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营;陈智;陈苗苗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外营养治疗手段对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的影响和不同营养方式与生长发育情况的关系.方法: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超低出生体重儿)按照肠外营养(PN)应用的时间分为两组,组1:PN<10 d,平均(4.97±2.25)d,共计37例;组2:应用PN≥10 d,平均(14.11±5.70)d.共计47例.记录两组出生体重及住院期间的体重变化(每天测量1次),逐日记录两组生后4周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液体及能量摄入量,比较分析两组生后4周内的营养摄入和生长情况.结果:组1在生后第2、3、4周摄入能量、总液体量、蛋白质、脂肪均大于组2,组1能量早于组2达到120 Kcal/(kg·d),而生后第1周两组则相差不大.且早期建立肠内营养、PN时间短的婴儿体重下降幅度小,平均体重增长快,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早,体重较早达到出院标准(2 000 g),住院时间短.结论:早期进行胃肠道喂养、应用PN时间短的营养方式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及营养素以满足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凌雅;钱燕;姜赛芝;余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疗效及舒芬太尼的合适浓度.方法:对12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硬膜外镇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其中S组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S1组:0.5μg/mL、S2组:0.75μg/mL、s3组:1.0μg/mL).记录各组镇痛0、10、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镇痛不良反应、产程、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也优于F组(P<0.05).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组的有效镇痛率及患者满意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S1>S2>S3,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合适的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
作者:裴晓红;童成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鉴别腕背隆凸综合征和腕背腱鞘囊肿,以减少误诊率.方法:2007年以来我门诊手术处理腕背腱鞘囊肿102例,其中复发17例,11例经再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另外6例手术后再次复发,后经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为腕背隆凸综合征.结果:6例患者分别行手术治疗.切除腕背滑囊及凿除增生骨质,随访5例患者均无复发,4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例患者仍感腕背疼痛、腕无力.结论:腕背隆凸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绝大多数患者以腕背逐渐增大的囊性包块就诊.临床上极易误认为是单纯的腱鞘囊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经第2、3腕掌关节背侧切线位x线片即可资以鉴别.
作者:孙洋;李涓涓;朱国新;赵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针刺拮抗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上肢PNF技术,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别评定上肢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偏瘫上肢的痉挛程度均较前降低(P<0.05),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可有效减轻患者偏瘫上肢的痉挛程度,提高其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润妹;宋成宪;李舜;刘小蓝;习丽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dx2小分子干扰RNA(Cdx2-siRNA)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Survivin、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Cdx2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以及阴性对照siRNA.将人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和Cdx2-siRNA组分别用LipofectamineTM 2000将阴性对照siRNA或Cdx2-siRNA成功转染进细胞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24 h时MGC-803细胞凋亡的变化,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胃癌MGC-803细胞中Survivin和Caspase-9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dx2-siRNA组MGC-803细胞的凋亡率为(12.5± 0.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Cdx2-siRNA组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14±0.04)和(0.51 ±0.1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Cdx2-siRNA组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98 ±0.24)和(1.78 ±0.4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x2-siRNA促进人胃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的表达、增强Caspase-9的活性有关.
作者:杨杰;王晓通;谢玉波;肖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于产后6 h定时给予乳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罗琳雪;韦桂源;黄凤形;林梅;方文珠;梁少英;陈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用于原发性中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比较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论文合计3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激素加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与对照组(激素加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相比:复发率较高[RR=1.64,95%CI(1.06,2.54)],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R=0.51,95%CI(0.36,0.73)]较低,诱导缓解失败率、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女性患者闭经、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与连续口服相比诱导缓解效果相似,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邓进;廖蕴华;霍冬梅;伍巧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作者: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5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121例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而对照组137例未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呕吐、退热和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治疗3 d后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呕吐、退热改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3 d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刘仁红;肖毅;张荣贵;邱其周;刘红霞;曾文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人工设计合成的抗菌肽PGG与它的酰胺化产物PGG-NH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CIS的方法,以天然蜂毒肽Melittin为对照,测定抗菌肽时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在不同盐浓度及不同MgCl2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使用5%的红细胞悬液,与抗菌肽混合孵育后540 nm的吸光度评价溶血性,用超声完全溶解后红细胞悬液作为评价标准.结果:PGG-NH2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MIC为4-8 μg/mL和8~16 μg/mL;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NaCl和MgCl2浓度对PGG-NH2活性的影响小于PGG;100 μg/mL PGG-NH2的溶血性小于10%.结论:PGG-NH2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比PGG耐受更高的离子强度,同时具有更低的溶血性.
作者:陈曼;胡启飞;吴民泸;代娟;赖翼;段佳慧;陈登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途径与方法的选择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术前经超声、CT、MRI检查有10例,单行超声检查15例,行超声和MRI检查25例,依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途径与方法.结果:影像检查提示腔静脉阻塞型39例,肝静脉阻塞型6例,混合型5例.选择从股静脉途径行腔静脉戍形术24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3例,肝静脉成形术2例;从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途径行腔静脉成形术17例,肝静脉成形术9例.结论:重视术前的影像检查,可指导介入治疗途径及方法的选择,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黄加胜;王煊;陈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深Ⅱ度及混合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一直是烧伤外科学领域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如治疗不当多遗留瘢痕、形成各种挛缩畸形[1].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以保留变性真皮并移植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度创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
作者:李华涛;李强;海恒林;吴胜刚;边琳芬;王黎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门静脉入路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加热的化疗药物和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经门静脉入路联合经肝动脉热灌注和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术后复查CT、MRI,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18、24个月,联合组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穿门静脉入路联合经肝动脉热灌注治疗肝转移癌疗效比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李珂;贺会江;孙高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创伤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FTS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术后脏器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而并不增加甚至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病死率[1-4].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同层动态对比增强技术研究对比剂在肺动脉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84例患者按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分为2.0 mL/s组、3.0 mL/s组,对比剂注射时间均为30 s,绘制肺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DC),对肺动脉TDC形态进行判读.并根据胸部增强CT判读有无肩部周围侧枝静脉对比剂充盈;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肺动脉TDC均可见峰值平台期;(2)随着对比剂注射速率的增加,肺动脉TDC无上升的平台期数量有所减少;(3)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缓慢上升或无上升与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相关.结论:(1)绝大多数情况下,肺动脉TDC均出现峰值浓度平台期,无论是缓慢上升的平台期或无上升的平台期;(2)有无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可能是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闫昆;张彩伢;陈国平;沈立;施俊华;干放;季伟刚;杨铁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术后8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压力泵驱动下肢循环.结果:试验组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x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妇科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下肢用充气压力泵作间歇循环驱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易芬兰;黄慧英;王丹;钟清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循证小组,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佳证据运用于循证护理实践.结果:82例患者中有效者73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我们对患者的护理更细致、规范,同时对培养护士循证医学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施循证护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倩;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与目测法检测临床标本血清指数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覆盖不同血清指数水平的3份临床标本评价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指数的精密度.随机抽取10份生化标本请5位检验人员用目测法检测血清指数,评价不同检测人员之间观察差异.随杌抽取1 967例临床生化血清标本,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测定脂浊指数、溶血指数和黄疸指数,同时5位检验人员用目测法检测每份标本的脂浊、溶血与黄疸情况,结果用正常、中度与重度表示.kappa检验评估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与目测法检测血清指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检测血清指数在3个不同水平呈现出几乎完全的一致性.不同检测人员之间用目测法检测血清指数仅现中等水平的一致性.目测法评估溶血指数的一致程度好(平均加权κ=0.573),黄疸指数低(平均加权κ=0.457).目测法和自动化法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指数为中等一致.平均加权系κ分别为数:0.549、0.439和0.552.结论:目测法检测血清指数的结果主观且不可靠,血清指数的检测应被自动化检测法所取代.
作者:李有强;龙海峰;张云燕;张彬;曾建明;龙一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全球性上升的趋势.
作者:蓝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克隆Nestin基因启动子序列,并研究其调控能力.方法:用高保真酶PCR扩增出小鼠Nestin启动子全序列、核心序列,pcDNA3.1质粒双酶切切掉CMV启动子序列,将Nestin基因启动子序列插入到原CMV启动子位置,pEGFP-N1质粒双酶切下EGFP序列,克隆入pcDNA3.1多克隆位点中,重组构建质粒,分别用Nestin启动子全序列和核心序列调控EGFP基因的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转染Nestin+细胞和Nestin-细胞,观察EGFP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出Nestin基因启动子全序列和核心序列.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正确.二序列皆能调控EGFP在各种细胞内的表达.结论:Nestin基因启动子全序列和核心序列具有非特异性调控能力.
作者:张丽;袁红花;袁凤刚;朱孝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