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勇;符碧琪;徐丽瑶;罗辉;张占民

关键词:癌, 非小细胞肺, 卡培他滨
摘要:目的:采用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有效的28例晚期NSCLC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给予低剂量卡培他滨片1 g/d,2次/d,连用21 d,休7 d为一疗程,共6 ~ 10疗程.结果:28例患者可评价临床疗效,无完全缓解(CR)患者,2例获得部分缓解(PR),稳定(SD)21例,总有效率(ORR)7.1%,临床获益率(CBR)82.1%,中位至肿瘤进展时间(mTTP)5.2个月,中位生存期(OS)13.6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缺乏、贫血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5.0%、39.3%和14.3%.结论:低剂量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NSCLC腺癌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为晚期NSCLC 患者后续治疗维持疗效寻求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晚期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

    暂停是指呼吸暂时停止时间>20 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发绀.为探讨新生儿晚期呼吸暂停的特点,现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50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春燕;杨慧敏;唐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方法:69例MS患者和63例正常糖调节(NGR)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血清Apelin含量,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S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升高,确诊2型糖尿病MS组明显高于糖调节受损的MS组(475.8 ± 37.3 vs 451.5 ± 54.7)ng/L(P < 0.05)和超重/肥胖者(475.8 ± 37.3 vs 430.3 ± 52.1)ng/L(P < 0.01),且均高于NC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ln(HOMA-IR)、BMI和TC是血清Apelin独立相关因素(r2分别为0.459、0.494、0.293,均P < 0.05).结论:MS中多种代谢成分异常与血清Apelin升高密切相关,其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加重所致.

    作者:孙桂丽;黎英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42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经化疗及伽玛刀治疗的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经Log-rank检验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其中经术前健康状况自我评分标准(KPS),证实KPS > 80分以上及继发性患者的生存期比较长.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性质是影响生存期的预后相关因素(P < 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术前KPS评分、肿瘤性质有密切相关,治疗方式从生存曲线显示联合放疗和联合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

    作者:陈志昇;刘灵慧;李晋;李卫;陈善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诸因素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4.5%(57/12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及术前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χ2 = 19.404,P < 0.001)、肿瘤T分期(χ2 = 29.468,P < 0.00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即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期是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手术方法、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包向东;程恒金;周慧洁;陈亮;颜王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42例回顾性分析

    右半结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多样,部分表现为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征象,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延误早期治疗.本组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结肠癌的漏诊及误诊率.

    作者:邓桃枝;韩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观察路径组和回顾性病案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经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后,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回顾性病案组(非路径组)缩短(P = 0.008),路径组总费用较高于回顾性病案组总费用(P = 0.100),其中中药费(P > 0.05)、中成药(P < 0.05)、化验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升高.西药费(P > 0.05)、检查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降低.肾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P > 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有助于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其对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仍有待长期的随访研究和开展平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蕾;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浆中microRNA-122与肝癌手术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中microRNA-122(miR-122)表达量与肝癌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20例健康人与30例肝癌患者术前miR-122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然后对30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血浆中miR-122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 miR-122在术前患者血浆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 0.05).(2)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浆中的miR-122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呈正相关R > 0.7(P < 0.05).(3)术后第1天血浆miR-122表达水平与是否阻断第一肝门、切除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 < 0.05),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无相关性.结论:血浆miR-122可能作为反应肝切除术肝功能损伤的一种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倪航航;向邦德;高军平;黎乐群;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数据库中关于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RCTS共7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碱化血液)37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9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碱化血液组的治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对于患者继发肺水肿、脑水肿、电解质混乱等并发症方面,RCTS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传统质量方案,碱化血液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存活率,且不增加发生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性,可作为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阵;胡念丹;易欣;许懋;苏德振;徐翊;李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麻安定镇痛药在术后镇痛的应用

    我院应用术后镇痛泵给药治疗术后疼痛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疗效与副作用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5岁.开腹手术45例,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

    作者:徐民华;王剑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早期脓毒症大鼠肺AQP1基因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异丙酚治疗早期脓毒症时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对TNF-α的影响.方法: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组(N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 + 异丙酚组(LP组),每组20只(n = 20).每组再根据注射药物后1、2、4、8 h的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T1、T2、T4、T8亚组 (n = 5).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留取肺标本,以RT-PCR及相关软件分析各组AQP1 mRNA 表达;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浓度.结果:脂多糖对肺AQP1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在注射1 h后表达明显减少(P < 0.05),2 ~ 8 h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 < 0.05);异丙酚能使脓毒症大鼠AQP1基因上调(P < 0.05),在早期(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TNF-α浓度,L组注射LPS后1 h TNF-α血清水平骤然升高至峰值(P < 0.05),至4 h后渐趋平稳,但各时间点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异丙酚治疗组各时间点TNF-α值较L组明显降低(P < 0.05),于1 h 后渐升高,于4 h达到峰值(P < 0.05).结论:注射LPS 1 h后可迅速下调肺组织AQP1基因的表达和使TNF-α血清水平骤然升高至峰值;异丙酚治疗脓毒症大鼠后,早期(1 h后)肺组织AQP1 mRNA表达明显上调,降低了TNF-α浓度.

    作者:雷贤英;甘辞海;钟庆;王丽;孙双春;周淑敏;缑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移植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沉积于肝、神经等组织引起损伤,其致病基因ATP7B主要在肝脏表达,药物治疗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移植治疗可以提供正常肝组织,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铜代谢障碍.目前移植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作者:胡峰;许芳;高普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腹腔脓肿1例

    患者男,57岁,有高血压病史12年,03年查血肌酐>1 000 μmol/L,诊断为尿毒症.即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方案: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时间4 h,肝素钠抗凝,常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 20 mg 口服 2次/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3 ku皮下注射3次/周;左卡尼汀注射液1 g静推3次/周.入院前1周无诱因下开始出现下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胃内容物,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既往有丙肝病史.

    作者:郝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上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较少见,一般表现为突发颈痛、斜颈、活动受限,容易与肌性、骨性、视力障碍性斜颈相混淆,往往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早期正确诊疗预后较好,延误诊治可残留颈部强直和颅底宽畸形.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11例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体会如下.

    作者:涂应兵;李志华;汪波;高泓一;王辉;文渊;聂涛;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程演变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6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ATB1与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SATB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与69%,其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31,P = 0.008,P = 0.001),与是否绝经无关(P = 0.272).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11,P = 0.02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SATB1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32).结论: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程演变及ER、PR的表达密切相关,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兴杰;张杰;牛娜;李文通;张式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检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急性发作中高度组EOS数量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诱导痰EOS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杨海;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吴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8患者中,单发病灶5例,两个及以上病灶3例,共15个病灶.大径0.6 ~ 15 cm,其中< 3 cm者8个.病灶边缘清晰光整10个,并见假包膜;不清晰5个.平扫为低和稍低密度,均匀4个,不均匀11个,见坏死囊变3个和脂性密度影6个,CT值在-5 ~ -33 HU.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微强化11个,明显强化4个;均匀强化4个,不均匀强化11个.门静脉期10个病灶持续强化,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减退.结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CT征象缺乏特征性,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

    作者:金瑞军;陈祖华;陈瑶;李运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负性生活事件对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和自制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2695名新疆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低于60分占18.33%,总均分为(73.16 ± 13.40)分.无、少和多负性事件组的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6.00 ± 12.71)、(71.03 ± 13.23)和 (58.47 ± 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04.215,P = 0.000).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低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 -0.299,P = 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失恋(OR = 2.318)、离婚(OR = 2.767)、家庭经济出现问题(OR = 2.086)、丢失贵重财物(OR = 2.447)、住房紧张(OR = 1.370)、对现职工作不满意(OR = 1.946)、上下级关系紧张(OR = 2.126)、与同事邻居不和(OR = 2.447)和发生事故、意外惊吓、自然灾害(OR = 2.889)等9项是影响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较低,与多种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周增桓;屈荣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全组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 ~ 55岁,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随机双盲分为两组(n = 30):M组单次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缓慢静注≥30 s)、C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苏醒和拔管时间、镇静评分和拔管期咳嗽发生率及咳嗽严重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M组在苏醒期的咳嗽发生率(43% vs 70%,P < 0.05)和严重程度均明显减轻,躁动或不自主运动发生率明显降低(17% vs 43%,P < 0.05),血压和HR也明显降低和减少,P < 0.05.结论:全麻苏醒拔管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会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且能降低气管插管所致的咳嗽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顾美蓉;张兆平;房宁宁;高宏;孙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去甲斑蝥素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周期阻滞作用.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观察NCTD对Raji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增殖抑制情况;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法观察NCTD对Raji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aji 细胞周期变化.结果:NCTD抑制Raji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 < 0.05),但是对单个核细胞增殖无影响(P > 0.05);NCTD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P < 0.05),NCTD使 Raji细胞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和S期细胞减少.结论:去甲斑蝥素能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产生G2/M期阻滞,且对Raji原始干祖细胞有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瘤制剂作用于人Burkitt淋巴瘤.

    作者:余莉华;曾雅莉;贺艳杰;胡亮杉;宋朝阳;郭坤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少见类型淋巴瘤2例

    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CL)均为发病率低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以外周血和骨髓浸润首发时难以鉴别,往往造成误诊.但三者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截然不同.此2例为典型少见病例中的疑难病例,对加深疾病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继霞;方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