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任晓红;辛红英;王军焕;钱新宏

关键词:
摘要:自2002年底始,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此病较容易发展为肺功能障碍,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WHO将此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为一种新病种的流行,儿童也被累及,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较轻,SARS在儿科范围的特点值得儿科医务工作者总结和研究,现对国内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作一概述.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链免疫反应法(ELISA)测定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Hp尿素酶抗体.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Hp阳性率为79.8%;Hp阳性组2型糖尿病的首发时间明显晚于Hp阴性组,而腹胀、反酸、嗳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糖尿病症状、FBG、PBG、HbA1C水平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Hp阴性组无显著差异;且不同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p阳性率无差异.结论伴Hp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症状较无Hp感染者明显,但其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发生无影响.对有胃肠动力障碍相关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亦需根除Hp.

    作者:王玉君;张霞;杨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苏诺治疗急性意识性障碍6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应用苏诺治疗急性意识障碍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生;龙良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约80%的患者发生在卵巢组织,常导致不孕.为了提高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葛丽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或单纯膀胱肿瘤切除术,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均给予预防性正规膀胱灌注化疗1~2年,定期复查膀胱镜,平均随访4年,均未复发或发生膀胱恶性肿瘤.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罕见的泌尿系良性肿瘤,确诊依靠仔细的术后病理检查.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手术可治愈,复发率低,预后佳,如能明确诊断,术后频繁、长期的随访并非必要.

    作者:张凯;潘曙光;范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浅谈开展术前诊视及术前讨论的整体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一种新的整体护理已在我国广泛开展.手术室工作如何适应整体护理、也是一个值得探讨问题.

    作者:张庭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主要的疾病之一.在肿瘤治疗中,化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合理的联合化疗虽能大程度发挥细胞毒作用,但都因多药耐药性[1~4](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出现而宣告失败,因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且国内外已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检测工作.

    作者:田春艳;张凤春;姜国欣;蒲延秋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氯丙嗪治疗胆绞痛98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1999年9月~2002年1月间,共收治98例应用氯丙嗪治疗胆绞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许天温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68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68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40例,住院2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大58岁,小12岁,平均年龄34.19岁;病程长2年,短15天.

    作者:刘文坚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SARS对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防范机制的几点启示

    目前,SARS防治工作又到了关键时刻,各级政府给予非典防治以高度关注.SARS作为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

    作者:王猷金;刘莹;党勃;乔正福;苗中水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腺性膀胱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30例腺性膀胱炎,均经尿道等离子电切以及抗肿瘤药THP保留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随诊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18例;好转10例;2例复发;无一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早期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后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郑杰;郝东方;贾东升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他杀溺死案件112例回顾性研究

    溺死是自杀者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他杀溺死的案件也时有所见,大多是罪犯用各种暴力手段使被害人失去抵抗力后投入水中或趁被害人不备推入水中溺死,而伪装自溺或意外落水,从而逃避罪责.

    作者:舒玲华;李兴发;范维钧;陈新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单向释药口腔溃疡贴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治疗口腔溃疡的醋酸地塞米松(DA)双层缓释贴片剂.方法将醋酸地塞米松、卡波普、糊精、硬脂酸镁、丙烯酸树脂、二氧化钛、黄色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P)等经一定工艺,形成由可溶性粘附性高分子材料及不溶性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新颖双层粘贴片,并作含量测定及缓释透粘膜实验.结果可溶性高分子组成的含药粘贴层粘贴性能好,能延缓DA在口腔内的溶解,延长DA的作用时间,吸收效果好,剂量低,不良反应少.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保护层,可使药物在口腔内缓慢溶解,减少苦味,防止不适感,增加作用时间,提高疗效.结论 DA双层缓释贴片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药物醋酸地塞米松的新剂型.

    作者:马晓蓬;刘国勤;宋培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血塞通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我国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病变主要累及颈椎骨,椎间盘和周围韧带及纤维结构,伴有较明显的脊神经根和脊髓病变而导致一系列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其中较多见的一种,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椎动脉痉挛或硬化、椎动脉被周围组织挤压等,使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引起脑血流减少,出现脑供血不足.

    作者:胡英;张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笑气对第一产程活跃期分娩镇痛100例临床分析

    分娩疼痛是产妇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减轻或解除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消除产妇因害怕疼痛而要求剖宫产的情绪,是当今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笑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分娩,效果显著.

    作者:赵霞;刘善娜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SCC-Ag临床评价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监测宫颈癌放疗患者血清SCC-Ag(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值的变化,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对疗效及预后作用,并进行影响SCC-Ag值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对45例有治疗前后血清SCC-Ag值等完整资料的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疗前SCC-Ag阳性率为71.11%,放疗后阳性率为37.78%.放疗前后SCC-Ag数值均为非正态分布,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发现放疗后SCC-Ag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Step-Wise Regression分析表明癌症分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SCC-Ag值的重要因素.结论监测宫颈鳞癌放疗患者的血清SGG-Ag水平具有一定的证实疗效和推测预后的作用,并进一步证实了临床上有效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张锐梅;周芙玲;李明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对230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LCAF)和常规放疗组(CF),统计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放射毒副反应.结果 1、2、3年局部控制率,CF组分别为38.5%、27.4%、20.5%;LCAF组分别为68.5%、60.8%、4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2、3年生存率,CF组分别为40.8%、25.6%、18.0%;LCAF组分别为72.5%、50.8%、41.2%.二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射毒副反应:LCAF组Ⅲ度放射性食管炎多于CF组,反应高峰在疗程第5~6周,二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LCAF方案放射治疗食管癌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方面显著高于CF组.而放射毒性反应无明显提高,故LCAF可以作为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肿瘤细胞在受照射后加速再增殖,细胞周期再分布,加上乏氧细胞再氧合使肿瘤细胞集群对放射治疗再敏感化,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提高治疗增益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作者:李前文;杜云翔;闻旭阳;韦淑贞;王正军;周后龙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儿童胃肠造影6000例投照技术研究

    目的通过6000例小儿消化道造影技术的分析,找到疾病影像诊断佳造影方案.方法在钡餐造影选择、儿童造影的准备、造影中佳角度和位置以及造影辅助药物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提出了针对儿童生理解剖特点,选择优化检查方法的观点.结论提高了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降低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盛茂;周珉;王斌;杨华元;蔺启涛;陈方;王琪;陆双全;李京恩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高渗糖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高渗糖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77个)囊肿>2cm的肾囊肿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B超定位下,用细腰穿针穿刺,抽净囊液,注入50%葡萄糖注射液,为抽出囊液量的25%,术后2个月、3个月、4个月B超复查.对照组在B超定位下用细腰穿针穿刺,抽尽囊液,注入抽出囊液的25%无水乙醇,术后2个月、3个月、4个月B超复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48.57%,有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38.09%,有效率88.89%,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为14.3%,对照组为73.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引导下高渗糖硬化治疗肾囊肿是一种有效的、不良反应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忠元;李勇;罗红缨;张剑波;刘火旺;吴利文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ml静滴,1日1次,连用3周.结果观察发现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但两组顿抑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作者:熊清萍;谭湘明;吕新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在人流钳刮术中应用

    在日常妇科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的,但妊娠的各种时间段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孕11~16周时间段的孕妇来说,以往的扩张宫颈钳刮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提倡人文关怀的今天,有必要对手术所存在的缺点进行探讨.

    作者:潘夏燕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