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后视野改变分析

王跃丽;谭小波;石晶;项广珍;张媛梅;苏畅;董微丽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视野
摘要: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视力及视野检查的表现.方法:530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3组,分别于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查视力和中心30度视野.结果:同组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无明显差别,但高度组术后6个月视力略有回退.低度组和中度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视野平均缺损(MD)正常.低度组术后不同时间MD无差别,均好于术前.中度组和高度组术后存在一个加重-好转的过程.高度组术前MD高于正常,术后3个月缺损加重,术后6个月略有好转但仍高于术前.低度组和中度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视野矫正缺损变异值在正常范围.高度组局部视野损害手术前后均超过正常范围.3组术后均存在视野损害加重-缓解的过程.结论:LASIK 手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视野在术后短期内具有一定损害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11例

    目的:评价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1例采用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分级以及骨折部位、内固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平均37.5个月随访,11例中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情况,1例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新光;孙春汉;郭汉明;蔡宏华;陈民;钟浩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鸡尾酒配方PCA泵关节腔镇痛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镇痛方法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3-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术后予配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留置管护理、疼痛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并配合护理治疗,在术后18、26、34 h显示出镇痛优势,术后膝关节活动在第3天有较好恢复.结论:护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治疗方法中能够起到预防感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等作用,特别是能够加快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陈红云;傅秀珍;陈丽宜;刘美芬;贾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增加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去除牙垫在增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去牙垫(无牙垫组)和放置牙垫(有牙垫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的影响和VAP的发生率.结果:无牙垫组舒适度明显优于有牙垫组,VAP发生率较有牙垫组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V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小玲;康福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侵袭性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分别于接种后1、3、5、7 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及组织匀浆培养.结果:分次不同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体重减轻,血常规示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能分类.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大鼠感染烟曲霉菌后随着时间延长肺组织病变逐渐加重.肺组织出血、纤维素渗出;烟曲霉菌孢子聚集并长出菌丝,引起肺泡结构破坏、弥漫性肺水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免疫抑制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药物疗效提供参照.

    作者:张常然;邢艳利;崔卫玲;牛媛媛;林建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卒中后髋部骨折误诊为脑卒中再发5例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髋部骨折误诊为脑卒中再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卒中后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患者均有脑率中病史,因一侧下肢无力及活动不利就诊.头颅CT及MRI检查未见新鲜脑出血或梗死病灶.患髋X线检查示髋部骨折.从初诊到确诊历时4 ~ 9 d,平均(6.6 ± 1.9)d.确诊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患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脑卒中后髋部骨折容易误诊为脑卒中再发.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下肢无力或活动不利,应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行患髋X线检查,以防漏诊.

    作者:边振宇;李茂强;何齐芳;朱六龙;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形觉剥夺性弱视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中,先天性白内障69例(117眼),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1眼),角膜病等其他疾病共18例(18眼).平均随访24个月,基本治愈36眼(16.67%),好转127 眼(58.80%),无效53 眼(24.54% ),有效率为75.46%.临床治疗效果与手术年龄、单眼或是双眼发病、治疗依从性有关,其中手术年龄小、双眼发病、术后弱视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疗效好,而手术年龄大、单眼发病、术后弱视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疗效不好,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效果取决于手术年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单眼或是双眼发病.

    作者:彭小维;殷小龙;杨洋;邓燕;于春红;廖瑜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Ki-67、P27在GCB及non-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i-67、P27在GCB及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DLBCL及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对DLBCL进行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60例DLBCL中GCB类型29例(48.3%),non-GCB类型31例(51.7%).(2)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在DLBCL中GCB及non-GCB亚型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 < 0.05).(3)在DLBCL中Ki-67及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449,P < 0.05).结论:Ki-67及P27的表达可能与DLBCL免疫学分型有关,non-GCB中,Ki-67高表达,P27蛋白低表达.

    作者:宋恩霖;熊小亮;艾有生;刘繁荣;朱静;刘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TU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TUDP与 PK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患者61例,其中TUDP组26例,PKRP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元)、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有无逆行射精(RE)、有无增加勃起功能障碍(ED).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KRP组均优于TUDP组.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术后R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E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KRP在改善I-PSS、QOL、QmaX、RUV方面明显优于TUDP,是BPH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但是TUDP术在某些方面对PKRP术仍是有益补充,如年老体弱、合并心肺并发症耐受力低下的患者可选择TUDP术;对于相对年轻、避免RE的患者也可选择TUDP术;对于偏远的经济欠发达没有电切及激光设备地区,TUDP术也是可选择的方法;没有足够资金行经尿道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也可选择此种手术.

    作者:张国飞;吴越;王玉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心肌缺血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52例胸痛患者,分别行CPET、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及非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CPET相关指标如每公斤体重峰摄氧量(VO2 peak/kg)、峰摄氧量 (VO2 peak)、峰氧脉搏(VO2 peak/HR)、大呼吸频率(RR)、氧斜率(O2 slope)、呼吸储备(BR)、大心率(HR)、心率储备(HR reserve)和无氧阈(AT)、无氧阈时氧气通气当量(VE/VO2 @A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 /VCO2 @AT)、无氧阈时氧脉搏(VO2/HR@AT)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值)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E/A值及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HR、AT、VO2/HR @AT低于非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患者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AT和VO2/HR @AT等心肺运动指标较非心肌缺血患者降低.

    作者:余慧文;汪得喜;伍惠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27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3例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男12例,女1例,年龄22 ~ 65岁,平均(37 ± 5.4)岁;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男12例,女2例,年龄24 ~ 68岁,平均(39 ± 3.7)岁.对两组患者多项指标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均随访4 ~ 26个月,平均13.2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切口长度、肩部疼痛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 < 0.05);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肩关节外展角度及总治疗费用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按Karlsson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组发生术后内固定松动失效1例.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与锁骨钩钢板总体相当,但术中应对锁骨及喙突钻孔位置准确定位,防止内固定松动失效.

    作者:王斌;高益;赵洪;彭立波;郑冲;徐建达;瞿玉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CypherTM 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涂层CypherTM支架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即时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79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44例植入CypherTM支架(SES组),35例植入普通金属裸支架(BM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情况、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和远期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结果:两组支架植入操作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至1年的MACE两组分别为2.0% vs 20.0%(P = 0.008),有统计学差异;随访至4年的总MACE分别为8.3% vs 32.6%;SES组有下降趋势,两组均无亚急性及迟发性血栓事件.结论:CypherTM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与普通金属裸支架相比能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卢剑华;胡允兆;黎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加味黑地黄丸改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及支气管病理形态改变

    目的:观察加味黑地黄丸对慢性支气管炎(CB)模型大鼠肺及支气管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CB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气管炎丸组、加味黑地黄丸(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20 d.光学显微镜观察CB大鼠肺及支气管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模型组病理损害显著(P < 0.05),病鼠细、小支气管黏膜增厚,纤毛不整或消失,杯状细胞显著增多,支气管周炎细胞浸润(多为淋巴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支气管周炎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药物干预后加味黑地黄丸高剂量能改善大鼠支气管黏膜和支气管管壁病变程度(P < 0.05),病鼠支气管黏膜上皮损伤减轻,黏膜皱襞减少,纤毛粘连或脱落较轻,杯状细胞轻度增多,支气管周较少炎细胞浸润,支气管管壁轻度增厚,肺泡腔大小较一致,大部分肺泡间隔菲薄;地塞米松、气管炎丸、加味黑地黄丸低剂量能改善CB大鼠支气管黏膜病变程度(P < 0.05).结论:加味黑地黄丸能抑制CB的炎症反应,显著改善CB大鼠支气管的损伤程度,对支气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大刚;邝文彬;谭伯森;潘竞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HBeAg 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基因点突变的分布及意义

    目的:研究免疫耐受与应答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基因点突变分布特点及数量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4例肝脏功能正常、血清HBV DNA含量大于106 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免疫耐受组研究对象,选择110例初次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性黄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为免疫应答组研究对象.采用PCR和Hind Ⅲ酶切技术对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点突变进行分类,并采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水平.结果:免疫耐受组红细胞CR1基因无点突变的患者明显低于应答组(P < 0.05);免疫耐受与应答组的女性患者其无点突变百分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 < 0.05);在红细胞CR1基因无点突变的患者中,耐受组患者CR1分子数量较应答组明显下降(P < 0.05);发生点突变个体的CR1分子数量明显低于未发生点突变的患者(P < 0.01).结论:红细胞CR1基因点突变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反应状态有关,女性患者以无点突变类型为多.

    作者:罗丽莎;张继万;周建丽;何鹏飞;隆莉;张晓芳;赵志勇;刘娴;王海滨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药物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副反应.方法:将65例PCOS合并IR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环丙孕酮 + 二甲双胍组(A1组)和环丙孕酮 + 吡格列酮组(A2组),两组治疗前的血激素水平、体质指数及有关糖代谢指标、IR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比较不同药物预处理后患者血激素水平、BMI及有关糖代谢、IR指标的变化以及促排卵的效果.结果:A1、A2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黄体生成素、睾酮、2 h胰岛素及2 h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显著升高(P < 0.05);而治疗后A1、A2两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副反应:A1组患者中63.3%有明显胃肠道反应,73.3%体重明显下降,A2组患者中34.3%出现水肿,体重增加者占37.1%,仅8.6%有轻度胃肠道反应,两组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应用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或盐酸吡格列酮治疗PCOS合并IR的不孕患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及IR,均获得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由于副作用不同,适合于不同PCOS患者而选择.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报道,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患者数将达到3.33亿[1].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合并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深入研究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机制,对延缓和改善病理进程及预后,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华;滕林;方明;陈少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电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胃的容量感知功能及胃动力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并且获得一定疗效[1-2],近年有报道电刺激治疗FD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临床治疗FD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F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良锋;王启仪;沙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新疆地区3748例老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 748例患者,男性占74.60%,女性占25.40%;中位年龄73岁.汉族占79.12%,维吾尔族占12.86%,哈萨克族占3.42%.构成比位于前十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贲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此十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3.29%,其中肺癌构成比达到20.59%.按系统来说消化系统肿瘤占到42.86%.汉族老年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维吾尔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贲门癌;哈萨克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维吾尔族头颈部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哈萨克族中食管癌位居第一.结论:在新疆地区,支气管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是当前≥70岁老年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头颈部癌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化荣;刘攀;包永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45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表现.结果:4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6例,诊断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妊娠未准确定位7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0%(36/45),未破裂型15例、流产型17例和破裂型13例.其声像图特征为:子宫不对称增大,一侧宫底部见膨出物,其内为孕囊结构或不均质包块,与宫腔不相通,围绕的肌层不完全,彩色多普勒显示妊娠囊或肿块周围血流信号较丰富,三维超声重建宫腔的形态,显示包块位于子宫角外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对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三维超声重建宫腔形态能准确定位孕囊位置.

    作者:陈燕碧;陈瑞华;肖旋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抗磷脂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 55例AP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8例,女47例,男女比例1∶5.9,确诊时年龄为15 ~ 71岁,中位年龄34岁.原发性APS(PAPS)35例,继发性APS(SAPS)20例.55例患者中,30例(54.5%)发生血栓事件,血栓事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27.3%)和脑梗死(14.5%)常见.18例(32.7%)出现血小板减少.2例患者发生恶性APS.24例(43.6%)女性患者出现病态妊娠.所有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均为阳性.结论:APS以血栓形成和病态妊娠为主要特点,其免疫学特征主要是高滴度ACL阳性,由于血栓可以累及多个部位,首发症状多样化,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谭立夫;邱茜;梁柳琴;叶玉津;陈冬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5年多来收治的35例HLAP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与同期9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ABP患者比较,HLAP患者在病史及病程上明显延长(P < 0.05),合并糖尿病及脂肪肝的比率明显升高(P < 0.01);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淀粉酶低于ABP患者(P < 0.05);在衡量胰腺炎的临床病变程度上,两者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重视HLAP的早期诊断,熟悉其有别于ABP的一般临床特点;治疗上,关注胰岛素和(或)肝素的应用,以及必要的外科干预.

    作者:王甘露;侍立志;林建山;陈晖;黄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