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检测在肺癌及肺部急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武世文;栾聪颖

关键词:患者血清, 肿瘤相关因子, 因子检测, 肺癌, 肺部感染, 急性感染, 恶性肿瘤, 细胞生长因子, 非特异性, 生物化学法, 肿瘤筛查, 辅助诊断, 物质, 生长过程, 免疫学法, 临床意义, 疗效观察, 急性炎症, 高危人群, TSGF
摘要:肿瘤相关因子(tumor supplies group of factors,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恶性细胞生长因子,它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主要用于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高危人群肿瘤筛查.目前,实验室对肿瘤的诊断主要有生物化学法和免疫学法,由于这些方法检测的物质是各种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物质,因而难免地受到各种非肿瘤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为急性炎症的十扰.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癌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3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增加,脑血管病越来越多,且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对卒中的认识,对临床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除认识其常规临床表现外,对其特殊的临床表现也要加以认识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以下介绍以呼吸困难起病,随即意识障碍,导致昏迷及死亡的3例患者.

    作者:胡春梅;朱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在鼻腔鼻窦术后鼻腔填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凡士林纱条和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进行鼻腔填塞的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填塞方法患者的填塞期鼻腔疼痛和(或)头痛、填塞期及抽取时的出血量、术后鼻腔黏膜肿胀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Merocel高膨胀海绵组的填塞期鼻腔疼痛和(或)头痛比凡士林纱条组轻(P<0.05),Merocel膨胀海绵组与凡士林纱条组的填塞期及抽取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rocel高膨胀海绵组的术后鼻睦黏膜肿胀明显轻于凡士林纱条组(P<0.05).结论: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是一种较好的鼻腔鼻窦术后鼻腔填塞止血材料.

    作者:唐雍惠;程万民;鲁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诱导促进骨形成蛋白-7基因修饰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转化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诱导对骨形成蛋白-7(BMP-7)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分化表型的影响.方法:将辛伐他汀诱导和未经诱导的免MSCs分别转导BMP-7基因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导后细胞BMP-7的表达:通过观察细胞生长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测定骨钙素含量,分析辛伐他汀诱导对BMP-7基因修饰的MSCs的增殖和分化表型的影响.结果:转导后BMP-7基因在诱导组和未诱导组MSCs中均有表达,诱导组细胞BMP-7表达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均比较未诱导组明显增高.结论:转导前辛伐他汀诱导能够促进BMP-7基因修饰的MSCs的成骨转化.

    作者:闫露;粟艳;沈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龄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龄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妊振结局.按发病孕龄分3组,a组<28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4组,A组<32周,B组32~33+6周,C组34~35+6周,D组≥36周.比较各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1)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5.6%;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38.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1.3%;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1.4%,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5.5%.随着发病孕龄的增加,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增加而下降,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8%,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5%.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64_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6.4%.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2.8%.D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0.0%,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妊娠34周以前,随着终止妊娠孕周的增加,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P<0.05),4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围生儿病死率越高.对孕28周以后发生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结局.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延长至34周后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较好.

    作者:陈国伟;唐移忠;陈江鸿;黄英;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2),两组均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 mg/d,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值.结果:对照组房颤复发14例,治疗组房颤复发7例.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治疗组(P<0.01).结论: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可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作者:陈胜华;贾凌梅;梁琪恩;兰芳;余自然;蒋浩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检测在肺癌及肺部急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相关因子(tumor supplies group of factors,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恶性细胞生长因子,它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主要用于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高危人群肿瘤筛查.目前,实验室对肿瘤的诊断主要有生物化学法和免疫学法,由于这些方法检测的物质是各种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物质,因而难免地受到各种非肿瘤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为急性炎症的十扰.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癌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世文;栾聪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MAS患几分为两组,12例患儿在上呼吸机和其他常规治疗的同时气管内注入固尔苏100 mg/kg作为治疗组,13例患儿仅上呼吸机和其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惠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氧合指数由22.2±4.3渐降至12.5±4.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从0.12±0.03上升至0.315±0.0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剂量PS治疗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作者:范礼英;陈艳华;邓轩;陈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癌术后的预后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伍宏彪;吴巨钢;俞继卫;姜波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极化液致扩张型心肌病低血糖反应8例

    在心血管科内科的治疗中,极化液的应用相当普遍,因其可稳定心肌细胞膜,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以利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应用极化液引发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损于心脏,特别是危重患者,一旦出现低血糖,发现救治不及时,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本文报告极化液引起扩张型心肌病低血糖反应8例,情况如下.

    作者:陈升见;胡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包切开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在心包切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对259例先心病患者术后第2、7天进行血清CRP水平的测定,应用1958年国际正式命名标准对入选者在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进行判断评估并分为两组(发病组和未发病组).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第7天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后患者第7天的CRP水平与患者是否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有关.应用CRP采早期预测是否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及监测病程变化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魏福岭;张向华;侯晓彬;常祺;张仁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多层螺旋CT和造影评价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血管,15支桥血管闭塞,30支桥血管通畅,10支共16处狭窄,5支桥血管明显狭窄(>50%)8处,5支桥血管显示轻度狭窄(<50%)病变8处,MSCT评价桥血管闭塞和明显狭窄和导管造影完全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层CT能够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性和狭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可疑病变的一种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作者:袁旭春;蒋澄;方文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华东地区汉族人群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G29926C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反应素-4(thrombospondin-4,TSP-4)基因G29926C(A387P)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2例早发ACS患者(病例组)和121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TSP-4 A387P多态性.结果:G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vs 7.4%,P=0.64),未检测到CC纯合子.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9%、3.7%(P=0.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P-4 A387P多态性与早发ACS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OR=0.71,95% CI:0.22~2.28,P=0.57).结论:TSP-4基因387A→P变异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发生频率明显低于西方人群,且与早发ACS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高磊;何国平;杨国英;戚传平;马继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氟比洛酚酯与吗啡复合用于胃癌术后镇痛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与术中硬膜外吗啡复合应用时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酚酯组(F组)和脂肪乳对照组(C组),每组20例.F组于手术前15 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mg;C组于手术前15 min静注脂肪乳注射液10 mL,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 h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 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2、4、6、8和24 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 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VAS各时点F组均低于C组(P<0.05);术后24h镇痛治疗总评分F组均低于C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酚酯与吗啡复合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感觉更舒适,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张立敏;戚思华;王昕;邹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67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和72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eNOS基因Glu/Glu、Glu/Asp、Asp/As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1%、28.4%、0,Glu/Asp基因型和Asp等位基因频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X2=2.58、X2=2.26,均P>0.05).携带Asp等位基因个体发生自然流产的相对风险无明显增加(OR=1.78,95%CI0.84~3.79).结论: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发病无明显关联.

    作者:高丽;于维新;管立学;李海波;刘志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配合

    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精确定位神经,麻醉效果确切,能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而且该技术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的影响较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小.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分析本院41例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下肢手术的围术期情况,对麻醉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金平湖;董慧春;祝崇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退行性心瓣膜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MP组33例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常规冶疗的基础上加用HMP;常规治疗组30例仅给予洋地黄、利尿利和血管扩张剂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的变化.结果:HMP组总有效率为97.O%,常规治疗组为76.9%.HMP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HMP治疗后患者心排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未见HMP不良反应.结论:HMP是辅助治疗退行性心瓣膜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气体交换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烟雾致伤组(ALI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CAP组).CAP组腹腔注射卡托普利(5 mg/kg),对照组和AU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复制烟雾吸入性ALI模型.致伤后5 min、5 h分别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光镜观察肺病理变化.结果:ALI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呈进行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病理改变明显.CAP组致伤后5 h PaO2及PaO2/FiO2较5 min显著改善(P<0.01),与AL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病理改变较轻.结论: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ALI时肺的气体交换.

    作者:史家欣;赵中苏;杜志强;杨向新;刘克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的营养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患者40例,分成A、B两组.两组均采用了HAART治疗,三正餐为半流饮食.A组在两餐之间增加营养均衡的营养素.共加餐3次/d,840 kJ/次(200 kcal/次).A组全日提供热量为6 300 kJ(1 500 kcal).B组全日提供的热量是3 780 kJ(900 kcal).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体重平均增加(3.8±7.2)kg;B组增加(1.36±5.7)kg.A组BMI值平均增加(1.75±2.79);B组增加(0.40±3.14).A组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21.50±30.56)个/uL;B组增加(12.75±16.75)个/μL.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消耗综合征患者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重建.

    作者:翁田波;魏霞;蔡卫平;陈谐捷;王建;洪文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在外耳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acellular derrnal matrix,ADM)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因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或(和)乳突根治术的10例患者(10耳),所有病例予以修复材料ADM修复,观察和总结其术后效果.结果:10例患者10耳随访6个月~2年,10耳均未出现排斥反应,8耳外耳道宽敞,1耳外耳道轻度狭窄放置扩张管后未狭窄,1例外耳道基底细胞癌复发.结论:ADM的组织相容性好,厚薄适宜,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中安全有效的修复材料.

    作者:吕洁瑜;周剑勇;常明章;严飞鹏;熊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眼部临床表现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一型,包括眼部等全身器官组织皆受累.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998-2007年10年间收治36例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眼部表现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群;廖全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