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灿磊;戴迎春;胡贵方;向文龙;聂军
目的:总结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做好双套管冲洗,保持负压引流.结果:患者预后良好,治愈出院,其中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陈丽莉;刘翠兰;林崇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时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胆囊静脉血管出血1例,肝脏实质损伤出血3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4例,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例.采用电凝止血、止血纱布压迫、生物蛋白胶创面涂抹及镜下缝扎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1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难以控制,直接中转开腹,止血成功.术后均放置肝下引流管1~2 d,术后无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针对不同的胆囊床出血原因,及时有效地酌情处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启平;周建春;代朗月;金平;赵孝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时3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手术时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3例中,3例于术后1周、8例于术后1个月、7例于术后半年、4例于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9例于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无好转2例,治愈率66.7%(22/33),有效率93.9%(31/33).全部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损伤情况,在适当时机采用相应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获得较好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作者:王双乐;李创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肝细胞Fas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EUSA法检查76例CHB患者(其中轻度29例、中度26例及重度21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8水平.同时对46例愿意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的CHB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Fas表达强度.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JP<0.01),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IL-18的水平显著增高.CHB患者肝组织中Fas表达阳性强度也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强.结论:CHB患者外周血IL-18和肝细胞上表达的Fas均参与了肝脏的炎症过程,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发生的机理、炎症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马清峰;王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针对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防止皮瓣静脉危象发生.结果:术后出现皮瓣血管危象2例,经皮瓣抢救和其他处理,17例全部成活.结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针对性训练,术后仔细观察皮瓣是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护理措施.
作者:左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羊膜敷贴治疗压疮的效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38处压疮创面进行敷贴羊膜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Ⅱ、Ⅲ期压疮治愈率100%;Ⅳ期压疮治愈率75%、总治愈率97.4%.结论:羊膜敷贴治疗压疮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展.
作者:曾令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是心力衰竭、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尽管高血压药物治疗得到长足发展,然而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高血压或完全逆转和预防与高血压相关靶器官的病理改变.
作者:红梅;付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yperten-sion,EH)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无论在人类[1-2]还是在动物模型[3]的研究均发现,高血压本身只能解释部分心脏指数改变的原因,其余高达60%的原因归咎于基因因素.
作者:李青梅;丁艳华;娄金凤;朱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前后肌酶的变化.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54例甲减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4周,而对照组患者仅口服左甲状腺素4周,未口服他汀类药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肌酶浓度以及可疑影响因素(甲状腺功能、血脂、心率、射血分数、肝功能、肾功能等).之后两组患者均口服左甲状腺素(他汀组患者同时停用他汀类药物)继续随访至12周,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他汀组患者治疗(口服左甲状腺素和他汀类药物)4周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明显高于对照组(仅口服左甲状腺素)(P<0.05):停用他汀类药物继续随访8周,两组患者血浆肌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甲减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需要警惕肌酶升高;对于伴有肌酶升高的患者,及时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能够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随华;耿秀琴;刘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45例患者行手术取栓,18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7例患者给予初步诊治后自动出院.在手术取栓的患者中有35例经治疗后受累动脉远端血运恢复,肢体疼痛好转,皮温恢复正常.术后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再次发生肢体急性缺血性坏死、截肢,3例缺血症状无明显好转.死亡3例患者中分别为腹主动脉栓塞2例和主动脉骑跨栓1例.结论:对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患者,争取早期确诊,应早期手术,并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潜在的心脏疾病和重要脏器栓塞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亮;朱化刚;刘斌;谢文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上海闵行地区麻疹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2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1)麻疹发病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61.5%.(2)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有73.1%.(3)外地来沪人员占77.7%.(4)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高体温在38.5~40.2℃之间.在发热第3~5天出疹者占82.7%.(5)89.2%患者有典型皮疹经过.(6)46.2%患者可见麻疹黏膜斑,81.0%出现在病程第3~4天.(7)主要并发症有肝损(79.6%),结膜炎(38.5%),腹泻(23.1%),肺部感染(20.0%).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的覆盖面,特别是对外地来沪人员及其子女.在育龄妇女中可进行麻疹疫苗的补种复种,进一步加强防病意识,减少流行季节麻疹的发病.
作者:黄绍萍;卢水华;王介非;谢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是指因腹腔炎症或阑尾等腹部脏器手术后,大网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导致横结肠功能紊乱,产生轻重不等的类似肠梗阻的症状.我院自1998-2009年共收治14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以探讨其病因和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陆志斌;龚红生;胡昇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细胞外基质蛋白SC1(extracellular matrix associated sparc-like 1,SC1/SPAR-CL1)又名BEN,HEVIN,DM-GRASP,ECM2,MAST9,RAGS1,属于SPARC家族抗黏附分子,是一个与细胞外基质分子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tosine,SPARC)具有同源性的小分子,SC1首先由Johnston和Coworkers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突触连接糖蛋白表达抗体的分子文库中筛选分离得到.
作者:林家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测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远癌正常胃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3例胃癌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315±0.234,与其对应的33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500±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P<0.01).结论: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CTHRC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何敖林;吴福荣;李莎莎;刘瑞文;朱为伟;胡雨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6例均为单侧.病灶密度均较均匀,其中无明显坏死及钙化.位于肌锥内外弥漫生长3例,并见其包绕眼球生长呈铸型改变,与周围眼外肌、眼环分界不清,但眼环完整无局限性增厚;位于肌锥外泪腺区呈孤立状结节2例,病灶边界清晰,泪腺窝无明显扩大;位于结膜延眼睑蔓延1例.眼眶内脂肪间隙均清晰,增强后均呈轻、中等度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眼眶淋巴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认识其改变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泮旭铭;田萍;祝跃明;金中高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本科室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使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结果:对该21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治愈,治疗时间短者14 d,长者30 d.结论: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在糖尿病基础护理之上,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创面负压的维持以及惠肢血运的观察.
作者:林秀丽;杨浩瑾;周雷;赵圆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血红蛋白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合并心包积液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心包积液组,同时前者促甲状腺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总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也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洁;于恒池;洪旭;郝雅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应用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小萍;杨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发病率高的并发症,也是首位直接死亡原因[1].首次出血的病死率为20%;止血后如果不治疗,其一年内复发出血率为70%,病死率为33%.
作者:穆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对1.5~3岁幼儿静脉输液时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幼儿分为情感激励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通过对实验组采取表扬、激励、暗示等心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依从率与手部注射部位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高于头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运用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提高幼儿的合作程度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蒙莹;马若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