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熔解曲线分析检测临床常见5种革兰阴性菌的方法建立

陈弟;胡大春;邵剑春;刘德华;周玲;秦海燕

关键词:熔解曲线分析, 方法建立, 检测, 革兰阴性病原菌
摘要:目的:构建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5种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方法:选取临床常见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单胞菌作为目标检测菌种.对目标菌种设计种特异性引物.构建熔解曲线法,并进行特异性验证.检测不同拷贝浓度稀释液进行敏感性分析.检测临床分离目标菌各20株,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1)经预实验后,对Tm值差异较大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三对引物同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对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单胞菌两对引物同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2)特异性验证显示,目标菌种均有特异性的熔解曲线,各自的Tm值依次为88.37、86.32、80.86和87.56、86.32℃.(3)可检测到的拷贝浓度稀释液约为3.0 × 103 copies/mL.(4)稳定性评价的结果显示,Tm值变化范围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构建的熔解曲线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年龄66 ~ 7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例.记录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显像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技术可清晰显示腰丛、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行径,动态观察局麻药扩散情况.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差异无显著性,麻醉后E组BP明显降低,N组BP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E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E组明显高于N组.结论:超声引导技术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精确操作提供了影像学依据.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是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丽华;徐玉灿;董铁立;孙振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肾移植后皮肤癌1例

    患者男,58岁.因左侧耳廓结节3年,于2009年9月在外院行病理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并于当年10月在该院行耳廓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侵及软骨和神经.因要求放射治疗而于2009年12月入住我科.入院查体见左耳廓缺损,耳后可触及一约2 × 3 cm的皮下包块,质硬、固定.既往患者10年前因尿毒症行过肾移植手术,之后长期服用环孢霉素抗免疫排异治疗.

    作者:陈火明;叶梅;张瑞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药物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副反应.方法:将65例PCOS合并IR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环丙孕酮 + 二甲双胍组(A1组)和环丙孕酮 + 吡格列酮组(A2组),两组治疗前的血激素水平、体质指数及有关糖代谢指标、IR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比较不同药物预处理后患者血激素水平、BMI及有关糖代谢、IR指标的变化以及促排卵的效果.结果:A1、A2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黄体生成素、睾酮、2 h胰岛素及2 h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显著升高(P < 0.05);而治疗后A1、A2两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副反应:A1组患者中63.3%有明显胃肠道反应,73.3%体重明显下降,A2组患者中34.3%出现水肿,体重增加者占37.1%,仅8.6%有轻度胃肠道反应,两组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应用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或盐酸吡格列酮治疗PCOS合并IR的不孕患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及IR,均获得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由于副作用不同,适合于不同PCOS患者而选择.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于建模后3、14、28、56 d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 = 6),然后收集下颌骨缺损处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兔下颌骨缺损修复过程中,OPG、OPGL、COX-2蛋白和mRNA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高表达(P < 0.05),但各指标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P < 0.01).OPG,OPGL,COX-2峰值分别出现在建模后3、28、14 d.结论: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 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

    作者:翁春辉;赖晓宇;詹春华;戴丽冰;钟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胆囊内罕见胆泥块误诊胆囊占位性病变1例

    患者女,69岁,查体无特殊体征,外院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和中等回声团块,中等回声团块考虑胆囊内占位,CT检查未发现胆囊异常表现.来本院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见长径约31 mm弧形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诊断为结石,另见18 × 21 mm的类圆形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后方无声影,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小范围体位改变团块未见明显改变,大幅度体位改变见中等回声团块位置改变,且受结石影响,形状发生改变呈月牙状.询问病史:15年素食.明确诊断为胆泥块.手术证实为胆泥块.

    作者:何本振;夏国园;江珍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在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 < 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对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汉民;管定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体位护理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体位护理加针对性健康教育法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出血情况,总结减少患者术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186例施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6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及排血尿的严重程度,并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及排血尿的严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排肉眼血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无发生严重鲜红色血尿及大出血情况.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采取体位护理加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利于其术后恢复,且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辛月;何冬梅;王娟;黎梦晓;徐惠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疼痛的准确评估,探讨下肢动脉栓塞的疼痛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标尺法 + 脸谱法评估疼痛程度.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准确评估疼痛,为医师用药提供准确临床信息,达到正确止痛的效果.结论:NRS数字疼痛评分标尺 + 脸谱法简单有效,能够起到正确表达疼痛程度,及时足量使用镇痛药,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

    作者:蔡锦华;陈维雄;袁京燕;陈满锐;袁文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心肌缺血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52例胸痛患者,分别行CPET、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及非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CPET相关指标如每公斤体重峰摄氧量(VO2 peak/kg)、峰摄氧量 (VO2 peak)、峰氧脉搏(VO2 peak/HR)、大呼吸频率(RR)、氧斜率(O2 slope)、呼吸储备(BR)、大心率(HR)、心率储备(HR reserve)和无氧阈(AT)、无氧阈时氧气通气当量(VE/VO2 @A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 /VCO2 @AT)、无氧阈时氧脉搏(VO2/HR@AT)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值)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E/A值及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HR、AT、VO2/HR @AT低于非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患者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AT和VO2/HR @AT等心肺运动指标较非心肌缺血患者降低.

    作者:余慧文;汪得喜;伍惠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量变化,并术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结果:断流术后选择组FPP较非选择组FPP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均减少,选择组减少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肝动脉血流量均增加,选择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选择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8%,非选择组为27.5%(P < 0.05).选择组50例完成6 ~ 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16.0%,3年生存率88%;非选择组42例完成6 ~ 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30.2%,3年生存率78.6%.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作者:赵辉;李宝金;龙宏刚;姜海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MCP-1的表达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趋化因子超家族是由白细胞参与分泌并与免疫反应有关的一类细胞因子组成, 是一类重要的生理与病理及免疫应答的调节因子,参与机体的多种机能活动.一种强效的趋化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又称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剂激活因子(MCAF)或JE蛋白,已经被分离和测序, 并且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成为炎症免疫反应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实, 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MCP-1密切相关,本文就MCP-1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文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白介素17的检测

    目的: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oral lichen planus,OLP)治疗前后唾液中白介素17(IL-17)的水平,研究唾液IL-17与OLP发病以及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OLP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的唾液样本,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OLP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的唾液样本中均未检出IL-17.结论:唾液中IL-17浓度较低,需进一步完善唾液保存方法和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来检测唾液中IL-17 表达水平.

    作者:徐韶;车英林;李风华;戴耀辉;程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增加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去除牙垫在增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去牙垫(无牙垫组)和放置牙垫(有牙垫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的影响和VAP的发生率.结果:无牙垫组舒适度明显优于有牙垫组,VAP发生率较有牙垫组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V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小玲;康福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右颞叶AVM伽玛刀治疗后放射性脑病并发胶质瘤1例

    患儿男,10岁,于2010年8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并晕倒,不能言语,急送入当地医院,CT示右颞叶出血,治疗1 d后好转,转入外省医院继续治疗.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考虑为隐匿性血管畸形,遂于8月22日转入广州某医院行伽玛刀治疗,8月24日好转出院.

    作者:邱莎莎;邓晓;杨庆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水飞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中脂联素及抵抗素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水飞蓟宾防治NAFL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6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采用水飞蓟宾进行干预,与已知有疗效的罗格列酮比较,用ELISA及Realtime-PCR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脏、脂肪组织以及骨骼肌中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干预后大鼠血清、肝脏、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 < 0.05).水飞蓟宾对血清及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促进作用优于罗格列酮,对于肝脏脂联素表达的促进作用逊于罗格列酮(P < 0.05).骨骼肌中脂联素及抵抗素表达水平极低,高脂饮食以及药物干预对其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水飞蓟宾有效地促进脂联素表达,抑制抵抗素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嘉茵;郅敏;鲁义;李初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118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析选择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探讨影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为游离前臂皮瓣58块,游离腓骨肌皮瓣50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块,游离背阔肌皮瓣1块;口腔颌面部缺损部位为舌缺损49例,颊及口咽缺损10例,口底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38例,上颌骨缺损12例,下颌骨和口咽复合型缺损1例,偏侧颜面萎缩1例.117块游离组织瓣成活,1块游离腓骨肌皮瓣和1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游离组织瓣临床成功率为98.3%;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2%(5/118),抢救成功率60%.结论:合理地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曙光;艾伟健;栾修文;周会喜;王治平;李志强;盘杰;黄元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的疗效

    目的:评价祛痰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伊诺舒)及不同剂量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观察180例老年肺炎患者分别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90、300、900 mg治疗前后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变化,并比较应用剂量为90 mg盐酸氨溴索与16 mg盐酸溴已新的疗效.结果:900 mg剂量组较300 mg剂量组及90 mg剂量组在临床疗效和祛痰作用等方面其治疗前后积分有明显改善(P < 0.05),900 mg剂量组与300 mg剂量组相比在痰液性质、咳嗽程度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90 mg盐酸氨溴索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16 mg盐酸溴已新组(P < 0.05),且90 mg盐酸氨溴索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痰液中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下降(P < 0.05),盐酸溴已新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增加应用剂量能够增加该药对老年人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莉;刘庆君;肖广辉;杜卫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加小剂量麻黄碱应用于肠镜检查麻醉的效果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加小剂量麻黄碱应用于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拟行肠镜检查的108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 + 瑞芬太尼 + 麻黄碱组)、B组(异丙酚 + 瑞芬太尼组)和C组(单纯异丙酚组),每组36例.比较3组患者诱导前后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镇痛效果;诱导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短.结果:A组诱导后循环稳定,SBP、HR、RR、SpO2无明显变化,B、C两组患者给药诱导后SBP(mmHg)(B组105.5 ± 8.6,C组106.4 ± 9.2)、HR(次/min)(B组71.5 ± 14.5,C组71.8 ± 13.2)、RR(次/min)(B组18.34 ± 4.12,C组18.62 ± 4.38)、SpO2(%)(B组94.07 ± 3.12,C组93.92 ± 2.27)均显著降低;A、B组与C组比较,在诱导时间(min)(A组1.51 ± 0.24,B组1.48 ± 0.55,C组2.14 ± 0.56)、术后清醒时间(min)(A组3.16 ± 0.38,B组3.28 ± 0.24,C组5.02 ± 1.26)及住院时间(min)(A组16.26 ± 3.08,B组16.38 ± 3.15,C组20.52 ± 3.27)方面,均明显减少(P < 0.05); A、B组镇痛优良率为100%,C组优良率为87.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伍用小剂量麻黄碱应用于肠镜检查血流动力学平稳、诱导迅速、苏醒快、可控性强.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文;谭小云;袁超;王海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45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表现.结果:4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6例,诊断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妊娠未准确定位7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0%(36/45),未破裂型15例、流产型17例和破裂型13例.其声像图特征为:子宫不对称增大,一侧宫底部见膨出物,其内为孕囊结构或不均质包块,与宫腔不相通,围绕的肌层不完全,彩色多普勒显示妊娠囊或肿块周围血流信号较丰富,三维超声重建宫腔的形态,显示包块位于子宫角外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对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三维超声重建宫腔形态能准确定位孕囊位置.

    作者:陈燕碧;陈瑞华;肖旋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直肠癌术后咳嗽、咯血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3岁,因直肠癌术后1年,咳嗽、咯血1个月于2010年6月29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 ~ 4次,呈黏液样稀便,偶有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无发热、盗汗,未引起重视.

    作者:张群;陈龙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