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殷晓艳;赵秀文
莱姆病系螺旋体感染所致.其中56%的病人伴有头晕或以头晕为主症收入院.在治疗上一直无有效药物.近几年,笔者采用刺五加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158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华;梅淑芹;张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60岁男性50%有BPH,到80岁时其发病率几乎达100%.
作者:程先睿;高春东;张荣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老年性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持续性情绪异常,以行为、思维改变为主要症状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出汗、易激动、焦虑、便秘或情感淡漠、疑心重重、食欲不振,自我评价低下,甚至有自杀念头等.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脏腑辨证分型而方药施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发病突然,抢救任务重的科室,急诊护士以现代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护理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作者:李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trypsinogen-2)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58例(其中33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尿Trypsinogen-2,同时测定其血清胰淀粉酶(Pamy),脂肪酶(LPS)及血淀粉酶(Samy)和尿淀粉酶(Uamy),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别对Trypsinogen-2和其他酶类进行评价.结果尿Trypsinogen-2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5.7%,准确性为94.8%,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91.7%.Pamy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5.8%,准确性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95.8%.LPS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91.7%,准确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93.8%,阴性预测值为84.6%.Samy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3.9%,准确性为69.0%,阳性预测值为79.3%,阴性预测值为58.6%.Uamy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69.6%,准确性为70.1%,阳性预测值为78.1%,阴性预测值为61.5%.除了低于Pamy,尿Trypsinogen-2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三种酶类.结论免疫层析法检测尿Trypsinogen-2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志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痛安胶囊是石家庄乐仁堂生产的抗炎、消肿、止痛中药制剂,对急性咽喉炎、外伤出血及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应用肿痛安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肺心病)加重期血小板、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杏丁治疗组(A组)45例和对照组(B组)42例.B组给予控制感染、吸氧、祛痰、平喘、纠正并发症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杏丁注射液25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一疗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B两组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并与2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MP-140、TAT、PAI-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P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高凝、纤溶活性降低.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后GMP-140、TAT较治疗前降低(P<0.01)、t-PA活性增高(P<0.01),PAI-1活性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心病加重期患者处于高凝、血栓前状态,杏丁注射液具有改善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高凝及纤溶活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对于治疗肺心病心衰、呼衰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碧云;杨景林;陈雪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时多种机制血管损害,导致及加速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很重要的为糖尿病时并发血脂异常.我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肯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刘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合贝爽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注合贝爽注射液,10~20mg(0.25mg/kg)后,继以5~10mg/h维持48h.然后改为合贝爽缓释胶囊90mg,1次/d.同时给予红花注射液40ml静滴,1次/d.结果(1)治疗组48h后心绞痛次数减少或消失,总有效率90%.(2)使异常S-T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3)静脉用红花注射液和合贝爽注射液48h后,血压、心率降低,HR×SBP降低.(4)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一过性低血压,经处理后恢复.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合贝爽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
作者:朱新林;左菊英;杨德辉;王湘川;许晓琼;林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健康教育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教育过程,使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使病人的行为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教育活动.我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住院期间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沿体表神经节段相应的皮肤周围呈带状分布成簇水疱样并伴有疼痛,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则可影响视力,重者可致失明.笔者应用龙胆泻肝丸口服,配合大黄粉外敷治疗56例带状疱疹,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民;张桂花;马梅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自1998~2002年共收治嵌顿性腹外疝3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6例,女4例,年龄5个月~85岁,平均年龄35.6岁.腹股沟斜疝21例,直疝3例,股疝6例;右侧19例,右侧11例.嵌顿至入院时间6h~15d,平均14h,其中1例股疝嵌顿长达15d.全组患者均有腹股沟包块、疼痛等不适,伴有腹胀、腹痛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者14例,8例腹部透视或平片示气液平面.
作者:李攻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2年来,我院应用镇痛泵持续滴注法行甲状腙肿瘤切除手术200例,取得了满意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1资料与方法1.1镇痛泵的药物配制芬太尼0.8~1.0mg,氟哌啶5~10mg,加人生理盐水至100ml.
作者:吴淑兰;蔡丰;张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指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大手术等应激状态时,机体在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以至衰竭的综合征.它由Skillman于1969年首先描述.颅脑损伤引起MSOF临床上不少见,它是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单纯重度颅脑损伤病例中发生的MSOF 29例报道如下.
作者:邓树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是为病人及医生创造舒适的、有利的环境.手术室保持安宁平静的气氛是重要的,它能使医生专心地,不受干扰地进行手术,使病人积极的配合医生手术.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了解病人的病情、将要进行的手术程序,并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列出护理目标,针对具体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
作者:葛冬梅;李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宫腔镜系一项先进的妇科诊疗工具,在对不孕症妇女的检查中,可发现患者子宫腔内异常,确认病灶的部位,并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和治疗.我科自2002年4月开始开展对由于输卵管及子宫腔等因素造成不孕的妇女行官腔镜检查及经官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士在术中的具体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锦;郑书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曾收治1例盲肠折叠并粘连性肠梗阻误诊为阑尾炎.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半天入院.自述于1个月前夜间突然出现全腹部疼痛,伴有剧烈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饮食.
作者:崔永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处理,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在1例报道的基础上复习文献资料.结果1例48岁女性患者行开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后2周出现急性PE,经早期诊断、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后痊愈.对开颅术后PE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文献复习.结论急性PE是开颅手术后的一种相对少见但致命性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早期抗凝和(或)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低分子量肝素的应用具有预防价值.
作者:许志勤;苏长保;任祖渊;李永宁;杨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加布洛芬颗粒剂治疗.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加中药治疗.从发热,退热,住院日,分泌物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抗细菌和病毒,同时可增强小儿免疫力,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复发的次数.
作者:王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现将2000~2002年100例乳腺癌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静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