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黄锦山;李建平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2DE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根据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总结出不同罪犯血管的心超表现.结果:(1)侧壁与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出现wMA的发生率与左冠状动脉回旋点(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梗死时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下壁和后壁基底段、中段出现WMA的发生率在ICX和RCA梗死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DE以侧壁基底段、中段+后、下壁基底段、中段中的任一节段出现WMA,并且无后间隔基底段受累推测LCX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2%、94.6%、91.0%、72.2%及94.6%;以后间隔基底段+下、后壁基底段、中段中的任一节段出现wMA推测RCA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7.1%、94.4%、88.3%、98.8%及58.6%.结论:2DE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
作者:赵松青;杨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钾、钠、氯、钙、尿素氮和肌酐(K+、Na+、Cl-、Ca2+、Urea、Cr)等生化指标在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液中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0例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液标本,检测两者中K+、Na+、Cl-、Ca2+、Urea和Cr的水平.结果:K+、Ca2+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分别低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分别为(3.80±0.51)mmol/L和(3.93±0.54)mmol/L,(1.78±0.34)mmol/L和(2.06±0.31)mmol/L,(102.88±36.31)mmol/L和(110.05±40.06)mmol/L],两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JP<0.05);而Na+、Cl-和Urea在腹水中的浓度分别高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分别为(141.45±5.87)mmol/L和(140.35±5.88)mmol/L,(113.59±7.29)mmol/L和(103.61±5.32)mmol/L,(8.24±6.19)mmol/L和(7.33±5.01)mmol/L],两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K+、Na+、Cl-、Ca2+、Urea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2、0.89、0.81、0.91和0.97,所有检测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Na+、Cl-、Ca2+、Urea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如果血液标本无法获得而肝硬化诊断明确.可通过腹水检查监测患者治疗中的电解质和肾功能水平.
作者:胡迎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作者:安永胜;刘文涛;吕永明;李桂萍;杨晓华;李明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诺卡菌病系由诺卡菌属引起的局限性或播散性、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疾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特别是继发于白血病、淋巴瘤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往往引起血源性播散,病死率较高,当合并多发脑脓肿时病死率在50%以上.
作者:孟莹;李旭;佟万成;蔡绍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的头部柚动大鼠模型眼组织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TPM小、中、大剂量组,建立IDPN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连续给药5周后观察眼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肉眼观察:给药20 d后,TPM大剂量组和氟哌啶醇组各有3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给药28 d后,TPM中剂量组2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现象.HE染色:角膜上皮增厚,角膜巩膜交界处血管高度扩张、破裂出血,结膜结缔组织疏松,角膜、巩膜炎细胞浸润,视网膜正常梳状纹理消失、内界炎症反应性均质样粉染物质沉积,细胞排列紊乱.结论:TPM中、大剂量长期应用均可致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模型大鼠眼出血,临床用药应遵循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
作者:郭慧;欧阳颖;何海兰;母发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中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方法:受检者常规行99Tcm-MDP的32例患者骨显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和(或)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软组织异常摄取99Tcm-MDP的临床意义.结果:1 655例住院患者骨显像中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32例(占1.93%).单侧锁骨上局灶性显影3例;肺部显影9例,其中双肺弥漫性显影1例,单侧弥漫性显影5例,单侧局灶性显影3例;肝弥漫性显影2例:乳腺显影13例,其中双侧乳腺弥漫性显影3例,单侧乳腺弥漫性显影7例.单侧乳腺局灶性显影3例:肌肉软组织及皮下显影4例;腹部局灶性显影1例.结论:99Tcm-MDP骨显像骨外软组织的异常摄取主要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临床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峰;王莹;赵倩;何丽荣;刘保军;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诺杨(Butophanol)在术后镇痛中几种常用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采用PCIA(Ⅰ、Ⅱ、Ⅲ组)和PCEA(Ⅳ、Ⅴ组)两种镇痛方式,镇痛配方为:Ⅰ组Butophanol 10mg+Tropisetron(托烷司琼)10mg;Ⅱ组Butophanol 5 mg+Tropisetron 10 mg;Ⅲ组Tropisetron 10 mg;Ⅳ组0.75%Naropine(罗哌卡因)150 mg+Tropisetron10 mg:Ⅴ组Butophanol 5 mg+0.75%Naropine 150 mg+Tropisetron 10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四组患者Ramesav(镇静)、VAS(镇痛)评分及Ⅳ、Ⅴ组Bromage(下肢运动)评分并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同Ⅲ组相比.Ⅰ、Ⅱ组患者在各时段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Ⅱ组相比,Ⅰ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Ⅰ组相比,Ⅴ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amesay评分则较低(P<0.05),Ⅳ和Ⅴ组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后者较低(P<0.05),Ramesay评分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诺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但镇静作用较强,需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张建杏;孙怡;赵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GK大鼠(Goto-Kakizaki rats)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GK大鼠和SD大鼠各20只,随机分为GK手术组、GK假手术组、SD手术组、SD假手术组,每组10只.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2、4、8周各组体重、空腹血糖(FPG)、糖耐量(OGTT)、血浆胰岛素(INS)、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术后8周,GK手术组FPG和OGTT由术前的(5.0500±0.395)mmol/L和(22.790 0±3.525)mmol/L下降到(4.012 5±0.476)mmol/L和(12.487 5 ±1.173)mmol/L,血浆INS和GLP-1由术前的(674.00±224.372)pg/mL和(6 915.00±1 566.860)pg/mL上升到(873.63±115.920)pg/mL 和(8 508.75±1 247.013)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GBP能显著改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GK大鼠糖代谢,与术后肠胰岛轴改变血浆INS、GLP-1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刘赵琪;翁山耕;石铮;吴书清;孙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新玲;陈明勇;李晟磊;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全身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
作者:杨敏;林晓玲;潘葵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无痛穿刺技术及护理的探讨.方法:将新近操作的60例穿刺病例分为两组,根据住院次序将前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后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3,女17),采用无痛穿刺技术.探讨穿刺过程中的无痛方法及穿刺后的护理注意点和常见的造成疼痛的原因.结果:60例病例静脉针,平均留置天数4.5 d.静脉针穿刺及留置过程中,无明显疼痛51例,感轻度不适7例,疼痛明显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技术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必须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在穿刺和护理等环节开展规范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作者:储兰芳;董何;刘小萍;刘凌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丹;刘媛;钟诗龙;杨敏;林曙光;余细勇;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肋膈隐窝积液引流术中超声引导技术.方法:对要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肋膈隐窝积液引流的患者,以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肋间隙积液小深度达到6mm以上作为定位的标准,确定穿刺点.结果:27例患者全部为游离性积液,26例可以找到积液达到标准的区域.液体小深度大为30mm,小为9mm,超声全给予了引导,全部引流出液体.结论:肋膈隐窝积液引流应常规应用深静脉留置针进行引流,只要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小深度达到6mm以上,超声就可以给予引导.
作者:董梁;沈乐荣;郦荣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比较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采用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JEV核酸样品平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同时以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进行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测试.结果:SYBRGreen Ⅰ实时RT-PCR方法可检测出 40 copies/μL的核酸分子水平,与普通RT-PCR方法相比,敏感度提高了10倍,检测时间节省2 h.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JEV方面,与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结论:与普通RT-PCR相比,SYBR Green Ⅰ实时RT-PCR是一种更敏感、快速检测JEV的方法.
作者:陈志永;肖建鹏;马莉珍;高璐璐;陈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7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复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术后镇痛访视表和麻醉记录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的记录,筛选出273例在硬膜外使用0.2%的罗哌卡因加上适当剂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通过输注泵以持续输注+患者自控模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患者,进行镇痛优良率和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镇痛效果优良237例(86.81%),其中包括完全无痛104例(38.10%).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者31例(11.36%),不满意者5例(1.83%).21例(7.69%)中断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者28例(10.26%),明显皮肤瘙痒者20例(7.33%),低血压者15例(5.49%),睡眠障碍者6例(2.20%),嗜睡者5例(1.33%).另有明显下肢麻木2例(0.73%),低氧饱和度1例(0.37%).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加上适当剂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痛效果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仍需警惕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郑俊奕;陈爱茜;陈鸶;王可佳;黎玉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38例良性肿瘤性病变均为边缘清楚肿块,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其中,含牙囊肿5例,根尖囊肿7例,常有硬化缘,囊内密度均一,内含牙根或病齿.角化囊肿10例,多向舌侧膨胀,分房大小均匀.造釉细胞瘤10例,呈分叶状,有切迹,多向颊侧膨胀,分房大小不均,相邻颌骨骨质吸收缺失或增生硬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均为骨质膨胀性破坏,其内骨结构紊乱,正常骨小梁消失.结论: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各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CT扫描对其病变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诗林;李莹;徐坚民;单军;钱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154例开胸术后患者均采用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选择合适的体位,加强管道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治疗4~8 d后,拔管前复查胸片有6例患者少量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其余14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拔管,康复出院.结论:开胸术后采用持续低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施以正确的护理,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英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前,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检测与比较足月胎儿不同部位干骨骨松质中Ca、Fe、zn、Cu以及Mn等金属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30例足月胎儿新鲜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胸骨的骨松质标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腰椎骨松质中Ca、cu、zn、Fe、Mn 干骨含量分别为5 663.12、0.28、84.11、15.15和0.28μg/g,髂骨骨松质分别为6 246.11、0.35、93.83、19.52和0.09μg/g,股骨头骨松质分别为5 379.76、0.26、73.91、1&59和0.18μg/g,胸骨骨松质分别为3 519.63、0.52、74.35、22.25和0.45μg/g.结论:Ca、Cu、Zn、Fe、Mn 5种金属微量元素在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胸骨骨松质中的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关华;张纯清;王琮民;张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6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进行1年以上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63例病例有61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复位维持满意.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9例,良33例,可9例,差2例.并发症12例,发生率19.6%.其中,拇长屈肌腱激惹3例,伸肌腱激惹1例,腕管综合征1例,局部疼痛3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手术后螺钉切入关节腔1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复位,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但它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杰;李少华;楼列名;吴兴;朱裕昌;茅凌洲;蔡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