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雄;尚惺杰;朱雅碧;黎红光;陈光兰;徐芳
快速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缩短其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此理念一提出就备受关注.为使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能够快速有效康复,Krohn等[1]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采用一独特的麻醉和治疗方案,并受到Engelman等[2]的广泛推崇,继而产生了快速康复心脏外科(fast-track cardiac surgery,FTCS),其定义为针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各种优化方法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到出院的一个快速围手术期流程.
作者:王晓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可侵犯脊髓前角、脑干及皮质运动神经元等,而致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ALS人群患病率(0.8 ~ 7.3)/106,年发病率约(0.2 ~ 2.4)/106,男女之比为(1.4 ~ 2.5)∶1,平均存活时间一般为31 ~ 43个月[1].ALS主要为散发型,5% ~ 10%为家族型,在20%的家族型患者中,有明确的SOD1基因突变.关于ALS的病因假说主要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假说、遗传基因假说、自体免疫假说、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等[2].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可治愈此病,其治疗困难的原因在于:(1)ALS潜在的病因尚不明确;(2)运动神经元的弥漫性死亡;(3)疾病诊断之前即存在线粒体、神经元变性的慢性原因.利鲁唑是目前唯一推荐用于该病的药物,但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ALS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全交界;陈卓铭;姚滔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和护理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8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40例,开腹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从术中和术后脏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近期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A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程度、切口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P < 0.05);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医源性损伤和吻合口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但腹腔镜术中和术后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与术前心肺基础疾病严重度显著相关,而与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具有相对优势,但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宜慎重,与麻醉师协同进行个体化评价十分必要;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改善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老年直肠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周业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以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非肝硬化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患者60例,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骨髓学诊断.肝硬化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按照骨髓增生度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度呈多样性,以增生明显活跃和增生活跃为多,肝硬化骨髓细胞学诊断呈多种类型.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与非肝硬化组的增生度分级不全相同(P < 0.01),骨髓细胞学诊断类型构成不全相同(P < 0.01).肝硬化患者骨髓增生度分级不同组间粒红比、粒系、红系、巨核细胞数不全相同(P < 0.01),明显活跃组粒红比、粒系低于活跃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活跃组(P < 0.01);活跃组粒红比值低于减低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减低组(P < 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骨髓增生度分级与骨髓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数相关,随着增生度分级下降,粒红比对应升高,骨髓红系、巨核细胞数对应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反映血细胞异常;骨髓学诊断意见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向治纬;谢会忠;余丽君;田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结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差异,探讨FTS联合腹腔镜的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FTS联合腹腔镜手术(FTS+腹腔镜组),B组采用FTS开腹手术(FTS组),两组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同B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3 d vs 2.6 d)、排便时间(3.1 d vs 3.5 d)、术后住院时间(4.1 d vs 4.5 d)略有缩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费用显著增加(3.6万元 vs 2.3万元),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再入院率(1/40,2.5%)稍低于B组(2/40,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FTS指导下的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康慧鑫;陈俊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Van Neck病是一种发生于坐骨耻骨结合处的骨骺病,于1924年由Van Neck首先确认,并提供了病理诊断,故后人以其名字命名该病[1].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国内报告病例42例[2-4],所以该病临床上并不多见,有时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1,4],笔者曾见误诊为骨肿瘤给予手术治疗的病例,为此,有必要整理我院2000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并报告如下,以防止临床再次出现误诊误治现象.
作者:何登伟;俞伟杨;朱烨;朱科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盆底静脉曲张患者影像指标与临床症状关联性,以期为临床医生客观评价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提供影像学佐证.方法:对146例盆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常规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层及两侧血流、附件区及盆底静脉丛,测量扩张迂曲静脉的范围及宽内径,检测血流频谱,进行影像学分级诊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测量,观察影像学分级与疼痛积分的关联性.结果:不同影像学等级盆底静脉曲张患者症状积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5),且影像学等级越高患者症状积分越高;同时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彩超检查所得静脉内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盆底静脉曲张患者影像指标与临床症状可能具有一定关联性,值得进一步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施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山莨菪碱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30例门诊纤维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年龄65 ~ 83岁,分为两组.A组检查前10 min静脉小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10 mg,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检查开始前5 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 ~ 3 mg和芬太尼1μg/kg.检查中有疼痛表现时,追加瑞芬太尼0.2 μg/kg.检查结束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2 ~ 0.3 mg,纳络酮0.2 mg.分别记录检查前即刻(T1),检查开始5 min(T2),检查结束(T3)时的HR、MAP、SpO2、镇静评分,大VAS评分、肠痉挛程度、入镜时间、瑞芬太尼总量及心动过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两组各时点MAP、SpO2、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A组各时点HR明显高于C组;A组没有肠痉挛,C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肠痉挛;A组入镜时间(6.7 ± 1.4)min明显短于C组(11.1 ± 3.7)min;A组瑞芬太尼总量(0.2 ± 0.1)μg/kg明显少于C组(0.4 ± 0.2)μg/kg;A组VAS有减小趋势,没有出现心动过缓.C组检查中有3例出现程度较轻的心动过缓(低心率53次/min).结论:伍用山莨菪碱,能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缩短入镜时间,保持循环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
作者:刘芳;潘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57例,ⅢB期38例)先接受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再行3D-CRT(总剂量64 ~74 Gy,中位剂量68 Gy) + 同步紫杉醇化疗.结果:诱导化疗有效率为46.3%.同步化放疗后有效率为71.6%.全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1个月和10.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2%、35.8%、18.9%和41.1%、14.7%、6.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治疗后失败主要为肿瘤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结论:诱导化疗后3D-CRT+紫杉醇单药同步化放疗不可手术的Ⅲ期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占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吸入抗生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随机对比分析联合使用吸入性抗生素和单独使用静脉抗生素治疗VAP的临床效果.我院ICU的VAP发生率为25.8%,187例VAP患者被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吸入抗生素联合静脉抗生素,B组单独使用静脉抗生素.结果:A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临床治愈率、痰培养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病死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使用吸入性抗生素能更有效的治疗VAP.
作者:柳梅;郑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hs-cTnT、cTnI和CK-MB的阳性率,得出对NSTE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NSTEMI患者hs-cTnT、cTnI及CK-MB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 0.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hs-cTnT、cTnI和CK-MB的AUC分别为0.908、0.851、0.78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2 ~ 0.985、0.763 ~ 0.939、0.695 ~ 0.883.(3)hs-cTnT以14 p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6.8%.而cTnI诊断临界点为0.08 ng/mL时,灵敏度为37.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6%.CK-MB以4 ng/mL 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25.9%,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79.2%.结论:hs-cTnT对NSTE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cTnI和CK-MB,有利于早期筛选NSTEMI患者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崔文娟;卢成志;唐志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手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的复发率仍较高.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资料, 探讨疝复发的原因及手术方式.
作者:黄文彬;陈伦宽;周凌阳;韩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67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行动力髋螺钉(DSH)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坚;周世英;张力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择期胃肠道手术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公认,可明显改善术后脏器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甚至降低术后并发症.但是,目前国内外甚少关于FTS在急诊手术中应用的研究.本研究将探讨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2位,病死率排第5位[1].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阶段、多基因调控异常的过程.研究[2]表明miRNA在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miRNA能够识别特定的目标mRNA,并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过程而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参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iRNA的表达谱亦存在组织特异性,其差异性表达谱的研究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其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文凡;刘朝奇;佐满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两组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 d vs 4.7 d)、排便时间(3.2 d vs 5.1 d)提前,住院时间(4.5 d vs 7.8 d)缩短,住院费用降低(6.5千元vs 9.3千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FTS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 < 0.05).FTS组肺部并发症(1/32,3.1%)显著低于传统组(5/30,16.7%,P < 0.01),其余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FTS组略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TS应用于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赵为国;柯永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经闭孔中段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226例接受TOT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术患者207例,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盆底重建术患者19例.随访时间3 ~ 51个月,平均20.2个月.填写经过验证的短表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治愈率94.7%,有效率97.3%;终随访结果:治愈率90.3%,有效率92.9%.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 < 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 < 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 < 0.05),但29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2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尿频和尿急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Qmax及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 > 0.05).结论:TOT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法.抗尿失禁术后患者系统的随访对于潜在并发症的提示至关重要.
作者:孙峰;方平;孙光;王岩;周煦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我院近两年烧伤患者细菌学送检标本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结果:共检出不动杆菌91株,(1)标本分布:创面分泌物株数67.04%,痰液株数16.48%,导管株数7.69%,血液5.49%,其他3.30%.(2)菌株类型:鲍曼不动杆菌75.82%,醋酸钙不动杆菌12.1%,溶血不动杆菌6.59%,洛菲不动杆菌5.49%.(3)耐药情况:产酶菌株共58株,对19种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89.12%,不产酶菌株33株,平均耐药率58.56%.结论:不动杆菌是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率高,加强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静;张才成;邹海虹;黎进;廖晚珍;李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合适的目的基因和能将目的基因送入靶组织或靶器官的载体系统.目前慢性疼痛基因治疗中常用的有反义寡核普酸(antisenseoligonueleotide,asODN)技术和RNA干扰(RNAi)[1]技术,而这些技术成功的运用有赖于靶向、高效的载体系统.因此积极发展新型高效、特异性强的靶向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载体系统主要分为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两大类.由于病毒载体的安全性问题,现在更注重于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的研究,现就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这这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春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家兔烫伤皮肤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家兔18只,每只4个创面,随机标记设为空白对照组(A组)、EDS组(B组)、MSCs(C组)、EDS+MSCs(D组).烫伤后5、10、15 d各处死6只家兔,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烫伤后5 d,B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组,B、D组炎性细胞浸润度显著低于A组.烫伤后10 d,各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炎性细胞浸润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烫伤后15 d,B、C、D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A组.结论:EDS联合MSCs对家兔烫伤皮肤有促愈合作用.
作者:张子良;吴旭;张军花;张元中;冯长江;李军;吴霞;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