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超;叶佳斐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及普瑞巴林对骶管囊肿术后神经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02例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氨酚羟考酮组(B组)、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组(C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D组).结果:不同试验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试验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时间延长VAS值逐渐下降.单独使用氨酚羟考酮组与单独使用普瑞巴林组于用药3 d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氨酚组羟考酮与普瑞巴林组在14 d以后VAS评分与单用氨酚羟考酮组或单用普瑞巴林组V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及普瑞巴林对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小.
作者:王静;陶熔;马松鹤;姜迎海;夏令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降低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呼吸作功;机械通气是许多外科干预治疗的手段,但也能增加或加重已有的肺部损伤,导致肺过度膨胀并伴随PS异常及炎症改变.
作者:戴长宗;王德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手术预后的因素及不同麻醉方法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首次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80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完整随访共670例,对可能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作COX回归分析,并对3种不同麻醉方法即硬膜外麻醉(E组)、全身麻醉(G组)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EG组)的生存率作比较分析.结果:T分期、淋巴结侵犯、麻醉方式、围术期输血、术后化疗、复发、远处转移和手术并发症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麻醉组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8).G组和EG组术后生存率相比于E组的风险系数分别为0.623(95%CI 0.430 ~ 0.902,P = 0.012)和0.532(95%CI 0.365 ~ 0.776,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生存率低于G组和EG组;EG组术后生存率相比于G组的风险系数为 0.855 (95%CI 0.619 ~ 1.181,P = 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手术预后与T分期、淋巴结侵犯、麻醉方式、围术期输血、术后化疗、复发、远处转移和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全身麻醉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生存率均高于硬膜外麻醉,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合适麻醉方法.
作者:袁友红;邢祖民;林春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T联合C臂透视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131例患者共159个伤椎,CT扫描引导穿刺,单侧穿刺127个椎体,双侧穿刺32个椎体.C臂透视注入骨水泥,CT 扫描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情况.术后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穿刺椎体成功率100%,注入骨水泥3 ~ 8 mL,平均5.2 mL,6例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VAS评分由术前的8.12 ± 0.57降为术后1周3.20 ± 0.32、术后6个月2.60 ± 0.47,ODI由术前63.14 ± 1.26降为术后1周33.25 ± 2.12、术后6个月22.31 ± 1.57,两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CT引导穿刺椎体准确、安全、易于掌握,结合C臂机透视下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填充充分,减少了渗漏的发生,疗效满意.
作者:孙海涛;关家文;马宗雷;韩大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偏执型与未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特点.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CST)分别对处于发作期、未服药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偏执型的26例患者(偏执型组)、未定型的27例患者(未定型组)和3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并以阴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症状.结果:(1)在WCST中,偏执型和未定型分裂症患者的总反应数、随机错误数、错误应答百分率和随机错误应答百分率(偏执型组分别为95.31 ± 23.12、43.42 ± 26.20、72.98 ± 10.50和43.56 ± 19.15;未定型组分别为91.22 ± 25.07、40.22 ± 25.77、72.79 ± 15.03和41.69 ± 18.5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72 ± 26.40、19.94 ± 15.79、56.71 ± 15.99和25.84 ± 13.24)(均P < 0.001);两患者组正确应答百分率(偏执型组为26.77 ± 10.13,未定型组为28.42 ± 12.25)均低于对照组(43.28 ± 15.99)(均P < 0.001);两患者组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持续错误应答百分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偏执型与未定型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2)偏执型组PANSS量表妄想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未定型组,WCST结果与妄想症状评分无相关关系.结论: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偏执型和未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执行功能缺陷,与PANSS量表妄想症状评分无相关关系.
作者:吴东辉;朱艳玲;高北陵;张耀文;刘哲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其受体(IGF-1R)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IGF-1R和IGF-1在40例GISTs组织和肿瘤旁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GF-1R和IGF-1与GISTs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其与CD117在GISTs中表达的关系.结果:在GISTs组织中,IGF-1R和IGF-1呈高表达,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P < 0.05),在5例CD117阴性表达的GISTs中,有4例(80.0%)IGF-1R呈阳性表达,有3例(60.0%)IGF-1呈阳性表达;IGF-1R和IGF-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不相关,而与NIH分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黏膜受侵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P < 0.05).结论:IGF-1R和IGF-1在GIST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CD117阴性的GISTs中IGF-1R表达率较高,联合检测用于GISTs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侵袭转移.
作者:郭大鹏;张谢夫;赵春临;谢天;游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术的影响.方法:40例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其中紫杉醇用量150 mg/m2,顺铂用量60 mg/m2,采用1~2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21 d,化疗结束后28 d左右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结果:40例均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2例有组织损伤.随访超过3年的28例均无复发.结论:新辅助化疗有利于宫颈癌ⅡB期患者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术.
作者:唐杰;张晶;王娟;刘开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受体(AdipoR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硝苯地平干预组(C组)、硝苯地平联合PPAR-γ抑制剂GW9662干预组(D组),每组6只.建立哮喘模型并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PPAR-γ和AdipoRs 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气道炎症细胞数增多,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下降(均P < 0.05).C组较B组炎症细胞数下降,PPARγ酌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增加(均P < 0.05).D组炎症细胞数较C组升高,肺组织几乎无PPAR-γ表达,AdipoRs表达水平减少(均P < 0.05).结论:硝苯地平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炎症.
作者:赵玲;朱述阳;陈玉玲;陈碧;刘文静;吴瑕;陈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rhGM-CSF和rhIL-4体外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μg/mL)组(刺激组)、西洛他唑(20 μmol/L)预干预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μg/mL)组(干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内吞功能变化,酶联免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刺激组比较,干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和CD86的表达降低,内吞功能提高,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成熟,这可能参与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作者:陈添华;李志樑;付强;曹龙兴;张魏巍;陈琳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留置胃管是ICU常见的一项侵袭性技能,不熟练或护理不恰当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伤,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根据以往经验,配合吞咽动作,大部分可顺利留置.但根据经验盲插,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缺陷.尤其针对一些特殊患者,盲插非常危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有效快速的成功留置胃管是一直以来需要不断改进的一项重要技术.现将我院综合ICU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困难置胃管患者,成功留置的案例汇总,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不同类型动静脉瘘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46例肝癌合并不同类型动静脉瘘患者,分别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或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术,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患者的生存率和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DSA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者46例,中央型动门静脉瘘14例,周围型动门静脉瘘24例,混合型8例,轻度动门脉瘘13例,中度动门脉瘘18例,重度动门脉瘘15例.其中同时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2例.38例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8例行肝动脉内化疗术.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位生存时间,2个月、6个月、1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均高于肝动脉内化疗术患者.结节型及巨块型肝癌中位生存时间,2个月、6个月、1年总体累积生存率相当,且均明显高于弥漫型肝癌.结论:周围型、轻中度动静脉瘘的患者较容易封堵瘘口,而中央型、混合型、重度动静脉瘘患者封堵瘘口难度较大,应尽量使用栓塞剂有效封堵瘘口血流后行经皮肤动脉化疗栓塞,如无法封堵瘘口,则仅行肝动脉内化疗术.
作者:陈燕浩;李家平;谭国胜;张树桐;殷云志;金朝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多途径保护肾脏,如降低尿蛋白水平、抗炎、抗纤维化、抑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过度表达等[1].足细胞(podocyte)为肾脏主要滤过屏障之一,其损伤、凋亡与脱落可导致蛋白尿生成,促进肾脏病变进展.国内外众多体外实验证实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足细胞的损伤.本文就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廖春分;丁洪成;廖勇敢;程长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男性癌症第二位[1],严重威胁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Th17细胞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辅助性CD4+ T细胞亚型,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共同参与了前列腺上皮的恶性病变.早期研究发现,IL-17在前列腺癌患者的炎性增生萎缩病变(PIA)部位明显表达增高,此外,还有研究显示IL-17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IL-17低表达患者.这些结果均提示,Th17和IL-17在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进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二者的研究势必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瘤苗开发和预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錞;陈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32例肺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组中、老年患者和吸烟人数分别显著高于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组;TC组中央型肺癌和发热人数分别显著高于AC组.根治性手术、TC患者和Ⅰ~Ⅱ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显著高于姑息性手术、AC患者和Ⅲ~Ⅳ期肺癌;手术性质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类癌的两种亚型临床表现有所差别,姑息性手术、AC患者和Ⅲ~Ⅳ期肺癌的预后差,根治性手术是肺类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江文洋;付向宁;廖永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核因子-κB(NF-κB)在血管损伤后狭窄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颈总动脉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低剂量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低、高剂量辛伐他汀组术前3 d分别用5 mg/(kg·d)和10 mg/(kg·d)辛伐他汀灌胃,术后14 d处死.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血管PKCα与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显著,管腔严重狭窄;与手术组相比,辛伐他汀处理后VSMC排列趋于规整,管腔狭窄程度较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PKCα与NF-κB蛋白差异显著(P < 0.01);与手术组比较,高剂量组PKCα与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 0.01),低剂量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PKCα与NF-κB参与血管损伤后狭窄的形成,辛伐他汀具有抗血管狭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KCα与NF-κB表达有关.
作者:郭勇;王永玲;侯慧芳;刘国庆;黄丽君;孙银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患者男,49岁,因频发性下腹部疼痛并血尿1个月于2012年2月21日入院.偶有排尿不畅病史,因经济原因一直未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 = 0.133 kPa).心肺检查无异常表现.双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压痛点及膀胱区无压痛.尿常规提示酸碱度7.6,白细胞16个/HP,亚硝酸盐阳性,蛋白阴性,白细胞1.395 × 109/L,管型阴性,尿潜血(++).尿酸、血脂、肝肾功能正常.泌尿系彩色超声示左肾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双肾内可见片状强回声、边界清,多考虑钙化灶;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尚可,壁完整,增厚毛糙,其内可见径线大约3.8 cm的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追问病史患者8年前因车祸致双下肢瘫痪、长期卧床.我科于2012年2月23日成功实施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取出大小不等结石10余个.
作者:赵宪龙;陆玲;张大富;常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PIGF在轻、中、重度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的水平,分析PIGF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结果:COPD各组PI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COPD中度组PIGF水平较轻度组升高(P < 0.01);COPD重度组PIGF水平较COPD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 < 0.01);COPD组患者血清PIGF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 = -0.879,-0.664,均P < 0.01),与PASP呈正相关(r = 0.85,P < 0.01).结论:PIGF可能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作者:关巍;冯喜英;许金花;王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是比较轻微的并发症,但持续的咽喉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1].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气道管理工具,其通气罩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不同润滑剂涂抹喉罩后对喉罩置入后的咽喉痛的影响.
作者:程浩;张媛;斯妍娜;张勇;韩流;鲍红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Th22的发现源于皮肤的固有防御机制和创口愈合等炎症相关皮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Th22有稳定的效应因子体系和独特的信号传导方式,主要参与皮肤的自稳调节和病理状态.相关研究报道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中,Th22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对Th22及IL-22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颖;张秀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30只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存活的24只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另取8只雄性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起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 mg/(kg·d)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Caspase-3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Fas、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他汀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Caspase-3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 < 0.05),而他汀组较对照组减少(P < 0.05).结论: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Caspase-3蛋白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瑞舒伐他汀对AM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作者:吴忠林;汤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