以及术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可能是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掌握相关因素并在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处理对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任磊;周业江;刘春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也称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FL)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因复杂.近几年来有研究证明RSA的发生与孕妇体内高凝状态有关,胎盘血栓形成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因素.血栓形成这一高凝状态可能损害胎盘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各种产科并发症.血栓形成与RSA的相关性成为止血血栓和产科合并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几种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RS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会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者女,26岁,因“妊娠期双乳进行性增大半年,伴右乳溃烂1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11年余,服用丙基硫氧嘧啶5年,期间未坚持监测甲状腺功能,自行停药2年后患巨乳症,双乳增大至平脐水平,于2009年行双乳缩减术,此后未监测甲状腺功能.患者妊娠12周出现双乳外上象限各长出约3 cm×4 cm大小肿块,暂行保胎处理.此后双侧乳房逐渐增大,近1个月右侧乳房增大迅速伴皮肤溃烂、恶臭(见图1~2).入院时查体:脉搏108次/min,血压90/55 mmHg,体重60 kg,基础代谢率32%.
作者:潘铃娟;金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机械通气应用时机、模式选择、参数调节、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65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气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模式:辅助/控制(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PSV),根据患儿病情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总结机械通气的特点,分析疾病的转归.结果:54例患儿经机械通气治疗2~7d后顺利撤机,5例患儿入院4h内死亡,6例患儿由于家人放弃治疗死亡.2011年、2012年采取不同的机械通气指征,比较其抢救成功率及机械通气后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的百分率,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机械通气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危重状态,适当的机械通气时机的选择及设定合适的PEEP可有效防止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出血的发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黎;徐丽琼;罗华清;刘慧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女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女性难治性ITP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性激素6项指标;分两组治疗,联合治疗组22例,给予他莫昔芬片(10 mg/次,每日3次)+强的松片(0.5 mg/k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强的松治疗组20例,给予强的松片(1 mg/kg,每日3次)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难治性ITP组患者的性激素中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10例患者血小板升至正常,6例患者血小板升至50×109/L~ 80×109/L,进步4例,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联合治疗组较强的松治疗组的毒副作用更少.结论:他莫昔芬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方案是治疗女性难治性ITP的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及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立群;陈懿建;罗金莲;万通;刘礼平;李海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0~24个月正常婴幼儿582例作为实验组;分别在6m,12m,18 m,24 m这4个时段测量头围,身长,体重并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及血红蛋白(Hb)值,同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儿童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进行评价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除6m外,其余阶段体格发育(头围、身长、体重)及心理行为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不仅改善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而且促进儿童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开发智能发育潜能.
作者:肖玉联;都萍;谭美珍;马杰;何建宁;张春玲;林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肾囊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直径< 10 cm囊肿疗效显著[1],但对于直径≥10 cm的巨大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报道疗效不佳.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31例巨大肝肾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学群;任重阳;狄镇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与Macintosh喉镜对比,观察HC视频喉镜对经口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择期手术患者72例,ASA Ⅰ~Ⅱ级,年龄18~ 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HC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气道评估情况及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3、5 min时的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插管时间、Cormack-Lehane分级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Cormack-Lehane分级显著提高(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HC视频喉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不增加血流动力学波动且可提供更好声门显露情况,可安全应用于临床气管插管操作.
作者:孙政;弓胜凯;韩雪萍;李沛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与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的异同,以提高IC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9例IC患者与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相关的基础疾病、内镜下表现、大便培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9例IC患者与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平均年龄、相关的基础疾病、腹痛的特点及病变部位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29例IC患者大便培养均未见致病菌,细菌性痢疾患者均培养出致病菌.结论:有相关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出现腹痛后便血症状时,提示IC可能性大,早期的结肠镜检查与大便培养检查是IC与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鉴别方法.
作者:江勇;张志广;卢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目前DMD在治疗上仍然无突破.干细胞可替代局部受损的骨骼肌细胞,改善dystrophin的表达,促进肌肉的再生.中医药综合治疗可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中医药对干细胞治疗有促进和保护作用.两者可成为该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笔者在临床应用研究中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MD的疗效,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DMD患者19例,均为男性,就诊年龄7~20岁,病程3~15年.
作者:卢爱丽;王国征;代喜平;冯梅;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黔棘茎楤木水煎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12 mg/kg)、黔棘茎楤木低、中、高剂量组(0.88、1.75、3.5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足跖皮下注射复制AA模型,给药组大鼠连续35d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X线拍摄左后足踝关节侧位片,采用x硝酸盐还原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踝关节局部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面明显毛糙,关节间隙变窄、消失,踝关节局部的PGE2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组、黔棘茎楤木高、中剂量组均明显降低了踝关节局部的PGE2含量(P< 0.01,P<0.05);与雷公藤多苷片组比较,黔棘茎楤木高剂量组踝关节局部的PGE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黔棘茎楤木对AA大鼠关节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有关.
作者:杨奕樱;乔为平;乔晓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儿,男,1岁5个月,因生长发育迟缓,哭声小就诊我院门诊.患儿系G1P1,胎龄40周,因“社会因素”于当地县医院剖宫产分娩,出生体重3.45kg,羊水清,Apgar评分1-5-10分钟均为10分.查体:T:36.8℃,P:112次/min,R:25次/min,W:4.5 kg,头围41cm;可独坐稳,不会行走,只能简单说“爸爸、妈妈”,声音无力.体型瘦小,营养不良,发育差,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颅小,前后囟已闭,眼裂小,眼距增宽,小下颌,口小,通贯掌.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作者: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