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的意义

杨金慧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败血症, 心肌肌钙蛋白-Ⅰ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的意义.方法对62例新生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 34例患儿cTnI阳性或同时合并CK-MB增高.结论新生儿窒息及败血症,即使无明显心衰表现,其外周血中cTnI阳性,亦提示心肌细胞已经存在不同程度损伤.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同一狂犬咬伤致2例不同结果的促因探讨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为世界性疾病,有着极高的病死率,几近100%.随着养犬数量极剧增加,加之缺乏有效管理,狂犬病的发病例数日益增多.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高居传染病死亡率之首,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有必要探索一下狂犬病发病的各种促发因素.本文对一对夫妇被同一犬咬伤后所致两种不同结果的实例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黄燕;谢国春;李俊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敏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培美他尼联合氨茶碱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近年来,对于小儿哮喘,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解除气道缩窄,是提高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关键.现将我科2002年7月~2003年7月采用培美他尼合氨茶碱治疗儿童哮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张玉华;刘文运;周桂荣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34例临床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脑实质退行性疾病.据上海地区调查: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55岁以上为2.5%,60岁以上为3.46%,65岁以上为4.61%,其中AD占2/3[1].65岁以上老人发病的相对危险性(RR值)为5.35,与恶性肿瘤的5.58相接近.75岁以上RR值高于其他所有疾病[2].目前该病尚缺乏对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有效的药物.

    作者:周如倩;林水淼;王健;郁志华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鼻肠营养管在高位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高位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均于术中插入鼻肠营养管达十二指肠远端,术后第二天开始滴注营养液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术后静脉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5天、第10天监测体重、血浆蛋白.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白蛋白无明显差异,前白蛋白则存在明显差异(P<0.01);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肠营养管可为高位食管重建手术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并对术后并发症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尹秋伟;王善政;张洪福;彭书华;丛波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里素劳引起急性肝坏死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因口服里素劳后出现周身无力1周,皮肤及巩膜黄染3天于2001年11月28日收入院.该患者前1周患灰指甲自服里素劳8片后出现发热、周身倦怠乏力、厌食伴有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到附属医院诊治,经消炎、支持、对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入院前3天病人乏力、厌食逐渐加重,伴有腹胀,同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呈豆油色,无皮肤瘙痒,无四肢关节痛,无发热,无呕血及黑便,无鼻及齿龈出血,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时查体:急性病容,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86×109/L,RBC 4.01×1012/L,Hb 128g/L,PLT 139×109/L.尿常规、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肝功:ALT 449.U/L,AST 457U/L,γ-GT 74U/L,TBIL 173.1μmol/L,DBIL 168.13μmol/L,TP 76g/L,ALB 43g/L.肝炎各项分型:甲、乙、丙、丁型肝炎均检查阴性.

    作者:孙颖;矫铁文;贾立红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结节型肝癌有无包膜对经皮注入无水酒精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结节型肝癌(癌结节直径3~5cm)包膜存在与否对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入无水酒精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13例结节型肝癌分为有包膜和无包膜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包膜组的疗效和2年内生存率与无包膜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有包膜的结节型肝癌,如不宜手术,应首选B超引导下经皮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且肿瘤越小,包膜越完整则预后越好.

    作者:栾智勇;徐卫东;徐永茂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华枝睾吸虫病误诊胆管癌1例

    华枝睾吸虫病(肝吸虫病)在北方地区较少见到,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与胆管癌相似,易造成误诊.

    作者:刘立军;王立霞;刘英华;叶红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海带硫酸多糖对CP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海带硫酸多糖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小鼠用CP(环磷酰胺)处理成白细胞减少的模型,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0、50.、25和12.5mg·kg-1·d-1)的海带硫酸多糖,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白细胞计数;后处死小鼠,称脾脏重量.结果实验组小鼠的白细胞比对照组恢复的快,脾脏量重.结论海带硫酸多糖能很好的拮抗和预防CP所导致的白细胞下降.

    作者:王琪琳;曲爱琴;王海仁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左、右半大肠癌与肝转移灶分布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内转移灶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4年1月~200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00例大肠癌,同期135例伴有肝转移患者.结果 26例右半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转移灶分布在左、右肝和全肝的分别有3例(11.54%)、16例(61.54%)和7例(26.92%),而在109例左半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分别为17例(15.60%),35例(32.11%)和57例(52.29%).结论右半大肠癌肝转移主要分布在右肝,而左半大肠癌肝转移主要分布在全肝.

    作者:孙建伟;贾玲;杨昆宪;纳智明;陈居敏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草酸铂(Oxalipntin OXA)与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LFP方案草酸铂130mg/m2静滴3h,第1天;CF 100mg/m2,静滴,第1~5天(CF静脉点滴一半时接点滴5-FU);5-FU 5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天为一周期.结果全组CR 9例,PR 19例,NC 8例,PD 12例,RR 58.33%.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OXA联合5-FU、CF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且主要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宋秀云;赵丽波;朱春凤;崔桂花;冷霜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尿酸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136例脑梗塞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尿酸测定的观察,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136例)及对照组(96例)的颈动脉变化和测定血中尿酸及血脂各参数.结果 136例脑梗塞患者中95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发病率为69.84%.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酸、血脂的有关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结论尿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颈动脉超声是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动脉硬化的程度.

    作者:刘宏鸣;樊济海;顾秀莲;卢静;郑继红;王玲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逆行指背动脉蒂的指背岛状皮瓣邻指指端缺损的修复

    目的探讨一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自2000年4月~2002年1月,应用逆行指背动脉蒂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通过指蹼处两条指背动脉和掌背动脉的Y-V延长,使两条指背动脉串连起来,大大延长了血管蒂,从而可使皮瓣覆盖到指端的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易于推广,不损伤手指主要动脉.血管蒂长(长可达6~7cm),可较好地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娄宏亮;杨连根;韩守江;安小刚;苗杰;李晓东;琚童军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浅谈新时期医院档案人员素质培养

    21世纪是信息和网络科技时代.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档案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的时代,对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富有创新能力的档案干部队伍,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何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医院发展和档案工作的新形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夏珂;罗佩文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加味温胆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0例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中风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1998~2002年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威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前牙间隙症修复塑造口腔医学美学

    目的探讨光敏树脂修复前牙间隙症应注意的口腔医学美学问题.方法根据美学原理,用光敏树脂修复前牙间隙症58例.结果患者对修复后的满意率高达94.8%.结论在用光敏树脂修复前牙间隙症时应注意口腔医学美学的原则,符合美学原理的修复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林祥;唐以隆;梁桂枝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76例临床分析

    2001~2003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矫铁文;贾丽红;孙颖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探讨小柴胡汤加味制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对152例慢性肝炎病人进行了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把确诊的152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比较,ALT的恢复率疗效显著(χ2=11.83,P<0.01),反映肝纤维化的Ⅲ型前胶原肽和透明质酸酶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HBsAg转阴率和抗-HBs阳转率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制剂对保护肝细胞,降低ALT,预防阻止肝纤维化进程,促使HBsAg转阴疗效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吴多文;韩云;张钦凤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母乳性黄疸32例

    我院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诊治母乳性黄疸(BMJ)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闯;石小湘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特发性大肠穿孔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特发性大肠穿孔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0例特发性大肠穿孔的救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0例中8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20%,均死于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结论特发性大肠穿孔起病凶猛、发展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重视术前的救护,迅速完成抗休克和紧急手术的措施;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和各种引流管及结肠造口的管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对患者的抢救成功和术后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佘佩吟;林秀文;唐仰璇;谢妙芳 刊期: 2003年第17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