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示指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张志宇

关键词:
摘要:自Foucher(1979)提出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术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本院1999年1月~2002年2月应用此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52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疫苗时代军队麻疹的免疫预防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新生儿外,人人易感.易感者初次感染麻疹病毒,几乎百分之百表现为显性感染,并且常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居各传染病之首.

    作者:贾红;王勇;李申龙;王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

    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率可高达48%~74%[1].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后的危险性,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常成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2年8月25例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仙蓉;陈晓兵;李少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体检考核实行量化分段评分初探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诊断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起点,将一套完整、准确的体格检查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正规的医学基本技能,对他们今后的各科疾病的系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体检教学考核的成绩应该真实反映临床教学的水平.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教研室多年来在临床教学试验中,进行了很多具体的操作与尝试,改进了一些具体的考核操作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立新;许毓申;边延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通过B超观察57例异位妊娠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分析.结果 57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但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配合B超随时观察盆腔变化.

    作者:杜喜莲;田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老年男性膀胱颈挛缩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膀胱颈挛缩的病因和手术方法.方法对43例膀胱颈挛缩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无前列腺手术史者29例,3例行腺体切除术,5例行腺体切除加膀胱颈后唇切除术,9例行腺体切除加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12例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有前列腺手术史者14例,3例楔形切开膀胱颈后唇,1例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10例经尿道手术.结论膀胱颈挛缩宜行膀胱颈内切开或TURP,应尽量避免开放性前列腺摘除,开放手术以腺体切除加后唇楔形切除加Y-V成形术者效果好.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挛缩形成宜尽早行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术,如电切镜不能进入膀胱可行开放手术.

    作者:梁伟;王刚;唐宝成;丁全明;任洪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硬膜外注射吗啡与肌注吗啡镇痛疗效观察

    近年来硬膜外镇痛用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日益广泛,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为了探讨晚期癌症病人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吗啡与肌注大剂量吗啡镇痛效果的差异,我们对2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军;风旭东;俎志勇;鲍乐乐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纤维胃镜检查100例分析

    近年来,由于纤维胃镜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本院自2000年6月~2001年11月期间用儿童纤维胃镜检查门诊和住院患儿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塔石;曹继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脑栓塞病人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探讨不同脑栓塞病人的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标准摆动式旋转CAST法对43例脑栓塞患者和51例健康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的试验,并用胶乳定性法及定量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患者模拟血栓湿重和指数Q值与健康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栓长度改变不明显(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年龄有关,年龄小于40岁组与大于40岁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栓塞病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了解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文斌;罗国辉;曾莲意;李涛;邝碧娟;罗乐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结核性脑膜炎1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2001~2002年8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3例,其中首诊误诊1例,现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引起相关科室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固定正畸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36例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予以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治疗,在初戴矫治器时和戴入后1、4、8、16周对两组分别进行牙周健康指数检查(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健康指数显著增高,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固定正畸可导致牙周组织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牙周洁治和治疗可降低牙周组织的损害程度.

    作者:贾京波;刘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羊水过少诊断及治疗的探讨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研究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危害亦被广大产科工作者所认识,本文就羊水过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贾立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燕大99级本科生两次检测乙肝五项及GPT结果分析

    为掌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我们对大学生入校、毕业离校均进行乙肝五项及GPT检测.现将99级本科生的两次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殷冬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倍他乐克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重度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维生素B1 5~60mg/d,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倍他乐克6.25~100mg/d,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QT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降低QTd.

    作者:王少军;黄登鹏;朱丽红;莫文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离退休老干部用药心理误区及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医疗事业和信息产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药及进口药物的不断涌现,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存在着用药心理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离退休老干部自身疾病的医治,同时也易使离退休老干部产生负面心理和情绪上的不悦.

    作者:陆林燕;田利明;郭月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其不孕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模型ET-1、SOD-1、LPO、IL-6、TNF-α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影响不孕的作用机制.方法手术移植法造SD大白鼠内异症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血ET-1、SOD-1、LPO、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模型组血IL-6、ET-1、LPO和腹腔液TNF-α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1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异症不孕可能与其血ET-1、SOD-1、LPO、IL-6和腹腔液TNF-α的水平变化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失常有关.

    作者:卢翠云;齐荣义;卢翠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耳道骨性闭锁听力丧失延误诊治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0岁.以上下颌骨、鼻骨多发陈旧性骨折,伴右耳听力丧失1年入院.全身各系统未见异常.专科检查:面中1/3塌陷,鼻背凹陷呈鞍鼻状,前牙开始1.5cm,开口Ⅰ°受限,右耳外耳道骨性完全闭锁,无听力.X线片示:下颌正中及下颌骨体陈旧性骨折线,上颌骨Ⅱ型骨折,鼻骨骨折向两侧分离移位.右颞颌关节凹增大,外耳门影像模糊,左颞颌关节及外耳门影像正常.诊断:颌骨、鼻骨多发陈旧性骨折,右关节凹骨折致外耳道闭锁.择期于局麻下行外耳道扩张重建术,鼻骨复位固定术.

    作者:崔金业;崔琳;盛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小儿肠道息肉高频电凝摘除术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11月~2003年5月,在内镜下行小儿肠道息肉摘除术(PSD)共21例.针对小儿不合作,手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特点,我们注意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及急救物品准备;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指导,取得显著的效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曹纪华;塔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抗凝剂比例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工作中,我们发现抗凝剂的比例不同,对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燕琴;黄丽霞;金鑫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按摩治疗漏肩风

    漏肩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

    作者:刘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运用传染病防治的普遍规律认识和预防SARS

    目前人类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知之不多,但它正在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如何科学预防SARS,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部位于SARS重灾区,在与SARS斗争中,我们将传染病预防的一般规律与预防SARS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群防群治,有效地保护了营区军民的生命安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忠立;徐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