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2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膜是否增厚分为2组:A组胸膜增厚组,B组未增厚组.根据胸水蛋白质的含量分为3组:a组蛋白质的含量< 50 g/L,b组50~60 g/L,c组>60 g/L.根据胸水吸收的时间分为3组:1组胸水吸收时间<2个月,2组2~4个月,3组>4个月.分析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与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225);a组胸膜增厚的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05、0.04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82);胸水不同吸收时间的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1组与2组、1组与3组、2组与3组之间P值分别为0.33、0.08、0.2).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不会影响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对胸膜炎的预后没有影响.
作者:彭德虎;石琳;罗立全;蔡智群;蒋蓬;林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构建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三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2例UAVM患者的64排螺旋CT数据,利用MI-3DVS及Free For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构建出三维模型,包括骨盆、子宫、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可清晰显示UAVM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数字化三维模型能准确诊断UAVM,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作者:夏红;何援利;杨丽;徐燕;方驰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约为65% ~ 75%.一旦发生骨转移,将伴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还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现将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1 维生素D概述普通维生素D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激素前体,能生成活性维生素D的部位不仅限于肾脏,人体内许多组织和细胞可将维生素D在局部转化为25(OH)D和1,25(OH)2D3.目前大多数专家将25 (OH)D水平<20ng/mL(50 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1].当血清25 (OH)D水平为21~29 ng/mL(52 ~ 72 mnol/L)时,认为维生素D相对不足.
作者:袁园;翟琼莉;卫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1例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通过体位治疗,禁食,有效胃肠减压,增加胸腔容积,适当氧疗,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等综合护理方法,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术后复发1例,其余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下修补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效果满意,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晏萍兰;候小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喷雾气管导管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118例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喷雾气管导管组(S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S组患者使用新型喷雾气管导管,C组患者使用普通气管导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和拔管前后6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以及拔管过程和拔管后相关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S组插管和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C组(均P<0.05).S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和拔管后咽痛发生率低于C组(均P<0.05).结论:喷雾气管导管用于气管内和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拔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是一种安全且具有优势的新型气管导管.
作者:王永强;傅国强;袁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常用浓度与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肛门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50例行肛门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0.5%(A组,n=25)、0.3%(B组,n=25)罗哌卡因2.5 mL行腰麻.观察麻醉平面、Bromage评分、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手术牵拉反射、术中硬膜外追加用药等.结果:A组麻醉平面(T8)高于B组(T10)(P<0.05),A组Bromage评分(4分)高于B组(1分)(P<0.05);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牵拉反射发生率(6例,25%)高于A组(1例,4%),且发生牵拉反射的患者均为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TST)的患者,其中B组4例患者需硬膜外麻醉给药而A组均无需用药,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0.3%)罗哌卡因腰麻运动阻滞轻,麻醉平面低,可以满足除吻合器手术外的常规肛门部手术的要求.
作者:钟凤华;李宏;靳三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诱导期间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100例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时经外周静脉给予芬太尼4 μg/kg,右旋美托咪啶组在静脉给予芬太尼前静注右旋美托咪啶0.5 μg/kg,而对照组则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芬太尼呛咳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有11例(22.0%)患者发生了呛咳反应,而对照组有29例(58.0%)患者出现了呛咳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0.5 μg/kg右旋美托咪啶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治军;钱巍;田玉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妇女人群乳腺癌的筛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进步,临床上乳腺触诊阴性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被发现得越来越多.临床上25%~ 30%的NPBL为恶性病变,其中75%~ 85%是早期癌[1].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并切除临床上怀疑恶性可能的NPBL是明确诊断、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我科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定位联合胸肌前神经阻滞麻醉切除NPBL 30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星;胡贤杰;华科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患者女,54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余无不适,一直未诊治.7个月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双手上举困难及颈椎、双肩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胀痛,伴晨僵、腹胀及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7.5~ 37.7℃.伴活动后胸闷、气短,无胸痛、晕厥等症状,夜间能平卧入睡.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Roche Cobas E601测定PCT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和携带污染率来评价其性能.结果:低、高值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6%、0.51%,批间精密度的CV为2.98%、1.96%;测定4份定值校准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为-5.26% ~ 3.16%;线性为0.039 ng/mL ~ 86.325 ng/mL;携带污染率为0.019%.结论:该系统检测性能能够满足PCT的测定要求.
作者:肖倩;陈茶;丁海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庆大霉素联合雾化吸入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庆大霉素组(B组)、盐酸氨溴索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 mL,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生理盐水20 mL+盐酸氨溴索30 mg和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盐酸氨溴索30 mg于手术后开始雾化吸入,4次/d.采用改进的Borg量表进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观察患者术后第1、3和5天的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及肺不张、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B、C和D组患者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与A组无明显差异(x2=3.16,P=0.37),第3天改善明显(x2=32.45,P< 0.01),B组(x2=10.0,P=0.002)、C组(x2=15.6,P< 0.01)和D组(x2=28.0,P<0.01)均较A组明显改善,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37,P=0.54),而D组与B组(x2=7.5,P<0.01)和C组(x2=4.5,P=0.03)比较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明显减轻,术后第5天呼吸障碍程度统计结果与第3天相似.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7例(14.17%),其中A组8例(26.7%)、B组4例(13.3%)、C组4例(13.3%),D组1例(3.3%),D组较A组发生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x2=6.4,P=0.01).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米丽丽;王伟;张国亮;朱希燕;何艳凛;王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我科对肛门瘙痒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肛周皮层注射术,对伴有内外痔、肛瘘等肛肠疾病患者,一并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门诊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肛门瘙痒患者共127例,其中男81例,女46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至10年以上.一并行外痔高容电频电刀切除27例,内痔硬化剂注射术33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1例,并行肛瘘挂切手术15例,肛裂后位括约肌切开术9例.
作者:张雁;张弦;承凤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对女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宫颈分泌物解脲脲原体的分离率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准确诊断与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试验盒对303例女性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同时做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3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有90例为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解脲脲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别为强力霉素98.9%、美满霉素96.7%、交沙霉素94.4%、克拉霉素90.0%、阿奇霉素87.8%、罗红霉素75.6%、司帕沙星50.0%、左氧氟沙星31.1%、氧氟沙星26.7%.结论: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以单纯Uu感染为主,用药选择敏感性较高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高.临床治疗应支原体计数与药敏结果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药物进行积极治疗,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提高治愈率,控制耐药株的增加.
作者:刘美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SCF水平.结果: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症组血清SC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对照组腹腔液SCF水平略高于血清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1),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SCF水平分泌期及增殖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SCF水平升高,提示SCF可能在EMs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韩燕华;王晶晶;郑春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调查饱胃(禁食时间不足)产妇行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现状,包括选用的麻醉方式及其理由与顾虑、反流误吸的情况、相关争议等问题,以初步了解我国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方法的选择情况.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参加2011年12月于西安举行的第七届《中华麻醉学杂志》学术论坛的麻醉学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后回收得到三甲综合医院麻醉科行政主任的答卷30份,分别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在三甲综合医院中,近1年来90%的医院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数量多于每月5台;腰-硬联合麻是此类手术主要的麻醉方式(P<0.05);66.7%的医院在该类手术中从未发生过误吸(P<0.05);80%的医院在5年前已经选择椎管内麻醉作为此类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P<0.05);由于担心产妇术中发生误吸,大部分的麻醉科主任对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仍存有较大的顾虑(P<0.05).结论:目前在三甲综合医院中,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已经较为常见,腰-硬联合麻醉是其主要的麻醉方式;大部分麻醉科主任仍然对此类手术的麻醉有可能产生呕吐误吸抱有较大的顾虑.
作者:陈郡兴;白虹;庞婷;詹鸿;靳三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用快速检测脑钠肽(BNP)的方法来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急诊室对199例呼吸困难患者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参照Framingham标准等回顾诊断是否伴有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酶法(ELISA)快速测定全血标本中的BNP水平,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胸部X线片测量心胸比(CTR),比较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EF、CTR的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861.43±63.4)pg/mL、EF(42.3±3.6)%、CTR 0.598 4±0.045 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196.38±23.5)pg/mL、EF(65.6±8.3)%、CTR 0.466 2±0.038 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NP P=0.001,EF P=0.016,CTRP=0.025).结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与EF值、CTR有显著相关性.急诊室快速BNP检测可以作为鉴别两类呼吸困难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陈令东;顾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理化因素. 方法:将我院冠心病监护室近一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64例患者列为猝死组,同时收集2011年6-12月急性心肌梗死后病情稳定出院者69例归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整理,包括年龄、性别、心肌酶谱及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猝死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68.6±10.1)岁vs(61.7±14.0)岁,P<0.01];两组中男性年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7.7±10.7)岁vs(60.0±14.0)岁,P<0.05],而两组中女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70.8±8.5)岁vs (68.5±12.0)岁,P> 0.05].两组生化指标在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肌酐(CRE)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脑尿钠肽(BNP)、尿素氮(BUN)、血糖(GLU)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其他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年龄增加是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血液指标的变化也可为患者预后提供预测依据
作者:丁文茂;李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患者男,38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乏力近3个月在当地医院以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后于2012年2月15日转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7.62×109/L,血红蛋白52 g/L,红细胞1.94×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8%,淋巴细胞百分比11.4%.乳酸脱氢酶912 IU/L,血钠125.0 mmol/L,血氯91.2 mmol/L,血钙1.77 mmol/L.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ELISA)及确证(Western blot)试验为阳性.入院当天抽血培养两套送检,18h后四瓶血培养先后出现阳性报警.
作者:滕廷波;周宜兰;陈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各类手术.第一穿刺孔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为此我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应用改良式Trocar直接穿刺法操作第一孔4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39.2岁;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38.9岁.既往有手术史观察组5例,占15%;对照组4例,占10%.
作者:邹民;丁思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从2000-2010年来自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及门诊的1 356例遗传咨询中共收集智力低下患者65例,患者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核型正常者38例,占58.46%;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25例,占38.46%;性染色体异常2例,占3.01%,见表1.患者年龄在8个月~15岁之间.主要就诊原因是学习计算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对25例确诊为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者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他们共同特征为:眼距宽、眼裂小、眼斜、鼻梁平、双耳位低、舌外伸;部分有通贯手.
作者:李侃;熊焰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