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品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干部.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8年,加重2天于2002年7月28日6pm入院.
作者:徐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略有疏忽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断,尽早取出.因此,手术护士应默契地配合,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证异物顺利取出.本文对近5年来呼吸道异物取出作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因患儿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复感外邪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多属轮状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6例,其疗效优于单纯运用中药或西药疗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长程发热的病因,探讨长程发热常见病的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长程发热门诊25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259例长程发热病例,感染性疾病146人(56.4%),非常染疾病83例(32.0%),未查明病因的病例30例(11.6%).诊断明确的229例经过治疗(不包括肿瘤),痊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30例未明确诊断的,经近2年的观察、随访,2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无变化.结论长程发热门诊病例,经过临床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实验室与必要的特殊仪器设备的帮助,大多能够明确诊断,经治疗(除肿瘤外)预后良好.
作者:李宝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循环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我们采用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咯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杜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2年西班牙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在特发性心室颤动(IVF)中,发现一群有特殊心电图表现的患者,为区别心电图正常的特发性室颤,提出了一个新的临床病征.该综合征以V1~3导联ST段抬高、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此后,世界各国不断有类似病例的研究报道,迄今这类病例报道已不下数百例.从1996年日本Miyazaki等首次将此独特的临床电生理病征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以下简称BS),近年来国内已不断有零星病例报道.本文综述在这一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进展.
作者:钮进彦;朱瑞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单眼发病,易复发.尽管本病部分有自愈的倾向,且预后相对较好,但仍给患者带来视觉障碍及心理压力.为了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缩短病程,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使用以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郝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蝎毒对红藻氨酸癫痫大鼠内嗅皮层脑区GFAP及GABA免疫组化影响.方法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癫痫模型,经东亚钳蝎蝎毒(SV)处理后观察癫痫大鼠内嗅皮层脑区神经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ABA免疫反应样物质的变化.结果 KA癫痫大鼠经蝎毒处理4周后,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能明显减轻癫痫发作级别.GFAP及GABA免疫组化实验显示,用KA 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内嗅皮层脑区GFAP明显增加;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实验给药组大鼠与实验对照组相比GFAP减少而GABA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结果表明蝎毒能防止癫痫敏感大鼠内嗅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减少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损伤.提示这很可能是蝎毒抗癫痫反复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程卫国;张剑平;王滨;赵杰;张万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为研究和探讨防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作者同时创意并开发了相关的新发明的产品.方法总结了国人家庭在烹食和其他取暖用途中煤炭使用的缺点,以研究和改造这些缺点.结果为环保这一新的创意,旨在消除煤的无用和无效燃烧.由此创意,产生了环保型燃煤器新的设计概念.结论为环保的这一创新法,适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在近期未来适当时间,相关发明产品将得以开发.
作者:徐汉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2年来,我院有1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3h内进行溶栓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唐时;陈香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5~2003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穴位,维生素B1、B12针剂进行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186例,并与单纯抗病毒对症治疗182例对照比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环丙沙星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使用时应注意监控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对环丙沙星药物在国外、国内发表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温连俊;刘涓涓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特色问题.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特点.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与手术的成败密不可分.结论对术中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特色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肿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岳爱萍;秦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7日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物模型,观察假手术(A)组、缺氧缺血(B)组、川芎嗪(C)组相应部位脑组织钙含量变化及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川芎嗪作用的研究.本文用湿法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的钙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8只其缺氧缺血脑组织钙含量(湿重及干重ppm值为:B组138.38±20.13及1249.46±274.5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只的水平(A组63.7±9.88及453.79±70.9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B组脑组织水含量亦高于A组,电镜下可见其细胞变性改变.川芎嗪组8只钙含量(C组89.63±20.13及636.52±121.04)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宣;詹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排便时脱出肿物3年就诊.1999年开始排便时肛内脱出一肿物,便后自行还纳,每日排大便3~5次,大便带血伴肛门坠胀.肛门脱出物日渐增大,便后还纳困难.肛镜检查:距直肠10cm胸膝位5点处有3cm×3cm带蒂直肠息肉,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蒂粗长.考虑为绒毛状腺瘤.
作者:沈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内胆道取出结石发生肝内血管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量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取肝内胆管结石时,发生大出血3例,采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旭豪;楼良潮;杨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方法,评估其教育效果.方法制定健康教育模式,并对教育前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作对比研究.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由11.9%提高到79.6%,焦虑由37.1%下降到12.3%,抑郁47.9%下降到2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焦虑及抑郁等异常心理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
作者:达文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垂体弓形虫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31例垂体腺瘤HE、Giemsa、PAS染色切片,经过仔细显微镜检查,确诊其中的弓形虫病.进行垂体激素及弓形虫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同时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垂体弓形虫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31例垂体腺瘤标本中,发现3例垂体弓形虫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9岁、23岁和48岁.临床有间歇性头痛、视力下降、闭经等症状,2例有猫狗接触史.血清学垂体激素检测催乳素升高.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例弓形虫IgG阳性,1例IgM阳性.CT或MRI示垂体窝占位.光镜观察垂体腺瘤组织血窦内见较多包囊和缓殖子,Giemsa、PAS染色阳性,抗弓形虫Toxoplasma Gandii特异性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证实为弓形虫感染.另外,免疫组化显示垂体催乳素3例均呈阳性表达,结合形态学观察,证实为垂体弓形虫病合并催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结论垂体弓形虫病可同时伴有催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重视.
作者:常吉庆;张晓晖;李青;马福成;胡沛臻;朱晓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从1999年以来,对收住院的脑梗塞病人,应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用常规治疗组做对照组,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一;张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过度劳累后,坐着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头胀,语言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轻微心悸,胸闷,口服2丸安宫牛黄丸观察近5h无疗效,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站立不稳,反应迟钝,口角歪斜,遂送至我院急诊.查体:BP 140/90mmHg,P 50次/min,神志清晰,表情安祥,语言迟钝,左腿拖曳,站立不稳,身体左侧倾斜,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左下肢肌力2~3级,左膝反射减弱,Babinski征、Chzddock征阳性,余未见阳性病理体征.既往身体健康,无溶栓禁忌证.
作者:黄志刚;袁有法;乔延国;李宝权;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