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波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罗陆一

关键词:
摘要:笔者用超声波治疗冠心病140例,并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60例作对照,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黄体酮+维生素K3治疗输尿管结石

    我院自1997年3月~1999年4月,应用黄体酮、维生素K3治疗输尿管结石7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银栓;吴罡;王有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我们对胃镜检出的十二指肠溃疡(DU)25例,胃溃疡(GU)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共135例病人进行对比,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陈义;夏晓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城市中成年人患病率10%以上,且目前逐步向低龄发展.并可引起心、脑、肾的损害,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立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探讨

    我院自1985年3月~2002年12月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270例,术后出现黄疸者共4例,占0.31%(4/1270).下面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4例出现黄疸的原因加以探讨.

    作者:刘继国;张国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老年男性膀胱颈挛缩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膀胱颈挛缩的病因和手术方法.方法对43例膀胱颈挛缩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无前列腺手术史者29例,3例行腺体切除术,5例行腺体切除加膀胱颈后唇切除术,9例行腺体切除加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12例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有前列腺手术史者14例,3例楔形切开膀胱颈后唇,1例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10例经尿道手术.结论膀胱颈挛缩宜行膀胱颈内切开或TURP,应尽量避免开放性前列腺摘除,开放手术以腺体切除加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者效果好.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挛缩形成宜尽早行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术,如电切镜不能进入膀胱可行开放手术.

    作者:梁伟;王刚;唐宝成;丁全明;任洪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了解不同模式HBV-DNA水平,以此衡量其传染性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 ,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 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两种模式病毒含量高,HBV-DNA阳性率为100%.HBsAg阳性组病毒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较低,其病毒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作者:朱平安;朱红秋;申群喜;祝玲玲;谭萍;施培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活检枪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30例胸部疾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活检枪细针穿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江;向佳兵;刘静;王宁;王兴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二尖瓣病变1870例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对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手术置换二尖瓣标本1870例.按<病理学>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湿性二尖瓣1698例(90.8%),其中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722例(42.5%).非风湿性二尖瓣172例(9.2%),包括单纯二尖瓣粘液变性引起瓣膜关闭不全者98例(57.0%);感染性瓣膜炎25例(14.5%);先天性心脏病累及瓣膜者14例(8.1%);单纯先天性瓣膜及腱索发育异常者8例(4.7%);瓣膜部肿瘤7例(4.1%);鲁登巴赫综合征4例(2.3%);其他病因16例(9.3%).结论我院置换的二尖瓣瓣膜仍以风湿性瓣膜病为主,伴联合瓣膜病表现者较多,手术年龄以中年多见.非风湿性瓣膜病以单纯二尖瓣粘液样变性为主,感染性瓣膜病次之,瓣膜和腱索的发育异常或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累及瓣膜者较少,瓣膜部肿瘤亦少见.

    作者:吕凤英;宋来凤;孟颖;王清峙;王红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85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65例尖锐湿疣和20例湿疣样病变,观察对比其病理学特点,并辅以HPV检测.结果尖锐湿疣特征性病变,灶状分布空泡细胞出现率高达97%,而在湿疣样病变中无一例出现.结论灶状分布空泡细胞是尖锐湿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赵进;黄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昏迷危重患者25例的血气酸碱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酸碱测定是临床上判断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必需手段,特别是在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测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酸碱平衡失常是一种常见病理状态,继发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在危重病人中更多见.笔者对2003年1月~3月入住我院昏迷查因的25例危重患者进行了血气酸碱分析总结,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奇智;黄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光量子血氧疗法的操作应用及护理

    光量子血氧疗法即血氧、磁、光量子的综合治疗,它是根据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并同步充氧后再回输自体的原理而研制的集光、机、电一体的现代化医疗仪器,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经国内临床观察证实,本疗法不但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而且使血液许多成分呈激化状态,并处于高能量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提高血氧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病变组织微循环供氧与利用而改善微循环,促进机体氧代谢和能量代谢.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100例不同疾病的病人,采用血氧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魏元春;李凤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

    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率可高达48%~74%[1].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后的危险性,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常成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2年8月25例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仙蓉;陈晓兵;李少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固定正畸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36例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予以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治疗,在初戴矫治器时和戴入后1、4、8、16周对两组分别进行牙周健康指数检查(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健康指数显著增高,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组织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和治疗可降低牙周组织的损害程度.

    作者:贾京波;刘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硬膜外注射吗啡与肌注吗啡镇痛疗效观察

    近年来硬膜外镇痛用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日益广泛,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为了探讨晚期癌症病人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吗啡与肌注大剂量吗啡镇痛效果的差异,我们对2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军;风旭东;俎志勇;鲍乐乐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漏斗胸微创术后的护理

    漏斗胸是胸骨及其相邻肋骨的凹陷畸形,以近剑突处位置深,形成圆锥形陷窝,形似漏斗,故称漏斗胸.其病理改变严重者,可使胸腔内脏器如心、肺、食管严重受压移位.临床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随年龄增加,凹陷可加重亦可并发脊柱侧弯等病症,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矫形是必要的.以往漏斗胸的矫形方法多采用胸骨肋骨翻转法和截骨后抬举法,但无论何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创伤大、美观不十分满意是其改进的重点.

    作者:许红;曲斌;梁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因性发作被误诊为癫痫2例分析

    临床上,心因性发作(PS)常被误诊为癫痫,时有报道.现将笔者所记载的2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郭福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运用传染病防治的普遍规律认识和预防SARS

    目前人类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知之不多,但它正在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如何科学预防SARS,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部位于SARS重灾区,在与SARS斗争中,我们将传染病预防的一般规律与预防SARS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群防群治,有效地保护了营区军民的生命安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忠立;徐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C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表达eNOS的影响

    目的探讨C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在不同浓度的C肽(0.1ng/ml、10ng/ml、100ng/ml)下孵育48h,提取细胞总RNA,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法,检测eNOS表达的情况.结果低浓度的C肽(1ng/ml)使eNOS的表达减弱(P<0.01);生理浓度的C肽(10ng/ml)和高浓度的C肽(100ng/ml)均可使eNOS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HUVEC可以对C肽的刺激产生反应,说明它是C肽作用的靶细胞,这为体外研究C肽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作者:孟东;于德民;陈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在早期诊断SARS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早期诊断SAR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培养SARS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ARS病毒抗原,并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结果散在及灶状Vero-E6细胞浆SARS病毒抗原为阳性反应,呈点状、块状及全浆性分布.电镜示胞质中冠状病毒样颗粒明显,散在分布于胞质中或成群分布于扩张的内质网腔中;细胞受损明显.结论以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为一抗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能是早期诊断SARS的一种方法.

    作者:乐晓华;邓欣;周伯平;陈心春;李美忠;王火生;李江;路艳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复方皂矾丸对癌症病人放化疗中外周血象的影响

    复方皂矾丸系陕西郝其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是用于治疗各类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时的骨髓保护剂和升白剂.我科自1998年4月开始以复方皂矾丸对实施放、化疗的病人进行支持治疗.检查其中112例的周围血象,表明该药有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永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