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吴忠林;汤建民

关键词: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细胞凋亡, Fas, Caspase-3, SD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30只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存活的24只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另取8只雄性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起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 mg/(kg·d)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Caspase-3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Fas、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他汀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Caspase-3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 < 0.05),而他汀组较对照组减少(P < 0.05).结论: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Caspase-3蛋白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瑞舒伐他汀对AM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1年广西医院就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耐药性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广西各地医院就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对所收集的广西各地医院检验科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验报告支原体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调查广西6家医院共1 578例感染者检出的支原体中,解脲支原体(Uu)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达44.61%、33.75%和27.22%;人型支原体(Mh)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8.79%、8.47%和8.14%;Uu + Mh双重感染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79.51%、79.21%和71.68%;男性Uu感染率比女性高,而女性Mh及Uu + Mh感染率均比男性高.结论:广西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混合感染、耐药现象严重,建议将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氧氟沙星等药物重新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

    作者:黄颉刚;陈晓燕;祝文坚;韦银花;赵秀兰;李海芬;张恒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PICC导管管理方案.方法:将349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7-12月置管的150例,共计7 644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1年1-8月例,共计13 785个导管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管理方案(central line care bundle,CLB),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CRBSI 13例,发生率1.70‰,实验组CRBSI发生9例,发生率0.65‰,两组比较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该集束化管理方案能有效地预防PICC导管CRBSI的发生.

    作者:周薇;何佩仪;刘丽兰;卫建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限制早期重症手足口病向危重症发展的救治方案.方法:采取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中进行积极联合干预,并以既往类似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为对照,分析总结疗效及预后.结果: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积极联合干预能有效阻止早期重症手足口病发展成为危重病例,保护脑功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结论:采取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积极联合干预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措施,能有效阻止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向危重症发展.

    作者:刘晟;潜丽俊;蔡海芳;蓝菊红;张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核糖体蛋白L8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鼠核糖体蛋白L8(RPL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转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C)为制备DC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RT-PCR克隆目的基因RPL8,与载体连接、酶切、插入、并转移到pAdxsi腺病毒骨架载体上,包装扩增成腺病毒颗粒.用重组腺病毒及空病毒Ad-EGFP(作为阴性对照)转染小鼠DC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携带RPL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1.6 × 1010 PFU/mL)的重组腺病毒.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RPL8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RPL8基因修饰DC疫苗奠定基础.

    作者:谈艳芳;杜清波;黄俊琼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改良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患者插管方法的临床应用

    留置胃管是ICU常见的一项侵袭性技能,不熟练或护理不恰当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伤,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根据以往经验,配合吞咽动作,大部分可顺利留置.但根据经验盲插,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缺陷.尤其针对一些特殊患者,盲插非常危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有效快速的成功留置胃管是一直以来需要不断改进的一项重要技术.现将我院综合ICU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困难置胃管患者,成功留置的案例汇总,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参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将75例我院冠脉造影(CAG)阳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血清LPa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 < 0.01),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LP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 < 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 < 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改善冠心病的预后效果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清LPa水平有关.

    作者:伍琼;黄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西洛他唑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rhGM-CSF和rhIL-4体外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μg/mL)组(刺激组)、西洛他唑(20 μmol/L)预干预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μg/mL)组(干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内吞功能变化,酶联免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刺激组比较,干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和CD86的表达降低,内吞功能提高,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成熟,这可能参与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作者:陈添华;李志樑;付强;曹龙兴;张魏巍;陈琳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硝苯地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受体(AdipoR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硝苯地平干预组(C组)、硝苯地平联合PPAR-γ抑制剂GW9662干预组(D组),每组6只.建立哮喘模型并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PPAR-γ和AdipoRs 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气道炎症细胞数增多,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下降(均P < 0.05).C组较B组炎症细胞数下降,PPARγ酌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增加(均P < 0.05).D组炎症细胞数较C组升高,肺组织几乎无PPAR-γ表达,AdipoRs表达水平减少(均P < 0.05).结论:硝苯地平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炎症.

    作者:赵玲;朱述阳;陈玉玲;陈碧;刘文静;吴瑕;陈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艾塞那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葡萄糖(5.5 mmol/L)或高糖(16.8 mmol/L)条件下以50 ~ 5 000 pmol/L艾塞那肽孵育HUVECs,硝酸还原酶法检测HUVECs的一氧化氮(NO)释放量,荧光法检测细胞内eNO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s内eNOS 1177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和总蛋白水平,real time RT-PCR检测eNOS mRNA水平.结果:正常葡萄糖条件下,艾塞那肽使HUVECs释放NO增加,提高细胞内eNOS活性及1177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提高eNOS总蛋白水平.高糖条件下,艾塞那肽仍具有上述作用,且可提高eNOS mRNA水平.结论:艾塞那肽可上调HUVECs中eNOS的活性和表达,使NO释放增加,可能是其发挥降压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丁丽;张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30只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存活的24只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另取8只雄性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起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 mg/(kg·d)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变化.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Caspase-3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Fas、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他汀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Caspase-3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 < 0.05),而他汀组较对照组减少(P < 0.05).结论: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Fas、Caspase-3蛋白及Fas、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瑞舒伐他汀对AMI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基因fas及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作者:吴忠林;汤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苦参碱对HepG2细胞DLK1基因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能否重新诱导HepG2细胞DLK1基因被印记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HepG2细胞后DLK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MTT、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经苦参碱处理后,DLK1基因的Mrna 表达量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降低,细胞抑制在G1期.结论:苦参碱能有效地抑制DLK1基因的表达,且能抑制肿瘤细胞HepG2生长、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罗耀玲;黄铀新;刘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32例肺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组中、老年患者和吸烟人数分别显著高于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组;TC组中央型肺癌和发热人数分别显著高于AC组.根治性手术、TC患者和Ⅰ~Ⅱ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显著高于姑息性手术、AC患者和Ⅲ~Ⅳ期肺癌;手术性质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类癌的两种亚型临床表现有所差别,姑息性手术、AC患者和Ⅲ~Ⅳ期肺癌的预后差,根治性手术是肺类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江文洋;付向宁;廖永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杨树菇非多糖组分与多糖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比较

    目的:比较杨树菇非多糖组分和多糖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探讨药用真菌中抗肿瘤的有效组分.方法:提取杨树菇非多糖组分Yt和多糖组分,对荷H22小鼠模型瘤内注射Yt和多糖组分,通过肿瘤生长曲线、生存曲线、体重、肿瘤组织切片,比较二者抗肿瘤活性.结果:在小鼠模型中,杨树菇非多糖组分Yt可显著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肿瘤组织大小约为(0.10 ± 0.072)cm3],多糖组分未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仅可延长小鼠生存期.结论:杨树菇非多糖组分的抗肿瘤活性强于多糖组分,提示在药用真菌中除多糖,非多糖组分是另一类抗肿瘤活性组分,值得充分研究.

    作者:梁一;孙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死亡率的影响,明确SGB可否成为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方法:内毒素血症小鼠分为SGB治疗组(颈部注射利多卡因)及对照组(颈部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动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后2、7、14 d血清TNF-α、IL-1β、IL-6的变化及2、4、7、10、15、20 d累积死亡率的变化.结果:SGB治疗使内毒素血症小鼠2、7、14 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下降;注射LPS后 2、4、7、10、15、20 d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SGB可抑制内毒素血症小鼠过度的炎性反应,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死亡率,从而成为有益于SIRS治疗的简单有效的新手段.

    作者:李建玉;宋骤;杨雪;吴群林;陆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对介入术后肾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Lipo-PGE1,凯时,国药准字H10980023,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确定合适的前列腺素E1的剂量.方法:入选肾功能受损患者130例,均接受动脉造影检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不同剂量的前列腺素E1.于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48 h及7 d监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尿微球蛋白水平,记录使用前列地尔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实验组患者冠脉造影术后48 h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冠脉造影术前使用前列腺素E1可改善术后的肾脏功能,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其中20 μg被证明在效益和耐受性方面为有希望的剂量.

    作者:刘伟静;张步春;徐亚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度洛西汀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奥替溴铵治疗伴抑郁症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度洛西汀+奥替溴铵口服,对照组奥替溴铵口服,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行24项汉密尔顿量表评分(HAMD)测定.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HAMD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奥替溴铵治疗IBS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黄国祥;赵程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润滑剂对喉罩置入后咽喉痛的影响

    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是比较轻微的并发症,但持续的咽喉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1].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气道管理工具,其通气罩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不同润滑剂涂抹喉罩后对喉罩置入后的咽喉痛的影响.

    作者:程浩;张媛;斯妍娜;张勇;韩流;鲍红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及其受体(IGF-1R)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IGF-1R和IGF-1在40例GISTs组织和肿瘤旁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GF-1R和IGF-1与GISTs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其与CD117在GISTs中表达的关系.结果:在GISTs组织中,IGF-1R和IGF-1呈高表达,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P < 0.05),在5例CD117阴性表达的GISTs中,有4例(80.0%)IGF-1R呈阳性表达,有3例(60.0%)IGF-1呈阳性表达;IGF-1R和IGF-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不相关,而与NIH分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黏膜受侵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P < 0.05).结论:IGF-1R和IGF-1在GIST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CD117阴性的GISTs中IGF-1R表达率较高,联合检测用于GISTs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侵袭转移.

    作者:郭大鹏;张谢夫;赵春临;谢天;游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7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男性癌症第二位[1],严重威胁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Th17细胞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辅助性CD4+ T细胞亚型,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共同参与了前列腺上皮的恶性病变.早期研究发现,IL-17在前列腺癌患者的炎性增生萎缩病变(PIA)部位明显表达增高,此外,还有研究显示IL-17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IL-17低表达患者.这些结果均提示,Th17和IL-17在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进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二者的研究势必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瘤苗开发和预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錞;陈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住院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疼痛状况调查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外科住院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信息,电话随访患者围术期不良体验及术后疼痛控制状况,为提高围术期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术前1个工作日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的外科、妇科、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及麻醉信息、术前关心的问题、住院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电话随访以下内容:住院过程中的痛苦经历、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38份,其中有效答卷903份.术前焦虑的发生率为18.7%,术前抑郁的发生率为14.4%,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9.5%.术前患者对于手术及康复的问题关注多,对麻醉及疼痛问题的关注其次,对于住院花费等问题关注较少.患者对于术后镇痛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其回顾住院过程的痛苦经历时,主要的问题依然是术后疼痛.心脏、乳腺、胸外科、骨科手术的患者更多发生术后急慢性疼痛.结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术前成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术前患者主要担心手术及康复的问题,对麻醉及疼痛的担心较少.术后镇痛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术后急慢性疼痛多发生在心脏、乳腺、胸外科、骨科手术的患者,对这类人群应加强术后镇痛治疗.

    作者:张明;冯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