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外源性移植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周治来;陈银海;闵少雄

关键词: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细胞移植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40只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移植组(Y组)、康复训练组(K组)和康复训练联合细胞移植组(L组)、对照组(C组),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将培养并标记好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到Y、L组中.分别在脊髓损伤后1、3、7 d及2、3、4、5、6周对所有动物进行BBB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分化的情况.结果:BBB评分显示.细胞移植2周后,L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组动物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较Y组好.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更高.结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脊髓中的存活并能促进其分化.有益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yclinA及CyclinA mRNA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IinA蛋白,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被检组织中所检指标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mRnNA(r=0.76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CyclinA及其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作者:陈世玖;郭瑞珍;周开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肠型白塞病2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肠型白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型白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识,根据临床表现提供恰当、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陈伟玲;李纬明;单彩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玻璃纤维桩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在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玻璃纤维桩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在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颗需行桩核冠修复的根分又较大双根前磨牙,分别用玻璃纤维桩(A组,39颗)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B组,40颗)制作桩核,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所有患者修复后经过3、6、12、24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治疗成功37颗(94.9%),2例失败;B组治疗成功36颗(90.0%),4例失败.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烤瓷冠修复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均能达到较好的疗效.玻璃纤维桩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丘洪添;尹高权;张超;蔡秋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协助自体肝移植5例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21世纪以来,供体来源越来越紧张,自体移植技术开始在全世界开展,肝移植技术中无肝期的静脉转流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代替转流机取得成功,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5例自体肝移植患者采用连续行血液滤过技术代替转流机,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碧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测及意义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已确诊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解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痛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临床已确诊的冠心痛患者136例(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痛对照者100例(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包括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0.6%νs 12.0%(P<0.01),并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多支病变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单只病变组,为87.5%νs 46.4%(P<0.01).结论: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下肢动脉硬化对冠心病发生及病变程度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无和病变程度.

    作者:司华鹏;唐靖;王继青;寻志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

    目的:探讨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方法:选择78例6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的AMI患者作为病例组.检测入院即刻和术后6、24、48、72 h的血清EPO、IL-6、hs-CRP,并检测入院即刻和术后6、12、24、48、72 h的三联水平.另外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仅检测体检当天的EPO、IL-6、hs-CRP和三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术前EPO、IL-6、hs-CRP、三联均高于NC组(P<0.05),Mb、eTnI、CKMB、IL-6、hs-CRP分别于术后6、12、12、24、48 h达到峰值,EPO于术后24 h降到低;术前和术后24 h AMI组EPO与IL-6、hs-CRP、三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内源性EPO在AMI介入前后存在应激性升高,具有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的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

    作者:张胜叶;黄晏;张锦;牛欢;赵乾;李一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为HSP2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临床类型、M、B、SD、PLT、PDW、CER、PTA、PTR、INR、APTT-R、AG、TP、ALB、GGT、LDH、TG、CHOL、CREA、I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在肾脏损害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8、P=0.007、P=0.005、P=0.04).结论: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是HSP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对于有上述因素的HSP患儿更应加强观察.

    作者:刘静;陆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抵抗素、脂联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抵抗素、脂联素(Ad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ACS的患者106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69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37例;另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及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入选患者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及hs-CRP检测,并测定Adp及抵抗素水平.结果:与SAP组比较,UA组及NSTEMI组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NSTEMI组hs-CRP水平较健康时照组及SAP组明显增高(P<0.05).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中,高危险组hs-CRP及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p与抵抗素呈负相关(r=-0.829,P<0.001),抵抗素与HDL呈负相关(r=-0.312,P=0.047),Adp与HDL呈正相关(r=0.304,P=0.053).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hs-CRP、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低危险组,而Adp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危险组;hs-CRP、抵抗素、Ad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作者:李潞;赵红丽;张晓丹;王帅;李纯;谭力力;周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Habib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胸膜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胸膜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对16例胸膜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成功完成16例胸膜恶性肿瘤手术,其中胸腔镜手术11例.开胸手术5例.肿瘤完整切除5例,11例达到肿瘤胸腔根治.平均手术时间(60±35)min,平均出血量(135±95)mL,术后仅1名患者进入ICU,且所有患者均无术后胸腔出血、肺感染、刀口感染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6)d.结论:在胸膜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可使肿瘤及边缘部分组织脱水凝固坏死,闭合局部血管,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胸膜恶性肿瘤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

    作者:曹守强;张凯;李吉尧;赵桂彬;刘成;韩敬泉;崔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评估研究

    目的:对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足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研究,为开展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用NRS 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判断营养不足状况.结果:NRS 2002的适用率为100%,营养风险(NRS≥3分)的发生率为71.43%,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3.19%:存在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3.33%,而其营养不足的发生率19.44%:留置胃管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85.71%.而其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42.86%.结论: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以血清白蛋白水平作为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有其局限性,应以血清前白蛋白的连续监测作为临床营养不足和营养治疗的动态监测指标.

    作者:邱晓佳;刘刚;周杰;池响峰;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外源性移植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40只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移植组(Y组)、康复训练组(K组)和康复训练联合细胞移植组(L组)、对照组(C组),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将培养并标记好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到Y、L组中.分别在脊髓损伤后1、3、7 d及2、3、4、5、6周对所有动物进行BBB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分化的情况.结果:BBB评分显示.细胞移植2周后,L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组动物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较Y组好.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更高.结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脊髓中的存活并能促进其分化.有益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治来;陈银海;闵少雄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弥漫性的肺泡炎,后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殖转型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进行性异常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1].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约30%,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作者:胡丽;何振华;陈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60钴放射治疗骨转移癌71例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60钴远距离治疗机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的放疗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早起效时间为放疗第2天,患者疼痛症状就开始逐步减轻,大多数患者疼痛减轻在放疗开始的第1周后,放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或疼痛减轻的60例(约占84.5%).结论:60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见效快、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患者基本能完成治疗.

    作者:赵志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在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HRRT治疗的117例急危重患者,观察其行HRRT治疗后的病情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经HRRT治疗后患者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22例患者中16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肾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117例患者经HRRT治疗,10例患者死亡,治愈好转率为91.5%,病死率为8.5%.结论:HRRT可能是治疗急危重患者的一种有效措施,且因HRRT不需要专门的CRRT机.不必专人床旁护理,无需人工配置换液,减少了污染,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且治疗效果显著.在HRRT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作为整个治疗的直接操作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做好血管通路的护理.防止血液透析通路凝血,保障血液透析机的正常运转是顺利完成HRRT治疗的关键.

    作者:朱晓华;莫继安;胡艳芳;陈艳霞;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布加综合征MRI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特征分析

    布加综合征(BCS)是因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所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一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阻塞的部位可在肝静脉或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1-3].肝脏容积加速采集(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是一种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信噪比高等特点,本文分析11例BCS患者的MRI资料,研究LAVA技术的表现及特征.

    作者:吴文娟;王成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主动脉夹层62例患者的血压特征及临床转归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防治及预后.方法:对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临床特征、治疗与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165.5±38.8)mmHg vs(138.3 4-30.9)mmHg]与脉压[(69.9±24.7)mmHg vs(56.3±20.3)mmHg]均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较Ⅰ型患病平均年龄高[(65.2±7.7)岁 vs(53.4 ±10.6)岁,P<0.05],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收缩压较Ⅰ、Ⅱ型高[分别为(167.3±35.7)mmHg vs(141.2±32.4)mmHg,(167.3±35.7)mmHg vs(132.5±26.4)mmHg,P<0.05],舒张压较Ⅰ型高[(96.4 ±19.8)mmHg vs (83.5±20.2)mmHg,P<0.05],而住院期间死亡率较Ⅰ、Ⅱ型低(分别为5.13% vs 41.17%,5.13% vs 33.33%,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及预后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并积极控制血压,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皇军;金立军;刘雪银;杨沙宁;周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DH13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1和EC109中的甲基化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中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作用对CDH1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Aza-CdR处理前后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食管癌细胞EC1和EC109中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westem blot检测CDH1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DH13基因在EC1中呈半甲基化,在EC109中呈完全甲基化.5-Aza-CdR可逆转食管癌细胞中cDH13基因甲基化,恢复其蛋白的表达.结论:cDH1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其在食管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应用5-Aza-CdR可逆转甲基化状态.并恢复CDH13表达.

    作者:景钊;邹长林;邓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研究及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茵的易感因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下呼吸道感染惠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为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所有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为常见.86.7%(26/30)的患者曾使用过广谱抗生素,56.7%(17/30)的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药敏试验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茵高度耐药,仅复方磺胺甲噁唑及米诺环素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0%、100%,临床经验性治疗多数效果不佳.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茵之一,常发生于住院周期长、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基础疾病、接受激素及长期广谱抗茵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颇为困难,临床经验性用药可首先考虑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或米诺环素.亦可选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作者:林海;渠宁;赵仁国;叶瑞海;张鸣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目的:应用大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低压复苏的意义.方法:wistar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低压复苏组.动态观察伤后0.5、1、3、5、7 h大鼠肝组织HSP-70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用RT-PCR观察HSP-70 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低压复苏组HSP-70休克前和休克后0.5、1、3、5、7 h CT值分别为33.73±0.39、31.32±0.42、27.14±0.31、21.46±0.45、20.86±0.57、19.15±0.31,与其他组休克后3、5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压复苏能增强HSP-70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成龙;张利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放射性肺损伤的检测与防治进展

    放疗已在胸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放射性肺损伤日益受到关注.肺是辐射中度敏感器官,放射治疗可使邻近肿瘤的肺组织因受到的剂量超过其引发生物效应的阈值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故肺损伤已经成为制约胸部肿瘤放疗剂量的重要因素.使放疗效果大大降低[1].由于严重的放射性肺损伤往往不可逆转,其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2],因此,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成为肺癌治疗研究的焦点.

    作者:蓝柳;杨春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