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SARS流行引发的对传染性疾病的再认识

孟庆华

关键词:
摘要:千百年来,传染病一直在威胁着全人类,直到20世纪中期,由于抗生素的发展,疫苗的研制应用,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才逐渐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天花在全球绝迹,脊髓灰质炎、麻风在全球基本消灭的计划即将实现,这就使得更多的人认为传染病已不再是人类健康的大威胁.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回肠憩室致肠套叠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以腹痛、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双胁及腰背部放射,肌注654-2可缓解,病情呈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半月前排血便1次,量约100ml.10天前肠镜检查诊为直肠、乙状结肠炎及内痔,经中药灌肠治疗,便血停止,但腹痛发作频率增加,缓解期缩短,于2002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平稳脉,痛苦表情,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及脑电图正常,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患者入院当日下午再次腹痛发作,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腹胀,不排气,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亢进,急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术中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6.0mc×2.0cm×2.0cm憩室内翻入肠腔并形成套叠,套入部长约10.0cm,套叠近端空回肠明显扩张,肠管均无明显坏死征象,行肠减压,于憩室两端共约30.0cm肠管一并切除,行回肠双层吻合.术后病理回报:回肠憩室伴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安鼎伟;王孝民;王晓宏;黄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31例误诊原因浅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而老年人的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左心功能衰竭(以下简称左心衰)临床上常见,病死率亦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如何加强老年人左心衰的诊治,尤其是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间收治病人中的早期误诊患者31例的有关资料加以分析,着重探讨老年人早期左心衰误诊原因,旨在吸取教训,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冀爱萍;刘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降低劳动力及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期甚至可因咯痰困难、窒息危及生命.笔者于2001年6月~2003年6日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良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布表达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异位内膜病灶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在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对比,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2年7月~2003年8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EMs患者,增殖期30例,分泌期20例;对照组子宫腺肌症10例,子宫肌瘤25例(作为内膜对照),在位内膜增殖期 17例,分泌期1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MAB-0243-1)即用型检测,按VEGF染色强度及面积的定量分析计算出阳性单位.结果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染色均为阳性,呈现棕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腺体细胞和间质个别细胞,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VEGF阳性单位高于子宫肌瘤在位内膜,并且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与r-ASRM分期无关.结论 VEGF在异位内膜的过高持续表达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可能.

    作者:王宁宁;庄广伦;黄建昭;姚书忠;董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60例身体状况处于不同阶段人群踝-臂血压比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身体状况不同阶段人群踝-臂血压比有无差异.方法 1060例身体状况处于不同阶段的人群按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分为三组,计算出各组踝-臂血压比,进行组间对照.结果三组组间对照,健康组与亚健康组、健康组与不健康组收缩压比对照均为P<0.0001.结论身体状况处于健康组的人群与处于亚健康组、不健康组的人群对照收缩压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作者:鄢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伤性长期昏迷的诊断探讨

    目的提高外伤性长期昏迷的诊断,加强治疗,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临床客观症状及体征,将外伤性长期昏迷病程诊断分为Ⅴ级标准.结果本组13例患者按Ⅱ级诊断标准,经程序化常规治疗,8例好转清醒,5例死亡.治疗好转率61.5%.结论外伤性长期昏迷患者,根据笔者Ⅴ级诊断标准,对明确诊断、治疗、提高治疗好转率,减少致残率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申天喜;周军;孙立中;王达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心身医学及其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在诊断、预防、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对未来世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

    作者:安贺军;曹东萍;贾海英;曹润武;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试述足三里穴的性能作用及临床应用体会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四合穴之一,古人常用于治疗肚腹诸症.由于作用显著,取穴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故一直被古今医家所重视,近代医家通过不断的实践,对该穴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笔者通过对该穴的长期临床实践,对其性能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8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人类杀手.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到27.2%,人口数已达1.3亿,并且35~44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女性增长达64%,男性增长达74%,高血压大大增加了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危险,因此,高血压在我国同样是危害人民健康大敌之一.

    作者:张霁;黄仑;尚士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接种乙肝疫苗致过敏性皮疹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已婚,2003年12月16日下午2:00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20632-2.接种后15h出现瘙痒感皮疹,首先是腰背部瘙痒,皮疹呈密集状,继而向头颈部、胸部蔓延,扩散遍及全身.

    作者:吴阿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析Reiter综合征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的原因

    Reiter综合征是以结膜炎、非淋球菌尿道炎、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脊柱关节病中反应性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男性,常继发于泌尿系或肠道感染之后,女性也可继发于妇科感染后.潜伏时间不等,有一定的家族发病趋向.病理改变以关节滑膜组织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性为主.由于对此病缺少系统性认识,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与化脓性关节炎多有相似之处,故易误诊.常见的误诊原因如下.

    作者:殷勇;魏敏民;张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为常见周围血管病之一,根据中医热壅络脉致瘀的观点,对本病急性、亚急性自拟解瘀汤治疗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简介如下.

    作者:王庆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鼻筛眶骨折继发畸形的治疗步骤

    目的探讨鼻筛眶骨折继发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鼻筛眶骨折继发畸形的特点,提出明确的治疗步骤,即:(1)手术显露;(2)分离鉴别内眦韧带及其所附着的骨片;(3)眶内、下缘复位和重建;(4)重建眶内、下侧壁;(5)内眦复位及固定;(6)鼻支架重建;(7)软组织成形.结果自1997~2003年,共收治40例患者,均采用上述方法,畸形改善满意.结论通过建立有序的治疗步骤,鼻筛眶骨折继发的多种复杂的畸形能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罗金超;归来;张智勇;滕利;吕长胜;牛峰;金骥;夏德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超声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5月以来应用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经CT及手术证实,认为B超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孙雁;陈伟;许晓华;廖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市乳及乳制品营养与卫生质量现状分析

    乳及乳制品营养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每日的必备食品,特别是近年来乳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品种繁多,营养强化,口感纯正,保质期长,质量优良的乳制品投放市场,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为了了解朔州市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我们对2001~2002年所检测的乳及乳制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崔志强;翟伟;翟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义齿软衬材料的研究

    义齿基托软衬材料是一类应用于义齿基托组织面,具有一定弹性的义齿衬垫材料.可缓冲咬合力,减轻或消除压痛,并可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改善义齿固位[2].

    作者:李爽;彭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诊治体会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凝血机能异常的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它可导致严重的出血,母婴死亡率极高,已引起产科医师的普遍重视及积极的抢救与治疗.现对我院1992~2003年间产科DIC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谦;张春惠;张丽丽;张丽华;王宇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300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而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0%以上[1].我院于1995年开始使用腹腔镜对妇科疾病进行了诊断及治疗.现将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300例总结如下.

    作者:胡德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45例报告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大都是由柯萨奇A16病毒型引起,也可由A5、A10病毒引起流行,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可引起发热、口腔炎及手足之皮疹,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现就我院于1999年7月以来收治的45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金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伴脑梗塞C反应蛋白的测定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伴脑梗塞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5例患者脑梗塞后血液CRP的含量,并与正常组相对比.结果 25例老年高血压伴脑梗塞患者CRP明显升高.结论 CRP升高与老年高血压病伴急性脑梗塞有关.

    作者:黄丹;刘业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