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女性双J管取出器的临床试用

邵四海;王荣江;王伟高;钟欢

关键词:女性, 取出器, 患者, 现报告如下, 输尿管手术, 治疗效果, 设计制作, 痛苦, 泌尿外科, 临床应用, 引流管, 内支架, 恢复期, 并发症, 生活, 肾盂, 疾病, 钢丝
摘要:双J管作为泌尿外科肾盂、输尿管手术的内支架引流管应用日趋广泛,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方便患者疾病恢复期的生活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双J管取管更为方便,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由钢丝制作而成的女性双J管取出器,经临床应用151例,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口咽部疾患的关系,明确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cr7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内科门诊患者的方法,并采用近衍生的中文版反流疾病问卷(RDQ)对18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对调查中收集到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人群进行伴发口咽部、呼吸道疾患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共1 265例完成调查,其中GERD症状人群111例(RDQ评分12分).男性患病率略低于女性,分别为8.50%和8.9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组伴发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G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进食过饱(OR=2.78),油腻饮食(OR=4.36),便秘(OR=2.06)及精神紧张(OR=2.11)对GERD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关系密切,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应注意除外GERD.进食过饱、油腻饮食、便秘及精神紧张增加了GERD患病的风险性,是GER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水清;张玫;牛小羽;周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精索静脉结扎3种术式手术前后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采用超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经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术3种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比不同术式手术前后精液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Ⅱ度136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超高位结扎组(42例),高位结扎组(46例),经腹股沟结扎组(48例),随访术后复发和手术前后精子计数、精子活率及精子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超高位组在精子计数和正常精子形态方面优于高位结扎组.超高位组和高位组在精子计数、精子活率、正常精子形态方面均优于经腹股沟组.结论:超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更有利于术后精液质量的恢复.

    作者:彭松;尹心宝;李运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 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和HIBD模型组(HI组)(n=40).HI组又根据A药(NGF)、B药(bFGF)两因素,用药、不用药两个水平,交叉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0)、NGF治疗组(n=10)、bFGF治疗组(n=10)和NGF+bFGF联合治疗组(n=10).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大体改变及免疫组化改变,分析两药对于HIBD神经元数目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生理盐水对照组严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海马CA1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多于其他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NGF、bFGF均可提高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数量;(2)NGF、bFGF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龙琦;尹晓娟;封志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和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功能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239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功能重建手术265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囊肿去项术81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15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7例,肾部分切除术16例,肾孟成形术15例,肾固定术4例,肾折叠术4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18例,榆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2例.结果:256例次手术成功,9例次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360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250mL,平均3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肾动脉、腔静脉损伤各1例,尿瘘7例.住院时间5~20 d,平均7.8 d.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建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荣江;王伟高;钟欢;邵四海;李辉;陈晓农;俞斌;汤建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沉默对肺腺癌细胞侵袭、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粢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有效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实验组siRNA转染后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减弱(P<0.01),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测定显示,实验组siRNA转染48 h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靶向hTERT的siRNA转染后可以显著降低A549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周雪峰;王建军;王家顺;潘永成;李劲松;汪文东;赵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补体末端复合体(TCC)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来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例组患者均于出现症状24h内入组.在确诊当时及第1、2、3、4、6、10天各留取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清TCC水平.梗死体积为第7天CT经Simes Somatom所提供的软件测得.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为修正的Rankin等级评分.结果:(1)病例组卒中发作初期血浆TC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48 h TCC含量明显增加,到第6天达到高,第10天仍高.(2)血清TCC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及Rankin等级评分有相关性.结论:(1)急性脑梗死后补体激活参与了卒中后炎症反应.(2)TCC含量与梗死体积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能反映卒中时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简单易行、价廉有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清华;崔元孝;刘敬花;于兆昂;郑茂永;冯建利;王晓红;张桂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成人肠旋转不良12例诊治分析

    肠旋转不良的发病率比较高,以男性多见,其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大多数病例在新生儿期或儿童时期发病,少数病例在成人期发病[1-2].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诊治成人小肠旋转不良12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海军;韩述岭;黄祥成;甄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制负压检测仪在气管插管术中气管导管位置检测的运用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急救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操作,同时它也是导致麻醉风险和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区域.若意外地将气管导管置人食管而未能及时发现则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不仅需要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还需要有快速、可靠的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器辅助判断.为此.我科于2007年将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李明强博士自制的负压检测仪应用于气管插管术中气管导管位置的检测.经60例气管插管术验证,该负压检测仪能快速、可靠地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峰;唐忠科;臧志文;戢运超;李明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青藏高原地区鼻出血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鼻出血的发生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162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鼻中隔偏曲、棘突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仍是鼻出血发生的常见原因,高原干燥、缺氧的气候特点是本地区鼻出血发生又一重要原因.治疗可根据病因,采取局部及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环境特点,增加湿度、改善缺氧对治疗有一定帮助.结论:青藏高原地区因低温、低氧及低气压、低湿度因素的影响,鼻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海拔地区明显增高,针对地区环境特点进行局部及全身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刘全权;李强益;白建伟;杨永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严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女,35岁,已婚.因咽痛发热1周、口腔内血疱1 d就诊.1周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自服头孢拉定、清热灵等药物无好转,咽痛加剧并口腔内血疱就诊.局部检查:口腔黏膜无明显充血.散在多发血疱;咽后壁大片散在淋巴滤泡呈血性.血常规检查:WBC 9.0 ×109/L.N 0.839,Hb 124 g/L,PLTO.全身检查:神志清,精神可,血压100/65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剑突下压痛(+),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点、紫斑,未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

    作者:崔彩霞;周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肥胖人群体脂含量、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7年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体脂含量、分布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0年筛查出的41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 kg/m2]及196例正常体重的健康人,根据BMI和腰围分成4组.观察指标包括腰围、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复查上述相关各项指标,比较各组MS患病率及上述指标在各组问差异.结果:共随访到553例,MS在各组的患病率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腹型肥胖、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外周型肥胖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问MS各组分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前后比较,肥胖各亚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均较初访时显著降低(P<0.05),HOMA-IR呈增高趋势(P<0.05);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随访后比较HOMA-IR显著升高、EDD显著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FBG、TC、腰臀比、EDD和LDL-C依次是发生MS的危险因素.腰围、HOMA-IR、Ms聚集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结论:中心性体脂分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晓玲;朱旅云;胡丽叶;王广宇;单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节腔内不同剂量吗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荆量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腔麻醉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为4组,术后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入吗啡.C组:生理盐水;M1组:1 mg吗啡;M2组:2mg吗啡:M5组:5mg吗啡.注药后1、4、8、12及24 h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镇痛时间,24 h内患者需追加镇痛药的例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镇痛时间,M5组M2组M1组C组.吗啡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各吗啡组均呈下降趋势,M5组VAS评分值在各个观察点小;术后需追加哌替啶的例数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M5组M2组M1组≈C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吗啡的镇痛效果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症发生率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关节腔内注入2 mg吗啡因其镇痛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亮;张立贤;曹阳;王爱群;梁冰;梁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部创伤的致伤特点和外科策略1 369例分析

    目的:探讨目前胸部创伤的致伤特点,并总结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收治的胸部创伤病例1 369例,分为1995年前、后两组,比较两组病例数、伤因谱、重症伤和多发伤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与1995年前组比较,1995年后组胸部创伤的年病例数明显增加.且重症胸外伤比例(P<0.05)和多发伤患者发生率(P<0.01)均显著增加;ARDS/MODS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10余年来,胸部创伤的数量明显增加.伤情重、复杂且常合并多发伤是目前胸外伤的致伤特点.伤后早期及时诊治,掌握胸部创伤救治策略和外科手术指征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于涛;刘影;张冬成;林清文;方丹青;梁建辉;彭品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罕见肩关节下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2例

    肩关节脱位在全身大关节脱位中占40.1%[1],略次于肘关节脱位,视脱位后肱骨头位置不同,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其中95%为前脱位,其次为后脱位,而上脱位及下脱位比较罕见.肩关节下脱位,又名竖直型脱位.发生率约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0.5%.2006-21007年我院治疗了2例,2例患者均有相同的临床及X线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穆臣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磺胺嘧啶为载体的氟尿嘧啶靶向药物的体外抗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作用

    目的:验证以磺胺嘧啶为载体的氟尿嘧啶靶向药物在体外抗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效应.方法:MTT法检测氟尿嘧啶相应浓度为0.2、1、5、25、125μg/L,作用4 h及72 h氟尿嘧啶靶向药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的生长抑制率,并以游离氟尿嘧啶和氟尿嘧啶与载体单纯混合物(30:1,m/m)为对照.结果:氟尿嘧啶靶向药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作用4 h生长抑制作用高于氟尿嘧啶,作用72 h其生长抑制作用低于氟尿嘧啶(P<0.01),氟尿嘧啶和氟尿嘧啶与载体单纯混合物的抑制率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尿嘧啶靶向药物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的生长抑制作用低于游离氟尿嘧啶(P<0.01),且生长抑制作用与作用时间无关.结论:以磺胺嘧啶为载体的氟尿嘧啶靶向药物在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表现出明确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抗肿瘤特性.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张积仁;曹漫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异丙酚与曲马多用于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作用比较

    目的:为比较曲马多与异丙酚在全身麻醉拔管期对于拔管反应的影响,为麻醉过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全麻术毕送PACU的患者60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D组(异丙酚组)、T组(曲马多组)、C组(对照组).符合拨管指征时D组异丙酚0.5mg/kg,T组1 mg/kg,均稀释到10 mL静脉缓慢推注,C组10 mL生理盐水静推,2 min后吸痰拔管.观察各组拔管前5 min、吸痰时、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的4个时点的HR、MAP、SpO2;不良反应呛咳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苏醒时间.结果:HR、MAP,D组和T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和T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pO2,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时中重度呛咳率T组为3组中低,恶心呕吐发生率T组为3组中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减轻老年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反应作用中同异丙酚和曲马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都亦有各自的不足,两者镇静结合应能更好抑制拔管期反应.

    作者:薛敏仪;温力生;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ER2、HER3蛋白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的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efitinib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0.8%和18.0%.HER2,HER2、HER 3蛋白联合表达与Gefitinib的疗效没有明显关系(P0.05),但高表达组Cefitinib的有效率几乎均是相应低表达组的2~3倍,中位生存期均长于相应低表达组.结论:HER2,HER2、HER3蛋白联合表达水平可能与Cefitinib的疗效有关,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苏霞;张阳;徐建明;高峨眉;吴兰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

    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动物是大鼠和大耳白兔.而研究大鼠和兔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各种方法也开始尝试应用于小鼠,这将有助于基因敲除小鼠和转基因小鼠在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门静脉高压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大动物模型,如犬或猪,它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更清晰地解剖门静脉系统的结构,并且由于与人具有相对较好的同源性,因而更有助于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手段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文献资料做一综述.

    作者:陈云志;张启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热休克蛋白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迄今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变化多,复发率高.既往研究多集中于潜在的特异性黏膜免疫功能失调,以及相关的黏膜细胞群和细胞因子在黏膜损害的病理方面,有关肠黏膜保护和细胞修复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上的研究甚少.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可作为分子伴侣参与细胞的修复功能,研究证实HSP作为细胞内的保护蛋白,对结肠黏膜上

    作者:张迎春;潘胜武;贺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一过性黄疸15例的护理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以来,共出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后一过性黄疸15例.均经临床治疗、观察3~5 d后,黄疸自行消退,治愈出院.现就本组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及护理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俊;冯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