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发展现状

麦嘉轩;邓叶青;谢婉花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压力水平, 患者, 产生的条件, 医护人员, 干预措施, 感受量, 概念化, 康复, 护理, 病人
摘要:1981年,Mishel[1]认识到护理的大量工作已投入到帮助患者减小压力中,但患者压力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并未得到重视.因此,Mishel首次把疾病不确定感概念化,并发展了一系列量表.旨在把感受量性化,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不确定感水平,更好地制定与实施干预措施,终降低病人的压力水平与促进康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头颅CTA低千伏扫描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尝试将低千伏双源CT扫描应用于头部血管造影,以期合理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45例患者行头部DSCTA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得三组数据:融合图像(相当于120 kVp),重建函数为D30(反投影滤过重建算法);80-kVp数据,重建函数分别为D30和Q30(迭代重建算法).测定动脉血管的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并进行动脉影像质量评级评分.结果:80-kVp(Q30)组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于80-kVp(D30)组和融合图像组(P值< 0.05).80-kVp(D30)组的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率低于80-kVp(Q30)组和融合图像组(P值< 0.05).结论 DSCT低千伏扫描对头颅动脉检查是可行的,所得图像可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杜煜;时高峰;王亚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在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0例择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预防方案,对照组仅给予水化,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和CIN发生风险.结果:造影后治疗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0 ± 0.28 vs 1.29 ± 0.32,t = 2.451 P = 0.035).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11例符合CIN诊断标准,总体发生率为6.88%.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CIN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 = 4.744,P = 0.029).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具有较高的CIN发生风险,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IN发生风险.

    作者:赵瑛瑛;王建生;欧阳军;张宛哲;张文吉;孟晶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头颅MRI特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MRI病灶部位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75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头颅MRI结果及临床资料,总结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时相与头颅MRI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责任病灶以额叶、颞叶及多脑叶受累常见(90.7%),病灶位于皮层者以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皮质下病灶以部分性发作为主(χ2 = 11.84,P<0.05),皮质、皮质下受累者均以晚发性癫痫为主(70.7%),早发性癫痫、晚发性癫痫发作时相与责任病灶部位关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2,P>0.05).结论:头颅MRI能较好的预测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发作,为临床预后评估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沈彦彦;李建一;晏玉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损伤脊髓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 移植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定位及定量表达,探讨NSCs移植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移植组,各组分14、28d两个时间点,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对NGF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SCI后,NGF阳性神经元多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NSCs移植治疗后可发现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分别与正常组、损伤组(SCI)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CI后NGF表达量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NSCs移植治疗后可发现其NGF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与正常组、SCI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NSCs移植治疗可能通过促进损伤处NGF阳性神经元和蛋白表达量增加,营养神经纤维再生,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柴勇;杨成;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常规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600例.观察队列中GDM患者40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16 ~ 18周时外周血中的尿酸水平,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是否为GDM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其预测GDM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GDM组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63,(95%CI:0.545 ~ 0.780,P = 0.009),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9.2%、64%.结论:妊娠中期高尿酸水平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对GDM发生的预测价值有限.

    作者:李宁;尹倩;王艳;王燕;钟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单纯性输卵管扭转的研究进展

    单纯性输卵管扭转(Isolated fallopian Tube Torsion,IFTT)是指输卵管以自身为轴心发生扭转,不涉及卵巢扭转,是引起女性患者急性下腹痛的病因之一,发病率为1/150万[1] .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仅为15.8%[2],多在手术时才得以确诊[3].如果及时诊断单纯性输卵管扭转,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可以及时防止并发症,保留输卵管及未来的生育能力.因此,提高单纯性输卵管扭转的诊断率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单纯性输卵管扭转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郭习娟;孙立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哮喘始发年龄对哮喘临床特征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哮喘根据始发年龄可分为早发和晚发哮喘.前者是通常是指儿童期发作的哮喘,后者则于成年期始发[1].这两类哮喘在临床特征和气道炎症方面的差异尚不明确.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倪耀军;陈胜;陈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发展现状

    1981年,Mishel[1]认识到护理的大量工作已投入到帮助患者减小压力中,但患者压力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并未得到重视.因此,Mishel首次把疾病不确定感概念化,并发展了一系列量表.旨在把感受量性化,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不确定感水平,更好地制定与实施干预措施,终降低病人的压力水平与促进康复.

    作者:麦嘉轩;邓叶青;谢婉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良Jaslow技术联合360°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6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联合360°椎体间融合术,以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DI功能障碍指数、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Henderso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腰骶角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腰骶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植骨融合结果:Lenke A级及30节段,B级6节段;术后6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26例,良7例,可3例.[l2]结论: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伟军;丁亚军;邓斌;蒋允昌;王鹏飞;李舟;张向征;宋通渠;冯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围术期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腹腔镜围术期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按照术前NT-proBNP水平正常与否分为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测定CO2气腹前后的PH、PetCO2及PIP值,围术期各时点的NT-proBNP水平,以及术后2d 的心肌缺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呼吸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腔镜CO2气腹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增高,停CO2气腹后30min NT-proBNP仍高于术前水平,且延续至术后2d,术后第2d有逐渐恢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组患者各时点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两组患者均发生心肌缺血情况,B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曲线下面积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NT-proBNP水平测定可以很好的反应患者术前心功能状态,预测术后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监测手段简单可靠,对于合理评估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风险性,预测患者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并指导及时进行相应的监护和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强;贲晓松;李文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虚拟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虚拟肠镜在诊断结直肠肿物如结直肠息肉/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60例临床上怀疑结直肠息肉/肿瘤的患者,分别进行结肠镜检查及虚拟肠镜检查,以结肠镜为金标准,分析虚拟肠镜的诊断效能(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阴/阳性预测值及阴/阳性似然比),使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对结肠镜与虚拟肠镜诊断结肠肿物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虚拟肠镜的符合率96.03%,敏感度97.6%,特异度88.46%,漏诊率2.4%,误诊率11.54%,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88.46%,阳性似然比8.46,阴性似然比0.027.在虚拟肠镜与结肠镜的一致性上,使用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在发现病灶全部个数[95%CI(0.7443,0.8569),F = 9.4074,p = 0]和病灶大于7 mm个数具有高度一致性[95%CI(0.9008,0.9466),F = 26.4318,p = 0],病灶总直径[95%CI(0.6539,0.8155),F = 6.8568,p = 0]和病灶直径大于7 mm的总长径具有中度一致性[95%CI(0.6469,0.8278),F = 7.0360,p = 0].结论:虚拟肠镜可以诊断结直肠肿物,尤其在直径大于7 mm的肿物具有较高可靠性.

    作者:毛华;王青娇;全显跃;黄纯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DM)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MA)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在广州市5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了619例45岁以上且无糖尿病史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芬兰DM危险积分表筛查DM高危人群,将积分≥9分的人群定义为DM高危人群并纳入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A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符合DM高危人群标准者纳入本研究,MA的患病率为12.5%(26/20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的危险因素包括糖调节受损史(OR = 6.707;P = 0.039)、HbA1c(OR = 2.690;P = 0.0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 = 2.322;P = 0.021).结论:DM高危人群MA的患病率较高,糖调节受损史、高HbA1c及高LDL-C水平均可增加MA发生的危险.

    作者:王娇;张如意;宋青青;孙嘉;陈容平;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居安全评估及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脆性骨折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居安全评估与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脆性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300名老年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居安全评估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2年随访期内跌倒、骨折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研究对象健康信念的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对各自干预措施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戒烟率、户外活动频率增加程度(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33.3% vs 11.1%,2.2 ± 0.8 vs 0.5 ± 0.3,P < 0.05),研究组中骨质疏松患者坚持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为77.7%,高于对照组的50.0% (P < 0.05).研究组两年内扑跌次数及骨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3 ± 2.1 vs 12.2 ± 4.8,4.0% vs 12.0%,P < 0.05).研究组对干预措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83.3% vs 40.0%,P = 0.000).结论:家居安全评估与护理干预通过多途径发挥预防老年脆性骨折发生的积极作用.

    作者:何雪梅;李志华;叶志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折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骨折是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近年来,虽然骨折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仍时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会导致患者需要通过多次外科手术来恢复肢体功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截肢.目前,自体骨移植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黄金方案.但这种技术由于移植材料有限,需要承担再次手术带来的神经与血管的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1].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一方法较好的避开了这一风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基因方法治疗骨折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徐威;贝朝涌;蒋林彬;粟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LC3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目的:观察CLC3氯离子通道蛋白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确CLC3蛋白在人肝实质细胞内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阐明CLC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不同来源的细胞株,包括小鼠和人的肝实质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LC3蛋白在肝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检测CIC3在肝细胞内的表达定位.结果:在不同来源的细胞株中均见CLC3蛋白的表达且肝实质细胞有较大表达量;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肝细胞亚细胞组分,发现内吞体蛋白和CLC3蛋白峰值同时出现;免疫荧光发现CLC3蛋白与内吞体双染.结论:CLC3蛋白在肝实质细胞相对高表达并主要定位于内吞体.

    作者:孙玉立;唐保东;朱森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方泛影葡胺用于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常见肠道准备剂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磷酸钠盐口服溶液、20%甘露醇等.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将复方泛影葡胺作为肠道新型准备剂.结肠清洁度良好,结肠镜下视野清晰,现汇报如下.

    作者:沈阳;何小军;吕仁更;章由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种浓度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对比.方法:将已经使用的270支血管钳平均分成三组,每组90支,以肉眼观察法、放大镜观察法及试纸检测观察分别对浓度为1:500、1:450、1:400的多酶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后的效果.结果:肉眼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4支(洁净率为93.33%),Ⅱ组90支,Ⅲ组90支,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放大镜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2支(洁净率为91.11%),Ⅱ组90支,Ⅲ组90支,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试纸检测观察可见Ⅰ组洁净81支(洁净率为90%),Ⅱ组90支,Ⅲ组90支,Ⅱ组和Ⅲ组洁净率均为100%,没有显著性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清洗手术器械使用1:400或者1:450浓度的多酶清洗剂可以保证好的清洗效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使用1:450浓度的多酶清洗剂为理想.

    作者:周淑英;罗珍;周佩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含不同羟乙基淀粉溶液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侵袭、迁移行为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含不同羟乙基淀粉(HES)溶液的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侵袭、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 = 15):6% HES 200/0.5溶液组、6%HES 130/0.4溶液组.麻醉诱导前于30 min内给两组患者分别输注15 mL/kg HES 200/0.5和HES 130/0.4溶液.输注前和输注结束后抽取静脉血10 mL分离出血清.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随机分为4组(n = 15):HES 200/0.5血清组(HES 200组)、HES 130/0.4血清组(HES 130组)、输注溶液前血清组(HF组)、正常对照组(C组).HES 200组、HES 130组、HF组均以10%血清浓度与A549细胞孵育4 h,C组不接受血清处理.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率,Transwell法检测侵袭细胞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的变化,ELISA检测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和HF组比较,HES 200组和HES 130组的细胞粘附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率降低(P < 0.05);HES 200组的细胞粘附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率低于HES 130组(P < 0.05).与C组和HF组比较,HES 200组和HES 130组的MMP-2、MMP-9表达降低(P < 0.05).HES 200组的MMP-2、MMP-9表达低于HES 130组(P < 0.05).结论:含HES 200/0.5 和HES130/0.4溶液血清可能通过下调MMP-2、MMP-9水平抑制A549细胞粘附、侵袭和迁移行为,其中HES 200/0.5血清作用较强.

    作者:梁桦;刘洪珍;王汉兵;文先杰;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在大鼠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早期肺损伤时的表达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SISAP)早期肺损伤时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 (TREM-1)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SISAP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大肠杆菌造模,24h后取血及腹水行细菌培养;测定血淀粉酶活性、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REM-1表达变化;胰腺及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RE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血和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C组为0/8,SAP组为1/8,SISAP组为8/8;SAP组和SISAP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SAP组和SISAP组的CRP、TNF-α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REM-1 ELISA检测显示:SAP组和SISAP组均明显高于C组(P < 0.05),且SISAP组较SAP组增高(P < 0.05);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血清TREM-1 ELISA检测相似.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引起的早期肺损伤中TREM-1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徐岷;袁伟红;张尤历;路筝;曹亮;李兆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 = 30)与观察组(n = 30).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配合术中胆道镜取石的方法.观察组以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取石的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T管引流量及胆总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术后6周观察组胆管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P < 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及微创的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一种的方法.

    作者:朱明辉;蒲青凡;金凯;任瑞芳;林秀红;陈震;黄振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