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清
目的: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对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收集培养液,提取纯化HSPG.以C3H小鼠自发性乳腺癌为瘤源制备移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翌日起分别腹腔给予不同浓度的HSPG,连续21 d.第9天起,每3天测量肿瘤长短径1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22天处死小鼠,称量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处理对与细胞周期相关的癌基因蛋白c-Fos、c-Jun表达的影响.结果:HSPG对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c-Fos、c-Jun的表达呈强阳性,这种强阳性的表达可为HSPG所抑制.结论:HSPG可抑制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癌基因蛋白c-Fos、c-Jun表达有关.
作者:方琳;谢强;程秀;蒋琛琛;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或/和电灼术,术后吉西他滨40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周,此后改为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4例患者随访9~48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31例,有效率为91.18%.结论:经尿道电切或/和电灼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木拉提·马合木提;张健;艾克拜尔·阿布拉;张李晓;安尼瓦尔·艾尔肯;杨念龙;阿里木·太来提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在创伤、感染、炎症、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过度沉积于肝脏所致的疾病.其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1-3],HSC-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转分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可以表达多种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蛋白(laminin,LN)等,促进纤维化疾病的发生.
作者:沈旭;宋兴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交通性鞘膜积液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接受经腹股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组),34例接受经腹股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鞘膜翻转术(腹股沟联合组),45例接受经阴囊切口鞘状突结扎术+鞘膜翻转术(阴囊组),37例接受经腹股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阴囊切口鞘膜翻转术(腹股沟阴囊组),48例接受腹腔镜下内环口结扎术(腹腔镜组),对比各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疗后复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腹股沟组及腹腔镜组复发率高,其他组复发率均较低;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其他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但无明显差异.结论: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方式有多种,腹腔镜组虽然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较高,并且容易复发;传统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其中以腹股沟组的复发率较高,腹腔镜和传统手术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胡威;张孝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评价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高龄患者肺癌侵犯胸壁手术的应用体会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胸外科12例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手术治疗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对侵犯胸壁创面进行止血,并行射频消融处理,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7±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6±96)mL,术中仅1例输血400 mL,术后24 h胸管引流量(181±66)mL.术后无患者入ICU.术后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30 d内患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d.患者术后随访1~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生存质量良好.结论: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进行肺癌侵犯胸壁高龄患者的手术,术中出血少,并能起到对可能存在的胸壁残留癌组织进行射频消融处理的作用;手术切除过程安全可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作者:曹守强;赵桂彬;张凯;董庆;韩敬泉;辛衍忠;闫宇博;崔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不良反应.方法:对51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治疗完成后继续电话随访2周~6年,平均25个月,记录其主诉,遇有不良反应的召回检查并进行处理.结果:512例中52例出现不良反应(10.16%):51例系轻微反应,其中36例系原过敏症状加剧,15例出现新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反应.1例严重过敏反应(0.2%),表现为过敏性紫癜.4~ 13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4~28岁组和29 ~ 50岁组,但14 ~ 28岁与29 ~ 50岁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过敏原为单品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类品种和三类或以上品种者,二类品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类或以上品种者.第2和3周发生不良反应者占不良反应人数的73.08%.结论:粉尘螨滴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儿童易患;与过敏原种类多寡有关,过敏原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越高;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第2、3周.
作者:刘红梅;钟凤如;熊雪蓉;叶卫东;刘兴华;刘霞;陈丽霞;邝见娉;梁美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作为细胞内细胞凋亡抑制作用强的蛋白质家族之一,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被认为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在肿瘤抵抗放化疗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肿瘤的联合治疗策略中,抑制IAPs基因表达或IAPs在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IAPs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磊;陈维平;黄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大龄腭裂患者语音训练效果,强调训后随访观察的必要性.方法:选取32例腭裂(手术年龄≥6岁)修复术后1个月因语音障碍复诊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及评估,并按照两个年龄组(年龄≤12岁,年龄>12岁)进行训后1、3、6个月的随访观察,对其语音清晰度分别再次记录评估.结果:大龄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由训前的(42.1±15.5)%提高至(89.2±7.4)%,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年龄≤12岁组与年龄> 12岁组训后1、3、6个月的语音清晰度随访结果分别为92.2±6.2与84.8±7.1、89.5±6.0与80.3±6.9和79.1±6.7与87.3±6.3,P=0.000 5,说明训后半年时间内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均有所下降,但年龄≤12岁组训前、训后及后期观察的语音清晰度水平均高于年龄>1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针对性语音训练对于提高大龄腭裂患者的疗效确切,但训后的疗效稳定性稍差,需要定期复查并及时修正训练方案.
作者:翟瑛;靳利敏;李峰;李新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但因其毗邻重要的神经结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防治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预后.我科2009-2011年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86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47例,女39例,年龄22~72岁,平均49.3岁.病程1周~5年.症状体征:听力下降71例,听力丧失25例,眩晕43例,面部麻木29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17例.
作者:李义云;李美华;江志群;徐庚生;洪涛;李东海;曾而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至2012年3月,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5例,其中6例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7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切除10例,中转开胸3例.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95.3 min,术后病理神经鞘瘤42例,神经纤维瘤22例,神经节细胞瘤21例.随访9个月~9年,无局部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安全、微创、恢复快,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胸腔-椎管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由胸外科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完成.
作者:欧阳征;冉鹏;彭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单独或联合131I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在γ射线中增敏或拮抗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1 500μmol/L硫氢化钠(NaHS)单独或联合0.3 mCi的131I作用于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Hoechst 33342/PI双染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结果:NaHS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其阻滞于G0/G1期,G2/M期百分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HS联合131I作用于细胞96h,与131I照射组比较:照射时间≥2h时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并呈照射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H2S抑制MCF-7细胞增殖,但未能诱导明显凋亡;H2S增加MCF-7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可能与其使细胞G2/M期显著减少相关.
作者:林嘉莹;武兆忠;苏杭;闵志群;杨春涛;李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TBEA)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5例TCR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例TBEA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少量月经及点滴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RE治疗功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伟兰;张广亮;张晓丽;黄莉萍;何警予;曹世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 1年9月我科69例鼻前庭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揭盖组),36例行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唇龈沟组).结果:唇龈沟组有2例术后复发,揭盖组有3例术后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揭盖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者反应、伤口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唇龈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且复发率与唇龈沟径路手术相当,故可作为鼻前庭囊肿治疗的首选.
作者:李先辉;陈崇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3种用药途径对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1996-2010年期间收住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1 175例,术前均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术中出血以及手术切除率.结果:腹壁下动脉插管灌注组行手术256例,介入组352例,静脉化疗组287例;腹壁下动脉组及介入组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出血量均优于静脉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前化疗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不良反应,以静脉化疗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降低费用.
作者:毛雪梅;周丽红;金卓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妇女人群乳腺癌的筛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进步,临床上乳腺触诊阴性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被发现得越来越多.临床上25%~ 30%的NPBL为恶性病变,其中75%~ 85%是早期癌[1].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并切除临床上怀疑恶性可能的NPBL是明确诊断、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我科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定位联合胸肌前神经阻滞麻醉切除NPBL 30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星;胡贤杰;华科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SCF水平.结果: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症组血清SC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对照组腹腔液SCF水平略高于血清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1),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SCF水平分泌期及增殖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SCF水平升高,提示SCF可能在EMs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韩燕华;王晶晶;郑春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影响出血风险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87例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优势,同时分析PCNL术中、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87例PCNL手术均成功,PCNL取石法对肾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等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CNL取石法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分别有肾功能不全、结石类型、糖尿病.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其他治疗方法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肾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中,结石类型是主要影响因素,可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马德权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在治疗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患者时,术中不使用转流管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监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双侧ICA重度狭窄并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查看患者术后医疗记录有无新发神经病学损害,并随访4~6个月评估神经功能状态.结果:31例患者成功行38例次CEA,7例先后行双侧CEA,所有患者术中均未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或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术后1例患者出现过度脑灌注综合征,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新发神经病学损伤.所有病例在4~6个月随访中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病学症状或体征.结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CEA,术中不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监测亦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厉建林;王兵;王越;丁语;崔文军;王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约为65% ~ 75%.一旦发生骨转移,将伴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还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现将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1 维生素D概述普通维生素D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激素前体,能生成活性维生素D的部位不仅限于肾脏,人体内许多组织和细胞可将维生素D在局部转化为25(OH)D和1,25(OH)2D3.目前大多数专家将25 (OH)D水平<20ng/mL(50 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1].当血清25 (OH)D水平为21~29 ng/mL(52 ~ 72 mnol/L)时,认为维生素D相对不足.
作者:袁园;翟琼莉;卫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探讨肥胖对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8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型组(42例)及非肥胖型组(47例),比较两组人体测量值、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泌乳素(PRL)、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水平.结果:肥胖型PCOS组体重、BMI、腰臀比、FINS、T、Homa-IR、TG值均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型PCOS组LH、LH/FSH比值高于肥胖型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型PCOS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73.8%)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17.0%)(P<0.05);两组PRL、FP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相比较,肥胖型者内分泌异常及代谢症候群的发生率高.因此,对该类型患者,应重视控制肥胖,降低远期并发症.
作者:谢登菊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