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非他酮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廖继武;潘集阳;杨惠超

关键词:安非他酮, 抑郁障碍, 治疗, depressive disorder, 神经精神疾病, 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 酮类化合物, 抗抑郁药物, 精神药理学, 中国, 美国上市, 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 常见疾病, 安全有效, 抑郁症, 副反应, 心境, 倾向
摘要: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世界上排名第4位导致残疾的原因,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将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负担的15.5%,而抑郁症占所有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的45%.近数十年来,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为抑郁障碍的治疗开辟了一片美好的前景,然而如何在众多的抗抑郁药物中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呢?安非他酮的问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安非他酮属氨基酮类化合物,于1989年在美国上市,目前广泛用于抑郁障碍和戒烟的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多项研究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预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检分娩的孕妇843例,-80℃保存孕早期(16~20周)血清,并追踪随访至分娩.发现单胎妊娠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3例(GDM组),随机抽取年龄匹配的正常单胎妊娠妇女73例为对照组(NGDM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脂联素水平.结果: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GDM组[(54.23±2.96)nmol/Lvs(68.24±4.54)nmol/L],P<0.05).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1-IR呈负相关(r=-0.364,P<0.01),但与产筛血糖和OGTT血糖水平均未发现相关性,合并巨大胎,早产的孕妇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但未发现与血糖水平和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作者:陈红梅;胡小平;李明;谭虹虹;林秋雄;杨华章;邝建;裴剑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

    药疹即药物性皮炎,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药物经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和黏膜的炎症反应[1-3].重症药疹一般是指重症多形红斑犁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和重症紫癜型药疹等.重症药疹患者往往病情重、变化快、全身症状和皮损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4].重症药疹在儿童中比较少见,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其预后与护理直接相关,因此对护理质量要求很高.

    作者:陈伟萍;王玲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型钛板在复合性颌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在复合性颌面部骨折临床应用特点及效果,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此项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62例复合性颌面骨折(至少伤及上下颌骨或单发上、下颌骨两处以上骨折)病例,共171处骨折;采用不同形状的异型微型钛板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并根据骨折部位采用不同时间的颌间弹性牵引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对颌面部外型保持满意;61例手术后患者骨折复位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仅有1例因伤口感染或颌间固定时间较短而造成骨不连.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异型微型钛板可用于多种复杂的颌面部骨折,对于同时伤及上下颌骨或两处以上的复杂骨折病例,手术佳治疗时间尽量控制在2周以内,建议应用颌间弹力牵引2~4周,从而更好地保证伤口、骨折愈合.

    作者:阎志毓;叶星;梁晓杰;边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涉及凶杀案件女性精神病患者司法鉴定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征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特点.方法:对51例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凶杀对象、作案目的、作案过程的保护性、作案后的表现、作案与精神症状关系及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凶杀案件女性精神病患者以居住在农村、年龄在30~40岁、初中以下文化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为主,凶杀时象多为精神病患者的子女或近亲属.结论:应加强对农村精神病患者、尤其加强对其中非住院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中青年女性精神病患者治疗和监护的指导,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凶杀案件的发生.

    作者:孙连军;赵丰文;赵丰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山市乙肝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明确广东省中山市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中山市127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合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经巢式PCR扩增HBV DNA阳性率92.1%(117/127);经酶切鉴定B基因型67例,占总感染者的52.7%,全部为Ba亚型,未发现Bj亚型;C基因型50例,占总感染者的39.4%,其中C1亚型41例.C2亚型9例;在HBeAg阳性感染者中B基因型占该群体的55.2%(48/87),而C基因型则占41.4%(36/87),C1亚型占34.5%(30/87),C2亚型占6.9%(6/87);在HBeAg阴性样品中以B基因型为主,占该群体的47.5%(19/40).而C基因型则占35.0%(14/40),C1亚型占27.5%(11/40),C2亚型占7.5%(3/40);不同E抗原状态其基因型分布有差异(χ2=7.460,P=0.024),而基因亚型分布则无差异(χ2=7.605,P=0.055).结论:中山市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以Ba亚型为主,C基因型则以C1亚型为主.

    作者:黎清波;郭炜;张倩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安非他酮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世界上排名第4位导致残疾的原因,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将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负担的15.5%,而抑郁症占所有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的45%.近数十年来,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为抑郁障碍的治疗开辟了一片美好的前景,然而如何在众多的抗抑郁药物中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呢?安非他酮的问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安非他酮属氨基酮类化合物,于1989年在美国上市,目前广泛用于抑郁障碍和戒烟的治疗.

    作者:廖继武;潘集阳;杨惠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反复脑梗死1例

    患者女,37岁,主因言语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自如5 d,于2008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头MRI显示右侧额叶梗死.后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中药2个月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008年9月患者出现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头NRI显永右侧顶叶梗死;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纤细.

    作者:马洪颖;李永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成人气管巨大异物1例

    患者男,44岁,因误吸鱼骨伴咳嗽20余天就诊.患者于20余天前进食时不慎吸入鱼骨,即出现咳嗽,伴呼吸急促,约半小时后呼吸平稳,无咽痛,无进食困难,无畏寒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咽部未发现异物,予抗感染治疗.20余天来一直有咳嗽,为阵发性咳嗽,伴咳少许白色黏痰,来我院肺部CT检查提示气管异物(图1).人院后予抗感染治疗,次日在静脉麻醉下行支气管镜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静脉麻醉成功后,硬性支气管镜进入气管,近气管隆突处见气管黏膜充血,局部肉芽组织增生,表面有白色假膜生长.

    作者:任慧君;洪建和;李杏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管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对血管吻合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即时通畅率,还要有更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牵拉张力等.本文拟就血管吻合的传统缝合方法和非缝合方法等做一综述.

    作者:宋庆伟;杨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1例

    患者男,76岁,反复肉眼血尿2个月余.B超:膀胱充盈好,后壁增厚,增厚处约0.7 cm,右后壁探及一偏强回声团,大小约1.4 cm×1.0 cm,向膀胱腔内隆起,边界清.CT:膀胱右后壁见一圆形中等密度影,表面光滑.膀胱镜下于膀胱右侧壁见一1.4 cm×1.0 cm带蒂肿块,表面光滑,灶性区域有污秽出血.浸润至浅肌层.巨检:膀胱镜活检标本:碎组织一堆共2 cm×2 cm×0.6 cm.灰白灰红色息肉状.镜检:肿瘤细胞弥漫成片,成实性片状或成团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黏附性差、呈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呈显著的浆细胞样特征,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深染、偏位,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CK、CK19、CD138、Ki67及P53均阳性;Vim、HMB45、LCA均阴性.

    作者:陆宁;温晓伟;张燕萍;邬万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意义以及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18F-FDG-PET对20例新生儿检查.凡PET诊断为HIE者,归为HIE组,共15例;PET提示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共5例.第一次PET检查在生后第7~14天,11例同时检查头颅MRI或CT,共16例提示PET或CT/MR异常.此16例患儿于生后4~6个月做第二次PET检查,9例同时行MRI/CT检查.结果:第1次PET检查的20例新生儿中,15例提示大脑不同部位的葡萄糖低代谢病灶,并有HIE的临床表现:11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8例与PET相符.第二次PET检查的16例惠儿中,8例提示有大脑不同部位低葡萄糖代谢改变;9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6例与PET相符.第2次PET检查提示存在大脑低密度代谢病灶的8例患儿中,7例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其中5例早期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经早期干预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出现脑瘫;1例经随访没有精神-运动发育异常的表现.结论:FDG-PE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预后的早期评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优于MRI和CT.

    作者:钟敏泉;钟劲;余宇晖;梁穗新;邝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病情观察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检测384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M和HBV-LP,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835,P<0.001).87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率为87.4%.97例HBeAg阳性患者HBV-LP阳性率92.8%,98例HBeAg阴性患者HBV-LP阳性率68.4%.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HBV-LP阳性率为95.8%,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患者的63.3%.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程度和肝细胞的破坏,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病情观察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郝建华;张然蓉;张健华;张庆侠;冯静霞;谢世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43例开胸术后发生ARDS的43例病例资料.结果:开胸术后ARDS患者大多数手术较为复杂,时间偏长,术中输血较多,高龄患者占多数.术后33例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对于手术时间偏长、术中输血较多、高龄的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风险较大,而手术创伤、肺部感染是发生ARDS的直接诱因.重视和加强ARDS高风险人群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手术创伤有助于开胸术后ARDS的防治.

    作者:张梁;姜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短期应用氨力农对老年肺心病并发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ET-1和Ang 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痛伴重度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氨力农短期应用对其影响.方法:老年慢性肺心痛伴重度心力袁竭患者46例,分为氨力农治疗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观察治疗5~7 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血气分析、肺功能、肺动脉压(PA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BNP、ET-1和AngⅡ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氨力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其SaO2、PaO2和LVEF显著升高(P<0.05),PAP、HR、RR显著下降(P<0.05).氨力农治疗后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随心力衰竭的纠正而显著降低(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P呈正相关(P<0.05).结论:氨力农在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痛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PAP的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提示氨力农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

    作者:殷少军;吕中伟;董福轮;傅佩芳;颜正茂;张国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外科治疗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较为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19%[1].近年来随着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关于此类病的报道日益增多.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在1996-2009年共收治了3例成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女件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林锋;肖家荣;冉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煤矿井下工人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煤矿井下工人腰背疼痛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了解煤矿工人腰背痛的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萍乡市属新岭煤矿所属矿区在册职工8 630人进行调查研究.统计腰背疼痛的发病率,与其他非煤矿人群的发病率比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探索影响煤矿工人腰背痛的相关因素.结果:煤矿工人腰背疼痛发病率为62.9%:井下工的发病率为:67.6%,井上工的发病率为:40.22%,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潮湿、通风道风量和外伤是影响井下工人总体腰背痛的主要因素,β值分别为1.302、0.615和0.674,尤其对回采工明显,β值分别为2.107、1.257和0.399. 结论:年龄、井下工龄、外伤史、吸烟、饮酒、潮湿、噪音、进风道的进风量、寒冷、震动等可能是煤矿井下工人诱发腰背痛的危险因素,其中潮湿、进风道风量和外伤史是主要危险因素;而工作服装的保暖和防潮性能是煤矿工人腰背痛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张建萍;鲁世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人黄斑部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老年人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法:51例老年人(102眼),男37例74眼,女14例28眼,平均年龄69岁.应用stratus OCT快速黄斑扫描模式(fast macular thickness)对其进行扫描,比较性别、眼别之间的厚度差异,分析年龄与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除右眼内环鼻倒男性的厚度大于女性外(P<0.05),其余象限性别之间均无差异;右眼内环鼻侧、外环颞侧厚度大于左眼(P<0.05),其余各象限眼别之间均无差异;年龄与各象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无相关性.结论:在老年人,性别之间、眼别之间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是有差异的.

    作者:韩云飞;郭海科;张洪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自愈1例影像学报告

    患者男,30岁,矿砂堆场码头工人,粉尘接触史5年.近半个月米咳嗽,咳痰,呈泡沫样,病初有发热,体温38.0℃;感觉胸闷,透气不畅,无胸痛.少量吸烟,无结核病史,无其他家属史.基本抗炎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初、复诊2次均采用胸部CT平扫: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胸部扣描体位.X线胸部平片表现:右肺中上野近外带团絮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不清.余肿野清晰,肺纹理正常,双侧肺门大小结构正常,心影大小如常,两膈而光整(图A).胸片诊断:右中上肺炎性病变.

    作者:沈海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

    目的:探讨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的疗效.方法:对35例(3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和缝合虹膜裂伤.术后发现虹膜炎33眼(94.3%),前房积血6眼(17.1%),玻璃体积血3眼(8.6%),高眼压9眼(25.7%),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眼内炎2眼(5.7%),1眼行玻璃体腔注射,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7眼(20.0%)人工晶状体稍偏位.术前视力HM/眼前~0.06,术后除1眼并发眼内炎者无改善外,其他均优于术前,1周时在0.15~0.3之间,随访终在0.2~0.5之间,其中佳矫正视力≥0.3者20眼(57.1%).术后瞳孔圆或基本圆者30眼(85.7%),直径2.0~4.0 mm.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和美观.

    作者:王宇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椎动脉入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患者男,18岁.2008年5月因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头部受伤导致右眼球隆起,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肿胀,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于2008年11月11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脑血管DSA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于12日予以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闭塞.术后症状缓解出院,2个月后冉次出现右眼球外突,眼结膜充血,眼周可闻及杂音,考虑海绵窦内有其它分支动脉供血,海绵窦瘘再发.于2009年2月24日再次来我院行脑血管DSA造影: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不显影;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前交通动脉增粗,有侧大脑前及右侧大脑中动脉经前交通动脉显影,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显影无异常,同时见右侧颈内动脉远段显影盗血致右侧海绵窦显影,右眼静脉明显增粗.左右椎动脉造影示大脑后及小脑动脉无异常,右侧后交通动脉明显增粗,并见向前部盗血致右侧颈内-海绵窦显影.

    作者:康超文;刘觉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