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P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13200例临床观察

朱爱玲;张东红;王俊霞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 MP监测系统
摘要:目的:研究MP监测系统对妊高征的预测准确性及预测阳性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3 200例正常孕妇按孕周不同分4阶段进行MP预测,直至分娩,测量并记录其血压变化.预测阴性者每4周复查1次,计算预测阴性孕妇的错误率;预测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25例,进行药物治疗加生活指导;对照组705例,仅进行生活指导,每2周行MP检测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预测阴性孕妇的错误率为3.87%.预测阳性患者治疗组妊高征发生率2.83%;对照组妊高征发生率14.93%;两组妊高征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MP监测系统可以很好的筛查出妊高征的高风险孕妇,对预测阳性患者在生活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了妊高征的发生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15例分析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GIST中,原发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8例,回肠4例;恶性10例,良性2例,交界性3例;CT表现为与肠壁密切相关的软组织肿块,病灶一般境界清晰;良性者,多数<3cm,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多数>3cm,密度多不均匀,肿块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区.肿块多为富血供,增强后肿块的实质部分强化显著,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结论: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能够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术前定位、定性和肿瘤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永明;钱斌;陈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同源性分析

    目的: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同源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MDR-Ab引起的感染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脑外科重症病房分离的12株MDR-Ab,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12株MDR-Ab试验菌株中,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可分为A、B、C、D、E、F6个基因型,其中A型和B型是主要流行基因型.结论:该研究证明该院脑外科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呈多克隆系并存,但尚不能证明存在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PFGE是研究临床菌株流行,菌株分型的有效手段.

    作者:方艳平;张耀康;江凌晓;姜长宏;林丽娟;付亮;龙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重组HBsAg-GFP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pCMV-HBsAg-GFP真核表达载体,鉴定重组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抗原性.方法:以HBV转基因鼠C57BL/6J-TgN(AlblHBV)44Bri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HBsAg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AC-GFP.通过阳离子聚合物将重组质粒pCMV-HBsAg-GFP转入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蛋白的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抗原性.结果: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PCR扩增片段大小符合HBsAg基因699 bp的理论值.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也与理论值相符.荧光显微镜显示,转染293T细胞48 h后,约50%呈亮绿色,细胞形态好,荧光表达强度高.ELISA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HBsAg-GFP真核表达质粒,其表达的重组蛋白与天然HBsAg具有相同的抗原性.

    作者:刘璇;肖强;吴砂;蒋小滔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继发性恶性病变的CT表现

    目的:探讨继发性肠系膜恶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继发性肠系膜恶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腹腔内肿瘤和(或)癌性腹膜炎经病理证实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着重观察肠系膜病变和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结果:肠系膜病变包括肿块影19.2%,系膜饼状改变3.8%,结节影53.8%,索条影67.3%,系膜密度增高71.2%,血管增粗伴或不伴有边缘模糊17.3%,系膜淋巴结增大42.3%.28例系膜结节中,均匀强化64.3%,环状强化14.3%,无强化21.4%.结论:螺旋CT可良好显示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继发性恶性病变.

    作者:董鹏;卢春燕;闵鹏秋;王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发性流产免疫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阴性)的疗效.方法:对78例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选取复发性流产患者76例为对照组.以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疗效判定标准,并同时观察妊娠中期两组患者流产率和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试验组妊娠成功率为78.2%,对照组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治疗后,59例患者封闭抗体转为阳性,其中妊娠成功51例,成功率为86.44%;19例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妊娠成功10例,成功率为47.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梅;孙丛萌;周运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26例31处分析

    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26例(31处),经过6~11个月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31处骨折.男19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5.4岁;中节指骨骨折16处,近节指骨骨折15处;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4例,挤压伤10例,电锯伤2例;合并肌腱断裂19处,伴有骨缺损8处.

    作者:叶峰;杨星华;官正华;韦溦;张忠荣;廖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产时限制会阴切开对母儿的近期影响

    目的:观察头位初胎阴道产时限制会阴切开,对产妇及新生儿近期指标的影响,以评估产时常规会阴切开对于母儿安全是否必要.方法:2011年我院头位足月阴道初产妇932例,产时尽量不做会阴切开;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阴道产时常规会阴切开,共727例.比较两组产妇近期指标(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产后排尿及产程)情况.结果:限制会阴切开组与常规组相比,会阴切开率分别为35.0%与78.4%,严重会阴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导尿率与产程时间等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限制切开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限制会阴切开不增加严重会阴裂伤与新生儿窒息率、不延长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量,头位初胎自然产时没有必要常规会阴切开.

    作者:郭培奋;孔欣;凌金凤;彭翠霞;李庆宇;杨小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以发热、呕吐为首要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2例分析

    例1:男 35岁,因寒战、发热6d,呕吐5d入院,查体:T38.1℃,双眼结膜充血,腹平软,上腹、左侧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肾区叩击痛.血常规:PLT 58.1G/L,血生化:Urea 12.1 mmol/L,Cr 202μmol/L,Alb 34.2 g/L,ALT 178 IU/L,AST 281 IU/L,尿常规示:Pro(++).泌尿系B超示:双肾形态饱满,皮质回声略强.广东省疾控中心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IgG抗体阳性.予抗病毒、护肝肾、补液、补充蛋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作者:孙涛;王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1岁,因“泡沫尿半年余”入院.20年前有过脑外伤史,经积极治疗后无后遗症.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余,血压高140/100 mmHg.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患者半年前出现解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明显浮肿,无畏寒、发热,查尿蛋白阳性,未予特殊处理.20余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门诊给予蒲地蓝口服液消炎、止咳治疗.查肾功能:ALB 40.6 g/L,BUN7.30 mmol/L,CR 93.3 μmol/L,eGFR81.2 mL/min;尿常规:RBC 55.6/μL,BLD(++++),PRO(+),为进一步治疗入院.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Ⅰ级.

    作者:蔡小军;宋惠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改变

    随着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解除白内障的同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尤其是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越来越被关注.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我们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技术,比较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改变.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入工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且无术中并发症、术前能获取理想黄斑区OCT扫描的患者.

    作者:王雪菁;翟楠;陈一兵;秦伟;张月;曾东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Dysadherin、E-cadher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dys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两者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dys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E-cad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dysadherin蛋白高表达及E-cad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宫颈癌组dysadherin mRNA表达(1.05±0.14)高于正常组(0.91±0.09),E-cad mRNA表达(0.64±0.07)低于正常组(0.89±0.11).dysadherin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dysadherin、E-cad检测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吴艳;傅芬;周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溃疡治疗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溃疡是外科常见病,由于反复发作,不易愈合,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科自2000年5月至2012年8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溃疡205例.疗效均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5例患者,其中男116例,女89例,年龄34~75岁,平均56岁,病程6个月~34年.皮肤溃疡均位于足靴区,面积小为0.8cm×0.6 cm,大为15 cm×5 cm.其中单侧病变185例,双侧病变20例.所有患者均有下肢色素沉着,160例合并慢性湿疹.

    作者:傅平;曾庆黎;周凯;符建平;彭星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3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32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患者.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初步探讨IPF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与DLCO%和HRCT纤维化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高,分别有33例(91.7%)IPF和19例(59.4%)NSIP患者CA15-3水平高于正常上限(25 U/mL).IPF组CA15-3、CA125和CEA较NSIP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IPF患者CA19-9、CA15-3、CA125、CEA血清浓度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1、0.591、0.497、0.512,均P<0.001);NSE、Cyfra 21-1浓度与纤维化程度无相关(均P>0.05).IPF患者CA19-9、CA15-3、CEA与DLCO%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4、-0.412、-0.386,均P<0.05).结论:IPF患者同时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表达升高,CA19-9、CA15-3、CEA血清浓度能够反映IPF患者肺间质受损的严重程度.

    作者:干丽萍;李时悦;林心情;罗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将9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吸入组、静脉组、联合组.观察3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d及治疗后7d的BODE评分、血气分析以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3d与治疗前比较,吸入组与联合组的BODE、FEV1%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7d与治疗后3d比较,静脉组的BODE、FEV1%以及联合组的FEV1%改善显著(P<0.01).3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静脉组>联合组>吸入组.结论:激素雾化给药能够更早(0~3d)改善患者气流受限、生活质量,而静脉给药作用时间持久且在激素治疗后期(4~7 d)作用更为明显.静脉组给药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吸入组及联合组给药.联合给药可能为治疗AECOPD的佳选择.

    作者:龚建化;何丽;张家洪;熊邦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早期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早期营养支持能减少能量贮备和组织的丧失,对减轻继发性损害有重要意义[1].因此,我们对62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早期进行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8~ 57岁.

    作者:张波;文莉;傅祖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状态及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状态及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子痫前期组孕妇38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3例)与正常妊娠对照组孕妇20例,ELISA法测定胎盘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SOD、GSH-PX明显下降(t=-3.529,-2.962,P<0.01),MDA、IL-6、TNF-α明显升高(t=11.631,5.034,7.422,P<0.01),子痫前期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显著下降(t=-2.218,-2.601,P< 0.05);子痫前期组内比较,各组SOD、GSH-PX、MDA、IL-6、TNF-α、1 min Apgar评分不尽相同(F=6.353,6.906,14.025,7.209,15.594,4.451,P<0.01);SOD、GSH-PX与1 min 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381,0.407,P<0.05),MDA、TNF-α与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492,-0.424,P<0.01).结论:子痫前期胎盘局部存在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失衡,且病情越重,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越明显,其与新生儿预后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李爱金;章伟丽;陈再玲;王丽君;朱含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促胃动力药在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按在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分为促胃动力药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促胃动力药组的置管成功率为42.7%(47/110),对照组为29.7%(3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 0.05),其中,使用甲氧氯普胺时置管成功率为51.0%(25/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0.012 5);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时置管成功率为36.1%(22/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促胃动力药可以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但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对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性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维生;张一臣;胡北;孙诚;吕波;叶珩;解迪;陈纯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RNA干扰HOXA7联合甲氨蝶呤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HOXA7表达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靶向HOXA7特异性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HOXA7)转染U93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其对HOXA7表达的抑制作用.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RNAi组、MTX组、RNAi+MTX组,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情况.结果:RNAi组HOXA7在mRNA和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910±1.662)%、(23.980±1.6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NAi+MTX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RNAi组和MTX组(P<0.05);RNAi+MTX组细胞凋亡率为(32.941±2.565)%,明显高于RNAi组和MTX组(P<0.05).结论:RNAi抑制HOXA7表达能增强MTX对U937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作用,RNAi抑制HOXA7联合MTX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贾秀红;尹宝慧;李建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石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源CT对20例痛风患者(试验组)和20例临床排除痛风的手足肿胀患者(对照组)进行手和足部双能量扫描,用痛风石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双能量CT成像表现.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手足部位均未发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结晶;试验组20例患者共42个部位共计发现116处病变;行X线平片检查的16个部位仅7个部位发现骨质吸收破坏、软组织肿胀等非特异性改变.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够显示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盐沉积,对痛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卢道延;黄伟;郑纪永;徐益明;王德杭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Narcotrend脑电监测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临床组和NI组,每组2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转流前(T2)、转流后(T3)、复温(T4)、转流停机后(T5)、手术结束(T6)7个时间点的HR和MAP,且均记录两组患儿CPB时间、手术时间、听从指令时间以及拔管时间.NI组同时记录NI,其维持在D2~E0.结果:两组患儿在T1时点HR显著减慢,T5、T6时点HR显著增快,T4、T5时点MAP显著降低,与组内其他时点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使用剂量:临床组显著多于NI组(P<0.05);听从指令及拔管时间:临床组显著长于NI组(P<0.05).结论: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通道麻醉中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患儿苏醒及在ICU停留时间.

    作者:许厚仁;郭锐;王力峰;邓云菱;钟茂林;彭道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