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刘田田;吴世陶;刘磊;周丽丹;刘恒方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积饮的不同治则方药间对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调控的影响,揭示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之一.方法:将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随机分为A组: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组;B组:健脾补肾组;C组:化瘀解毒组.每组各25例,3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清VEGF的水平,治疗的整个过程对患者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VEG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C组血清VEGF值下降的幅度较A组及B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下降幅度较B组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积饮在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面,以化瘀解毒法起主要作用,其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VEGF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李柳宁;吴霞;柴小姝;张力文;刘柏;陈志坚;何春霞;洪宏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3.0 T MR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资料.使用MRI平扫、MRI增强扫描、MRV、SWI等序列成像.结果:头颅MR示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出血1例,静脉窦和脑静脉扩张2例,脑下垂5例,垂体增大6例,增强扫描后10例均可见硬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结论:3.0T磁共振中的多种扫描序列可对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提供可靠的影像证据,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慧;沈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中抑癌基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H-2)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1、5、10)×10-6 mol/L]处理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不加药物(0 moL/L)作为对照组.药物处理72 h后,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A549细胞TFPI-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549细胞TFPI-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TFPI-2蛋白的表达.结果:MSP检测到对照组A549细胞TFPI-2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处理异常甲基化得到逆转.Real-time PCR检测显示(0、1、5、10)×10-6 mol/L的5-Aza-CdR处理A549细胞72 h后,相对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49±0.14、1.86±0.09、5.80±0.15(P< 0.05),TFPI-2基因mRNA表达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m blot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1、5、10)×10-6 moL/L的5-Aza-CdR组的TFPI-2蛋白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0.12±0.01、0.23±0.02、0.31±0.02、0.62±0.03(P< 0.05).结论:5-Aza-CdR能成功逆转肺癌A549细胞中TFPI-2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并恢复TFPI-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
作者:梁江水;董永强;殷桂林;朱水波;张晓明;纪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段中,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有效的一种措施.近年来各种新技术、设备和器械的出现,使以往外科医生的技术无法达到的手术“禁区”不复存在,更引领外科进入了“微创”时代,在肿瘤外科领域亦是如此.冷冻消融治疗肿瘤作为一项新出现的微创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安全性,疗效令人期待.本文就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述评,并作出展望.
作者:陈国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全克隆指细胞在体外通过克隆培养法形成的一种紧密规则的克隆.具体方法是使单细胞悬液重新繁衍成新的细胞群体,其中紧密、规则、具备连续传代能力的是全克隆.研究已证实全克隆来源于干细胞,而近年来的肿瘤干细胞(TSC)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存在小部分细胞在克隆培养中形成全克隆,其具有自我增殖、分化的能力,并具有很强的成瘤性,故全克隆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富集和鉴定肿瘤干细胞的方法.
作者:曾文清;罗佐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人肺中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分布广泛,不仅存在于气道平滑肌细胞,在气道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炎性细胞包括肺泡巨噬细胞膜上也有大量表达[1-2].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这两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β2AR激动剂[3].尽管β2AR激动剂的主要作用是松弛气道平滑肌,然而由于肺内除了气道平滑肌细胞外,炎性细胞膜上也表达大量的β2AR,因而对气道炎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不尽相同,目前研究表明β2AR激动剂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主要与是否存在lipopolysaccharide (LPS)有关,在LPS 存在时,β2AR激动剂可以抑制LPS所致的炎症因子表达;无LPS时,β2AR激动剂激活受体后发挥促炎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体内外β2AR激活对气道炎症和(或)炎症因子表达作用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两个层面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19例(病例组),健康对照者22例(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分离PBMC,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测CD4+T细胞中IRF-4+细胞比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RF-4mRNA水平,比较两组人群IRF-4表达差异.结果:通过FACS分析在CD4+T细胞群中明显出现IRF-4+细胞群;病例组和对照组IRF-4+细胞比例分别为(3.29±0.83)%、(2.2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00 3);病例组IRF-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66±5.15 vs 5.53±2.74,t=4.06,P=0.000 2).结论:慢性HBV携带者IRF-4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可以作为免疫干预的潜在靶点.
作者:刘腊香;詹森林;林巧;钟红剑;聂广;郑军;刘晋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ndetermined anion,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ndetermined cation,UC)的差值.由于细胞外液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数相等,故有:已测定阳离子(Na+)+UC=已测定阴离子(C1-+ HCO3-)+ UA.AG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l-和HCO3-)的差算出.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且临床意义较大.本文研究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伴癫痫发作患者的AG水平变化及其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胡小伟;董万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肿瘤消融治疗因具有微创、安全、可操作性高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常见的消融手段主要是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其中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属于热消融.3种消融方式因其原理的差别而各有其临床特点,在肿瘤的消融治疗中能够优势互补.
作者:范卫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以肾脏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法诊断血尿来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287例肾病理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病变患者,肾活检前用UF-1000i分析法和尿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分别进行CUTOFF值的确定和检测性能的计算.结果:UF-1000i分析法检查结果:红细胞计数小值为25个/μL,大值为3 554个/μL,中位数为63个/μL;P70红细胞中位数为52个/μL;非均一型尿报警提示占80%.相差显微镜结果:红细胞计数小值为8个/μL,大值为825个/μL,中位数为55个/μL,非均一红细胞中位数为44个/μL.显微镜法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9.2%.AUC的面积为0.943,判断肾小球血尿诊断界值为:非均一型红细胞所占的比值>69%.UF-1000i分析法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6.8%,AUC的面积为0.928.判断肾小球血尿的诊断界值为:RBC-P70FSC 75.0ch.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97,P< 0.01).结论:血尿来源定位肾活检是金标准,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0i分析法对血尿来源的定位都是比较理想的诊断实验.相差显微镜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UF-1000i分析法;相差显微镜法繁琐费时,UF-1000i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小斌;夏运成;姜文玲;许向清;陈荩国;彭佑铭;刘伏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两种入路(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的疗效.方法:输尿管末端狭窄并肾积水患者41例,平均年龄(34.57±10.06)岁,术前彩超、CTU或IVU等检查诊断为输尿管扩张,程度均为V级.4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其中22例采用经腹腔途经,19例采用经腹膜外途经.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术中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腹膜外途径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经腹腔途径组[(101.89±11.85)minvs(87.27±10.77) min,P=0.000],而胃肠道恢复时间(1.63±0.49)dvs(2.55±0.51)d,P=0.000)和住院天数[(7.53±1.65)dvs(8.55±1.47)d,P=0.043)]经腹膜外途径组明显短于经腹膜外途径组.术后随访4~24个月,经B型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对比显示,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或好转,膀胱造影检查未见输尿管返流.结论:经腹膜外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乳头式再植有较好的抗返流和预防狭窄的效果.
作者:胡伟能;欧阳晨思;傅斌;王共先;傅龙龙;王义兵;余月;习海波;刘伟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浓度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57488A的关系.方法:对215例冠心痛患者(冠心痛组)和95例健康人(对照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GF浓度,SASP-PCR法检测其基因C57488A多态性(CA型、AA型、CC型),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HGF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血清HGF浓度增高,与血管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建立呈正相关,在CC基因型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结论:HGF C57488A基因CC型携带者更易患冠心病,其侧支循环的建立亦更加充分.
作者:孟影;王邦宁;周炳凤;胡泽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23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21例术后行放化疗.结果: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有:患侧颈部皮肤呈桔皮样改变(14例)、溃疡(9例),患侧头部牵拉痛(7例).术中见颈部各层解剖间隙消失,胸锁乳突肌萎缩,肿瘤与颈鞘粘连,颈内静脉变形或闭锁.术后22例术创延期愈合(15~72 d),1例因肿瘤残留术创不愈.随访至2012年3月,23例患者无瘤生存15例,远处转移6例,局部复发2例,其中带瘤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侵犯皮肤可选择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兰桂萍;司勇锋;覃扬达;邓卓霞;黄波;李冰;杨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前列腺癌转移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前列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其中原发性局限性前列腺癌样本61例,前列腺转移癌样本25例,利用BRB-ArrayTools软件、STRING、ToppGene、GOEAST、DAVID等工具对前列腺癌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BRB分析筛选出210个前列腺癌转移差异基因,其中上调84个,下调126个.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R、FOS、JUN、ACTB、FN1、MYL9、MYH 11、MYLK、SPP1等基因以及Rho GTPase调节细胞骨架通路、整合素信号通路、钙粘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在前列腺癌转移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为下一步实验提供些有价值的线索.
作者:李铁求;杨宇;李琦;邹亚光;石嵘;毛向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主要保护因子,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上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以升高HDL为重要靶标.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此认识提出质疑,在全身性炎症或代谢性疾病中,HDL的抗As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表现出促As的作用,这主要与HDL的功能改变有关.本文就HDL的功能差异与As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翟振丽;马维红;李全忠;申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脊柱结核引起的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重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共18例(男8例,女10例)老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后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平均年龄为66(60~76)岁,平均病程8(6~14)个月.结核椎体位于T6~L5之间,其中单节段结核11例(男4例,女7例),双节段结核7例(男4例,女3例),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下肢疼痛、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l例,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4例.
作者:郭朝阳;陈云生;陈荣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患者男,61岁,因咳嗽、咳痰半年于2012年3月3日入院.患者半年来持续咳嗽、咳痰,咳痰夜间明显,呈白色泡沫样,量约150 mL/d,伴有间歇发热,体温38℃左右,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体温正常,但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改善.曾多次胸片及胸部CT提示左下肺实变影,病灶在整个病程中有所进展.病程中无胸痛,无消瘦,无咯血,无盗汗,无喘息,无气急.因咳嗽、咳痰明显入住我院.病程中纳可,两便如常.查体:T 36.8℃,P78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神志清,呼吸平,口唇及肢端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左右对称,两肺呼吸运动相等,语颤左下肺增强,叩诊左下肺实音,听诊左下肺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心脏、腹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无异常.
作者:刘伟春;孙嵘;倪军;袁玉屏;王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所合并的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锁孔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结果:6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为脑室内出血.共6枚动脉瘤,其中破裂者5枚,未破裂者1枚;3枚动脉瘤位于主干供血动脉,分别为前交通动脉瘤2枚、颈内动脉瘤1枚;3枚位于末梢动脉,分别为脉络膜前动脉瘤2枚、丘脑前穿动脉瘤1枚.4枚动脉瘤采用神经导航引导的锁孔手术夹闭,2枚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所有患者均获良好疗效.结论:对于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所合并的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个体化地选择锁孔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卿;孙超;陈延明;陈爱林;许亮;兰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microRNAs (miRNAs)是1993年Ambro教授在研究线虫发育时序时先发现的.miRNAs与其靶mRNA分子组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参与机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心血管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生理或病理过程[1].多种miRNAs在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高度表达,影响VSMCs的转化,增殖和迁移等过程[2].miRNAs在VSMCs异常增生所引起的增生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在VSMCs 中特异性表达的miR-21、miR-143、miR-145、miR-221、miR-222、Let-7miRNA、miR-26a、miR-31、miR-146a对VSMCs增殖的影响.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1-9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6例,术前行Allen试验均阳性,随机均分入桡动脉入路组(63例)或股动脉入路组(63例).详细记录手术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无差异,出现血管并发症11例(8.7%):桡动脉组2例(3.2%),股动脉组9例(14.3%),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股动脉组低(P<0.05)、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均P<0.01),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PCI较传统经股动脉入路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预后好,广泛普及可行且安全.
作者:杨俊;张存泰;王冠;王金丽;袁俊强;代运国;孙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