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陈显辉;张毅;赵新建;廖绪强;黄星球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 压缩性骨折, 椎体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8例共67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59个椎体,椎体转移瘤伴压缩性骨折6例6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调成液状,通过一定压力的注射器轻柔、缓慢、匀速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近期止痛效果良好.经平均1年的随访,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中远期疗效与病变性质相关.本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止痛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与病程关系的初步调查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的分布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1~85岁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45例和非高血压患者476例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并将患高血压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对不同病程常见不适症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平和质人群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理体质以痰湿质、气血虚质为主,与非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2)便秘、腰腿酸痛、口干、失眠位居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的前4位,分别占总例数的43.30%,58.90%,40.18%,50.46%;(3)平和质发生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病程在0~5年者以失眠居多,发生率为61.86%;病程在6~10年以口干者居多,发生率为61.84%;病程在11~15年以腰腿酸痛占主要,发生率76.16%;病程超过15年者以便秘居多,发生率61.29%.病程与以上症状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平和质人群随病程的增长而减少,以失眠、口干、腰腿酸痛、便秘为其常见不适症状,并随着病程的增加,依次占各病程段的主要不适症状.为以后在诊治高血压时根据患者病程改善相关不适症状、调整体质,为能否更好的调控血压提供一定的指导基础.

    作者:王超英;李迎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自制负压乳头内陷纠正器在哺乳中的应用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孕产妇认同.但部分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对成功实施母乳喂养心存疑虑.我科自制了负压乳头内陷纠正器应用于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帮助她们树立信心,也解决了新生儿因吸吮时含接姿势欠佳而导致的喂养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SOD、LPO的影响

    目的:现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分级为Ⅰ~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热化痰的中药汤剂(千金苇茎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SOD和LP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之后,外周血SOD上升与LPO下降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SOD为(31.79±4.18)Nu/mLvs(25.36±3.42)Nu/mL,P<0.01;LPO为(2.63±0.61)mmol/mLvs(3.18±0.55)mmol/mL,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SOD,降低LPO水平,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平衡氧化-抗氧化系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文翰;杜炯栋;肖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36例肺癌及肺转移瘤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肺癌27例、肺转移瘤9例,共42个病灶,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8例.氩氦刀共治疗39次,平均每次治疗1.08个病灶.术中冷冻覆盖范围≥瘤体70%的瘤灶数为38个,总有效率90.5%.冷冻区CT值为负值,术后即时CT扫描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2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6.2%.氩氦刀冷冻治疗1个月复查CT,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1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3.8%,瘤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按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总有效率92.9%.3例瘤灶体积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研究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CT影像学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步军;全显跃;梁文;叶穗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并评价该疾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43)和对照组(n=27).模型组小鼠按50mg/kg体重连续5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每周观察小鼠食量、饮水量、体重、精神活动等基本状况.每2周剪鼠尾取血,检测血糖,评价建模情况.实验第13用处死小鼠,取心脏石蜡包埋,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病理改变,Image-pro plus 6.0分析软件计算胶原面积占总面积比值.结果:模型组小鼠饮水量、食量分别自第2、3周开始高于对照组小鼠(均P<0.01);注射STZ后第2周体重逐渐减轻,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空腹血糖在建模第1周开始,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分布不均,肌细胞间质明显增加.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1型糖尿痛心肌病模型,该模型可行性强,稳定性好.

    作者:汪心安;艾文;朱丽华;王朗;李红良;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肝移植术治疗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肝功能C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肝移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6例肝功能C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48个月,观察病死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及再出血率.结果:306例患者病死率为10.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73.9%,再出血率2.0%.结论: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臧运金;李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活血化瘀中药对癌转移影响的新进展

    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及减少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活血化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选用活血化瘀药,近年来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作者:孙艳;李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培养对象,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和α-硫辛酸进行干预,检测培养细胞四唑盐比色实验、细胞上清液SOD浓度和细胞SOD2mRNA表达.结果:高糖刺激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高糖组SOD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34.13±9.25)kU/Lvs(89.23±11.76)kU/L,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SOD值均较高糖组明显升高[(64.32±8.56)kU/Lvs(34.13±9.25)kU/L)],P<0.01;(51.02±12.36)kU/Lvs(34.13±9.25)kU/L,P<0.05).高糖组SOD2 mRNA/β-actin mRNA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0.37±0.024vs0.69±0.014,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该比值较高糖组明显升高(0.56±0.039,0.49±0.039vs0.37±0.024,P<0.01).结论:通心络和α-硫辛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毒性.

    作者:刘明;石勇铨;彭玲;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20例,占40.0%,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以术后2~7 d多见,平均5.3 d.治疗后低钠血症患者好转19例,占95.0%,无效1例,占5.0%.结论: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为常见,低钠血症常导致术后患者病情加重及复杂化,所以经口寰枢椎术后患者需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血钠的异常并予以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正涛;戴建强;郑国栋;吴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咽癌细胞系候选癌基因的筛选

    目的:利用SNP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筛选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中的候选癌基因.方法:SNP芯片检测DNA拷贝数,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个鼻咽癌细胞系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基因表达水平,Ensembl database将SNP数据、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DNA拷贝数改变数据整合,筛选候选癌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功能.结果:筛选出候选癌基因102个,包含许多功能群,参与各种信号通路.结论:为癌基因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筛选鼻咽癌细胞系中候选癌基因,对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认识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樊英;李佳;黄仲曦;姚开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p38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复合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

    目的:观察p38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用AngⅡ刺激或p38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cine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p38及ANP表达,免疫沉淀法测定p38活性.结果:p38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降低AngⅡ组p38表达及活性,下调心肌肥大相关指标.结论:p38通路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靶向p38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是基因治疗心肌肥大的新靶点.

    作者:陈远园;张如福;王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广东省四个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比较分析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四个地区1988-200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 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 172例大肠癌中珠三角4 327例、粤东1 583例、粤北782例、粤西1 480例;2006-2008年段与1988-1990年段比较,四个地区大肠癌患者的收治数均呈上升趋势,以粤北上升显著;中位发病年龄以粤东高,为61岁;四个地区的中位发病年龄均呈上升趋势,以粤东上升显著;四个地区的性别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直、结肠癌的比例以粤东高,为1.3:1;粤北和粤西黏液腺癌的比例高于珠三角和粤东;低未分化癌的比例以粤北高.Dukes A期和Dukes B期的比例以珠三角和粤东为高.结论: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提示各地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各地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陆宝钿;许岸高;余志金;张晓慧;徐永成;钟选芳;何伟锋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改良Kugel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Kugel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改良Kugel技术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应用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更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病例.

    作者:高小利;席云峰;寇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术中结肠灌洗对患者行左半结肠切除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肿瘤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因左侧结肠(包括上段直肠)肿瘤而致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入院的36例患者,按照表格随机法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对照组采用左半结肠切除+结肠造瘘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住院时间,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所有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内毒素,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无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仅1例发生创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13.8±1.3)d,对照组1例发生瘘口回缩而再次手术,3例发生创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14.6±2.4)d,已有7例患者在第一次术后的3~12个月内行结肠回纳术;术后治疗组WBC、PCT、CRP及内毒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切除+结肠一期吻合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血中WBC、CRP、PCT、内毒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广正;郭德超;张海峰;周瑞耀;戴华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GF β1-509C/T基因片段,Eco81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并经测序证实.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F β1-509 C/C、C/T、T/T表型频率分别为0.180 0、0.430 0、0.390 0,对照组分别为0.150 0、0.440 0、0.4100;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GF β1-509C、TGF β1-509T基因频率分别为0.395 0、0.605 0,对照组分别为03700、0.630 0,TGFβ1-509C/T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 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关联.

    作者:车坤兰;何凤仪;江梅珍;谭淑娴;曾改鸿;陈盛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门诊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高于对照组7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具有快速消炎、镇痛、松解粘连、恢复功能快的特点,比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效显著.

    作者:石金凤;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AdVance尿道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

    患者男,80岁.因1年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咳嗽、行走时不自觉漏尿,每日用大尿垫4~5块,于2009年4月9日人院.体查:一般情况可,咳嗽诱发试验阳性,肛门指诊前列腺大小约4 cm × 5 cm,肛门周围感觉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1 h尿垫实验漏尿重度22 g,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大膀胱容量350 mL,大尿流率44 mL/s,结合影像学提示TURP术后改变,膀胱颈开放状态,咳嗽实验时,腹压漏点压83 cmH2O时造影剂少量漏出.

    作者:肖远松;胡卫列;吕军;何恢绪;胡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颈胃综合征146例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颈胃综合征是颈椎病中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漏诊.本文作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统计1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镜下3种组织胶注射治疗GEV1型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3种组织胶注射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型(GEV1)的疗效.方法:组A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组B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和大弯侧;组C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大弯侧.注射组织胶后,观察1~10 min,4周内复查胃镜.结果:3组患者组织胶注射后,曲张静脉均实变.复查时,曲张静脉完全阻塞率组A为100%,组B为100%,组C为61.9%.组A和组B治疗效果相当,高于组C(P<0.05).结论:在胃底近贲门小弯侧注射组织胶治疗GEV1更加完美.

    作者:李坪;毛羽;穆毅;李常青;王捷;李娜;刘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双能X线骨密度及其与体质指数、睾酮和雌二醇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情况,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116例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年龄42~56岁,平均47岁,根据BMI进行分组:低BMI组(BMI≤18)21人,正常BMI组(BMI为18~25)79人,超BMI组(BMI≥25)16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EXA)检测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以及大转子的BMD,并检测血清E2和T水平.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检出率为19.0%(22/116),其中低BMI组(47.6%)显著高于正常BMI(13.9%)和超BMI组(6.25%),OP患者全部发生于低BMI组,检出率为28.6%.各部位的BMD与B MI成正相关(r=0.388~0.507,P=0.000).此外,BMD与E2及T水平亦成正相关性(r=0.175~0.374,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即有骨量减少情况,低BMI、低E2及低T水平可能是出现低骨量和发生OP的高危因素.

    作者:谢威;张金山;赵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