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德区医疗机构中央化输血服务系统项目规划

李跃林

关键词:
摘要:中央化输血服务系统的建设是血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中央化输血服务网络系统,通过血液中心(血站)与医院输血科(血库)的联网,全面实现输血服务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内所有成员都可以访问在线库存系统,可实现电子信息交换,约血信息、发血信息、输血信息的自动传送,减少人工录入环节,大限度杜绝操作手误的发生,从而提高输血服务的质量,增强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院对外宣传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医疗市场正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服务社会化、运作市场化为基调的买方市场转变.处在地市级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夹缝中的县级医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的倾斜和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以其就诊方便、价格低廉、收费灵活等无与伦比的优势占据了轻、小疾病市场的半壁河山;另一方面城市二、三级大医院又以精尖的设备、高档次的人才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将多数的危重病人收揽.

    作者:王随航;李德伟;龚朝敏;李建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社会保障任务,同时又要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是办好社会主义医院的首要任务.

    作者:罗阳;陈大桥;雷茉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人才资源的变化与分析

    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决定医院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适时的调研医疗队伍的人才资源变化并作出准确的分析,是作好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现代医院形象创新

    目的为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适应医疗市场变化,在医院形象策划上创新,从而达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方法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医院形象是个昭示,良好的形象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病人更加信赖医院.结论精心塑造医院形象,形象也是效益.

    作者:任真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康社会的卫生服务模式

    中共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21世纪头10年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国各条战线包括卫生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卫生队伍已具相当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1990年的68.5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40岁,婴儿死亡率由50.2‰下降为31.4‰.卫生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者:李秋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药品采购管理体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药品销售部门之间的竞争出现了白热化.面对复杂的医药市场形势,我院以<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了一套药品采购管理办法.通过6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降低褥疮发病率

    褥疮是身体某一部位持续受压时间过久,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被超过毛细血管压(30~38mmHg)的持续压力所阻断,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及皮下组织所需营养,而导致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使褥疮发病率由原来的6.03%下降为0,并在我院护理工作中形成常规,已取得良好的成效.

    作者:曹圣荣;闻亚兰;廖纪稳;李霞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弱势科室常见成因与对策

    医院各临床业务科室的发展通常不会齐头并进,平衡发展,总是有先有后,有强有弱,先后强弱交替变化,或先强后弱,或先弱后强,或发展平平,于是,就出现了暂时的强势弱势科室(专业).强势科室往往设备精良、人才济济、技术精湛、知名度高、科室和个人经济效益好、职工自我价值实现满足度高、成就感强,科室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而弱势科室的情况则相反:设备差、技术水平不高、科室人员士气低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差,科室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成为弱势科室.

    作者:李亚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如何规范院内用药

    自国家实行基本药品管理制度以来,我院也建立了相应的基本药品管理制度,于1994年印发了第一稿<医院基本药品目录>,同时规定院内药品(含采购药品、院内各种制剂、临床科研药品等)统一由药剂科管理,院内药品的管理和流通进入了规范化的渠道.经过近几年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不断更新和补充,2002年10月我院又印发了第二稿<医院基本药品目录>.目前,我院使用的所有药品有以下4种方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然;郭晓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效益指数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医院的发展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管理已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定向管理逐步向目标管理、定量管理转变.设计、推行医院效益指数在管理中的应用,则能较好地实行院、科二级成本核算,改革分配制度,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全院形成责、权、利共同体,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达到全面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目标科学化管理,从而在医院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经营管理模式.

    作者:顾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建设学习型医院增强医院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医院,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学习型医院.学习型医院应该是一个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医院,它强调学习力,讲究生命力,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创新.建设学习型医院,首先要利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再造无限生机.知识的价值日益突出,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加强学习是医院的生存战略.其二,要构造新的管理模式.学习型医院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树立系统思考、学习为本的观念,构建扁平型、有弹性的组织,围绕目标,在3~5年内比较系统地构建学习型医院,推动医院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其三,要落实各项措施:建立先进的医院文化;建立知识高效流动的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信息技术支撑的虚拟教育体系;加强职工培训.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学习成就未来,推动医院持久地向前发展.

    作者:周莲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议刍议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医院文化又是医院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现.它以中华文化为背景,在传统医学文化、现代医学文化及相关文化的交流渗透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作者:李兰田;张太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析民营医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营医院在医疗行业中出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医院已经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虽然民营医疗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商讨的.

    作者:王文宇;郭毓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发挥科室监控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发挥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作用的方法.方法设立人员组成合理的监控小组,制定相应的职责、控制目标和考评标准,重视监控小组人员的培训教育与管理指导.结果提高了科室监控小组的水平和感染监控工作的质量,使感染控制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结论加强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使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是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刘冰;贾淑梅;顾克菊;杜军丽;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依法治院加强管理

    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群体,需要依法进行管理.只有依法管理,医院才能出效益,出质量,出人才,出成果.现就我院依法治院,加强管理方面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欧阳德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提高基层中医医院竞争力刍议

    竞争是市场机制下的永恒法则.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服务体系正在经历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医院、患者及社会医疗保障组织构成的医疗市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民营医院的出现,打破了医疗行业的垄断状态;买方市场的形成,对现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基层中医医院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业界重西医轻中医思想的影响,占有资源水平较低,发展相对缓慢,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

    作者:姜楚涛;张万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零缺陷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21世纪的医院管理,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为、从运作到实效,有新的突破和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运用国际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指引和完成医院的工作目标,提升医院精神,进而提高质量与竞争力,这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必须完成的答卷.

    作者:虞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疗欠费的类型及对策探讨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病员欠费不能收回的问题,医疗机构越大,不能收回的欠费越多.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2002年度欠费发生额达30余万元,经过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催收回医疗欠费17余万元.据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局统计,目前全区各医疗单位,患者医疗欠费累计达600万元.长此以往,在财政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助经费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营运、管理秩序和医院的建设发展.为了提高对医疗欠费的认识,结合我院的实践,现将其发生的条件和类型分析如下,并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张乐星;胡波;张飞跃;韩绪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论医院建立科研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立适宜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医院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是每一位科技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运用精神激励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激励机制,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竞争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技人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杨永军;彭力克;马庶青;张有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化内部改革全面激发活力

    近年来,我院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就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专业人才形成梯队,专科发展特色领先,检查设备先进上档,医护质量全面提高,各科工作忙而有序,文明优质服务蔚然成风.对这些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笔者总的体会是:大胆探索内部改革新思路,向改革要活力,使医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抓住了主动,形成了优势,赢得了效益.

    作者:李汝才;秦遵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