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君瑜;韩新彦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小鼠心肌P-选择素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雌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盲肠结扎穿孔(CLP)组(48只),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CLP后2、4、8和12 h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血和心脏组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测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结果:CLP组2、4、8和12 h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LP后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组织MPO活性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时小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组织P-选择素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陈蕊;姜巧;孙杰;熊日成;肖飞;俞宙;郭振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测定试剂盒(BV法)对BV的诊断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用BV法和Amsel法对1 691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以Amsel法作为金标准,BV法检测BV的敏感度为96.54%、特异度为98.66%、准确度为98.23%、阳性似然比为72.04、阴性似然比为0.04,经x2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很高(Kappa值为0.95).结论:BV法快速、简便,BV法的检测结果与Amsel法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BV的常规方法来推广.
作者:王昌壁;唐燕;许慧;陶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64例机械通气患者于拔管后48 h内进行电视X透视吞咽功能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多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为67.2%.单因素分析显示,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带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切开均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中仅年龄> 65岁,气管切开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年龄>65岁、气管切开是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郝桂华;于帮旭;孙运波;代明营;方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们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5岁.穿孔至手术时间6~ 20h,平均11.2h,穿孔直径0.4 ~ 1.0 cm,其中胃溃疡穿孔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3例.开腹组54例,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2岁.穿孔至手术时间5~18h,平均10.6 h,穿孔直径0.4~l.0cm,其中胃溃疡穿孔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1例.
作者:莫春连;卢永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鼓膜穿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应用广泛,既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之一,又可取得治疗效果.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行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5例,男62例,女3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32.6岁,病程7d~4个月,平均18.6 d,95例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78例(82.1%),慢性肥厚性鼻炎的12例(12.6%),过敏性鼻炎的2例(2.1%),慢性鼻窦炎的3例(3.1%).1.2 延长管的制作 为了方便双人操作,需要延长管.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将一次性输液器打开后,将输液器下端(头皮针)拔下,将其与输液器主管连接部位斜形剪断备用,将输液器主管在液平观察器下方剪断(预留主管长度约20~ 30 cm),将上述剪好备用的输血器头端插入主管断端以便连接注射器,而主管的下端则与穿刺针头连接.
作者:陈艳芳;王鸿南;吴玮;丁瑞英;孙建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HCC的MDCT和MRI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5例MHCC中,中央型19例,边缘型16例;31例MDCT平扫+多期扫描发现病灶29个,阳性率为93.6%;29例MRI平扫+DWI+增强发现病灶28个,阳性率为96.5%.两两比较,MDCT和MRI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DCT和MRI对MHCC均有较高的检出率,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MHCC的检出率.
作者:柏根基;张建淮;王书中;郭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新药开发成为各国学术机构和开发商共同关注的目标,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也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GLP-1类似物作为糖尿病新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了解和经验总结.1 GLP-1的来源、结构及作用机制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衍生肽,相对分子质量是3 298,有生物活性的GLP-1以GLP-1(7-36)酰胺或GLP-1(7-37)酰胺的形式出现;其中,GLP-1(7-36)酰胺是人体内GLP-1主要的天然形式,约占80%.进食数分钟后体内GLP-1浓度开始升高,并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效应,餐后30 ~ 60 min内达到峰值,但很快被体内广泛表达的DPP-4所降解.
作者:林少达;鄞国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适宜时机.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其腹腔镜手术的时期为起病后抗生素治疗7~10d后,以同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23例为对照组,其腹腔镜手术的时期为起病后抗生素治疗24~48h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复发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时机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7~10d后进行为宜,此时手术损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可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恢复盆腔的解剖结构及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郑迅风;董巨浪;帅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左右侧肱动脉无创血压值(NIBP)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全麻诱导后患者315例,分别测量三次左、右肱动脉NIBP,取平均值并分析.结果:两臂收缩压(SBP)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56.8%患者左侧SBP偏高,38.1%右侧偏高,5.1%两侧相等;两臂舒张压(DBP)及平均压(MAP)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两臂SBP、MAP绝对差值均逐渐增大;Logistic回归法显示,左右SBP、DBP绝对差值>10 mmHg的比例分别为27.3%、12.4%,且年龄和臂围是其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人术中应同时监测左右臂血压;两臂血压绝对差值明显时,应排除臂围因素.
作者:李文媛;汪小海;李浩;陆利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测定轻比重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患者脊麻的低有效剂量(MLAD).方法:采用序贯法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镇痛效果以测定阻滞平面进行评估.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结果:单侧脊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2h内手术时,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分别为6.1 mg(95%可信区间5.5~7.1 mg),4.7 mg(95%可信区间4.1~5.2 mg).结论:轻比重0.305%罗哌卡因6.1 mg或0.235%布比卡因4.7 mg为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蛛网膜下腔注药的MLAD,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志勇;王仁儒;黄小琼;彭为平;梁秀萍;郑映金;陆立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术前服用塞来昔布对局麻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因单眼翼状胬肉需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和术后两组.术前组(n=36)在术前30 min服用塞来昔布200 mg,术后服用维生素E 200 mg;术后组(n=36)服药顺序相反.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患者,予盐酸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分别记录术后4、8、12 h和24 h时点的VAS评分和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在术后8h,术前组有较低的VAS评分(1.8±0.1 vs.2.9±0.3,P<0.05)和较低的镇痛效果欠佳(VAS≥3)比例(19.4% vs.36.1%,P< 0.05),而两组间在其余时点镇痛评分相似.术后组有3例患者需要盐酸哌替啶补救镇痛.术后组有2例呕吐,均为盐酸哌替啶镇痛患者.术前组患者的镇痛总体满意度高于术后组(87% vs.62%,P< 0.05).结论:术前服用塞来昔布可有效地缓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疼痛.
作者:张跃红;卢敏;唐浩英;饶志波;金敏;杨为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inca minor linn extraction,VMLE)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清醒后lh,即参考Bederson方法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选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VMLE高、低剂量组4组,另加假手术组(sham)共5组,各组遂即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d.48 h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能力.结果:VMLE 10 g/kg、5 g/kg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增强了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10 g/kg能增强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但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VMLE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
作者:靳萍奎;姜相明;顾平;王彦永;崔冬生;耿媛;张忠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夹层血肿,并向远端延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1].它起病急,病情恶化快,早期死亡率高,发病初期得到各方面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现将临床该类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8~79岁,其中男21例,女2例.22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组患者中采取经股动脉穿刺腹膜支架置入术15例,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术后均康复出院,有3例在进行术前准备过程中因动脉瘤破裂猝死.
作者:汪梅;曹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MA/Cr)的影响.方法:90例T2DM患者按照2009年ADA糖尿病指南以UM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UMA/Cr< 30 μg/mg)30例、糖尿病肾病组(DN,UMA/Cr:30 ~ 299 μg/mg)60例,同时选择30名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再将DN组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30例(吡格列酮30 mg/d+胰岛素,n=30)和安慰剂组30例(安慰剂+胰岛素,n=30),随访治疗3个月.所有对象均测定血糖、血脂、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OPN和UMA/Cr等.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3个月后,UMA/Cr[(35.02±6.38) μg/mg vs(86.30±12.21) μg/mg、P<0.01]、OPN[(394.24±19.43)ng/mL vs (457.00±15.21) ng/mL、P<0.01]及HbA1c、TG、CRP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UMA/Cr(△:治疗前-治疗后的差值)与血清△OPN(r=0.673,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2DM肾病患者血清OPN水平升高.吡格列酮能减少UMA/Cr水平.其部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水平实现的.
作者:张筠;王建平;臧丽;张世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肝脏损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蜂蜇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根据蜂蜇伤针眼数、肝功能状态分组,比较各组肝功能和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结果:蜂蜇伤肝脏损伤的发生率为45.45%;蜂蜇针眼数>10组与蜂蜇针眼数≤10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分别为(171±308) U/L、(47±56) μmol/L、(38±7)g/L;(53±76)U/L、(20±14) μmol/L、(42±5)g/L,AL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比较,WBC、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肌酐(SCr)分别为(21±8)×109/L、(1 799±1 760)U/L、(4 072±6 667) U/L、(247±266)μmol/L;(13±5)×109/L、(288±311)U/L、(560±1 270)U/L、(226±427) μmol/L,WBC、LDH、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蜂蜇伤患者肝脏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与蜂毒剂量有关,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组织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肝脏损伤.
作者:张祥文;吴孟君;徐双双;刘晓姣;夏敬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造瘘在预防造瘘口旁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胃肠外科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间共67例行腹腔镜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位直肠癌53例,肛管癌14例.腹膜外造瘘56例(A组),腹膜内造瘘11例(B组),随访时间3~31个月,比较两种造瘘方式中造瘘口旁疝的发病率.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直肠肿瘤切除及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术后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造瘘口旁疝,总并发症发病率A组(7.1%)较B组(9.1%)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乙状结肠造瘘可减少造瘘口旁疝发病率.
作者:别梦军;魏正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介绍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产妇美腹带,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成两组:(1)研究组(n=52):应用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在腹部切口处定位定量放置砂袋,并减少按压子宫次数;(2)对照组(n=50):在腹部手术切口处放置砂袋,常规次数按压子宫.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产妇恢复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人数明显减少(P<0.05);(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2h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按压子宫次数减少,减轻了产妇痛苦,而且并不影响护理质量.结论:定位定量放置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砂袋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郁葱;潘琰梨;李映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hIL-10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能力.方法:行以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未注射DC组(对照组)、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及hIL-10基因转染组;分别于移植前5d每天给Lewis大鼠腹腔注射mDC、imDC、空载体转染的imDC和hIL-10修饰的imDC各2 × 106个,于肝移植术后3、7、10d各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及IL-12变化,并对移植后大鼠做生存分析.结果:IL-10组术后移植肝为非确定型急性排斥反应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肝功能示IL-10组在7d、10d时,肝功能有所恢复,但与imDC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示,术后7d,IL-10组的血清IL-12浓度均低于mDC组及imDC组.IL-10组中位生存期(40d)长于其他组.结论:hIL-10基因修饰的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能力显著增强,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的生存期.
作者:方航荣;邱明链;刘景丰;陈丽红;黄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XRCC3基因Thr241Met (C/T,rs861539)位点多态性与广东鼻咽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对127例广州鼻咽癌患者和117例健康对照人群的DNA标本rs861539位点进行扩增、纯化及测序,再结合人群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861539 C>T,其中杂合型C/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中分布较高(OR=0.473,95% CI=0.244~ 0.917,P<0.05);经年龄及性别分层分析,杂合子在年龄≤30岁(OR=0.071,95% CI=0.007~0.722,P<0.05)以及男性(OR=0.469,95% CI=0.232~0.947,P<0.05)人群中在对照组分布较高;而在年龄> 30岁以及女性人群中两组间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纯和突变型T/T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OR=1e9,95% CI=0~∞,P>0.05),经年龄及性别分层分析,在两组间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XRCC3基因Thr241Met (C/T,rs861539)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鼻咽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应蒙;叶尔佳;王宏梅;石玉生;陈龙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GD患者TNF-α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NF-α-238位点和-308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G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位点P分别为0.433、0.240,-308位点P分别为0.068、0.063),在不同性别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85、0.233,-308位点P分别为0.339、0.144)、不同TRAb水平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216、0.212,-308位点P分别为0.596、0.589)、有无甲状腺相关眼病(TAO)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39、0.114,-308位点P分别为0.184、0.2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发病无相关性.
作者:王路;毕娅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