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蕊;姜巧;孙杰;熊日成;肖飞;俞宙;郭振辉
目的:探讨研究1,6二磷酸果糖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研究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静滴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7.6%(P< 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朱伟雄;肖勇;严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探索MFV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85例,对345条大脑中动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MFV对大脑中动脉狭窄≥50%及≥70%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准确度及其95%CI、ROC曲线下面积.结果:DSA证实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50%时,MFV≥100 CM/S,其灵敏度为75.2%、特异度93.6%、阳性预测值90.8%、阴性预测值81.9%,准确度高达85.2%,ROC曲线下面积大至0.827.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70%时,MFV≥120 CM/S或低血流速度时,其ROC曲线下面积大(0.732),灵敏度达66.7%,特异度为81.4%,相应的总准确度为78%.结论:MFV≥100 CM/S对大脑中动脉狭窄≥50%的判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而MFV≥120CM/S或LV与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狭窄≥70%存在较高一致性.TCD有助于判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是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前的良好筛查工具.
作者:马琦;刘惠霞;陈光忠;叶瑞繁;张玉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表现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对比,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结节内钙化表现、结节内外血流分布及结节内血流形态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彩超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定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君;柳建华;陈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左右侧肱动脉无创血压值(NIBP)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全麻诱导后患者315例,分别测量三次左、右肱动脉NIBP,取平均值并分析.结果:两臂收缩压(SBP)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56.8%患者左侧SBP偏高,38.1%右侧偏高,5.1%两侧相等;两臂舒张压(DBP)及平均压(MAP)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两臂SBP、MAP绝对差值均逐渐增大;Logistic回归法显示,左右SBP、DBP绝对差值>10 mmHg的比例分别为27.3%、12.4%,且年龄和臂围是其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人术中应同时监测左右臂血压;两臂血压绝对差值明显时,应排除臂围因素.
作者:李文媛;汪小海;李浩;陆利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和预防组30例(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结果:预防组患儿AAD的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3.3%(x2=4.81,P<0.05),同时在止泻时间、腹泻总疗程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t=2.90、2.36,均P<0.05),且无明显副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对于预防儿童AAD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宴宏;彭建霞;张建丽;杨硕;王树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兔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怎样促进梗死心肌和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侧支循环重建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心肌梗死高胆固醇动物模型,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取动物模型动物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做冰冻切片,用酶组化染色法检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鉴定.结果: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滕伟;惠学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广东地区不同人群中血清炎症因子和牙周指标的差异,为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对44例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45名健康志愿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以及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检查,记录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以及探诊出血指数).结果: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组hs-CRP显著高于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牙周炎组的hs-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组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结论:牙周炎可以引起hs-CRP水平升高,冠心病可能会加重牙周炎水平.
作者:赵华;吴宏超;黄彬;王小泉;轩东英;章锦才;李力;赵红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XRCC3基因Thr241Met (C/T,rs861539)位点多态性与广东鼻咽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对127例广州鼻咽癌患者和117例健康对照人群的DNA标本rs861539位点进行扩增、纯化及测序,再结合人群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861539 C>T,其中杂合型C/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中分布较高(OR=0.473,95% CI=0.244~ 0.917,P<0.05);经年龄及性别分层分析,杂合子在年龄≤30岁(OR=0.071,95% CI=0.007~0.722,P<0.05)以及男性(OR=0.469,95% CI=0.232~0.947,P<0.05)人群中在对照组分布较高;而在年龄> 30岁以及女性人群中两组间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纯和突变型T/T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OR=1e9,95% CI=0~∞,P>0.05),经年龄及性别分层分析,在两组间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XRCC3基因Thr241Met (C/T,rs861539)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鼻咽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应蒙;叶尔佳;王宏梅;石玉生;陈龙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与24 h脉压(24hPP)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非合并高血压组(n=32例)和合并高血压组(68例).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记录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脉压(24hPP)、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比值(nDBP/dDBP).然后按AASI=1-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斜率计算每个个体的AASI值.结果:两组患者在ACR、24hSBP、24hDBP、24hPP和AASI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AASI与年龄、ACR、24hPP、nSBP/dSBP和nDBP/dDBP有显著性相关性(均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存在高血压,AASI均与24 h脉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动脉的僵硬度.
作者:莫小丽;安巍;万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造瘘在预防造瘘口旁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胃肠外科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间共67例行腹腔镜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位直肠癌53例,肛管癌14例.腹膜外造瘘56例(A组),腹膜内造瘘11例(B组),随访时间3~31个月,比较两种造瘘方式中造瘘口旁疝的发病率.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直肠肿瘤切除及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术后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造瘘口旁疝,总并发症发病率A组(7.1%)较B组(9.1%)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乙状结肠造瘘可减少造瘘口旁疝发病率.
作者:别梦军;魏正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inca minor linn extraction,VMLE)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清醒后lh,即参考Bederson方法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选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VMLE高、低剂量组4组,另加假手术组(sham)共5组,各组遂即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d.48 h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能力.结果:VMLE 10 g/kg、5 g/kg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增强了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10 g/kg能增强SOD和GSH-PX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但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VMLE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
作者:靳萍奎;姜相明;顾平;王彦永;崔冬生;耿媛;张忠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疗法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自1965年Tenckhoff等[1]创造了Tenckhoff透析管,为长期PD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在PD过程中,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长期腹膜透析通路是进行PD治疗的基本条件,PD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于PD导管安置到位、术后不发生移位.临床观察发现,在PD过程中,PD管移位的发生率高达20%,究其原因与导管安置不到位及导管形态有密切关系[2].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比观察不同类型的PD置管在置入体内后对感染及导管移位发生率的影响,探讨不同PD置管的临床使用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何敏尔;朱声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大剂量分割照射模式对BALB/c-nu裸鼠移植瘤(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抑制肿瘤作用的差异.方法:将原发性肝细胞癌移植瘤种鼠的肿瘤组织制备成1 mm3大小的肿瘤组织块,选择实验裸鼠右后肢外侧小腿腓肠肌处接种,建立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系移植瘤裸鼠照射模型.待肿瘤直径达1.0 cm时将40只实验裸鼠分成4个组:未照射空白对照组、5 Gy×6次分割组(5 Gy组)、10 Gy×3次分割组(10 Gy组)、15 Gy * 2次分割组(15 Gy组).各照射组均在2周内完成照射,照射完成后继续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出现裸鼠死亡,亦未观察到明显的裸鼠进食、活动减少,皮疹、腹泻、脱皮等不良反应.三种大剂量分割方案均对裸鼠的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5 Gy组、10 Gy 组和15 Gy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0.2%,68.4%,73.1%.相对于5Gy和10 Gy照射组,15 Gy组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BALB/c-nu裸鼠移植瘤(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对大剂量分割照射模式能较好耐受.在相同总剂量情况下,剂量越高,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越强.15 Gy×2次较10 Gy×3次和5Gy×6次有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黄莹;高远红;郭芬芬;田莹;罗容珍;何洁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低血糖发生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严重阻碍,住院糖尿病患者多为血糖控制不佳或合并并发症入院,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优化血糖管理,防止低血糖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早期DCCT、Kumamoto、UKPDS研究[1-3]显示强化降糖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而ACCORD、ADVANCE、VADT研究发现强化降糖治疗并未给患者带来心血管并发症相关获益,甚至ACCORD研究因为强化治疗增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及全因死亡率而被提前终止[4-7].在2010年公布的ACCORD回顾性分析提示严重低血糖可以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风险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8].这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能与治疗的方式、降糖速度、入组患者的特点不同有很大关系.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一些观念和循证依据对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加以探讨.
作者:张舒婷;杨华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鼓膜穿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应用广泛,既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之一,又可取得治疗效果.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行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5例,男62例,女3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32.6岁,病程7d~4个月,平均18.6 d,95例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78例(82.1%),慢性肥厚性鼻炎的12例(12.6%),过敏性鼻炎的2例(2.1%),慢性鼻窦炎的3例(3.1%).1.2 延长管的制作 为了方便双人操作,需要延长管.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将一次性输液器打开后,将输液器下端(头皮针)拔下,将其与输液器主管连接部位斜形剪断备用,将输液器主管在液平观察器下方剪断(预留主管长度约20~ 30 cm),将上述剪好备用的输血器头端插入主管断端以便连接注射器,而主管的下端则与穿刺针头连接.
作者:陈艳芳;王鸿南;吴玮;丁瑞英;孙建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夹层血肿,并向远端延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1].它起病急,病情恶化快,早期死亡率高,发病初期得到各方面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现将临床该类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8~79岁,其中男21例,女2例.22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组患者中采取经股动脉穿刺腹膜支架置入术15例,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术后均康复出院,有3例在进行术前准备过程中因动脉瘤破裂猝死.
作者:汪梅;曹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用于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评价CPC在髓室底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髓室底穿孔患者,共143颗患牙,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69颗患牙)与对照组(74颗患牙),观察组采用CPC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磷酸锌水门汀(ZPC)进行修复,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性.结果:随访观察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67颗治疗有效,有效率94.20%(65/69),对照组52颗患牙治疗有效,有效率78.38%(58/74);治疗后1年,观察组62颗治疗有效,有效率89.86%(62/69),对照组53颗患牙治疗有效,有效率71.62%(53/79),两次随访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修复髓室底穿孔效果优于ZPC,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珏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ISH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年.分别在用药前后监测血压、脉压(PP)、血脂、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P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BP及P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心血管病因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因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1例轻微头痛,治疗组出现1例肝功能轻微异常,均未特殊处置.结论:普伐他汀对老年ISH患者有协同降压的作用,可缩小PP、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许丹;隗玮;田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水刀实施精准肝切除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所实施的58例应用螺旋水刀实施精准肝切除术在胆道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手术中有55例不需阻断肝门,断肝时间为15~60 min,断面处理时间为15~35 min,出血量在300~1 300 mL之间(<800 mL 54例,>800 mL 4例);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均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B超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约为1周.结论:应用螺旋水刀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胆道疾病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黄高;文明波;姚红兵;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c-met在喉癌中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及MVD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AIOD及MVD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HIF-1α、c-met与MVD呈明显正相关(P< 0.001).结论:HIF-1α、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存在有相互促进作用.
作者:孙旭;娄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