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李立虹

关键词: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城市中成年人患病率10%以上,且目前逐步向低龄发展.并可引起心、脑、肾的损害,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T形管造影方法的改进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在拔管前行造影检查已成为常规.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难以获取满意的T管造影效果,所见到的X线片有不少往往是肝内胆管显影不良,尤其是左肝内胆管由解剖等诸因素的影响致造影剂充盈不佳,即便反复造影也会出现类同情况,为术后了解胆管情况带来一定困难.1998年以来我们对造影方法不断改进,共行T管造影250例,一次造影满意率由63%上升至97%.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继荣;郭炳麟;祝庆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阿替洛尔加小剂量氯丙嗪治疗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

    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近年研究证明30%~40%的心力衰竭是由原发性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本文试探讨采用阿替洛尔加小剂量异丙嗪治疗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胡建宇;祁德;鲍斯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了解不同模式HBV-DNA水平,以此衡量其传染性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 ,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 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两种模式病毒含量高,HBV-DNA阳性率为100%.HBsAg阳性组病毒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较低,其病毒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作者:朱平安;朱红秋;申群喜;祝玲玲;谭萍;施培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倍他乐克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重度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维生素B1 5~60mg/d,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倍他乐克6.25~100mg/d,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QT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降低QTd.

    作者:王少军;黄登鹏;朱丽红;莫文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肺大细胞癌生物特性与预后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癌组织中P53、MDR、PCNA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例病理诊断为大细胞肺癌,肺切除标本制片,免疫组化S-P法染色P53、MDR、PCNA.用高倍镜随机观察三个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PTNM分期,Ⅰa、Ⅱa、Ⅱb各1例,Ⅲa5例,Ⅲb4例.单纯大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伴腺癌分化各3例,单纯透明细胞癌2例.本组PCNA均阳性.PCNA指数>50%者占66.7%,P53阳性率占25%,MDR阳性者占33.3%.三项指标中任两项指标同时阳性的患者预后差.此类患者细胞亚型为大细胞、大细胞或透明细胞伴腺癌分化者.结论肺大细胞癌免疫组化呈现PCNA、P53、MDR任两项阳性者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吉福;皋岚湘;邓永江;薛文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固定正畸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36例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予以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治疗,在初戴矫治器时和戴入后1、4、8、16周对两组分别进行牙周健康指数检查(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健康指数显著增高,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组织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和治疗可降低牙周组织的损害程度.

    作者:贾京波;刘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性白内障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8年前因患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误将甲状旁腺切除,术后2天出现全身麻木、刺痛和双手轻度搐搦.静脉注射及口服钙剂后症状缓解.后来需经常口服钙片方能控制症状.

    作者:段淑芳;张义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期抑郁症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老年期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期抑郁症治疗的协助作用,我们对来老年精神科就诊的老年期抑制症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并进行了有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洋;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羊水过少诊断及治疗的探讨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研究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危害亦被广大产科工作者所认识,本文就羊水过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贾立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22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虽多见于青壮年,但在老年人中也不鲜见.由于老年人一般身体条件较差,合并症多,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应引起足够重视.我院从1990年~2002年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22例,现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叶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因性发作被误诊为癫痫2例分析

    临床上,心因性发作(PS)常被误诊为癫痫,时有报道.现将笔者所记载的2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郭福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Metcalf改良简化技术对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结肠转运时间的测定

    目的测定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结肠转运时间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Metcalf改良简化技术对20例正常人及58例糖尿病便秘患者行结肠转运时间测定,以Ewing法行自主神经功能评定.结果糖尿病性便秘患者全结肠及部分结肠转运时间均延长且存在自主神经损害,二者呈正相关.结论自主神经损害是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结肠转运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

    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率可高达48%~74%[1].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后的危险性,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常成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2年8月25例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仙蓉;陈晓兵;李少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分析

    全球结核病疫情至今仍未控制[1],并有所回升,从我科收治情况来看,西藏结核病仍逐年上升.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增多,易误诊,延误病情,现将我科1998~2001年收治的24例不典型结核型脑膜炎进行分析.

    作者:王光明;周虹;宋强华;王颖;小平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创新文化建设

    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能否持续发展以实现自身价值,能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关键就是医院的创新文化建设.

    作者:柳萍;周黎黎;敖丽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72例应用中药右归丸合理中丸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娥;王凡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凯西莱治疗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调查

    目的探讨、观察凯西莱治疗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分别应用凯西莱和肌苷治疗后,观察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及头晕、乏力、体倦、心悸、低热等症状的改善.结果应用凯西莱治疗后,该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而头晕、乏力、体倦、心悸、低热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凯西莱是治疗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日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85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65例尖锐湿疣和20例湿疣样病变,观察对比其病理学特点,并辅以HPV检测.结果尖锐湿疣特征性病变,灶状分布空泡细胞出现率高达97%,而在湿疣样病变中无一例出现.结论灶状分布空泡细胞是尖锐湿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赵进;黄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结核性脑膜炎1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2001~2002年8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3例,其中首诊误诊1例,现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引起相关科室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在早期诊断SARS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早期诊断SAR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培养SARS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ARS病毒抗原,并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结果散在及灶状Vero-E6细胞浆SARS病毒抗原为阳性反应,呈点状、块状及全浆性分布.电镜示胞质中冠状病毒样颗粒明显,散在分布于胞质中或成群分布于扩张的内质网腔中;细胞受损明显.结论以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为一抗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能是早期诊断SARS的一种方法.

    作者:乐晓华;邓欣;周伯平;陈心春;李美忠;王火生;李江;路艳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