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意义

高蔚;翁婷;孟文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 气道炎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互关系,为COPD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治疗后缓解期患者30例和30例健康受试者.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及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中MMP-9、1-GF-β的水平,并分析MMP-9及TGF-β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ECOPD与缓解期患者血清及痰液MMP-9和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P<0.01).AECOPD组血清及痰MMP-9水平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765,P<0.01;r=-0.821,P<0.01),AECOPD组血清及痰TGF-β水平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28,P<0.01;r=-0.596,P<0.01).结论: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及痰中MMP-9、TGF-β1含量不同,且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它们在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LPT法代替气管导管法做分侧肺功能检查的研究

    目的:研究侧位肺功能法(LPT法)能否代替气管导管法测定分侧肺功能.方法:选择20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和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实验组患者均用气管导管法及LPT法测定分侧肺功能,正常组健康人中有11例自愿采用气管导管法检查侧位肺功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0例肺癌患者,2例常规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4例患者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其中有3例出现弥散功能障碍;30例正常组均用LPT法测得分侧肺功能,其中11例同时用气管导管法求得其分侧肺功能,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20例肺癌患者用气管导管法测得的SVC%与LPT法测得的SVC%的相关分析,呈高度正向直线相关(r=0.976.P<0.001);20例肺癌患者用气管导管法测得的VE%与LPT法测得的VE%的相关分析,呈高度正向直线相关(r=0.926.P<0.001).结论:初步认为LPT法可以代替气管导管法测定分侧肺功能.

    作者:张中宏;许西琳;关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直肠癌组织中usp2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usp2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sp22在直肠癌组织、直肠腺瘤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的表达与直肠癌恶性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特点.结果:在直肠癌组织中,usp22的阳性表达率以及染色强度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usp2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5).于直肠腺瘤中的表达率虽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usp22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作者:周飞;宁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本研究选择择期行食管癌中下段手术患者50例,对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佳浓度.

    作者:毛仲霞;赵敏;曲向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剂量探讨

    目的:本试验探讨应用氟比洛芬酯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佳剂量.方法:20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注射丙泊酚前2 min,A组在静注氟比洛芬酯75m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静注静注氟比洛芬酯25 mg;D组静注生理盐水7.5 mL.4组均用止血带阻断前臂静脉2 min.接着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通过4点口述评定量表(VRS)评估丙泊酚注射痛并记录发生疼痛频数.结果:A组和B组的VRS均比C组和D组的低;A组和B组注射痛的发生率均比C组和D组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丙泊酚前2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或75 mg,同时用止血带阻断前臂静脉2min均能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且氟比洛芬酯50mg足以有效地减轻丙泊酚注射痛.

    作者:陈坚伟;王彪;张涛;徐康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两种匀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匀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结果并分析甘油三酯(TC)的干扰作用.方法:分别用A、B两种匀相法试剂对40例患者的血清LDL-C以及不同TG水平下LDL-C的回收率和线性进行分析.结果:TG低于1.7 mmoL/L时A试剂LDL-C结果(2.47±0.57)mmol/L与B试剂结果(2.45±0.62)mmoL/L无统计学差异(P<0.05);TG高于1.7 mmoL/L时A试剂LDL-C结果[2.66(1.82~3.42)mmoL/L]显著高于B试剂结果(1.97±0.69)mmol/L,JP<0.01,两者差值与TG浓度显著相关(r=0.937,P<0.01);两种试荆LDL-C回收率和线性无显著差异.结论:TG浓度对其中至少一种试剂LDL-C检测有严重干扰作用,而且这种干扰作用不能通过室内质控或稀释样品的方法得到纠正.

    作者:翁代慧;龙宪连;于敏;孙建华;王欣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折及骨科术后脑脂肪栓塞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脑脂肪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临床确诊的脑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完全恢复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2例患者呈持续昏迷状态未行骨科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脑脂肪栓塞好发于骨折及骨科术后2~3 d,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地防治呼吸衰竭等潜在的致命性病程.

    作者:韩仰同;胡洪涛;陈捷;马志刚;阎立荣;孙玉衡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内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

    目的:研究慢传榆型便秘(STC)大鼠结肠内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探讨ICC在ST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复方苯乙哌啶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ICC,分析大鼠结肠不同部位ICC的变化.结果:STC组大鼠结肠ICC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STC大鼠结肠内ICC明显减少,提示ICC在STC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至柔;谭丽;黄雪;秦荔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PCI围手术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立即改善冠状动脉闭塞性或狭窄性病变血流供应,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过程有可能使血管内膜撕裂、剥脱,斑块破裂、移位、碎屑脱落,微血栓形成等,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冠状动脉微循环的障碍、局灶性心肌损伤或坏死[1].

    作者:余东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39例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Codman Hakim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Codman Hakim可调压分流管治疗的39例脑积水病例资料,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分流管治疗的28例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使用可调压分流装置组中,37例脑积水患者得到随访,32例(86.5%)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5例(13.5%)出现并发症或效果不佳,其中1例(2.7%)患者出现分流不足:而在使用传统分流管组中,27例患者得到随访,18例(66.6%)惠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例(33.3%)出现并发症或效果不佳,其中3例(11.1%),患者出现分流过度,2例(7.4%)出现分流不足.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odman Hakim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雷;邓志锋;刘越;祝新根;郭华;沈晓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并于患者住院第1、2、3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SD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加科学,满足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需求,明显改善了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唱荣艳;周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nCPAP治疗对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孕妇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mve airway pressure,ncPCP)对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糖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nCPAP治疗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1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结果:12例孕妇顺利完成该研究.FBG、FINS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AHI、LSP02、HOMA-IR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AHI及LSpO2在治疗期间恢复正常,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作者:施志敏;李涛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60例临床分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接受药物治疗人数的增多,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的人数亦随之增多.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不可修复的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应及早识别、及时防治.现将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1月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的住院患者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都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肾出血患者肾动脉造影术造影与CT扫描的比较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术对肾性血尿的诊断价值.方法:85肾性血尿患者,采用改良法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导管置于双侧肾动脉主干,用碘海醇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分别取正位及左、右斜位造影.术后3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读肾脏超选择动脉造影图像与同期肾脏CT平扫+增强图像.两位以上认同有异常表现为肯定结果.结果:85例肾性血尿患者超选择动脉造影发现78例患者有肾动脉异常显影,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未见异常.78例肾动脉造影异常分别:造影刑外溢7例,假性动脉瘤27例,肾内受损动脉分支中断、缺支9例,血管增粗、迂曲、染色加深35例;7例肾动脉造影未见异常患者通过随诊及详细追问病史终诊断为:运动性血尿2例,3隐匿型肾炎,2例为特发性血尿.肾动脉造影与同期肾脏CT检查发现肾性血尿患者肾脏异常影像构成比分别为:78/85、56/85,两组对比,肾动脉造影对肾性血尿的诊断优于肾脏CT检查(P<0.01).结论:肾动脉造影有助于肾性血尿的诊断,尤其对外伤和肿瘤导致的肾性血尿更优,而且对介入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杨明镇;蒋国军;袁莉;石荣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进行干预实验,30 d后检测部分血脂成分、IGF-1因子、PGI2和TXA2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an ⅡA和烟酸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2)Tan ⅡA干预后大鼠血清IGF-1表达水平均有小幅升高,烟酸对其作用较弱.(3)TanⅡA及小剂量烟酸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论:丹参酮ⅡA及烟酸可有效调节实验性肥胖幼年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娟;都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髂外假性动脉瘤致移植肾梗塞1例

    患者男,53岁.多囊肾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2010年10月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因右侧髂内动脉严重硬化,故采用移植肾动静脉与右侧髂外动静脉端侧吻合.术中发现患者髂外动脉条件差官腔内亦有较显著粥样斑块形成.术后患者肌酐平稳下降,术后第42天血肌酐下降至191 mmol/L,术后第43天患者突感发热、恶心、呕吐,自感移植肾区不适.移植肾彩超显示:(1)移植肾大小113 mm×61 mm×63 mm.

    作者:淡明江;吕军;朱云松;汪帮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血清sTNFrⅠ和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Ⅰ和Ⅱ的水平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2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66例健康体检女性血清TNFrⅠ(sTNFr-p55)和TNFrⅡ(sTNFr-p7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sTNFr-p55和sTNFr-p75水平分别为(2.58±0.43)ng/mL和(7.48±1.02)ng/mL远高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0.82±0.22)ng/mL和(2.62±0.47)ng/mL及健康女性(0.71±0.21)ng/mL和(2.34±0.38)ng/mL(P<0.05),子宫良性病变和健康体检者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sTNFr-p55和sTNFr-p75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结论:sTNFr-p55和sTNFr-p75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良性病变中存在表达差异,有可能成为监测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参考指标,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陆琳;陆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均有所改变,预后虽然较以前改善.但其病死率仍较高[1].临床治疗以单纯抗生素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为主.本院从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军;梁金荣;付立军;夏洪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变应原检测结果和性别、年龄分期的关系.方法:将我科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256例患儿应用酶免疫分析法行特异性IgE(包括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测定.年龄分为婴幼儿期(0~3周岁前)、学龄前期(3~5周岁前)、学龄期(6~10周岁前)和青春期(10~20周岁前),分析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年龄分期和性别分布上存在的不同.结果:男164例,女92例;男女比率1.79∶1.平均年龄(7.4±3.2)岁,婴幼儿期84例,学龄前期83例,学龄期52例,青春期37例.吸入性变应原105例;食物性变应原81例;混合性变应原43例,变应原阴性27例.结论: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四个年龄分期的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吸入性变应原学龄前期多,食物性变应原学龄期多,混合性变应原婴幼儿期多,变应原阴性青春期多.变应原检测结果在各组性别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入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5.3∶1,食物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2.4∶1,混合性变应原男女比例为5.3∶1,阴性男女比例为1.5∶1.

    作者:茅松;刘光陵;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何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指导乳腺癌的SLN活检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间108例行SLN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x2检验分析影响染料法乳腺癌SLN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年龄、肿瘤长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年龄≤60岁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者(P=0.009):肿瘤长径≤3 cm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肿瘤长径>3 cm者(P=0.02);BMI<25者其SLN检出率显著高于BMI≥25者(P=0.03).肿瘤不同位置(外象限、内象限或中央区)其SLN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免疫组化结果(C-erbB-2是否阳性,ER是否阳性,PR是否阳性)对其SLN检出率无明显影响(P值分别为0.21、0.39、0.56).结论:年龄、肿瘤长径和体重指数是影响染料法乳腺癌SLN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年龄≤60岁者,肿瘤长径≤3 cm者及BMI<25者其SLN检出率较高.

    作者:贾兴东;张忠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大鼠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后血脊膜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后血脊膜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用wistar大鼠48只,制作Allen氏脊髓打击模型(打击当量300 gcf),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脊髓损伤组(n=42),后者又根据伤后不同时间点分为2、8、24、48、72 h以及1、2周组,每组6只,再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只.A组从大鼠股静脉注射2%的伊文恩蓝(Evens blue,EB),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组用干湿重法测定脊髓水肿变化情况.结果:随着脊髓损伤时间的延长,脊髓组织EB蓝染的范围逐渐增大,荧光光斑数量增加,强度增强,24~48 h达高峰,与脊髓组织内水肿时间一致,72 h后水肿逐渐减轻,其内开始出现坏死灶,1~2周可见明显大小不等的囊腔形成,未见EB蓝染.结论:脊髓损伤后BSCB的通透性增高,并在24~48 h达高峰,72 h后逐渐下降,1周后BSCB通透性明显减小.

    作者:李宽新;李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