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学娣;楼小雯
笔者自1997~2000年收治45例口臭患者,在排除口腔一切疾患外,分别用口服中药清胃散和西药甲硝唑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田巧;潘宜宏;金文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发病突然,抢救任务重的科室,急诊护士以现代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护理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作者:李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0年~2002年12月经肠镜检出的有完整资料的大肠息肉患者1425例作回顾性分析;并对1999年10月~2002年12月间的68例息肉同时作病理检查和p53基因突变检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34.6%);年龄段多为40岁以上(70.9%);以腺瘤常见(59.3%),p53基因突变的作用发生在腺瘤转变为癌的阶段(Ⅱ~Ⅲ级不典型增生腺瘤,p53突变率为43.8%).结论息肉,尤其是腺瘤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肠镜检查是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琴;高明亮;刘未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心肺血管疾病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高.本文回顾分析3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吴洪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于1999年1月开展整体护理,笔者根据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86年通过的以人类反应类型形态分类的护理诊断,对5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牛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为1500例全麻病人实施气管插管,由于我们严格掌握了拔管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因拔管不当而发生意外.
作者:翟翼;张丽;翟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兹将1993年6月~2000年6月所检测的68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爱华;严峻;宁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健脾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98例,应用健脾消银汤;对照组50例,应用复方青黛丸.结果治疗组治愈59例,好转3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18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7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消银汤对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常海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思维本身就是利用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现就哲学的一些思维方法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举例来说明问题.
作者:杨亚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衣原体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是细菌活动频繁时期,某些病原微生物伺机侵入人体而致病,衣原体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某些衣原体曾经被归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气溶胶直接与患者、病畜、鸟类接触而传播,临床表现为肺炎和支气管炎.
作者:张小平;周洪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1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禹俊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标本护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手术室的普及使用,每台手术后,均遗有一瓶以上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软包装塑料瓶.我们将废弃的空瓶进行利用,制作成标本容器,用于盛装术中切下的病理小标本,如阑尾、甲状腺腺瘤等,经过半年多的临床试用,医护人员反映该容器实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炎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9年10月开始,我科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了脂肪层不缝合方法,并同时设对照组采取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刘清华;徐虹;刘月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值与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诊断正常值差距意义.方法对250例因BPH、Pca住院患者常规检测PSA.结果250例中BPH 222例,PSA平均值12.1 ng/ml,Pca 28例,PSA平均值94ng/ml.结论住院患者症状较重,体征明显,但经过一定的门诊治疗,是影响PSA升高的主要因素,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作者:王国忠;吕化一;吴炳文;金讯波;熊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解表剂,又叫发表剂,或称发散剂.它是由发汗,解肌,透疹等主要作用的药物组成,统称解表剂.解表剂是能够开泄腠理,驱邪外出或调和营卫,疏散表邪,从而解除外表证的方剂.
作者:张玉晓;左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盗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案举例患者,男,5岁,2002年7月21日就诊,主诉盗汗半月,患儿半月前,因发热住院,出院后,睡后出汗较多,汗浸枕巾,夜里烦躁不宁,易醒,手足心热,平素易感冒,发育营养一般,舌质红嫩,中间有剥脱,苔少,脉细数;治疗原则:养阴固汗;处方:黄芪15g,当归9g,生熟地各12g,炒黄柏3g,知母6g,地骨皮6g,炒枣仁6g,五味子6g,煅龙牡各12g,炙甘草10g.取3剂水煎服,1日2次服.另服钙片和维生素D胶丸.服药后症状大减,再服知柏地黄丸巩固疗效.
作者:张存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医院,如果想在当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医院应从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努力采取合理、透明和相对低廉的医疗价格定位,避免过度医疗,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患者32例,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5~63岁,平均40岁.病程0.5h~8d,平均24h.按受伤情形分类为:车祸伤12例,医用检查镜损伤6例,其它物理器械刺伤或戳伤10例,火器、弹片、爆炸伤4例,其中穿透伤23例,非穿透伤9例.
作者:夏保京;范建义;郭利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但常与内科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肠炎或菌痢、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相混,临床上早期容易误诊,笔者从实习至今共收集肠套叠患者的资料30例,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曾收治1例盲肠折叠并粘连性肠梗阻误诊为阑尾炎.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半天入院.自述于1个月前夜间突然出现全腹部疼痛,伴有剧烈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饮食.
作者:崔永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